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農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精細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
目錄 |
精細農業也稱為精準農業、精確農業,是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為基礎的面向大田作物生產的精細農作技術,已成為發達國家21世紀現代農業的重要生產形式。
其核心技術是地理信息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以及遙感技術和電腦自動控制技術。這一技術最早是20世紀80年代末由美國、加拿大的一些農業科研部門提出的,得益於海灣戰爭後GPS技術的民用化。1993年,精準農業技術首先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兩個農場進行試驗,結果當年用GPS指導施肥的作物產量比傳統平衡施肥的作物產量提高30%左右,而且減少了化肥施用總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此後,精準農業開始在發達國家興起。近年來,巴西、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也廣泛開始試驗和應用,目前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一種普遍趨勢。[1]
知識經濟時代的農業將不再是粗放型的行業,人們將對農田進行“精雕細刻”。目前,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了利用人造衛星對地面進行遠距離探測的技術,使用這項技術可以探測出土壤和作物的極細微的差異。電腦圖像除了能夠提供土壤的鹽分、酸鹼度、溫度、成分等詳細的數據以外,還能準確地識別作物和雜草。利用這些信息,加上濰機控制激光,就可輕而易舉地除去雜草。對作物毫無損害的“熱波脈衝”技術也將應用於除草,這是利用高倍的電腦控制放大鏡,將太陽的熱量彙集起來,然後照射到單個的雜草上,既除去雜草又保護了農作物。目前,美、英等國科技人員正試驗利用衛星導航接收機、激光測量裝置、車載電腦和電視感測器等設備來完成施肥、除草、擠奶、收割和裝運農產晶等農活。精細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一個必然方向。[2]
使用精細農業系統可望提高生產效率
- 同樣投入,提高產量
- 同樣產量,減少投入
- 減少投入,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