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都市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目錄

什麼是都市農業

  都市農業的概念,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來的。都市農業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農地作業,它是指靠近都市,在城鄉邊界模糊地區發展起來的,可為都市居民提供優良農副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的高集約化、多功能的農業。都市農業不僅可以提供農業產品,還可以為人們休閑旅游、體驗農業以及瞭解農村提供場所。

都市農業的特點

  一、它所包括的範圍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區與周邊間隙地帶的農業,不同於一般城郊型農業;

  二、都市農業的生產流通消費,農業的空間佈局和結構安排,農業與其它產業的關係等,必須首先服從城市的需要併為此服務。這種由城市需要決定農業的發展,體現了大都市對農業的依賴性,併進而實現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一體化關係;

  三、都市農業不僅是經濟功能的開發,而且要進行生態、社會等功能的開發,併進而實現全功能性的大農業;

  四、農業生產經營明顯的表現為高度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進而達到高度的農業發展形態和為都市服務的特殊功能。

都市農業的功能

  生產功能,也稱經濟功能。通過發展都市地區生態農業、高科技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為都市居民提供新鮮、衛生、安全的農產品,以滿足城市居民食物消費需要

  生態功能,也稱保護功能。農業作為綠色植物產業,是城市生態系統的組織部分,它對保育自然生態,涵養水源,調節微氣候,改善人們生存環境起重要作用。

  生活功能,也稱社會功能。農業作為城市文化與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通過農業活動提供市民與農民之間的社會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觀光休閑農業和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旅游

  示範與教育功能。都市郊區農業具有“視窗農業”的作用,由於現代化程度高,對其他地區起到樣板、示範作用。作為城郊高科技農業園和農業教育園,可為城市居民進行農業知識教育。

  總之,都市農業的功能主要是:充當城市的藩離和綠化隔漓帶,防止市區無限制地擴張和攤大餅式地連成一片;作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環境污染,營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為城市提供新鮮、衛生、無污染的農產品,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要,並增加農業勞動者的就業機會及收入;為市民與農村交流、接觸農業提供場所和機會;保持和繼承農業和農村的文化與傳統,特別是發揮教育功能。

都市農業的起源

  都市農業最早出現在日本。1930年的《大阪府農會報》稱“以易腐敗而又不耐儲存的蔬菜生產為主,同時又生產鮮奶、花卉等多樣化產品的農業生產經營”為都市農業。因其不僅是新興的研究領域,且牽涉面廣,涉及的問題錯綜複雜,所以國內外對它的定義眾說紛紜。為弄清都市農業的含義,有必要回顧都市農業的研究史,明晰都市農業理論研究的系譜。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4家學說。

  1.日本地理經濟學家青鹿四郎學說

  都市農業作為學術名詞最早見於青鹿四郎的《農業經濟地理》,指分佈在都市工商業住宅區等區域,或都市外圍的特殊形態的農業,依附於都市經濟並直接受其影響,主要經營奶、雞、魚、菜、果等,集約化、專業化程度高,同時包括稻、麥、水產、畜牧等的複合經營,範圍一般是都市面積的2一3倍。

  2.農政經濟學家橋本卓爾學說

  都市內及周邊的農村受城市膨脹的影響,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種農業形態,被都市包容、位於都市中,最易受城市擴張的影響,但又最直接得益於城市完備的基礎設施,是雙重意義上的最前線的農業,與城市建設發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設占地同時並存、混雜、相嵌,若放任自流就有滅亡的危險,要有計劃地保護。

  3.美國經濟學家休馬哈學說

  人類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部分,都市農業將城市人同自然界連接起來,不僅改善和提高生存環境,而且生產糧食、蔬菜等,以滿足市民生活的需要。

  4.我國農經界的主要觀點

  我國研究都市農業的歷史不長,尚無統一認識,主要有以下觀點:都市農業是廣義的地域經濟的概念,包括都市內鑲嵌插花狀的小塊農田、庭院和陽臺綠化,也包括城鄉結合部的近郊農業,還包括遠郊、甚至環大都市經濟圈在內的適應大都市需求的農業,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地域經濟概念,隨經濟、科技、社會進步而分階段發展,是在城郊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又超越城郊農業的經營形態高級化、多樣化的農業,集中反映了消除城鄉和工農差別,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一種發達形態的農業生產力。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創匯農業、賓館農業等在某方面反映了都市農業的發展水平和特點。

  目前,都市農業的定義可概括為利用都市區的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為人們休閑旅游、體驗農業、瞭解農村提供場所。狹義地講,都市農業英文的本意是城市圈中的農地作業,而廣義上指中心城市經濟圈內的農業。總之,都市農業是集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於一體的產業。

都市農業產生的原因

  都市農業是工業化、城市化高度發展的時代,人們對都市區域農業的新認識、新觀念,是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內容。追溯歷史,農村和農業哺育了城市,但後來城市和農村、農業分離,走上了二元化的對立形態。城市“荒漠化”使市民懷念農業的綠色田園和生物多樣性的和諧,這種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是生存觀、生活觀、發展觀的一種本質的升華,亦是發展都市農業的基本動力。

  環境惡化是都市農業興起的重要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間小,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特別是工業和生活產生的“三廢”,造成環境污染,加劇了城市環境的惡化,甚至破壞了郊區的環境。對優美環境的渴望,促使人們把目光轉向郊區,轉向距離城市較遠的農村,形成了對郊區觀光旅游業的需求。

  經濟發展和國民收人增加是推動都市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們越要求質量高、利於健康的消費品,越傾向在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方面增加支出。都市農業正是適應這種需求變化而興起的。

  一定質量和數量的人力資本是都市農業興起的重要條件。都市農業具有高科技、高投人和科學化管理的性質,對人力資本要求很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下,農業生產領域高水平的人力資本首先在大城市遠近郊聚集,再加上城郊的其他優勢,都市農業必然由城郊向鄉村擴展。

  遠近郊環繞城市所產生的要素和產品市場是都市農業初始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整個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是其穩定擴展的長期基礎。低成本運行的市場是任何產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對農業生產來說,這樣的條件首先在城郊得到發育,於是都市農業首先在城郊替代傳統農業

都市農業的基本特征

  與傳統的城郊農業不同,都市農業是高層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綠色產業;是完全依托於城市的社會經濟和結構功能的生態系統;是按照市民的多種需求構建、培育的融生產、生活、生態、科學、教育、文化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體系;是種養加、農工貿、產研教一體化的工程體系;是城市複雜巨大的生態系統不可缺的組成部分。在“城市與自然共存”、“綠色產業回歸城市”、“城市和鄉村融合”的呼喚中誕生的都市農業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1.空間佈局

  都市農業是城區與周邊間隙地帶的農業,不同於城郊農業。在城市周邊和城市內部間隙進行生態經濟的規劃設計、開發利用、生產經營,具圈層性和放射狀相互交織的網路結構,使整個城市形成綠色生態結構。設計中要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一部分,對具體項目要進行自然生態景觀、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充分論證,然後科學地進行定性、定量、定位

  2.城鄉融合

  都市農業在用地、生產、流通消費、空間佈局、結構安排,與其他產業的關係等方面服從城市的需要和總體規劃設計,為城市的建設發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服務。市民的需求體現了大都市對農業的依賴性,決定了都市農業的發展必須充分體現與大都市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城鄉融合的一體化關係。

  3.多功能性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對都市農業的需求不僅是新鮮、營養、多樣化的食物供給,還有生態環境、科學實驗、綠色文化、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的多元化功能。都市農業不僅要開發經濟功能,還要進行生態、社會等功能的開發,進而實現全功能性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使都市農業全方位地服務市民,最優化地提高城市的生活質量和生態文化品位。

  4.高智能化

  都市農業是充分運用高新科技的綠色產業,要依靠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發揮大城市的人才優勢,應用現代高科技特別是生物工程和電子技術,從基礎設施、生產、系列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形成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精準農業體系。

  5.高度產業化市場化

  都市農業具有高度的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並形成產加銷、產研教、農工貿的一體化。其模式因城市情況的不同而多種多樣,有龍頭企業型、專業市場型、社會化服務型、專業技術協會型、開發集團型、主導產業型等,投資類型也是多種多樣。

  6.行政關係

  都市農業的行政關係直接隸屬於城市,應納人城市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的規劃和設計中,是城市生態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都市農業的意義

  都市農業是把城區與郊區、農業和旅游,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產業,它主要是利用農業資源,農業景觀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品嘗、體驗、娛樂、購物等一種文化性強、有大自然情趣很濃的新的農業生產方式,體現了“城郊合一”“農游合一”的基本特點和發展方向。發展都市農業具有如下意義:

  1、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2、為農副產品帶來銷售渠道,提高當地農業產品的知名度

  3、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擴大勞動就業。

  4、可以疏散城市擁擠人口,減輕城市人口壓力創造條件。

  5、擴大城鄉文化、信息交流,促進農村開放。

  6、綠化、美化環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環境質量。

都市農業類型

  1.按農業功能劃分

  農業公園。這種類型的特點是把公園與農業生產場所、消費場所和休閑場所結合起來建設,利用農業生產基地來吸引市民游覽,主要是供觀賞和旅游,面積比較大。一般選擇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農產品種類而成自己的風格特色。農業公園分專業性農業公園和綜合性農業公園。

  觀光農園。這種類型的特點是,開放農業園地,讓市民觀賞,採摘或購置。有的主要是供觀嘗農村景觀或生產過程,有的可以購買新鮮產品(如花卉),有的還可以參加採摘果實。有的農戶開放自家的花卉種植溫室,有的觀光農園集中區建立了展覽室,讓游人在觀賞之餘還能增長知識。

  市民農園。這種類型特點是,讓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市民承租農地,直接參与農業植栽,親身體驗農業勞動過程。市民家園一般設在市區較近、交通、停車都便利的地方。農園經營者把整個園地劃分若幹塊,分別租給不同的市民,供他們進行耕作體驗,有的可以解決一些吃菜或就業問題。

  休閑農場。這是一種綜合性休閑農業區,以吸引旅客住宿為特點。農場以生產果、菜、茶等農作物為主,經過規劃設計,充分利用農場原有的多種自然景觀資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動物、昆蟲,引進一些游樂項目,開發為休閑農場(或度假農莊),把市民的觀賞景觀、採摘果實、體驗耕作、住宿餐欽和娛樂等多種活動結合在一起,適應他們度假游樂的需要。如日本的“民宿農場”,澳大利亞的“度假休閑農場”。

  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即利用農園中所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以及配備的設施,如特色植物、熱帶植物、農耕設施栽培、傳統農具展示等,進行農業科技示範、生態農業示範,傳授游客農業知識。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北京的少兒農莊。

  高科技農業園區。這是採用新技術生產手段管理方式,形成集生產加工、營銷、科研、推廣、功能等於一體,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農業種植區或養殖區。這些園區有的可以對外開放,接受游人的觀嘗,有的屬於封閉型,不接待游客。

  森林公園。這是一個以林木為主,具有多變的地形,開闊的林地,優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觀的大農業複合生態群體。以森林風光與其他自然景觀為主體,在適當位置建設狩獵場、游泳池、垂鈞區、露營地、野炊區等,是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旅游、野營、避署、科學孝察和進行森林浴的理想場所。

  民俗觀光園。選擇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莊,稍加整修提供可過夜的農舍或鄉村旅店之類的游憩場所,讓游客充分享受農村濃郁的鄉土風情和濃重的泥土氣息,以及別居一格的民間文化和地方習俗。

  民宿農莊。主要是為已退休或將退休的城裡人租住農村房屋,遷居農家。這些人中有教授、導演、設計師、工程師等,他們在城裡均有較好的樓房,但非常嚮往農村的風光,游覽田園景觀,希望在林間散步,呼吸著農村新鮮空氣,過著寧靜淡泊、無噪音、無污染的世外挑園式生活。

  2.按區域劃分

  中心區農業。本類型位於城市中心地區,人口和建築密度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和集約程度最高,通常以公務和商業零售活動為主。這裡的農業主要分佈於屋緣(屋頂、陽臺、宅院)、閑置地、院區和園區,具有較高價值和需要較多投資的農業。其中很多採用小型溫室農業系統的形式。這類農業最容易受到城市改造的吞噬。

  走廊區農業。本類型是位於高速公路或鐵路兩側的交通地帶的農業,屬於高集約發展地區。這類農業處在交通設施發達、與市場聯繫便捷、居民密度較高的有利環境;走廊地區的農業結構,可以經營觀賞性園藝、溫室蔬菜和花卉、放牧、家禽、微型動物,以農家產品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主。這類農業容易被城市和交通設施的建設所取代。

  隔離區農業。本類型農業地處交通走廊之間 ,呈楔式地分佈,是都市農業土地、就業、產出集中地區之一。在城市化迅速成長的時期,這裡往往是城市住宅、工業、綠化等建設發展的主要區域,土地利用類型有可能從農業用地大量轉為建設用地,所以要註意保護農業。

  外緣區農業。本類型是相對穩定的農業區,也是都市農業土地、就業、產出集中地區之一。外緣農業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通運輸效率和自然條件特征。外緣區農業的特點是以大量中小型農場的形式,按照都市區市場的需要,要以生產鮮活農產品為主;這一帶的農業家庭比一般農區有更多的非農業就業機會和收入

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的關係

  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都是依托城市、服務城市、適應城市發展要求,納入城市建設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建設的農業。但二者還有不同點,城郊農業主要是為城市供應農副產品,滿足城市商品性消費需要為主,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位置居於城市周邊地區。而都市農業是為滿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務,尤以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功能為主,是多功能農業,發展水平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區,可以環繞在市區周圍的近郊,也可能鑲嵌在市區內部。至於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等,都是都市農業的一些具體經營方式,不能說它們本身都是都市農業,根據目前的經驗分析,只是大城市人均GDP達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時候,就可能進入了都市農業階段。

國外都市農業發展模式[1]

  1.日本

  日本的都市農業,指包含在都市內的農業及都市近郊的農業。日本是一個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的島國,經過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的高速增長之後,城市擴張迅猛,城市周邊地區的地價不斷上漲。由於土地屬私有制,為保留土地以達到增值的目的,一些農戶不願過早出賣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於是將繼續耕種的土地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內保留了下來。

  以後人們發現,在城市星星點點的耕地上生產的嫩綠的蔬菜、鮮艷的花卉,不僅為城市增添了綠色,增加了觀賞的景點、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有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發展出3種主要的都市農業模式:

  (1)觀光型農業,即設立菜、稻、果樹等田園,吸引游人參觀體驗,其實質是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

  (2)設施型農業,即在一定範圍內運用現代科技與先進的農藝技術,建立現代化的農業設施,一年四季生產無公害農副產品;

  (3)特色型農業,即通過有實力的農業集團建設一些有特色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並依托先進的科技進行深層次開發,形成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特色農業

  日本都市農業的發展趨勢:一是生產逐漸規模化,以提高都市農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二是農業結構逐步調整。逐漸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農產品,綠色保健品大量生產;三是生產手段向全自動化、設施化、智能化發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別明顯;四是農產品批發市場逐步完善;五是生產經營管理向網路化方向發展。

  日本都市農業發展的經驗:一是各級政府給予保護政策;二是模式多樣化;三是政府關註農業勞動力素質的提高。

  2.德國

  德國都市農業以市民公園為代表。市民公園起源於中世紀德國的KlienGorden。那時德國人多在自家的庭院里划出一小部分作為園藝用地,享受親手栽培作物的樂趣。而德國都市農業的真正髮端一般認為始於19世紀。19世紀德國政府為每戶市民提供一小塊荒丘,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園”,實現生產自給自足。19世紀後半葉,德國正式建立了“市民農園”體制,其主旨是從建立健康的理念出發,讓住在狹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近年來建立市民公園的主旨已發生很大變化,轉向為市民體驗農家生活的機會,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園之樂。

  市民公園的土地來源於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鎮縣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農園的規模約有2公頃。大約50戶市民組成一個集團,共同承租市民農園。租賃者要與政府簽訂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決定如何經營,種花、植草、種菜或栽樹、養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產品卻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繼續經營,可以中途推出或轉讓,市民農園選出的管委會選出新的承租人繼續租賃,新承租人要承擔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費用。目前德國市民農園呈興旺之勢,其產品總產值占到全國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3.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經濟國家,面積只有556平方公裡。自然資源貧乏,農產品不能自給,甚至連沙石、水、食品都需要進口,本地只生產少量蔬菜、花卉、雞蛋,水產品和乳製品等,加上城市化發展後耕地不斷減少,因此非常重視都市農業向高科技、高產值發展。

  新加坡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有:

  (1)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Agrotechnology Parks),這是新加坡重點的都市農業模式。新加坡都市農業的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產值為目標,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為載體,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科技園的基本建設由國家投資,然後通過招標方式租給商人或公司經營,租期為10年。其中有一個用氣耕法(即在有空調設施的溫室內種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氣中,每隔5分鐘噴灑含營養物質和肥料的製成霧水的冷水,不噴農藥)種植蔬菜的農場,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熱帶國家以氣耕法來種植蔬菜、生產富有營養而安全的新鮮蔬菜。蔬菜的生長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縮短到30天,只是此種方式成本較高,當然如果生產高檔蔬菜則優於進口;

  (2)農業生物科技園。占地10公頃,擁有現代化先進設備,進行新農業技術(如動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種選育等)研究開發工作。

  4.荷蘭

  荷蘭是一個歐洲小國,其面積約為河南省的四分之一。荷蘭自己沒有都市農業的說法,但荷蘭人口密度大,農業緊靠大中城市,特別是其園藝業和奶牛業,位於大中城市的“都市圈內”。荷蘭是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其發展目標不再是追求產量,而十分強調農業與環境、自然的協調發展,重視農業的社會責任,這為荷蘭形成“綠色生產力”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荷蘭都市農業中,花卉業和奶牛業是特別重要的產業。荷蘭以“歐洲花園”和“花卉王國”而馳名於世。荷蘭花卉業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淵源,且土壤和氣候條件比較適宜。

  加之荷蘭工商業發達,城市繁榮,人口密度大,園藝業產品從農村(相當於郊區)到城市不但距離短,而且不愁銷路。這為荷蘭的花卉園藝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經濟利用土地問題上,以花卉為代表的園藝業要優於一般的大田種植業,而溫室園藝業又優於露地園藝業,且農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荷蘭溫室產業具有高度工業化的特征。由於擺脫了土地的約束和天氣的影響,溫室園藝產品可以實現按工業方式進行生產和管理,其種植過程不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產環節和生產周期,在產後的包裝、銷售方面,也同工業生產如出一轍,真正成了“工廠化農業”。

  荷蘭園藝業和奶牛業的發展又帶動了農村合作社和加工業的發展。在“單干”的情況下,每個奶農必須自己把擠出來的奶運送到城市去賣,費時費力,因此奶農特別需要合作銷售。花卉業也是一樣,需要把大量的鮮切花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城市消費者手裡,沒有合作社也是難以辦到的。

中國都市農業的發展分析[2]

  一、中國都市農業發展現狀

  中國都市農業的提出與實踐探索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開展較早。為適應建立國際性經濟中心城市的要求,1994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依托中心城市輻射和自身積累,加快城郊農業向都市農業的轉變,建立一個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現代化都市型農業,併成為中國第一個將都市農業列入“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城市,目前已在設施農業、觀光農業、莊園農業的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1995年上海市和日本大阪府開展都市農業國際合作研究,並於1996年在上海召開了“上海市—大阪府都市農業國際研討會”。1998年,在北京召開了首屆全國都市農業研討會,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廈門等地的代表出席了會議,都市農業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受到了廣泛重視。北京市明確提出要以現代農業作為都市農業新的增長點,搶占科技制高點和市場制高點,強化都市農業食品供應、生態屏障、科技示範和休閑觀光的功能,使京郊農業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先導力量。深圳特區建立之初,主要是發展創匯農業進而發展“三高”農業,為適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需要,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成為深圳特區再創輝煌的重要戰略選擇,為此深圳市就都市農業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其觀光農業、高科技農業建設方興未艾。

  二、中國都市農業進展研究

  1.關於都市農業的興起

  俞菊生等、方誌權認為,都市農業一詞最早出現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農業報》上,而都市農業作為學術名詞則最早出現在日本學者青鹿四郎1935年發表的《農業經濟地理》一書中。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開始研究都市農業,最初表述為“城市農業區域”或“城市農業生產方式”。直到1977年,美國農業經濟學家艾倫·尼斯撰寫的《日本農業模式》中明確提出“城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一詞,城市在日語中稱為都市,城市農業在日語中用漢字書寫即為“都市農業”,因此中國都市農業的提法源於日本。

  周德翼等認為,美國一些經濟學家於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直到1977年美國農業經濟學者艾倫·尼斯才明確提出了“都市型農業”一詞,同時,隨著日本、新加坡、南韓等國的城市化發展,這些國家的農業科學家和城市地理學家相繼開展了城市農業的研究,並不斷完善其內涵,城市農業的概念逐漸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

  而方時姣則融合了上述兩方面的觀點,認為1935年日本學者青鹿四郎在《農業經濟地理》中首先提出都市農業的術語,1977年美國農業經濟學家艾倫·尼斯在《日本農業模式》中明確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正式成為一種經濟理論流行於國際經濟學界。綜合前人的研究並經過考證,我們比較支持方時姣的觀點。

  2.關於都市農業的概念

  對於都市農業的概念,國內很多學者都有表述,早期的學者如劉榮章等一般都是引用歐美或日本學者對都市農業的定義,而俞菊生則較系統地整理了國內外學者對都市農業的定義。

  隨著都市農業在中國的興起和實踐的開展,國內一些學者開始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充實了都市農業的定義。例如,李岳雲認為,都市農業是在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以滿足都市居民多層次需求的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新型多功能農業。

  3.關於都市農業的內涵、功能與特征

  中國學者對都市農業的內涵各有已見。有些學者認為都市農業是一種與城市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密切相關的農業現象;有的認為都市農業是在都市圈內進行的農作業,包含“市區農業”和“郊區農業”兩個層次;有的則認為都市農業是現代都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城郊農業的高級階段,是發達的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都市農業的功能,有的學者如方誌權將其概括為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有的學者如馮雷等則認為都市農業除了具有經濟、社會、生態功能外,還具有第四項功能——輻射、示範功能;還有的學者如曹林奎則把都市農業的社會功能具體化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等。儘管這些學者對都市農業的功能表述略有偏差,但可歸結為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

  對於都市農業的基本特征,有的學者如劉斐等認為都市農業具有功能的多樣性,環境的複雜性,經營的集約性,與工業、城市的一體性等特征;有的學者如韓士元認為都市農業具有特定的空間佈局、功能的多樣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的可持續性的特征。郭忠興等認為,從區位上看,都市農業既存在於都市內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區與周邊間隙地帶,因此具有市場區位優勢明顯的特征;從功能上看,都市農業具有顯著的多功能特征;從都市農業的消費群體來看,它有明確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決定都市農業的發展。

  4.關於都市農業的實證研究

  結合都市農業的實踐,國內學者作了大量實證性方面的研究,如粱彥總結了深圳市農業建設的經驗與教訓,對深圳發展都市農業進行了初步探討;俞菊生等提出了構築上海都市農業的兩大突破口和六大創新體系;牛寶俊等則從農業科技角度對廣州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個圈層、三大板塊、四個綠化走廊、一個江心島”的總體佈局模式。

  5.關於都市農業與城市發展、生態建設的關係

  都市農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隨著它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相關領域的學者參與,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專業角度對都市農業進行研究,尤其是城市學界和地理學界的學者,結合城市、區域的發展與建設對都市農業進行研究。例如,張立生等在研究都市型農業(都市農業)概念與內涵、國內外發展態勢的同時,指出都市農業的發展是城市空間發展的大趨勢;鄧蓉等通過對產業結構演進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農業佈局的區位理論和城鄉一體化理論的分析和研究,探討了都市農業發展的理論根源,並據此對北京都市農業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張祿祥對發展都市農業與建設生態城市的內在關係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 劉長運.國外都市農業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
  2. 張祿祥,鄭業魯,萬忠.我國都市農業研究概述[J].廣東農業科學,2005,(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都市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