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經濟剩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剩餘(economic surplus)

目錄

經濟剩餘的含義

  經濟剩餘的概念最早出自於美國激進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保羅·巴蘭,他在《成長的政治經濟學》(1966年)中論述了經濟剩餘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用。他把社會現有的生產物和社會現有的消費之間的差額稱為實際經濟剩餘;把“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技術環境內,藉助可資利用的生產資源所能生產出來的生產物和可能的基本消費之間的差額”稱為潛在的經濟剩餘。後來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在他們合作完成的著作《壟斷資本》中給經濟剩餘的“最簡短定義就是,一個社會所生產的產品與生產它的成本之間的差額”,並系統提出了經濟剩餘理論,即關於經濟剩餘產生和吸收的理論。這一理論不僅成為他們分析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的一個中心概念,而且還成為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核心理論。在他們的“剩餘”概念里,不僅包括利潤、地租和利息,而且也包括不從利潤提供的那一部分私人投資,再加上一切公共的消費和投資以及所謂“不必要的消費”(比如浪費)。他們認為,在壟斷資本主義下,成本的日益降低意昧著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而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又意味著利潤總額不僅在絕對數上而且在所占國民產值的份額上增長。因此,有必要“用剩餘增長的規律代替利潤下降的規律”,並認為這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巴蘭和斯威齊還指出,在經濟剩餘的總量中,尋找投資出路的那部分比重,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日益增大,剩餘的吸收越來越困難。因為投資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下去,多餘的生產能力會限制投資。當投資下降時,收入和就業就會下降,因而剩餘本身就會減少,經濟趨向下降,衰退和蕭條必將開始。

  巴蘭和斯威齊用經濟剩餘概念取代了剩餘價值概念。在他們看來,高度發達的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剩餘採取多種形式和偽裝,單純的剩餘價值概念已經不適用了,有必要進行“術語的更換”。(1997)他們的動機是想通過對經濟剩餘規律的分析證明壟斷資本的腐朽性和不合理性。他們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是正統西方經濟學說的反對派,他們激烈地批判資本主義的現狀,揭露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病,揭露帝國主義對不發達國家的剝削。他們認為,貧窮、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環境破壞、工人的異化和帝國主義並不是制度的病理反常,而恰恰是資本主義正常作用的結果。因此得出的結論是,主要的社會經濟問題只能通過根本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才能解決。他們的激進觀點遭致許多批評,不僅受到主流經濟學家的猛烈抨擊,許多社會主義者也認為他們歪曲了剩餘價值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修正。儘管如此,經濟剩餘一詞卻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許多經濟學文獻都在使用經濟剩餘的概念,但涵義卻不盡相同。例如有的學者將經濟剩餘與西方經濟學中的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等同起來,認為交易對買賣雙方都是有利的,買方獲得了消費者剩餘,賣方獲得了生產者剩餘。這兩個剩餘加在一起就是交易所創造的經濟剩餘。人們通過比較已獲得的剩餘和潛在的可獲得的剩餘,來分析市場效率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剩餘是剩餘價值的另一種中立性質的表述;還有的學者只是簡單地把利潤等同於經濟剩餘。有鑒於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經濟剩餘的含義,以便於對經濟剩餘的來源進行分析。這裡所探討的經濟剩餘,與巴蘭和斯威齊初次提出的經濟剩餘含義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可以定義為:人類經濟活動總成果中扣除成本消耗以外的所有剩餘。這種剩餘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的積累或貨幣價值的積累,併進一步促進精神財富的積累。

  首先,經濟剩餘不同於微觀經濟學中的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是馬歇爾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在購買商品時,消費者願意為某物所支付的價格與它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生產者剩餘的含義也大抵如此。這兩種剩餘並不是消費者或生產者實際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種心理感覺,實質上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運用。但是經濟剩餘的存在是產生消費者剩餘的一個原因,下文對經濟剩餘來源的分析將證明這一點。

  其次,經濟剩餘也不同於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是馬克思提出的,是指由工人剩餘勞動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的確,這個概念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感情色彩,但這並不是經濟剩餘與剩餘價值的主要區別。剩餘價值只是經濟剩餘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經濟剩餘的全部;經濟剩餘與分配無關,不論分配給誰,剩餘都是存在的,而剩餘價值則與分配有關,如果把工人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全部分配給工人,那麼就不存在剩餘價值,但存在經濟剩餘;而且一般來說,剩餘價值採取價值形式,而經濟剩餘可以是價值形式也可以是物質財富形式。

  經濟剩餘一方面表現為財富積累,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增值。人類從遠古發展到今天,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城市到鄉村,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公路網、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優雅寧靜的鄉間別墅、溝通天塹的公路鐵路大橋、氣勢恢巨集的水利電力工程等等,都是人類物質財富的積累;而人類精神財富的積累可以說更加豐富多彩,文學、藝術、音樂、繪畫、雕刻、戲劇、科學、宗教都是人類精神世界對理想的追求。但是,必須承認,精神財富的積累是以物質財富的積累為基礎的,只有當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的經濟剩餘,一些人不必為生計而勞作,他們才可能以文學、藝術創作或科學研究為主,分化出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為人類積累精神財富。經濟剩餘的另一種表現是價值增值。對任何一個相對穩定的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或投入產出分析)都會發現,以貨幣計量的成本投入,總會小於以貨幣計量的產出,投入與產出的差額就是價值的增值部分。在一個常態的經濟實體中,價值與財富是對等的,價值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如果社會生產出的財富增多,貨幣數量不變,那麼單位貨幣所能換取的財富數量就會相應增加。反之,如果社會生產出的財富減少,單位貨幣所能換取的財富數量就會減少。在資本市場相對獨立運營的虛擬經濟中,價值的增值與財富的增加可能是不一致的,當價值的增值遠遠超過財富的增加時,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泡沫經濟不可能永遠膨脹下去,遲早要向實體經濟回歸,使貨幣價值與財富保持相應對等的關係。

  經濟剩餘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源泉。試想,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組織所生產的經濟成果只能抵消生產成本,那麼,這個社會只能永遠停留在一個原始的發展水平上,人們永遠要為生存而奔波勞碌。幸運的是,我們有經濟剩餘。有了經濟剩餘,人類不僅能生存,而且還可以發展,古往今來,人類就是憑藉經濟剩餘積累起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些財富是怎樣積累起來的呢?人們往往將其歸功於人類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然而,自然科學已經證明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是宇宙的普遍法則,人類不可能憑空創造任何物質和能量。從生物學角度來分析,勞動首先是人類體能的消耗,按照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可以轉化做功,但熱力學第二定律同時告訴我們,能量轉化過程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要轉變為不能再做功的能量(熵),也就是說,勞動過程中勞動者提供的能量(體能消耗)總有一部分以熵的形式耗散掉了,勞動力消耗的能量不可能全部做功凝結在商品中,而勞動者索要的報酬至少要能夠抵消其體能的消耗,否則,勞動者是不可能提供勞動的。例如,一個勞動者,假如他不從事任何體力勞動,每天為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命代謝活動必需消耗1500卡的熱量,如果他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的能量將增加到5000卡,那麼,他期望的工資水平至少是能購買到含3500卡熱量的食品,否則它是絕不肯做這項工作的,因為人不敷出會使他的狀態變得更糟。事實上,即使在被認為勞動者受到剝削的社會裡,勞動力的工資也確定在可以維持勞動力本身和勞動力家屬生活的必需費用,以及勞動力參加必要培訓的費用等。這樣算來,勞動者收穫的能量遠遠大於他所支付的能量,這是勞動者的經濟剩餘。有一定科學素養的人都不會否認物質與能量守恆的自然規律,可在感嘆於人類創造財富的巨大力量之餘,又有多少人思索過經濟剩餘的來源?

經濟剩餘的來源

1、自然力的無償提供

  自然力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可以作為生產原料的物質,如動物、植物、礦物、水等;一類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利用的能量,如水能風能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等等,自然力與自然資源在本文中是同義語,沒有質的區別。

  從長期的、歷史的角度看,在諸多的生產要素中,只有人類勞動和自然資源兩個要素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這兩個要素的貢獻也是顯而易見和不可否認的。然而,長期以來,在人本位的世界里,只有人的付出要求回報,自然力始終被認為是無償的,無論是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還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經濟學價值理論當中,自然力都被認為是免費的、無償的,它們參與財富的創造而不參與財富的分配,構成經濟剩餘的一個重要來源。l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將勞動、資本和土地(泛指自然力)確定為生產三要素,並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即勞動——工資,資本——利息,土地——地租。此後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企業家才能——利潤,構成“四位一體”的分配公式,形成了要素分配理論的基礎。

  毋庸置疑,要素分配理論原理上是按要素貢獻分配,但享受分配的主體是要素產權所有者,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公理。從古到今,任何生產或者財富創造的目的,是為人類謀取福利,因此也只有人類的付出要求回報,而且經濟學中的理性經濟人總是希望以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多的回報,這種動機激勵人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只會奉獻不會索取的自然資源,從而取得更多的經濟剩餘。可見要素分配理論的實質並不是按要素的貢獻分配而是按要素產權分配。例如,土地無論對於農業還是工業生產都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早在1662年,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威廉·配第在《賦稅論》中就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勞動為財富之父和能動的要素”的精辟論斷。土地對於財富創造的貢獻盡人皆知,尤其是在農業生產中,土地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必需的營養元素,一塊肥沃的土地只要投入很少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就可以生產豐富的果實。一般認為,這個生產函數中包括三個生產要素:勞動(L)、土地(N)、生產資料(資本,K),生產函數的一般形式是:Q=f(L,N,K)。事實上,在農業生產中,除以上三個要素外,還有陽光、空氣、雨水或其它灌溉用水、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等的協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資本都由勞動者本人提供,他就可以獨享全部收穫,這其中扣除勞動報酬和資本消耗以外,剩餘的很大一部分成果來源於土地及相關自然因素提供的生產力,這些自然的生產力對財富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們卻不要求物質報酬,更不需要價值報酬,構成經濟剩餘的主要部分。如果勞動、資本、土地分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按照薩伊提出的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土地所有者可以得到地租,但地租並不是全部土地生產力的報酬,而只是土地所有者將土地用於耕作的機會成本,他以這種方式分享了一部分經濟剩餘。

  由於自然力的無償提供而產生的經濟剩餘在農業、畜牧業、水產捕撈業、採掘業等基礎產業表現得十分明顯,而且多以提供物質財富積累的方式出現。這些經濟剩餘不僅由參與生產的各方分享,而且也為消費者所分享,消費者分享這部分經濟剩餘的方式是可以廉價購買初級資源產品。前面提到經濟剩餘是消費者剩餘存在的原因之一,道理就在於此。新古典經濟學在分析消費者剩餘時認為,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餘大,因為消費者對這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願付出的價格也高,但這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並不高,因為這類產品一般都是初級資源產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剩餘。這些廉價的初級資源產品如果作為生產資料繼續進入生產領域,還可以將經濟剩餘向其他相關產業傳遞。在這個傳遞過程中,由於自然力的作用被逐漸掩蓋,它所提供的經濟剩餘也漸次轉化為價值剩餘,表現為製造業、加工業的高利潤。

  對於自然力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經濟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作過許多闡述。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純產品學說。在魁奈看來,農業中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補償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即種子、工人的生活資料和農業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外,還有剩餘的產品,這些剩餘產品稱為純產品。農業勞動之所以能創造剩餘產品,是因為農業生產中有各種自然力參加作用,是自然的賜予。魁奈的純產品說,意在證明他的生產費用價值論,即產品或商品的價值是由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費用決定的,而剩餘價值完全是自然的賜予。法國經濟學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經濟和諧論》中,反覆強調自然力是無償的。他認為,“我們用來滿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勞動對其施加了作用後,才能達到效用狀態。可是組成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無償賜予”。“我在這裡就物質所說的一切,都同樣適用於自然給予我們的力量。重力、氣體的彈力、風力、平衡法則、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學會為我們所用的東西。我們為此付出的體力和智力都可以得到回報,因為我們不能被看成是在為他人無償地付出努力。但是,除了我們的體力和智力外,這些自然力量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上帝的無償賜予”(1995)。他還轉述薩伊的觀點:人既不能創造物質,也不創造自然力(這裡所說的創造是指從無到有的創造),物質和自然力自行存在。巴斯夏的這些觀點都是在為他所推崇的服務價值論提供論據,因為自然力是無償的,自然力不要求回報,所以由自然力而提供的效用不能成為價值的源泉。“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效用來自自然的無償作用,此時人所提供的有償勞務的價值很低,這種結果源自下述原理:為獲得某物的完全效用,人的作用與自然的作用成反比。價值與提供的勞務成正比,而不是與絕對效用成正比。”(巴斯夏,1995)馬克思雖然強調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他從不否認自然對於財富創造的作用,並坦言“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1995)

2、人類智力對自然力的深入挖掘

  人類對自然力的運用方式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漸進過程。有些自然力是顯而易見的,如土地、各種可供人類食用的動植物、風力、水的浮力、礦物、能源等;有些自然力則蘊藏於自然規律之中,人類只有充分認識這些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將蘊藏於自然資源內部或自然現象中的自然力挖掘釋放出來,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它們。從而大大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擴大經濟剩餘。

  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自然力的挖掘有賴於人類的聰明才智,對科學的不懈探索,對技術發明創新的孜孜以求,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知識的每一次重大進展,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化,帶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描述,技術則可將科學的成果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自然規律以及蘊藏於其中的巨大潛力都是客觀存在的,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際上是更多地借用了自然的力量為人類服務,從而節約了人類的勞動,增加了經濟剩餘。當然,借用自然力的過程是複雜的,它更多地體現出人的能動作用。以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標誌——蒸汽機的發明為例,熱蒸汽膨脹可以產生動力,這是客觀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但利用這種動力製成機械裝置,是經過幾代工程師的艱苦努力,最後經過瓦特的改進與完善,才成為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巨大動力——蒸汽機。蒸汽機的製造運用了熱力學、動力學、機械力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它複雜精巧的結構和對能量的高效利用(相對而言),反映出人類智慧的重要作用。電的發現與利用也是如此,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原子能技術、納米技術等高新技術,都是人類向大自然從巨集觀到微觀乃至外層空間全方位探索的結果。人類創造了自然力轉化、釋放的條件,由此而產生的巨大動力極大地節省了人類的體力甚至是腦力,創造了越來越多的經濟剩餘。

3、生產要素間的協同與合作

  任何一個生產過程都必須擁有一定的生產要素,從最簡單的兩要素組合,到現代大規模、集約化生產的四要素、五要素乃至今後可能出現的更多要素,這些生產要素的組合不是隨機的拼湊,而是根據一定的生產目的,將各種生產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比例組合而成的生產力系統,一個行業內的若幹生產力系統組成部門經濟系統,一個地區中的若幹部門經濟系統構成區域經濟系統,一個國家的若幹區域經濟系統構成國民經濟系統,各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系統組成國際經濟系統。國際經濟系統、國民經濟系統、區域經濟系統都是具有多層子系統的複雜巨系統。所謂系統,是指具有輸入和輸出功能的有機整體,這裡把一組生產要素組合和由此逐次複合而成的經濟體系稱作系統,是因為它們符合系統的涵義,具有系統的特征。

  首先,生產力系統和各種經濟系統都具有輸入和輸出功能:將生產原料、資金、技術、信息、人類的體力和智力等輸入系統,在系統內進行加工處理後,輸出的是產品、服務等,可以滿足人類的各種需要。

  其次,經濟系統具有系統的一般特征:
(1)集合性。系統必須由兩個以上的要素組成。一個最簡單的生產力系統至少也要包括兩個生產要素——勞動力和自然力,複雜的生產力系統還可能包括技術、信息、管理等多種生產要素。
(2)相關性。系統各要素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關係。經濟系統中的各種要素和各子系統之間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3)目的性。經濟系統是一種人工系統,人工系統都是具有目的性的系統,經濟系統以生產特定的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為目的,各個層次的經濟系統以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為目的。
(4)功能性。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人造系統是根據系統的目的設定系統的功能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系統具有物質迴圈、能量轉化、價值增值以及信息傳遞等多種功能。
(5)層次性。複合系統都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如前所述,國民經濟系統包含若幹區域經濟子系統,區域經濟子系統還包含更低層次的部門經濟子系統,最低層次的子系統才是最簡單的生產力系統。

  此外,系統還具有適應性、動態性等特征(袁嘉新等,1997)。生產力系統和各類經濟系統為實現系統的目標,必然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調整系統的結構,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的過程。

  根據系統論的最基本原理——整體性原理可知,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可以產生“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系統效應。系統效應的產生,源於系統內各要素之間、各子系統之間的耦合與互動。耦合是系統中某些子系統或組成要素之間的一種互補互需的關係,即一個子系統或要素的輸出是另一個子系統或要素的輸入,只有存在耦合效應,各子系統或組成要素才能通過中介環節的關聯和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系統,從而產生獨立狀態下不可能產生的整體效應;要素及子系統之間的互動對於系統效應的產生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經濟系統內科技要素的創新突破會促進整個系統功能的改進與效率的提高,產生更大的系統效應。

  以上對經濟系統以及系統原理的分析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經濟剩餘的來源。我們通過分析一個簡單的生產力系統來說明經濟剩餘的產生。例如一個以修理電器為生的小手工業者,他所擁有資源是:自己可以勞動的雙手、維修技術和簡單的工具,這些資源就可以組合成一個簡單的生產力系統,輸入這個系統的是有故障甚至完全不能工作的電器,在系統內進行維修以後,可以輸出正常工作的電器。在這個過程中系統的三個要素——勞動、技術、工具協同作用,共同完成維修工作,三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生產過程中勞動的消耗和工具的磨損折舊都較小,而技術不但沒有折損,反而可能因反覆操作而更加精湛高效,因此輸入系統的要素成本很低,但輸出品由於恢復了原有的功能而表現出較高的價值,二者之差形成經濟剩餘,這其中要素問協同合作所產生的系統效應是經濟剩餘的主要來源。一個複雜的國民經濟系統也是如此,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區域經濟之間的耦合與互動,有利於產生更大的系統效應,降低成本,增加產出,擴大經濟剩餘,提高綜合國力

  綜上所述,經濟剩餘來源於三個方面:

  第一,自然資源參與財富的創造而不參與財富分配,它的無償提供是物質形態經濟剩餘的主要來源;

  第二,人類智慧對自然力的深入挖掘,使得一些自然狀態下不能釋放出來的能量得以高效的利用,甚至自然狀態下不存在的物質也可以轉化、製造出來,從而節約了人類的體力甚至是腦力,產生巨大的經濟剩餘;

  第三,生產要素的協同與合作可以產生“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系統效應,這也是經濟活動可以產生剩餘的一個基礎條件。

  分析經濟剩餘的來源,可以認清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縱使人類具有聰慧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如果沒有大自然的慷慨饋贈,人類不可能創造任何財富。隨著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人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日益加劇,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增加經濟剩餘的外延式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內涵式增長才是可行之道。另一方面,自然資源參與財富的創造而不參與財富分配的運行模式不利於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更新,為了能夠永遠享受自然資源為人類帶來的經濟剩餘,在分配製度上應當考慮以適當的方式給自然資源的耗損予以補償,以利於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剩餘與可持續發展

  人類財富的增長固然離不開勞動,是勞動創造了世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勞動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不僅包括體力勞動,而且包括腦力勞動、服務勞動、管理勞動等。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知識和科技在發展生產力中的作用是越來越顯著。科學是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技術可以將知識形態的科學理論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而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人類的智慧和知識。勞動生產力的提高,經濟剩餘的增長同樣還離不開大自然的恩賜,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自然界在創造使用價值即財富中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大自然並不索取報酬,這一點往往會被忽視。人們要征服自然,也要保護自然,因為自然資源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珍愛自然,自然才能持續地為人類作出貢獻,為人類提供越來越多的經濟剩餘;保護自然,才能取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剩餘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財富的增多,人類社會的前進和經濟剩餘的存在是密切相關的。從最初級的原始社會分析,當時人們的生存和發展主要是依賴於大自然。開始僅僅以打獵和採集野果子維持生存,野獸和野果子都是大自然提供的,後來發展到以農業為主,收成的好壞主要依賴於自然,即土地、陽光、雨水、風能、地熱等,是大自然造就了人類,孕育了人類。財富的創造一方面依靠人類的勞動,另一方面確實也離不開大自然。早在1662年,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弟在《賦稅論》中就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勞動為財富之父和能動的要素”的精辟論斷。土地對財富創造的貢獻是巨大的,特別是對農業生產。土地能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多種必需的營養元素,種子播撒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中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只需投入很少的勞動和生產資料。一般認為,在這個生產函數中包括三個生產要素:勞動(L)、土地(N)、生產資料即資本(K)。事實上除了這三個要素外,還有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等的協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資本都是由勞動者自己提供,那麼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收穫,這其中扣除資本消耗和勞動報酬以外,剩餘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來源於土地及相關自然要素提供的生產力。這些自然要素對財富的生產和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它們卻不要報酬。是自然資源的無償貢獻構成了經濟剩餘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自然力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純產品學說。在他看來,農業中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補償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即種子、工人的生活資料和農業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外,還有剩餘的產品,這些剩餘產品稱為純產品。而這些純產品的取得是由於農業生產中有各種自然力的參與,是自然的賜予。法國經濟學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經濟和諧論》中,則反覆強調自然力是無償的。他認為,“我們用來滿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勞動對其施加了作用後,才能達到效用狀態。可是組成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無償賜予。”“我在這裡就物質所說的一切,都同樣適用於自然給予我們的力量。重力、氣體的彈力、風力、平衡法則、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學會為我們所用的東西。我們為此付出的體力和智力都可以得到回報,因為我們不能被看成是在為他人無償地付出努力。但是,除了我們的體力和智力外,這些自然力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上帝的無償賜予。”儘管他們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但他們確實認識和重視了自然力的作用,自然力對經濟剩餘的貢獻。自然力無償提供的經濟剩餘在農業、畜牧業、水產捕撈業、採掘業等基礎產業中表現得十分明顯,而且多以提供物質財富積累的方式出現。這些經濟剩餘不僅由參與生產的各方分享,而且也為消費者所分享,消費者分享這部分經濟剩餘的方式是可以廉價購買初級資源產品。這就是為什麼住在森林附近的地區,木材是廉價的;盛產水果的地區,水果是廉價的。新古典經濟學在分析消費者剩餘時認為:消費者對這類物品的效用評價是高的,原意支付的價格也高,但這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並不高。因為這類產品一般都是初級資源產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剩餘。這些廉價的初級產品如果作為生產資料繼續進入生產領域,還可以將經濟剩餘向其他相關產業傳遞。在這個傳遞過程中,由於自然力的作用逐漸被掩蓋,它所提供的經濟剩餘也逐次轉化為價值剩餘,表現為製造業、加工業的高利潤。工業品的高利潤實際上是分享了農業品等初級資源產品的經濟剩餘。從而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指出,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那麼快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們剝奪了落後國初級資源產品提供的大量的經濟剩餘。利用了他國自然力提供的經濟剩餘,加速了本國的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

  自然資源所能提供的經濟剩餘,有時是難以用價值來衡量的。比如森林,首先,它能為人類提供林木產品。木材廣泛用於建築、傢具、造紙、纖維板等多種用途,儘管現在有許多的替代品,但木製品的優越性是無法達到和超越的。其次,提供非木材製品,包括品種繁多的動物、野果,可用作食物和藥物的植物,纖維、染料、動物飼料、橡膠、樹脂等。因一些國家,森林中的野生動物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所消耗的動物蛋白的70%~90%。再次,提供環境效益。森林對環境的效應和保護體現在許多的方面:森林可以保護土壤,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和凈化水資源;還能起到保護下游的電站和灌溉實施,延長其壽命的作用;在冰雪覆蓋的地區,森林可以調節雪融化的速度,從而減少春季水患;樹木可以有效防止風蝕,有助於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樹葉和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沿海地區的紅樹林可以保護海岸免遭侵蝕,並提供魚蝦的繁殖場;森林可以凈化空氣,提供豐富的有利於人體健康的負離子:可以調節氣溫,美化環境,對發展旅游業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還有,森林能提供基因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森林,特別是熱帶森林中擁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其對動植物基因的自然選擇動態儲存功能,是任何實驗室無法比擬的。這些寶貴資源的價值也是無法用金錢來估量的。自然資源能為人類提供的效用及其蘊涵的內在潛力是無限的。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無限的,因為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化,對自然規律的掌握和運用的不斷發展,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會不斷增強,從而可以從自然中獲取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效用和經濟剩餘。比如,已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人類征服和運用自然深化的標誌。人們從運用水能、風能發展到運用蒸汽能,利用蒸汽的動力製造出了蒸汽機,從而產生了機器製造業。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電動機的發明和運用為標誌,電能的獲取和廣泛運用,又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電子電腦、原子能的利用為標誌,出現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如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人類不僅可以用機器來代替人的體力勞動,而且可以用電腦來部分地代替人的腦力勞動,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人類從對陸地資源的深化開發和利用發展到了對海洋資源、太空資源的利用。人類用知識和智慧打開了一個個必然王國的大門,進入了一個個自由王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在不斷地深化,能越來越多地利用自然的力量為人類服務,從而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增加經濟剩餘,使人類可以付出得越來越少而獲取得越來越多。從這一方面來講,自然資源是無限的。自然資源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等待著人們去開發和利用。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對規律的掌握也是無限的。

  自然資源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時期內,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比如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擁有廣袤的土地、豐富的礦產、多樣的動植物、眾多的名山大川等,但又是一個資源貧國,“人多物薄”,人均占有資源量低。如我國的土地總面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土地面積僅11.65畝,相當於世界平均數的1/3,人均耕地面積為1.1畝,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3%,我國不僅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高質量的耕地更少,可供開發和利用的後備土地資源也少。近年來,由於對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耕地面積又大量減少;又由於受工業“三廢”和農藥的污染,“三化”侵蝕及荒漠化等,造成土地退化、損毀嚴重,大量土地不能再生利用。我國的水資源總量是豐富的,居世界第6位,但由於人口多,人均占有的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國約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由於我國絕大多數的污水未經有效處理而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水。我國的海洋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於近年來開發利用不當以及每年大量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的排放和傾倒人海,使海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致使海洋資源銳減。我國曆史上曾經是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由於長期植少於伐,再加上亂砍濫伐,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少林國家之一。全世界的森林覆蓋率為3l 3%,而我國僅為l3%。我國草原每年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在退化。我國面臨的自然資源稀缺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社會對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而可供量卻在絕對減少。不可再生資源正在明顯減少,可再生資源也呈衰減的趨勢。可見,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有些資源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再生,有些形成期很長,短期內也是無法再生的。往往失去容易,但要恢復卻十分困難,甚至無法恢復,人類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自然資源同經濟的發展、經濟剩餘的獲取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科學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能大大促進生產的發展,生活質量的的提高;過度的開采和損害,不僅制約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危及人類的健康。所以,自然資源既可以被人利用而造福於人類,又可以因為人類盲目過度的使用而懲罰人類,降災害於人類。大自然是慷慨無私的,但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是不需要珍惜和保護的。人類必須在利用自然發展經濟的同時,珍愛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

  經濟剩餘和可持續發展

  20世紀是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期,人類深化了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增強了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使生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經濟剩餘。但是,當人們陶醉於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成果時,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卻面臨著嚴重的挑戰。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人類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而贏得了經濟的片面增長。這一代價是十分沉重的.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 生產發展了但人類的生存質量卻下降了。生產,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而是為了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了人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且這樣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是不可能持久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最終會影響生產的發展,經濟剩餘是要靠自然力來提供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剩餘的可持續增長必須依賴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需要科學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

  早在1962年,美國女作家瑞徹爾-卡森出版了一本題為《寂靜的春天》的著作,她提出了,為什麼春天一片寂靜,聽不到小鳥的叫聲.這是由於人類破壞生態,亂用農藥,引起有毒物質在土壤、河流、空氣和食物中迴圈轉移,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她深刻指出:人類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合理、協調的關係 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維持健康的生存和發展。羅i.m樂部主席奧銳里歐-貝恰在《二十一世紀的警鐘》中指出:“在這歷史的轉折時期,在分析有關人類所處的狀態及其可能導致的命運等複雜的情況時,應當選擇的著眼點必須能射穿整個人類體系的核心,而且要真正具有全球性的視野。這隻有把人與自然的關係放在最優先的地位才有可能。人與自然的關係最近所經歷的巨大變化,以及將來肯定要發生的修正,在左右人的生活方面,必然要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起決定性的作用。”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當代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可持續發展,就是在兼顧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保持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經濟的持續發展除了具有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外,更突出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強調維護經濟發展的自然承受能力和生態潛力,強調維護自然界能夠長期提供的資源和環境條件。在各國的實踐中表明,“增長不等於發展”,“富裕不等於幸福”,單純追求經濟的增長並不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單純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經濟指標並不能準確地衡量和反映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質量狀況。1995 年,世界銀行在評估世界各國財富時,改變了以往單純以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的做法,代之於從四個方面來綜合計算國家的財富,即自然資本、產出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自然資本包括土地、水、森林和礦產等。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不是美國、日本、西歐國家,而是資源比較豐富、人口相對較少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來自自然資本的財富分別占到了71%和69%:可持續發展註重社會發展的質量,社會發展質量考察的重點不是一個社會的發達程度,而是社會在整體上的優化配置和良好和諧的運行狀態,是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得以最合理的運用,人的潛能和積極性得以最好的發揮,使人、自然、社會得以協調、全面的發展:

  結束語: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形成經濟剩餘和社會財富的源泉。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決不能破壞和損害自然。“發展”和“需求”要以生物圈的承受能力為限度,“發展”一旦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發展”本身也就衰退了。關愛自然實際上是關愛人類自身。充裕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一方面能為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剩餘,造福於人類,另一方面又能為人類提供優美的生存環境,高質量的生活內涵。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將會影響和惠及子孫後代和人類社會的興衰存亡。我們要牢牢遵循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本條目相關鏈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濟剩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