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武漢城市圈(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武漢城市圈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whcsq.gov.cn/7/
目錄 |
武漢城市圈是以武漢市為中心,與周邊100公裡範圍內的8個城市共同構建的城市群(“1+8”城市圈)。武漢城市圈的空間範圍包括武漢市和周邊鄂州、黃岡、黃石、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8個市的全部轄區,土地總面積58002平方公裡,2005年戶籍人口3086.7萬人。城市圈內市縣分為1個副省級城市——武漢市、8個地級市(含3個省直管市)、7個縣級市、8個區、15個縣。
武漢城市圈的歷史進程[1]
- 2002年6月明確提出武漢經濟圈概念,“武漢作為全國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全省的經濟龍頭,要充分輻射和擴散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周圍的地區也要充分利用武漢這個優勢來發展自己。”
- 2003年,羅清泉省長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啟動武漢城市圈建設作為當年工作重點。隨後,省政府組織召開了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研討會和專家座談會,並形成了《關於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若幹意見》。同時省及9市政府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 2004年7月7日,省委、省政府在漢召開了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工作會,就武漢城市圈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10月15日,省政府在孝感召開省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擴大)會議,武漢城市圈建設全面啟動。
- 到2005年底,9城市間就交通、旅游、農業、商貿、人才、工商等領域均達成一體化協議。
武漢城市圈的競爭優勢[2]
1.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群具有厚實的產業存量基礎。武漢及周邊城市產業結構已經實現了從“二、一、三”向“二、三、一”的重大轉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比較發達的現代農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和現代第三產業。武漢及其周邊城市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存量資本優勢。
武漢市作為我國特大中心城市和主要工業基地,在工業化進程方面遠遠領先於周邊其他城市。而武漢周邊的其他城市,目前還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還或多或少地都呈現出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並舉的“二元結構”。各城市之間這種產業結構的差異性、互補性與相似性、粘合性為武漢城市群從整體區域經濟的範圍內進行產業整合,構建產業集群構築了有利的平臺。
2.武漢及周邊城市具有構建產業群的人才、科教資源優勢。武漢市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武漢擁有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739個科研設計單位,45萬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所高等院校有30萬在校大學生,同時擁有的70萬掌握一定生產經驗和技能的職工隊伍。人才資源取之不竭,科技研發潛力難以窮盡。武漢已經形成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周邊城市還有黃石磁湖、荊州玉橋等近10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在這些開發區內建有不同功能和產業特點的多個科技園,為生命科學、機械設計與製造、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現代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優良的技術條件,也為武漢城市群實現產業鏈接提供了技術支撐。
3.以武漢為中心的武漢城市群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市場與環境優勢。武漢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實驗區,有著獨特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其中尤以水資源的豐富而著稱於世。武漢素稱“百湖之市”,湖北素稱“千湖之省”,在水資源短缺成為世界性難題的當今,更顯其優勢。在武漢周圍100公裡以內,初級產品豐富,勞動力質高價低,充沛的生產要素資源完全可以滿足武漢城市群產業鏈接發展的需要。
多年的發展為武漢及周邊城市造就了一批知名度較高企業和品牌,如神龍富康轎車、長飛光纖、烽火通訊、美爾雅、華新水泥等。這些知名企業和品牌資源是推動武漢城市群企業集團化,提高產業集中度的重要力量。武漢作為華中地區重要的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交通通訊便捷,商品流通快暢,資金融通能力強,在促進中西部資源要素的聚集和擴散,組織商品、資金、信息、技術方面具有獨特的市場優勢。此外,豐厚的文化積澱、多層次的文化結構和中西、古今融會的文化內涵,都構成了武漢城市群產業鏈接的文化基礎。
武漢城市圈的發展特點[3]
武漢城市圈是湖北省產業和生產要素最為密集、最具活力的區域
武漢城市圈土地總面積58002平方公裡,2006年總人口3114.2萬人,以占全省31.2%的土地面積,聚集了全省51.3%的人口。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4599.49億元,占全省的61.3%;人均GDP 1547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3倍;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44.9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5.82億元,占全省總量的60.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65.59億元,占全省總量的63.5%(均為現價)。區域內三次產業結構為11.8:44.4:43.8,呈現“三二一”的結構,與全省15.2:44.9:39.9的結構相比,第三產業的比重更高,呈現二、三產業共同推進的產業發展格局。武漢城市圈在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著“大半壁江山”的地位,是湖北省人口、產業最為密集的經濟區。
武漢城市圈在中西部地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相對於東部地區,特別是與沿海三大城市群比較,武漢城市圈無論是整體實力還是平均水平都有較大差距,自身綜合實力還不夠強。但與中西部各城市密集區相比,武漢城市圈的人口密度、城鎮密度、經濟密度等各項指標都處於前列;而且作為武漢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漢相對於其它核心城市擁有較為突出的比較優勢。武漢城市圈不僅是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更是中西部發展環境最突出、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
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經濟發展,基本處於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階段
2005年,武漢城市圈人均GDP約12958元,摺合1620美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3:46.4:41.3,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比例為12.8:43.4:43.8。從收入水平看,按照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錢納里等人提出的工業化階段劃分標準,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從產業結構比例看,與賽爾奎因和錢納里1989年使用多國資料所總結的一般模式進行對比,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城市圈內部主要區域之間存在發展的不平衡,其中武漢市處於工業化中期加速發展階段,黃石、鄂州、仙桃、潛江處於工業化中期起飛階段,孝感、咸寧、黃岡、天門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綜合分析,武漢城市圈還處於工業化初期到中期的過渡階段。
武漢城市圈的城鎮化發展,已經進入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武漢城市圈的人口城鎮化率為47.8%,高於湖北全省的40.2%,也高於全國的36.1%。同時,有關統計資料也顯示,2005年湖北省的人口城鎮化率為43.2%,武漢城市圈的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0%以上。雖然內部各縣市的城鎮化發展並不均衡,但以武漢市為圓心的半徑100公裡緊密圈層內(後文將專門論述)的縣市,其人口城鎮化水平均大於或接近武漢城市圈城鎮化平均水平。從世界公認的城鎮化發展的S形曲線看,武漢城市圈已經進入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期,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區域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將面臨來自於內外部巨大的城鎮化發展推動,繼續高速度的城鎮化發展。
武漢城市圈的城鎮群體發展,處於城市間弱聯繫階段向城市群雛形階段的過渡時期
根據世界城市群發展的一般規律,城市群的發展階段可以根據產業經濟與城鎮網路發育狀況分為四個階段,即孤散中心階段、城市間弱聯繫階段、城市群的雛形階段、城市群的成熟階段。其中,城市間弱聯繫階段以製造業和公共產業為主,交通和公用事業等第三產業呈上升勢頭,以鋼鐵業為主的重工業集聚使城市規模迅速擴大,以鐵路為主的運輸網形成,加強了城市間的聯繫,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雛形階段汽車和石油製造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日益增長,城市職能聯繫得以加強,地域分佈更加廣泛,人口規模增長明顯,主要城市人口規模達到最高點。從武漢城市圈的發展狀況看,城市間弱聯繫階段的主要特征完全具備,並已初步具備城市群雛形階段的基本特征。
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對策與保障措施[4]
第一節:深化改革,突破行政體制障礙
(1)突破行業分割局面,實現區域資源整合。在物流、旅游、生態環境等涉及部門多、資源分割比較突出的領域,成立區域性的綜合管理委員會,由政府承擔協調職責。
(2)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併購和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組改製改造。
(3)剋服行政區劃中的突出矛盾。對明顯影響資源配置、阻礙一體化發展的行政體制分割問題,要本著積極探索、穩妥推進的精神,分階段調整。
第二節:發揮市場主導作用,轉變政府職能
(1)及時出台明確企業自主經營、鼓勵市場主體獨立自主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管理條例和地方法規。
(2)逐漸淡化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將政府職能限定在“清障、規劃、引導、協調和搭台”五個方面。引導和支持各行業以優勢企業為龍頭組建圈域性行業協會(商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組織能力,推進企業跨區域合作和流動。
第三節:提升城市圈經濟國際化水平
(1)目標。經濟外向度從2004年的12%提高到2010年的21%和2020年的36%。
(2)措施。以建設武漢外資密集區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圈對外開放水平。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結構,實現以初級產品為主向以機電、輕紡產品為主轉變;重點加快汽車及其零部件、IT產品、船舶、服裝、醫葯化工、特色農副產品的出口基地建設;實施“走出去”戰略,扶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
第四節:制定促進城市圈協調發展的區域政策
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制定促進城市圈產業分工、產業結構升級、發展迴圈經濟、產業轉移,以及推進產業一體化佈局的各項誘導、鼓勵政策,包括投資、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投融資政策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出讓股權,以及BOT、TOT等現代融資手段;稅收政策方面的“屬地征收、利益共用”和稅收分成政策等。
第五節:制定相應的空間管治體系
1、一級管治:監督型管治
管治範圍主要包括水源保護區、各種自然保護區、自然災害防治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省政府通過立法和行政手段實行強制性監督控制,地方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必須嚴格執行對區域生態綠地的“綠線”、水體保護的“藍線”和基本農田的“黃線”加以保護與控制,並實行跟蹤監督。
2、二級管治:調控型管治
主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區域,如重點開發區中的各類產業集聚區(包括經濟開發區、物流園區等)。由省政府通過規劃、指引、仲裁等調控手段進行管治,地方政府既要為這些戰略區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與發展指引(如適宜發展的產業及用地規模),又要防止其發展偏離區域發展整體目標,對與區域主要功能矛盾的開發和可能導致相鄰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項目進行有效的調控。
3、三級管治:協調型管治主要是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區、重大生態環境治理區以及行政區域接壤區。
由省政府通過規劃、指引、協商等手段進行協調性管治。重點協調相鄰城市在用地功能佈局上的和諧相容;道路、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的銜接和統一選線;水運航道的疏浚、建設;各種運輸管道和管線的選線、佈局、建設;市政基礎設施的銜接、協調與共用;可能產生環境污染和有特殊負面影響的項目選址;以及涉及到城市防災與安全的工程建設行為,如堤防工程標準及選址等。
第六節:加強法制建設,優化市場一體化環境
(1)儘快制定《武漢城市圈區域開發與管理法規》和《武漢城市圈區域經濟合作條例》等。
(2)積極構建城市圈統一法制平臺。凡涉及城市圈發展中必須實行地方立法的項目,經圈內各市充分協商,由省人大或省政府行使立法程式。
(3)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執法機制。積極強化監管部門責任,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4)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商業欺詐行為,整頓和清除各種有形無形的區域性市場壁壘。
第七節:建立武漢城市圈工作協調推進機制
(1)建立決策機制。組建武漢城市圈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定期工作會議制度。
(2)完善聯動機制。積極推進圈內城市黨政領導及部門間互訪,擴大幹部交流,建立和完善聯席會制度。
(3)強化落實機制。一是強化落實主體。對領導小組形成的決策由各部門組成工作專門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和組織實施;強化武漢城市圈辦公室的督辦落實職能。二是搞好跨市重大項目的策劃與論證。三是建立城市圈建設專項基金。
- ↑ 武漢城市圈的歷史進程.武漢市規劃研究所.
- ↑ 熊戰勛,吳永保,毛路.發展武漢城市群優勢產業集群的戰略構想.學習與實踐.2002(06).
- ↑ 武漢城市圈的發展特點分析.武漢市規劃研究所
- ↑ 《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課題組.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2007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