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徐工集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徐工)
徐工集团(Xugong Group)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具競爭力和最具影響力——徐工集團(Xugong Group)

徐工集團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xcmg.com/

目錄

徐工集團簡介

  徐工集團成立於1989年3月,成立十九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16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91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96位,是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品種和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最具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徐工”是行業首個“中國馳名商標”。

  徐工集團年營業收入由成立時的3.86億元,發展到2007年的突破300億元,年實現利稅20億元,年出口創匯突破5億美元,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團主要產品有:工程起重機械、築路機械、路面及養護機械、壓實機械、鏟土運輸機械、高空消防設備、特種專用車輛、工程機械專用底盤等系列工程機械主機和驅動橋、迴轉支承、液壓件等基礎零部件產品,大多數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一位。其中70%的產品為國內領先水平,20%的產品達到國際當代先進水平。

  徐工集團秉承“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和“嚴格、踏實、上進、創新”的企業精神,建立了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核心的研發體系,徐工技術中心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名列全國第15位。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近百個國外徐工代理商為全球用戶提供全方位營銷服務。

  徐工集團目前位居中國500強企業第191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96位,江蘇省裝備製造業十強第1位,已連續十九年保持了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地位。近年來企業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徐工”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全國300家重點保護品牌”,徐工集團在 2007年被評為“中國20家最具影響力企業”,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

  徐工集團的企業願景是成為一個極具國際競爭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級企業。徐工集團的戰略目標是到2010年要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進入工程機械跨國公司前10名;到2015年要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進入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前5名。

  目前,徐工集團旗下擁有7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徐州重型機械、徐工液壓件公司、徐工特種工程機械公司、徐工隨車起重機公司、徐工科技、徐州工程機械進出口公司和徐工築路機械公司。還有兩家全資子公司--徐工橋箱公司與迴轉支承公司。其中,以徐州重機的資產質量與盈利能力最高。

徐工集團的創新發展

     徐工集團是一個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誕生併發展壯大起來的企業集團,通過不斷地堅持改革和創新,企業取得了快速、協調發展。尤其近年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做優做強這一目標,取得了讓領導贊譽、讓職工振奮、讓社會敬佩的突出業績,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具競爭力和最具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為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壯大和走向世界,為振興中國裝備製造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持以工程機械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經營規模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沒有任何進入壁壘、完全開放的行業,也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行業,全國共200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尤其是近年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合資、獨資企業形成強大的競爭力,民營、改製企業也迅猛發展,而且都以趕超徐工為目標,市場競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國內工程機械市場產品同質化、無序競爭的局面也日趨嚴重。

  徐工集團自1989年成立至今,進行了兩次大的發展思路調整,也歷經了兩個大的發展階段。

  第一次是從1989年到1998年。重點是集團化發展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成了集團公司(三大主機廠和一個研究所合併)的實體化運作,實現了全集團發展規劃、生產經營、製造資源人事管理等的集中統一,完成了徐州工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和將集團整體改製為國有獨資公司。徐工企業群體的聚合使經營規模得到快速發展,由成立時的3.8億元,發展到1998年的37億元。

  第二次是從1999年開始,在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的帶領下,徐工經營層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認識到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不會再是一個求量不求質、無限擴張的市場,已進入一個關鍵轉折階段,將會從產品規模的初級競爭走向品牌和品質的高級競爭,僅靠規模化發展難以實現企業競爭力的突破和提升。為此企業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全省裝備製造業發展和振興蘇北老工業基地的統一要求,按照徐州市建設工程機械及特種車輛產業化基地和打造“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城”的部署,及時制定了轉變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從過去靠規模、靠速度來生存發展,轉變到靠技術、靠品質、靠精細管理來拓展徐工新的發展之路的經營思路,積極推行“三高一大”即大力發展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大噸位的產品,國內和國際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拓。2003年,徐工集團實現了營業收入、工業銷售收入雙超百億,分別達到150.91億元和122.34億元,率先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和蘇北地區首家超百億元的大集團。

  由於核心能力的提升,儘管2004年國家又一次進行巨集觀調控,但徐工集團經營班子在市場競爭的跌宕起伏中,主動去適應、去變革、去創新,從市場變化調整中分析機遇、把握機遇,保持了徐工集團不可阻擋的發展強勢,集團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連年跨上新臺階。從1989年成立時的3.3億元規模到2003年超過 100億元,徐工集團用了14年;由百億到200億的跨越,用了三年的時間,並且這三年中還經歷了國家的巨集觀調控政策和市場的低谷調整期;而由200億跨越300億僅僅用了一年時間。歷經19年的發展,徐工經營規模已經裂變了100倍。

  徐工2007年取得了綜合經濟效益最好、經濟運行質量最高的優異成績,公司綜合效益指數2007年達到239%,比上年提高了61個百分點。公司實現利稅從2003年的6.27億元到2007年突破20億元,對社會的貢獻度大幅提高。

  這表明近年來徐工通過大力轉變經營理念和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差異化戰略收到了明顯成效,表明徐工經營層對巨集觀形勢把握和控制全局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公司在速度、質量、效益三方面協調發展的能力正在加快形成,在國內行業排頭兵的地位更加鞏固。

  二、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大幅提升,自主技術創新成效顯著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面對工程機械行業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徐工領導班子始終認為,企業間的競爭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核心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如果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在關鍵技術上受制於人,就難以支撐企業未來發展。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從製造到創新改變,已經成為企業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近年來,徐工以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為目標,避免國內一些企業中存在的只註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只註重跟蹤仿製而不願自主創新的思想,不斷增強主體意識,將自主創新的精神扎根於思想深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徐工不斷完善國家級技術中心建設,加快建設集團技術創新體系,集團技術中心在437家國家級技術中心評價中列第15位,居行業和江蘇省首位。公司成立了國內同行業第一家博士後工作站,先後有8位博士後進站工作,研製出多項國內領先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成果。公司重點投資建設了國內機械行業首個企業試驗研究中心,成為企業內重要的試驗、研發平臺。強化了科技帶頭人的作用,聘任了首批40位技術專家, 2000多名科技人才工作在科研崗位。

  徐工有七項成果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自主研發的RP1250瀝青混凝土攤鋪機、QAY25全地面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產業核心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等三個項目等先後榮獲國家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實施國家863機群智能化工程機械項目,開發的新品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今年徐工的大型移動式起重機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又被列入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00噸全地面汽車起重機、450噸履帶起重機、68米高空平臺消防車、XS81全液壓單鋼輪振動壓路機、LW640G裝載機、80G裝載機、XR250旋挖鑽機、QJ16L橋梁檢測車、XT870挖掘裝載機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品處於行業領先水平。2003年至今,公司累計獲得授權產品專利262項,集團所有主機企業均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每年都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目前徐工產品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際當代先進水平,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品種最多、系列最齊全、最具規模優勢和整體競爭力的企業。徐工主要產品涵蓋了工程起重機械、築路機械、路面及養護機械、壓實機械、鏟土運輸機械、混凝土機械、高空消防設備、建築機械、特種專用車輛、工程機械專用底盤和驅動橋、迴轉支承、液壓件等系列產品。公司主導產品汽車起重機、壓路機、攤鋪機、高空消防車、平地機、小型裝載機、隨車起重機、橋梁檢測作業車和液壓件、迴轉支承、驅動橋等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均名列國內首位。徐工成為行業首個“中國馳名商標”,徐工裝載機獲得“中國名牌”稱號。

  三、管理創新、機制創新不斷深化,企業煥發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化及由此而帶來的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徐工經營層認識到,從根本上改變經營方式,實施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是改變現狀尋求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是既保證企業持續高效運行又獲得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徐工集團作為國家首批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和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改革改製工作。按照以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為核心的發展要求,通過堅持不懈地改革改製等多種方式,精主幹、剝輔助,聚主業、去枝杈,轉機制、增活力,強化精益管理,摒棄粗放經營。近幾年,徐工已完成56家中小企業的改革改製,涉及資產近20億,人員近9000人,另外註銷了100多家“三無”小公司,使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的核心業務得到明顯的強化和提升。在內部管理上通過引進國際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對公司的管理體系進行了重構和優化,使企業更加適應國際化競爭的需要。同時,在公司內部深入推進用工、人事和工資三項制度改革,從集團總部公開競聘副總經理、各部部長開始,到各分子公司管理崗位、關鍵崗位、操作崗位,全部實行了公開招聘制、競爭上崗制,建立了人員流動機制。通過實施經營者年薪制崗位技能工資制等多種靈活有效的工資制,分配製度向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傾斜,進一步建立了充滿活力、適應市場競爭的內部機制。

  徐工按照市場與價值鏈要求進行企業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加強基礎管理建設,按照簡便程式、提高效率的要求,推行精細化管理。對下屬企業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提出了“建世界級企業,鑄世界級品質”的要求,使重型機械公司已連續多年實現大發展、上臺階,2007年又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增長了69%。重型機械公司規模過百億,產量超萬台,成為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單個企業的領跑者。

  按照“以我為主、博採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要求,在廣泛吸收學習世界先進管理理論與管理經驗,依靠集團整體資源平臺,對下屬上市公司徐工科技股份公司進行了整合再造,實施“瘦身輕裝一體化”運作,將其整合成一個適宜其更快速發展的平臺。公司重組設立了隨車起重機公司、特種工程機械公司、築路機械有限公司,對液壓件公司進行了重組改造。徐工還先後與美、德等國跨國公司合作成立了12家合資企業

  近幾年徐工業務集中,不僅關註製造能力的提高,更加關註製造工藝水平的提升,投資項目更具前瞻性,投資項目實施快,進度快,效能高。近年來,徐工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近20億元,是成立以來投資強度最大的時期。尤其去年以來,下屬企業徐工重型機械公司在前幾年累計技改投資5個多億的基礎上,為保證連續快速發展和水平提升,去年又投資近2.1億用於四大產業規模化技術改造,不僅讓中小噸位產能得以釋放,而且更好地滿足了市場對大噸位資源的緊張需求,同時也使我們的混凝土機械擁有了從研發到結構件等關鍵件生產,從裝配到調試檢驗的獨立製造體系;履帶弔生產、調試基地的加快建設,將為快速搶占市場,作好了重要準備。徐工科技股份公司去年完成了在重慶和金山橋新廠區的投資,在祖國的大西南首次完成異地建廠,為徐工發展佈下了一顆重要的棋子,邁出了戰略性的一步;徐工科技股份公司新廠區使資源進一步整合,配套結構更加優化,一體化管理和核心製造能力更加突出的一項重點工程,新廠區將生產出有競爭力的、高水平的整機和零部件產品。徐工液壓件公司投資3.4億元的提高液壓缸質量和能力技改項目,已進入工藝完善提高、產能逐步釋放的關鍵階段,一個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液壓油缸生產基地正在興起。

  四、堅持以產品出口為導向的國際化戰略,不斷打造徐工國際知名品牌

  隨著中國市場的日益開放和國內機械製造企業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化成為企業發展做優做強的機遇。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新的歷史階段,徐工集團提出了加快國際化經營、打造“徐工”國際知名品牌的發展思路。徐工經營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急功近利、貪大求成,而著眼長遠,全面謀劃戰略佈局,遵循穩步前進、靈活應變的原則,通過艱苦努力,依靠新思路、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在出口戰略推動下,徐工下屬各單位協調共進,集中資源,優化流程,加大投入,內部有15個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主導產品汽車起重機、壓路機、裝載機、平地機通過歐盟CE認證、美國SAE標準和俄羅斯Goast認證。徐工已在世界各地發展了近百家徐工代理商,為全球用戶提供全方位營銷售後服務,確立了“用戶發自內心滿意的品牌服務”理念。通過一系列的努力,企業出口呈現快馬加鞭的快速發展景象,繼2005年公司產品出口在行業率先突破一億美元之後,2006年首次突破2億美元,達到2.48億美元,2007年突破5億美元,接連實現了翻番增長,出口額在國內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東、中亞、澳洲等重點出口地區出口額均上億美元。通過產品出口,鍛煉了一批外向型人才隊伍,增強了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徐工的產品越來越被國外市場所接受,不僅是發展中國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得到認可,出口的總量和批量都在快速提高,“徐工”品牌的影響力、認知度和美譽度在國際市場大幅提升。

  徐工至今在國際市場仍保持了多項行業記錄:產品首次代表中國登陸國際頂級工程機械博覽會;在世界各地培育併發展了近百家經銷代理商;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已達106個;產品批量出口到美國、德國、瑞典、澳大利亞等機械製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2007年僅歐洲市場的出口收入就接近5000萬美元;汽車起重機、裝載機、壓路機、平地機、攤鋪機五大產品出口額連續十幾年保持行業首位……

  五、堅持以人為本,特色企業文化建設有序推進,不斷構建和諧企業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徐工集團黨委從科學發展觀出發,以“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為核心價值觀,以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為中心,以各級領導班子和“四支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廉潔徐工、和諧徐工建設為依托,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生產經營有效融合,促進了徐工和諧穩定和健康發展。公司多次榮獲全國、江蘇省和徐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獲得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並蟬聯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和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公司從抓幹部隊伍入手,堅持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了各級班子的政治理論素質和駕馭全局工作的能力。在幹部中大力倡導廉潔自律、艱苦奮鬥的作風,以“忠誠信用、艱苦奮鬥、盡職盡責、為人表率”為座右銘,制定下發並嚴格執行《徐工集團經營管理者行為規範》,在企業管理物資採購營銷、廢舊物資處理、應收賬款在建工程等關鍵環節,深化了效能監察工作。每年堅持開展以治理公車使用、通訊費用、招待費用、差旅費用等內容的“專項治理”活動。

  公司以創新為動力,致力於培養“嚴格、踏實、上進、創新”的企業精神,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增強合力的功能,註重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創新,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成果獎”、“忠誠、信用”主題教育活動,實施“五送”(送溫暖、送真情、送救助、送清涼、送政策)工程,將職工急需解決的一些急難問題,公開承諾,集中力量予以解決。堅持把廠務公開作為新形勢下依靠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加強群眾監督的有效形式,通過職代會、民主評議、公告欄等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定期向職工公佈,廠務公開職工綜合滿意率達到98.5%以上。2007年徐州市委組織部對徐工班子進行考評,經職工群眾民主測評綜合得分達到98.1分,2007年徐工集團榮獲了江蘇省和徐州市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稱號。公司還獲得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等榮譽稱號。

  作為國有大型企業,徐工集團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回報社會,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扶助弱勢群體。企業拿出11萬元在徐工豐縣貧困鄉建立了“徐工春蕾班”,資助50多名孤兒完成學業。2005年為徐州遭受龍卷風和冰雹襲擊災區募捐100萬元,2006年徐工集團捐贈徐州慈善會1000萬元。去年5月捐款25 萬元為西部貧困山區建一所以“徐工希望小學”。公司每年都開展“一日捐”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積極組織廣大員工為貧困地區和災區捐款捐物。2002年以來,徐工為各類社會公益事業捐款已達2300多萬元,為災區捐衣、物達14萬餘件。為表彰徐工對社會慈善事業的突出貢獻,徐工被授予“徐州市慈善事業特殊貢獻獎”和“江蘇省慈善之星”稱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徐工集團按照把徐工打造“成為一個極具國際競爭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級企業”的企業願景,制定了企業發展戰略——“鞏固和提高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專用車和核心零部件”,提出了中、遠期戰略目標: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進入世界工程機械前十名;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 1000億元,進入世界工程機械前五名。徐工將圍繞這一目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深入轉變經營理念,徹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儘早實現建設世界級企業目標而奮鬥。

徐工集團發展的優勢

  徐工集團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快速發展,概括起來講得益於四大優勢。

  一是集團優勢。

  徐工自成立以來,就制定了一條堅持以工程機械為核心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專業化生產的基礎上,著力對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對資產科學重組,對產品統一規劃發展,進而快速形成了規模經濟。公司的主導產品在市場上享有盛譽,保持了很高的占有率,為國家的基礎建設提供了大批優良的裝備。憑藉集團優勢,徐工擴大了與國際大公司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13家合資企業;憑藉集團優勢,我們的產品開始批量地進入國際市場,今年出口創匯預計達3000萬美元,自營出口預計達2000萬美元。

  二是靠管理創新。

  幾年來,我們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不斷完善和規範法人治理結構,不斷更新管理觀念,加強了集團戰略管理,明確了集團和分子公司的管理職責,註重在管理方法上“大做文章”。集團堅持用工、用人和工資三項制度改革,狠抓質量、成本、財務三項基礎管理,全面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制,推行全員全過程預算計劃管理制度,加強對經營過程的監督和控制,使國有資產不僅得到了有效的管理,而且更加優化和增值。通過強化人員分流、技能培訓、比價採購集中採購等內部約束機制,形成了嚴謹、透明、井然有序的運營秩序。我們大力推進管理信息化工程,對集團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流程再造,建立了營銷服務、採購供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了管理的自動化、科學化、高效化。大力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將重大事項、七項治理、幹部競聘、人員分流、幹部住房、集體合同、三金繳納等企業發展的重點和員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全部實行廠務公開。實踐證明,管理出競爭力,管理出效益。

  三是靠技術創新

  徐工集團成立以來,牢牢抓住技術創新這條主線,以加大科技投入為突破口,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精心建設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核心的技術開發體系,每年都有50多種國內領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問世,併在較短時間內推向市場。目前,徐工集團已涌現出8家高新科技企業,有3000餘名科研人員活躍在各個崗位。徐工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有8位博士後進站工作,並研究出多項領先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新成果,為徐工的科技創新搭建了一個新平臺。目前,徐工產品有10%的品種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靠人才戰略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徐工集團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良好的工作環境,適應市場的競爭激勵機制,給各類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涌現出了一大批在行業內優秀的科技、管理、營銷、製造的頂尖人才。徐工集團建立的人才成長機制、優化機制、培訓機制,不僅是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更是徐工集團成為工程機械人才聚集地的吸鐵石,是提升國際競爭力,贏得競爭優勢的力量源泉。

相關閱讀

  • 徐工集團:300億背後的品牌戰略[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徐工集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86.9.132.* 在 2015年5月11日 01:43 發表

一個產品只有更好 沒有好 只有不斷修改 才有更好 一個政策不要一刀切 要分清情況 在需要徐工幫助時 請徐工有所擔當 一個用三年時間即將打開的智利隨車弔市場請徐工幫助 智利張螯

回複評論
106.46.92.* 在 2017年3月22日 15:34 發表

咋查不出500噸吊車性能表

回複評論
27.188.174.* 在 2017年12月17日 21:18 發表

徐工徐工一路是坑

回複評論
27.188.174.* 在 2017年12月17日 21:22 發表

騙子公司,徐工徐工,一路是坑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