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精神生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精神生產(spiritual production)

目錄

什麼是精神生產[1]

  精神生產就是人們為認知世界和滿足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所進行的探索、創作、生產活動。精神生產的外延應該包括各種文化藝術作品的商品化生產、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原始創作以及各種知識、觀念、理論的探索過程。其中各種文藝作品的原始創作以及各種知識、觀念、理論的探索過程是精神生產的核心內容.而文化藝術作品的商品化生產只不過是藉助物質生產的手段將含有精神生產成果信息的物質載體大批量複製的過程。因此.精神生產中的“生產”應更多地含有創造、探索之意。

  人們的生活既有物質上的衣食住行等需求.也有精神上的求知、審美、娛樂、情感等需求,雖然說物質上的滿足能給人帶來一定的精神上的滿足。但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有大量的各種學說、文學、藝術等精神食糧來滿足人們在解決溫飽之後的巨大的精神需要.因此為生產這些精神食糧而進行的精神生產就不是一般物質生產能取代的了,精神生產作為社會生產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已經愈加顯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精神產品的特點及精神生產的基本特征[1]

  精神生產的成果即精神產品首先在功能上不同於物質產品,物質產品是用來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生理上的需求),精神產品則是用來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而精神產品的本質特性在於精神產品的精神內容上,精神產品因其含有生產者的精神創造而具有影響人們的思維、精神的功能,儘管精神產品都有其物質載體。但能引起人們精神變化的卻不是它們外在的物質載體的自然屬性(物質生產的產品是以它們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屬性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而是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內容。由此精神產品不象物質產品那樣在消費上具有一次性(消費過的物質產品不再具有能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屬性),精神產品中的精神內容具有傳承性、終身受用性以及共用性等特點。由於精神產品的本質特性在它的精神內容上,因此精神生產的基本特征就不在其物質載體的複製、生產上,而應體現在它的精神內容的創造、探索的過程里。精神生產具有抽象性、創新性、傳承性、長效性等基本特征。

  1.精神生產的抽象性,是指精神生產本質上是一個在人的頭腦中創作、產生精神、意識的過程,它不同於物質生產是在工廠或農場產出物質資料的過程.精神產品的精神內容的抽象性和無形性決定了精神生產的抽象性,儘管承載這些精神內容的最終的精神產品是有形的某種物質載體。但精神生產真正的核心內容是這些精神內容的創造、形成過程。

  2.精神生產的創新性,是指精神生產是一個新思想、新理論、新作品的創作過程。它與物質生產中經常重覆生產同一種產品不同,每一個精神作品都是新的,都應該是過去沒有出現過的,如果有相同或類似,除了在極少數能判斷是“英雄所見略同”的情況下被同行認可外,一般情況下則被認為是剽竊他人的精神生產勞動的成果,侵犯知識產權。如同偷竊人家財產一般,這也是由於精神產品的特性所決定的。至於同一作品的大批量複製、生產只能是在精神生產者(原創者)的許可之下,為讓大眾享受該精神產品的精神內容以實現其價值的過程,這個過程雖然也是必要的,但它不是精神生產的核心內容。

  3.精神生產的傳承性,是指精神生產在空間上的高速傳播性、流動性和在時間上的繼承性。這是由精神產品的傳承性特點決定的.精神產品的精神內容以信息方式可以在空間上高效廣泛她傳播以及在時間上連貫繼承。雖然精神生產具有創新性,但這種創新是在繼承基礎之上的創新.任何一個新思想、新理論、新作品都是在前人的精神成果之上進行的:而信息高效廣泛的傳播性,也使精神生產在醞釀、探索、形成、發佈、複製等各個環節上都具有與物質生產迥然不同的高速傳播性和流動性。

  4.精神生產的長效性,是指精神生產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長期性。作為對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認識與反映的各種學說、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一旦產生、確立並被人們接受之後,就會對人們的精神生活產生長久的影響。這種長效性還體現在有些基礎性的理論研究短時期內很難看出有什麼實際意義。更沒有經濟效益可言.同樣有些超現實的藝術作品只有在作品產出很長時間以後才顯示出其價值。儘管也有不少的精神生產能在短時期內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甚至是巨大的經濟效益.精神文化生產的產業化趨勢也的確日益明顯,但畢竟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對精神生產的價值判斷決不能套用物質生產的價值標準.不能用簡單的、短時期內的、經濟上的投人產出之比來衡量精神生產的有效價值。

精神生產的內容和形式[2]

  所謂精神生產,就是人們把自己創造性的思維物化成精神產品的客觀物質過程。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將工程師的設計方案,科學家的理論著作出版發行等,這就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

  這種生產和再生產,已經脫離純粹觀念的範圍,成為一種物質的生產實踐活動,從而也就成為整個社會生產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精神生產包括兩種形式。第一,生產的結果是商品,是使用價值,它們具有離開生產者和消費者而獨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產和消費者之間的一段時間記憶體在,並能在這段時間內作為可以出賣的商品而流通。第二,產品同生產行為不能分離,如一切表演藝術家、演員、教師、醫生、等等的情況。

精神生產的社會作用

  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僅在於人能利用、製造工具從事改造自然的物質生產。更在於人能運用思維的力量在認識、改造物質世界的同時認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精神生產的社會作用就是從精神生產對社會構成的主體— — 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中體現出來的。

  人類的社會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質量的精神生活已經成為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比物質生活更重要的內容,因此。作為為人們的精神生活提供產品的精神生產就成為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精神生產的社會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精神生產決定著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是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因為精神生產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社會上層建築的來源,而一個社會的精神面貌、精神文明的程度。是由其上層建築所決定的。過去我們一般只用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度來衡量社會的發展,即只以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來作為社會發展的衡量器,甚至僅以物質生產的工具來量度社會的發展程度,這顯然是不夠的,一個社會的科技、文化、藝術的發展水平,人民的文化素養、民主、道德、法律等意識,以及社會的政治制度等,無疑應該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其次,從精神生產對物質生產的作用關係上體現精神生產的社會作用。雖然相比較而言,物質生產是更基本的生產活動。精神生產是在物質生產解決了人們的生存問題基礎之上進行的,物質生產上的需要往往是推動精神生產的主要動力。物質生產也為精神生產提供了必要的輔助工具(比如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並且.為了讓大眾能夠享用精神生產的成果,一般需要通過物質生產的途徑將其精神信息附加在物質載體上,以最大限度的實現精神產品的價值。但是,精神生產對物質生產的作用也是明顯的、巨大的。第一,精神生產是物質生產的先導。

  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有目的的、有思想理論指導的生產.這與動物的本能生存活動是有本質區別的。生產什麼以及怎樣生產都是思想的產物。第二。作為精神生產成果的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對物質生產中的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品質的提高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大大提高物質生產的能力。第三。精神生產所具有的改善社會精神環境的作用(例如、人際關係、道德法律觀念等)也為物質生產營造了有利的生產環境。另外需要說明一點,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並不是截然分開的,物質生產中有精神生產(儘管科學實驗已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但物質生產仍有認識功能.物質生產中能產生出思想理論),精神生產中也包含有物質生產(精神產品大批量的商品化生產)。

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關係[2]

  (一)精神生產以物質生產為前提

  精神生產的產生和發展始終是以物質生產為前提和基礎的。人類並非一開始就具有純粹的意識,也並非一開始就存在著純粹的精神生產,它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交織在一起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發生腦力勞動體力勞動的分工,精神生產便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發展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精神生產從此與物質生產互不相關。精神生產總是受著物質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並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

  (二)精神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

  精神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物質生產具有積極的反作用。

  精神生產一旦從物質生產中獨立出來,就反過來對物質生產發生作用。例如,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引起生產技術、生產工具的革命,從而推動物質生產的發展。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一般關係也就是經濟與文化的基礎性關係,即,經濟是文化的基礎,決定文化的發展;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支配和影響著經濟的歷史運動。文化和經濟是兩個既互相聯繫又互相區別的社會系統,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現出一種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相互促進的螺旋式上升趨勢。

  (三)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不平衡規律最早是由馬克思發現並提出來的,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關於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因而也決不是同仿佛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在這裡,馬克思用兩個“決不成比例”,第一次明確指出精神文化發展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性和相對獨立性。經濟和文化不平衡有兩種具體情況:一是物質生產的高度發展非但未能促進藝術的繁榮,反而阻滯或妨礙藝術的發展或造成藝術的墮落和畸變。二是經濟落後、物質生產發展水平低下的國家的特定歷史時期內由於各種複雜的社會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現藝術的空前繁榮。

參考文獻

  1. 1.0 1.1 胡友靜,李蕾.論精神生產及精神生產力[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2. 2.0 2.1 趙雪,陳昌.論精神生產的重要性[J].《知識經濟》2009,1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方小莉,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精神生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