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城市(ecological city)
目錄 |
什麼是生態城市[1]
生態城市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指導城鄉發展而建立的空間佈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安全舒適,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經濟發達、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保持高度和諧,人與自然互惠共生的複合生態系統。生態城市是由經濟、社會、自然構成的複合生態系統。其中,自然子系統是基礎,經濟子系統是條件,社會子系統是目標。生態城市的本質是追求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城市的特征[1]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生態城市是可持續的、符合生態規律和適合自身生態特色發展的城市。城市的生態化模式是人口控制、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資源與環境的節約、保護與恢復相統一,追求城市社會、經濟與環境整體效益最好的模式。
城市的生態化表現為環境生態化、城市經濟的生態化、社會的生態化。環境生態化強調保護生命支持系統,發展以保護自然為前提 ,發展以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經濟生態化強調低消耗、高效益、低投入、高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對經濟增長不僅重視質量,更追求質量的提高,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社會生態化採用可持續的生產、消費、交通和住區發展模式,強調生態意識,保證生活質量、人口素質、健康水平等,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一般說來,生態城市具有以下幾個共性的基本特征:
1.和諧性。和諧性是生態城市概念的核心內容,主要是體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的和諧,目的是尋求建立一種良性迴圈的發展新秩序。生態城市是營造滿足人類自身進化需求的環境,充滿人情味,文化氣息濃郁,擁有強有力的互幫互助的群體,富有生機與活力。
2.高效性。生態城市將改變現代城市“高能耗”、“非迴圈”的運行機制,轉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物質、能量都能得到多層分級利用,物流暢通有序、住處快流便捷,廢棄物迴圈再生,各行業各部門之間通過共生關係進行協調。
3.持續性。生態城市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公平地滿足當代人與後代人在發展和環境方面的需要,保證城市社會經濟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4.均衡性。生態城市是一個複合系統,是由相互依賴的經濟、社會、自然生態等子系統組成,生態城市不是單單追求環境優美,或自身繁榮,而是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效益,各子系統在“生態城市”這個大系統整體協調下均衡發展。
5.區域性。生態城市本身是一個區域概念,建立在區域平衡基礎之上,而且城市之間是互相聯繫、相互制約的,只有平衡協調的區域,才有平衡協調的生態城市。生態城市同時強調與周邊區域保持較強的關聯度和融合關係。
1、綠色城市。綠色城市是在為保護全球環境而掀起的“綠色運動”過程中提出的。綠色城市不僅強調生態平衡、保護自然,而且註重人類健康和文化發展。
2、健康城市。健康城市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環境和社會有機結合發展的一個整體,是從城市及居民健康角度提出的,設計影響城市居民在物質、精神健康的各方面。
3、園林城市。園林城市強調的是城市綠化、美化和環境質量的提高,是以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的,而不涉及社會、經濟、自然的協調發展。
4、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主張城市建設與自然結合,將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建設。
1、保護城市特色,滿足城市功能需求(自然、人文);
2、全面規劃,突出重點,有針對地抓住主要環境問題;
3、揚長避短,合理優化,綜合考慮資金、技術與效益間的投入產出比,爭取最大環境效益;
4、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堅持可達性、持續性原則;
5、強化管理、法律、行政、經濟多方面手段齊下齊管。
1、要積極運用市場機制進行生態城市建設;
2、要激勵公眾和社會組織積极參加保護生態環境;
3、要鼓勵民眾參與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監理社會制衡機制;
4、要提高規划水平,實行績效目標控制,積極推行“問責制”;
5、要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
國內外生態城市的發展[2]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現代生態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生態城市理論體系。
創建生態城市已經成為21世紀國際上更多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生態城市思想提出後,有關的示範建設也在世界上廣泛展開,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經驗和效果。國際上有許多城市正在按生態城市目標進行規劃與建設。在城市格局、基礎設施和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具有生態系統或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特征。
1992年,美國在加州伯克利實施了生態城市計劃,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位於美國西海岸的濱海城市伯克利的“生態城市”建設實踐卓有成效,有人認為它是全球“生態城市”建設的樣板,也可以認為是生態城市建設的一個試驗。它將生態城市建設的整體實踐建立在一系列具體的行動之上,如建設慢行街道,恢復廢棄河道,沿街種植果樹,建造利用太陽能的綠色居所,通過能源利用條例來改善能源利用結構,優化配置公交線路,提倡以步代車,推遲並儘力組織快車道的建設,召開有關各方參加的城市建設會議,等等;伯克利還具有典型的城鄉一體化的空間結構,在住宅區內,每隔一棟獨立住宅就有一塊占地有數個住宅面積之大的農田,農田上種植的蔬菜和水果作為“綠色食品”很受當地居民及附近城區居民的喜愛。
澳大利亞的哈里法克斯生態城項目不僅涉及社區和建築的物質迴圈規劃,還涉及社會與經濟結構,它走出傳統商業開發的老路提出了“社區驅動”的生態開發模式,具體戰略要點包括:評價土地的生態承載力;使建築物與景觀植物完美結合併與環境協調;建築物規劃、建設過程中從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到施工等對環境不產生負作用;調動居民生態環境意識使居民參與社區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維護全過程。
新加坡經過幾十年努力,已建設成為舉世公認的花園城市和生態型城市。新加坡實施“區域通行證政策”、“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等措施貫徹“公交優先“的政策,以公交出行的人數占出行總人數的46%。另外,新加坡為促進生態城市建設還成立“花園城市行動委員會”(Garden City Action Cormmittee).主要負責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和管理.規定道路及各種公用場所必須預留充分空間用於綠化並種植適於市區環境生長的熱帶植物;建設生態化公園,在公園內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各公園之間由生態廊道連接;制訂政策法規依法管理公園。
巴西的庫里蒂巴以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典範而享譽全球,其公交導向式的交通系統革新與垃圾迴圈回收項目、能源保護項目曾榮獲國際大獎;
德國Erlangen市率先執行21世紀議程有關決議,採取多種節地、節能、節水措施,修複生態系統,進行綜合生態規劃,成為德國生態城市先鋒市;
西班牙馬德里與德國柏林合作,重點研究、實踐城市空間和建築物錶面用綠色植被覆蓋、雨水就地滲入地下、推廣建築節能技術材料、使用可迴圈材料等,改善了城市生態系統狀況;
日本的九州市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以減少垃圾、實現迴圈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城市建設,提出了從某種產業產生的廢棄物為別的產業所利用,地區整體的廢棄物排放為零的構想。
總結國外影響較大的生態城市建設案例,其成功的經驗主要在於明確而具體現實的目標體系、具體的項目、突出的重點領域、城市建設與生態建設的一體化、詳細的分工實施體系、廣泛的公眾參與,加上具有明確法律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推進和實施機構及完善的法律條例、市場化的管理體制等作為支撐條件"
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區域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組織開展了生態省(市、縣)建設工作,全國生態省(市、縣)建設發展迅速。1999年海南成為我國第一個生態省試點。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發佈了《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 》。截止到2007年,已有海南、吉林、黑龍江、福建、浙江、安徽、江蘇、遼寧、陝西、河北、四川、廣西和山東13個省、自治區已開展或即將開展生態省建設工作。
一批市(縣、區)開展了生態市(縣、區)創建工作,受到社會的廣泛關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06年,江蘇省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陰市被命名為國家生態市,上海市閔行區為國家生態區,浙江省安吉縣為國家生態縣。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進行生態市建設不同層面的探索,在至今近三十年的實踐歷程中,已有生態城市建設案例上百個,但真正成功、在國際國內產生重大影響的例子並不多見。相對於國外的生態城市建設,國內的生態城市建設仍然要努力縮小與國外差距,註重結合城市與區域特色,進行符合自身特點、有可操作性的生態城市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