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生產力系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產力系統(Productive Force System)

目錄

什麼是生產力系統[1]

  生產力系統是指生產力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結合起來形成的生產力整體功能。現代生產力系統中,包括獨立的實體性因索、運籌性綜合因素、滲透性因索和準備性因素。

生產力系統的主要構成[2]

  生產力作為一種能力系統,其主要構成要素當然是各種具有不同特點的能力,這主要應當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自然力。人類社會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社會的生產力也必然是自然力進化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就是在人類社會改造自然的能力取得大大進步的今天,自然力也仍然是人類的社會生產力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馬克思指出:人是“現實的、有形體的、站在穩固的地球上呼吸著一切自然力的人”。機器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社會生產中“人和自然是同時起作用的”。自然生產力是一種“不需要代價的……未經人類加工就已經存在的”而非人類“製造出來的生產力”。

  對自然力屬於生產力可以從以下三種情況去理解:其一是能夠直接進入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它能夠在生產過程中現實地發揮作用並將自身內涵現實地轉移到產品上去,如風力、水力、土地的肥力等。馬克思所說的:“大生產——應用機器的大規模協作——第一次使自然力……變成社會勞動的因素”,“把單純的自然力——如水、風、蒸汽、電等——變成社會勞動的因素”等就是指的這種情況。其二是不能直接進入生產過程但卻作為該過程不可缺少的環境自然力,如氣候、溫度、濕度等,其本身雖然談不上是生產過程不可或缺的,但其優劣狀況卻確實對生產過程的效益發生著重要影響。其三是作為人們生活資料直接進入人們的生活過程,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或代替了社會的物質生產成果的生產力。該部分又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現為物質生活資料的部分,如陽光和空氣,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是人的生活和人的勞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依靠這些自然物……才能生活”。_其二是表現為精神生活資料的部分,如山川的雄壯,海洋的廣闊,天之藍,雲之白,草原之碧綠。人們往往通過與這些方面的接觸,而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而這種享受的另外類似的獲得途徑只能是人們的精神生產過程,享受者只能在付出一定的物質報酬之後才能獲得這種享受。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然界這部分相當於社會精神生活資料的部分與物質資料部分一樣,都可以在一定的意義上轉化為生產力。

  自然力在人類生產力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原始社會看,它應當是社會生產力的主體組成部分,人們主要就是依靠自然的賜予才可以存在和發展,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人類社會的各個單元即各個民族、部落、氏族無不以自然宗教作為自己的第一種宗教類型。就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看,雖然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這種能力比之於自然力而言畢竟還是有限的,所以該社會階段的人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在資本主義社會,人類藉助於大工業生產在相當的程度上從自然束縛下解脫出來,使自己的生產力相對於自然力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顯地提高,但這一點只是有相對性而非絕對的。資本主義一方面使一部分自然力的地位和作用從生產過程中退出或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另一部分的自然力或與其相關的要素進入生產過程並使其地位和作用大大上升,如水能的開發和利用就是一種明證。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自然力不斷被開發利用的歷史——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就是一個將越來越大的自然力引進生產過程並不斷提高其利用效率的過程;人類生產力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自然力加速度轉化為生產力的歷史。

  第二,勞動力,即以不同形式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者的力量。馬克思說:生產力中包括工人的“肌肉力和肌 ’,它們是“工人身上的自然力”。勞動力包括體力和智力兩個方面,“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軀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合。”在勞動力的兩個方面的構成中,前者是一個有限的量。人作為一種自然生物形態,其進化過程中強制性的遺傳機制,已經使人的體力無論在其潛在意義上還是現實意義上都成為一種有極限制約的量,因此其在生產過程中的功能效應及其作為生產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與此相反,勞動力的智力成分卻是一個無限的量,隨著社會的進化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無限可能的發展,社會遺傳機制會使人的智力呈無限發展的趨勢。也就是說,當人類剛剛從動物類群中走出的時候,當人類社會的生產過程發展處在剛剛起步或者水平較低的時候,人的體力在生產力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還重要,但當人類社會踏上主要依靠文明進步來推進自己的進化的時候,尤其是資本主義大工業使科學技術大規模進入生產過程成為可能並徹底改變了生產過程的面貌和狀態的時候,人的智力就逐漸成為勞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了。從馬克思當年指出的科技及其轉化物機器從生產過程中排擠工人,到今天知識經濟形態、自動化生產過程的大量出現的現實,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過程無可置疑的證明瞭這一點。

  第三,社會結合力。馬克思指出:“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指的是通過一定的途徑、方法和程式把生產中的人們協調整合為一個有機統一整體的過程。它有創造出超越每個被結合的個體能力簡單相加之和的能力,從而成為生產力的一種特殊重要因素。馬克思說:“單個勞動者的力量的機械總和,與許多人手同時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發揮的社會力量有本質的差別,……這裡的問題不僅是通過協作提高了個人生產力,而且創造了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本身必然是集體力。”他還指出:不論在一定情況下結合工作日怎樣達到生產力的提高,這種生產力都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由此可見在馬克思這裡,社會結合生產力是生產力的組成部分的思想是確定無疑的。

  存身於生產過程中的社會結合力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的:其一是藉助於生產資料的所有關係以及由此所決定的產品分配關係而形成的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結合力。在傳統觀點中這一部分也就是生產關係,它存身於生產力之外,從外部對生產力起著作用。筆者認為,生產關係相對於生產力賴於存身的生產過程中的實體因素而言,確實具有相對獨立性。但是作為一種運動著的生產過程中必然性存在的關係而言,它本身就是生產力的一分子、一部分,與生產力須臾不可分離,它本身就內含了或者反映了生產過程中的人與物的因素的結合能力,正如同自然界中每一層次的物質能狀態取決於其內部物質因素的結合能力一樣,生產過程中這種必然的人與物的結合能力當然地可被理解為生產力的構成要素之一。其二是在上述條件基礎上的社會管理力。眾所周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性,是一個社會管理的過程。良好的管理可以大大縮短生產過程中人與物的空間距離和時間間隔,可以大大縮短人和物的運轉周期,提高運作效率,從而大大提高產出與投入的比率。不同的管理導致不同的生產效益的現象,在現代生產過程中已是普遍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其三是生產過程直接或間接參與者的心理趨近力。生產過程是一個統一的過程,而生產過程的參與者卻是各有目的、情感和意志的現實的人,如何使他們能夠組織成一個密切結合的有機統一體,對其進行一定的心理調適,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趨近傾向是一個必要的條件。當勞動者們彼此趨近心情舒暢之時,就會進發出高昂的勞動熱情和幹勁,從而創造和發揮出較高的生產能力。上述社會結合力的三個部分各有其內容和特點,但顯然第一方面應當是基礎的決定性的方面,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後兩個方面的質量及其基本狀態,後兩個方面在某種意義上則是對第一方面的反映。

  社會結合力在人類生產力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嚴格在生產過程範圍內來看的話,那麼它應當是生產力量變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生產力的發展同其他任何過程的發展一樣,也是一個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的過程,其質變主要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的主導技術體系變革引起的,其主要標誌就是足以引起生產過程及形態根本變化的新工具系統的產生及其對舊工具系統的取代,如銅器工具取代石器工具,鐵器工具取代銅器工具,機器取代簡單的鐵器工具,大規模自動化信息化工具系統取代簡單低級的機器等,都是生產力一次次的質變。而每一次這種質變發生之後,都存在著一個如何圍繞著這種新工具系統核心進行生產過程要素的相互適應、協調、組合的問題,即如何在以新工具系統為核心組成的新生產過程中,使人與物、人與人更好的組織、協調和結合的問題,這種組織過程就是新生產力的量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顯然就是社會結合力。

  第四,科學技術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且是第一生產力的基本觀點,經過近些年的討論和宣傳,其基本內涵已深入人心。但在此必須明確指出的是,迄今為止人們一直否認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獨立要素的所謂主流觀點是錯誤的,應當予以糾正。否認科學技術是獨立的生產力要素的觀點是按照下麵的邏輯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的:它先是認定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由於其可感性而成為生產力中的現實要素,而科學技術由於其不可感性而不是生產力的現實要素,它只有在進入生產過程之後與現實的生產力要素相結合,才會變成現實的生產力要素。我們認為這種觀點之所以錯誤的關鍵就在於它不懂得生產力的表現形態的區別。如前所述,任何生產力都由潛在的和現實的兩種形態,科學技術是這樣,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在此假定它們誠如傳統觀點所認為的是生產力要素)也是這樣,它們都分別經歷了一個由潛在的生產力向現實的生產力、又由現實生產力向潛在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不斷經歷著這樣兩種必不可少的角色轉換。正如馬克思所說:“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一同進入”“現實”的“生產過程”_,只有這樣,它們才會變成現實的生產力。勞動力只有進入現實生產過程,才會“在實際上成為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成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過在可能性上是工人。”機器等生產工具也是一樣,它們“不在勞動過程中服務就沒有用”,也只能是潛在生產力。既然其他生產力要素和科學技術一樣,都既具有潛在的生產力形態,又具有現實的生產力形態,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只承認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者是生產力的獨立要素,而偏偏否定科學技術的獨立的生產力要素的品格呢?至於有人以為科學技術是靠對其他生產力要素的滲透作用才取得自己的生產力品格的觀點,則更顯得有點強詞奪理、牽強附會了。實際上,一個現實的生產過程中都是一個各個生產要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客體主體化和主體客體化的同時雙向運動,是一個勞動者和科學技術向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滲透轉化和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向勞動者和科學技術滲透轉化的過程,是一個主體與客體相互滲透的過程,在這雙向同時的過程中,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和必要厚此薄彼,非要將科學技術正常的全面的獨立的生產力要素資格予以剝奪呢?

  第五,社會自然諧和力。人是自然的產物,自然對人類的原本態度是撫育和呵護的,在人類社會的絕大部分時間里,自然與社會的關係基本上是諧和的。如果客觀情況不是這樣的話,人類社會的產生及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然而,進入文明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後,處於自然懷抱中的人類隨著自己的認識和實踐能力獲得了相當增長,就開始將自然對人的種種恩惠棄置腦後,對自然的態度由尊敬轉化到鄙視上,幻想著到處改造和征服自然,並最終破壞了自然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對此自然毫不客氣的懲罰了人類。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複。”因此,人類要“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過度改造自然造成的土壤退化、空氣污染、水污染、資源枯竭、臭氧層的破壞等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和惡化之現實,已使恩格斯上述思想必然的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使人們的活動重新回到了尊敬自然、修複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的軌道上來。當前,世界上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進行對自己改造自然的活動的反省、限制和再改造,進而開展更廣泛意義的保護自然和協調好與自然關係的活動。而這種活動本身,也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存身於這種活動中的能力即社會自然諧和力的生產力含義。

  所謂社會自然諧和力即人們保護自然協調與自然關係活動過程所造成的力量,它屬於或轉化為生產力一般可分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第一,它通過對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創造而轉化為生產力。馬克思指出,社會生產過程也就“是人類生活的物質條件的生產過程”,是製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這裡的所謂物質生活條件中的相當重要的內容就是各種自然原富條件— — 陽光、空氣、水、氣候、土地、溫度、濕度等,相對於人類以往漫長的起源發展歷史來說,它們大致都屬於自然原生且十分豐富的因素,並沒有進人人們創造活動的視野。這種情況就使得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乃至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漫長時間內,人類僅僅將自己的能力投之於對自然原貧條件——能賴以果腹的食物、賴以禦寒的衣物、賴以居住的場所等—— 的創造,在觀念上也僅僅將創造原貧條件的活動視為生產活動,將生產力視為改造自然已獲得滿足自己需要的物質條件的能力。然而,人類忽視了的恰恰在於,自然原富條件並不是絕對的、永恆的;而是可以變化的。正是由於人類改造自然活動及能力的強化,自然原富條件正在朝著不利於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方向消減、萎縮。這一點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確立之後已比較明顯,其主要表現就是土壤退化、水污染、空氣污染、陽光污染等。所有這些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人類,幾百萬年來默默無聞地孕育著人類的自然原富條件,今天已經不再富足了,已經變成了相對貧乏的物質條件,再不能無條件地滿足人類的需要。基於這種變化,現代人類生產中破天荒地增添了這樣的內容,人們正在像創造麵包和衣服那樣去創造潔凈的水、空氣、森林和草地。即使在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飲用工廠生產的純凈水,使用工廠生產的空氣凈化器或負氧離子發生器等,幾乎已成為城市居民極其普通的生活內容。可是人們幾乎同時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相對於人類巨大的需要,要想通過工廠創造水、空氣、陽光等無疑於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正確的選擇應當是保護自然,依靠自然的力量把自然曾經給予我們的一切再重新恢復起來。這一點不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世界上某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就已經說明瞭這一點。如果我們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通過保護自然的活動所獲得的一切,等於而且大於我們通過工廠創造出來的成果,保護自然或協調與自然關係活動過程的力量就這樣等於或轉化成了生產力。

  其次,它通過對現實生產過程效率的提高而轉化為生產力。自然環境條件等因素對生產過程的效率能夠發生影響,這種影響的發生和程度不同,社會生產的效益亦不同。這是人類很早就形成的認識成果。隨著人類生產尤其是社會化大工業的發展,人們又進一步發現,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改造和征服,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人類某些產業如農業出現了明顯的投放產出率下降或效益趨低的情況。這種情況不得不使人類反省自己改造自然的活動並對之實施再改造,保護自然,恢復生態平衡,再造出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來,進而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高改造自然的效率,獲得更大的成果。我們需要進行觀念轉換:正如我們會毫不遲疑地將向農田噴灑農藥,在草地上牧羊等活動肯定為生產活動一樣,我們也應該毫不遲疑地肯定保護森林、草地、水源等自然環境的活動也是生產,將人們在這一活動中所具備的併在其效益中表現出來的能力確定為生產力。

  再次,它通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而轉化為生產力。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質需求又包括精神需求,因而以創造滿足人們需求的生活資料為己任的生產力就當然的既包括物質生產力又包括精神生產力。當我們站在一幅以描寫潔白的雲朵、高聳的山峰、浩瀚的大海為主要內容的圖畫面前而獲得莫大享受的時候,我們當然也會因現實的身處其境而獲得更大的享受。世界上最美的莫過於自然本身,這話顯然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但當美麗的自然受到越來越多的污染威脅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對其進行努力維護,這一過程所創造的力量,由於成為滿足我們精神需要的必需條件,就當然的現實的轉化為生產力了。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及退耕還林政策以後,所形成的旅游經濟綠色經濟及其所帶來的明顯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事實,就足以證明瞭這一點。

  應當註意的是,社會自然諧和力並不是其他生產力要素之外的第五要素,而是所有生產力要素相互聯繫、作用和結合所形成的,它反映了生產力系統的整體和狀態。

生產力系統的特征[3]

  1.集合性。生產力系統是由多種相互區別的要素構成的,即生產力系統是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集合體。

  2.相關性。構成生產力系統的各要素並不是彼此無關的,而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同時,生產力系統與構成要素之間、生產力系統與環境之間也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

  3.整體性。通過各構成要素的有機聯繫和相互作用,使生產力系統表現出結構性或組合性,產生整體效應和協同效應。整體性表現在空間上,就是指生產力系統具有既區別於外部其他事物又區別於內部組成成分的整體的形態、整體的特征、整體的邊界、整體的功能;整體性表現在時間上,就是指生產力系統具有特定的整體存續和演化過程。整體性是系統性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它是生產力系統最本質的特征之一。

  4.層次性。由於生產力系統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一個複雜系統,所以具有特定的層次結構。換言之,構成生產力系統的多種要素並不是併列的,而是分層次的。層次性表現了系統本身的規定性,是系統具有的普遍特性之一。

  5.環境適應性。環境是系統存在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和土壤,任何現實的系統都存續運行於一定的環境之中,生產力系統當然也不例外。生產力系統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因而生產力系統只有適應外部環境及其變化才能存在和發展,否則就沒有生命力。

  6.動態性。生產力系統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運動發展的,表現出隨時間而變化的動態特性和演化特征。生產力系統的生長是動態性的突出表現。

生產力系統的結構[3]

  由於生產力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一個複雜系統,所以具有特定的層次結構。生產力的層次結構規律為:生產力系統的諸構成要素並不是併列在一個層次上,而是明顯地呈現出三層次結構。處於第一層次上的科學技術是控制和影響生產力全局的決定因素,它在生產力中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是最高層次和最高意義上的生產力,可稱為第一生產力或潛在生產力;處於第二層次上的教育、管理等要素是生產力系統不可缺少的影響要素,它是聯繫第一層次的決定要素與第三層次的現實要素的橋梁和中介,它正好是第一層次的決定要素作用於第三層次的現實要素的手段和途徑,是中間層次上的生產力,可稱為第二生產力或間接生產力;處於第三層次上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是形成現實生產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最基礎層次上的生產力,可稱為第三生產力或直接生產力(或現實生產力)。這樣,決定要素通過影響要素作用於現實要素,於是,潛在生產力和間接生產力便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生產力系統結構的層次性還特別突出地表現在三種不同層次的要素對生產力發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僅有量的差異,而且有質的區別。像一切事物的發展一樣,生產力的發展既有量變,又有質變。認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生產力的發展史可以發現:處於生產力系統第一層次的決定要素———科學技術決定生產力的質變,處於第三層次的現實要素決定生產力的量變,而處於第二層次的影響要素則是對生產力的量變情況(如速度快慢、規模大小等)產生作用和影響。這說明生產力系統中三種不同層次的要素具有不同的功能,這再一次生動體現出生產力系統的層次性。可見,生產力系統中三種不同層次的要素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一方面,這三種不同層次的要素在生產力系統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因而對生產力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另一方面,這三種不同層次的要素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既不能因為有區別就把三種層次的要素割裂開來、孤立起來、甚至對立起來,也不能因為有聯繫就把三種層次的要素併列起來、混為一談或互相代替。

  生產力系統的結構是生產力系統保持整體性及具有特定性質和功能的內在根據。所謂生產力的機制和模式,實質上就是指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即指生產力系統各構成要素內在的有機聯繫形式,也就是指生產力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所謂優化生產力的機制和模式,實質上就是優化生產力系統的結構。

生產力系統的功能[3]

  所謂生產力系統的功能,就是指生產力系統在與外部環境相互聯繫、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功效和能力,它是作為一個整體的生產力系統對外部環境反作用的表徵。

  換言之,生產力系統的功能是施加功能的主體(生產力系統)對接受功能的客體(外部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的表徵。

  因而,生產力系統功能的形成和發揮,既依賴於作為功能主體的生產力系統,又依賴於作為功能客體的外部環境,這一特征稱為生產力系統功能的雙重依賴性。的確,生產力系統的功能是生產力系統內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現,它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系統的構成要素及結構決定的,即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及其結構是它之所以具有對外界發生作用的功能的內在根據。同時,生產力系統的功能只有在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來和發揮出來,從而也才能逐漸被人們深刻認識、普遍承認和有效利用。對於不同的作用對象,生產力系統將施加不同的作用和影響,從而將發揮出不同的功能。一般地說,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及其結構決定著生產力系統功能的形成,即決定生產力系統具有哪些潛在功能(可能功能);而生產力系統的外部環境則影響和制約著生產力系統功能的實現和發揮,即影響和制約著生產力系統的潛在功能(可能功能)向顯在功能(現實功能)的轉化。生產力系統具有哪些現實功能和現實功能的大小則是由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及其結構和外部環境所共同決定的。由於生產力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作為生產力系統與環境互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生產力系統的功能也會隨著生產力系統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研究生產力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就是要使生產力系統的功能增多和增大,併進而使生產力系統的功能既充分又高效地發揮出來,其實質就是實現生產力系統功能最優化。那麼,如何才能實現生產力系統功能最優化呢?由生產力系統的定義可以看出,生產力系統的功能是由決定要素、影響要素、現實要素、生產力系統的結構、生產力系統所處的環境這5個方面的因素所共同決定的,也就是說,生產力系統功能的形成及其發揮是由這5個方面的因素所共同決定的,因而,實現生產力系統功能最優化的途徑也有5條:(1)優化決定要素,即發展科學技術。(2)優化影響要素,即抓好教育和管理等。(3)優化現實要素,即優化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4)優化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即優化決定要素、影響要素、現實要素的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5)優化生產力系統的環境。

生產力系統的環境[3]

  所謂生產力系統的環境,就是指生產力系統周圍的境況,指生產力系統賴以生存和發展並對生產力系統產生作用和影響的各種外部因素的總和。換言之,生產力系統之外存在的、並與生產力系統發生作用的所有事物或系統,稱為生產力系統的環境。環境是生產力系統存在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和土壤,任何生產力系統都存續運行於一定的環境之中。

  生產力系統與環境是密切聯繫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產力系統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因而,生產力系統必須適應環境及其變化;另一方面,生產力系統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對環境也產生一定的作用,它能夠影響、甚至改變環境。

  生產力系統的行為及其功能是由內部的要素、結構和外部環境共同決定的。因此,要描述生產力系統,既要從構成要素、結構對生產力系統進行內部描述,又要從環境對生產力系統進行外部描述;要研究生產力系統,既要研究生產力系統的內部要素及結構,又要研究生產力系統的外部環境;要分析生產力系統,既要進行結構分析、功能分析,又要進行環境分析;要優化生產力系統,既要優化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及結構,又要優化生產力系統的環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侯相林.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5.
  2. 薑正冬.論生產力系統的形態、構成及其重心轉移[J].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1(3)
  3. 3.0 3.1 3.2 3.3 孔慶新,孔憲毅.論生產力系統觀[J].經濟問題,2008,(4):25-2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Gaoshan2013,Mis铭,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力系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