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伦定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比伦定律[1]
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提出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
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
中国有句俗得不能再俗得俗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太过一帆风顺从不犯错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取得多么了不起的成绩。纵观全世界的历史伟人或者当今的领袖人物,无论是商场上还是政界上,成功的人中无不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中,而能够从这些挫折和失败中不断爬起来的人都取得了成功。
不要刻意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害怕犯错而缩手缩脚,失败也是一个机会,更加是一个可以比从成功中学到更多东西的机会。怎样对待"失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会知道从失败中记取本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不单是从失败中找到能够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更是从失败中更多地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割舍什么。割舍是企业在面对失败时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把失败当成财富,是因为失败证明了有的路走不通。企业在进行一项没有前人开拓的投资时,先要想到这是一次机会。当然,这里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投资冒险,而非盲目地一头扎入废弃的深渊之中。尽管最后的结果也许是"不可行"。但知道了这个"不可行",可能就是这次失败对企业的最大价值。一个历经百年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但它们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比伦定律的启示[1]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准备后再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财富,含义也大致在此。
如果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你的事业很顺利,感觉运气不错,但若按“比伦定律”来衡量:“不曾有过失败”恰恰意味着在过去一帆风顺的一年里,你丢失了一些好机会。在过去的一年里,你若遭遇了一些失败,虽然是痛苦的,但在挫折中付出的血汗越多,成功也越段实,收获也会越饱满。甚至有点踉踉跄跄经历了挫折,只要最后走出困顿,闯出一片新天地,那些历程都值得记录和总结。
万象世界,成败相依。比伦定律辩证地认知“失败”,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前奏。当你回望过去一年的时候,有失败和挫折,恰恰说明你勇敢地探索过、奋斗过。明智的领导者,会实事求是地回望来路。如果在过去一年里真的没有过失败的记载,倒会令他担忧和警醒。因为比伦定律告诉你,无失败恰恰意味着“未曾勇于尝试”。那些勇于尝试的人,也许暂时遭遇了失败,只要他们在摔倒后站起来挺起胸继续进击,就会最后获得真正的成功。
比伦定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尝试”的根本规律,当抓住一个机会,也面临着一个新风险,正考验着你的智力和再接再厉的毅力,看你能否迈槛闯关赢得这个机会。
在行业圈子里,流传着宝洁公司的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对此,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的解释是: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
汽车工业是个全球性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企业大规模向外发展,是从汽车开始的。但日本汽车第一次尝试进军美国市场,却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它们不埋怨、不相互指责,而是举国一致、重新部署,反复斟酌查找失败的原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们重新确定了向美国提供油耗低、质量好、符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具有美国风格的美式汽车的战略。实践证明,他们的新战略是可行的。
IBM公司在1914年几乎破产,1921年又险遭厄运,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在一次次纠错中,他们最终都战胜了暂时的困难。有一次,IBM公司的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损失,他为此异常紧张,以为要被开除或至少受到重大处分。后来,董事长把他叫去,通知他调任,而且还有所提升。他惊讶地问董事长为什么没把他开除,得到的回答却是:要是我开除你,那又何必在你身上花1000万美元的学费?
1995年,由于种种原因,联想(香港)集团出现巨大的管理、产品和财务危机。在有被投资者抛弃的危险时刻,联想没有恐慌,他们冷静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果断将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合并,使联想整体渡过了难关。从这件事情中,联想掌舵人柳传志悟到:中国内地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该是联想的主战场。正是基于对失败和挫折的反思,联想重新部署了中国本土市场的策略与布局,他们终于搭上中国PC市场快速增长的快车,成为1996-2002年中国快速增长的PC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其实,这不是联想第一次遭遇市场挫折。联想的起家是靠从科学院贷到的20万块钱,由于当时急于赚大钱,在一笔生意中被骗去8万,整个公司陷于困境。1998年,联想管理层又出现巨大震荡。在联想20年的成长过程中,虽出现过几次重大挫折,但与许多中关村企业不一样的是,他们能够迅速从这种挫折中站起来。
二十余年来,微软一路坦途,但比尔·盖茨认为习惯于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因此,盖茨常常雇佣在其他公司有失败经验的人做其助手,借用他们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盖茨最为欣赏的人是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和通用汽车创始人斯隆。盖茨办公室有一张福特的照片,作为激励,也作为警惕--福特梦想做出便宜好用的交通工具,创造出汽车世纪,但最后固执地坚持原来的信念而不能持续进步,二十年后霸主地位被后起的通用取代。悬挂一张福特照片,既是对他普及汽车全民化的崇敬,又是对他失败的一种反思。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等待oοО○,蔓草寒烟,JACK,Vulture,山林,Zfj3000,Angle Roh,Kuxiaoxue,Cabbage,Dan,鲈鱼,黄金通,泡芙小姐,Gaoshan2013,Mis铭,Llyn.评论(共25条)
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可以从头再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失败中脱身,只有智者才明白失败的含义,也只有勇者才能从失败中飞跃!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母亲多了,你认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所以失败一次就够了,不长经验的话。就辞掉他
失败是成功之母,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人生下来哪有不跌跤的?问题是总结经验,不要轻易跌跤,不要跌大跤,不要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问题就在这里,在一个地方跌两次跤的,自己就有问题。
上面说的不完全,这个理论我学到很多,它告诉的不光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要学会思考,找到机会。对于机会要把我住,不要畏惧失败。对于一个公司来讲很重要,特别是公司的管理人员!
失败是成功之母,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人生下来哪有不跌跤的?问题是总结经验,不要轻易跌跤,不要跌大跤,不要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问题就在这里,在一个地方跌两次跤的,自己就有问题。
跌倒了爬起来,但不要总在一个坑里面反复的爬!
“行业圈子里,流传着宝洁公司的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对此,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的解释是: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 ”这个例子取的太片面了,有种断章取义的感觉,,,别人鼓励失败是事出有因,不能只看结果而没分析当时公司的处境与公司人气的氛围……
赞同你的观点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母亲多了,你认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所以失败一次就够了,不长经验的话。就辞掉他
太逗,这个必须的
在发生错误事件的过程中,当事人是否听取了意见,是否是从大局出发做出的决定?关键还是要看犯了错误后的态度,如果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是件好事。但依然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话,这样的人才是不可重用的。
谁是比伦,我怎么都找不到他的相关资料,也找不到考皮尔公司是什么。
何必纠结于有或无呢,他只是在给你普及一种知识,或许英译的原因有所不同。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叫狗蛋又如何
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起码,我们可以总结出造成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