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非公有制企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非公有制企業

  非公有制企業是指企業的歸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所有或歸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份占主導或相對主導地位的企業。

  所謂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份占主導地位是指外商、港澳台商獨資或占股份百分之五十以上,處於絕對控股狀態。

  所謂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經濟成份占相對主導地位是指外商、港澳台所占股份雖不足百分之五十,但其股份所占比例最大,相對於其他股東對企業起到控股作用。

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企業

  1、中小企業

  按企業註冊類型劃分,分為9個類型: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和其他企業。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組,分為6個行業:①工業企業(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②建築業;③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④批發零售業;⑤住宿和餐飲業;⑥其他行業。

  2、非公有制企業。

  按企業註冊類型分,包括中小企業中①國有獨資企業;②國有控股企業;③集體企業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不包括中小企業中的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郵政業,但是比中小企業多出農林牧漁業。

  非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企業不同的是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

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

  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監管的根本途徑在於健全和完善法制,推進依法行政,轉變監管觀念,創新監管方式,提高服務水平。

  加強監管的必要性

  在計劃經濟時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政策上,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異己力量和排斥對象。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最大變化和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就是非公有制經濟的異軍突起。可以說,我國經濟增長的奇跡,在相當大程度上得益於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經過20多年的改革,非公有制經濟具有了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的法律地位,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正如一枚硬幣有兩面,非公有制企業不僅要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而且要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模範履行者和積極維護者———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義務。應該客觀地看到,非公有制企業並非是白璧無瑕的“天使”,其市場行為的內在動力是“經濟人”,這樣就可能甚至必然會產生某些危害社會的負面行為。

  市場經濟是以利益為基本導向的經濟。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非公有制企業是天生的趨利主體,群體的趨利行為必然形成競爭。馬克思恩格斯都明確指出過,市場競爭具有鮮明的兩重性:一方面,競爭可以把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進取精神、冒險精神、犧牲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把人們心中最自私、最卑鄙、最齷齪、最骯髒、最殘忍的東西呼喚出來,使社會充斥著“潘多拉行為”:貪得無厭、爾虞我詐、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坑蒙拐騙、逃稅漏稅、壓榨勞工等危害經濟和社會的行為。儘管這些問題不是主流,卻不能忽視其負面影響的嚴重性。這些問題的存在,破壞正常的經濟秩序和企業間公平競爭的環境,影響國民經濟健康運行,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可見,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意義重大,它不僅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改進監管的思路

  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打結合,建章設制,標本兼治”的原則,多管齊下地開展各方面的工作。既要從完善市場經濟大環境入手,又要加強正面引導,提高非公有制企業的自身素質;既要加大監督力度,又要提高和改進政府服務水平,促進非公有制經濟走上規範發展的道路。一是健全有關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法規,清理和修訂過時的法律法規,強化執法監督,加大執法力度。二是建立“四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工商、質檢、稅務、環保等部門應建立“工商牽頭,信息共用與協調,相互聯動”的制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工會等社團組織的作用;加強輿論監督;通過消費者協會完善群眾監督,健全舉報、投訴制度,形成時時處處有監管的體系。三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有關部門的執法水平和能力,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服務質量。四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自我約束能力,不僅要關心利潤,也要自覺地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利益。五是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制度創新,完善治理結構,實現經營管理規範化。六是構建有關非公有制企業的全方位監管指標體系,其中包括對產品、服務質量的監管,對企業誠信守法度的監管,對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監管等。同時,應完善非公有制企業的信用警示和救助制度。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就和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的形勢來之不易,一定要謹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走入誤區。第一,防止政府監管過濫,設置過多的行政審批,干涉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第二,非公有制企業存在的問題在一些公有制企業中也存在,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監管應是平等的;第三,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要針對不同問題採取不同措施,對症下藥,防止“亂開藥方”;第四,對監管者也要加強監管。應通過積極有效的監管,促進非公有制企業進一步做好、做強、做大,實現全社會的和諧與共贏。

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1]

  (一)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盡乎弱不禁風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如外部審計,在審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單位的利益限制。非公有制企業的內部審計很難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上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客觀、公正、合理、合法的評價。特別是當面對領導參與違紀行為時,內部審計往往無能為力。內審機構不健全,設置不合理也直接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內審人員綜合素質單一,複合型人才

  隨著非公有制企業的投資呈現多元化發展,如非公有制企業的併購、分設、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的知識多元化,不僅要能懂財務和審計知識,而且還要精通非公有制企業的各項相關業務

  (三)多數非公有制企業一把手觀念陳舊,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視不夠
  (四)內部審計的審計範圍受限,與現代非公有制企業制度不相適應

  現代非公有制企業出於強化管理控制的需要,要求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不但要審查事後的經濟業務活動,而且要審查事前的重大經濟業務事項;不但要審查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審查生產、銷售的經濟效益性;不但可以防止錯弊發生,更重要的是能全面評價非公有制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改善非公有制企業的經營管理,建立健全的非公有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五)內部審計的技術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我國仍以事後審計為主,只針對財務收支或配合紀檢監督部門進行違紀事項方面的審計,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審計雖有涉足,但成效甚微,內控制度審計還是一片空白。並且在技術上仍以詳查為主,電腦雖已運用於審計領域,但目前僅停留在文字處理,一些輔助審計軟體尚未投入使用。

造成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問題的原因[1]

  (一)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建立缺乏主動性

  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內部審計不是出於非公有制企業的內在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建立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非公有制企業管理人員,只是非公有制企業資產的經營者,沒有涉及自身利益,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沒有主觀要求,對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性質、作用與職能認識不清,沒有將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看成是非公有制企業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誤認為內審機構只是一個擺設部門,非公有制企業領導的觀念有待提高。

  (二)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角色定位矛盾

  《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明確規定,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是非公有制企業管理的內設機構,獨立行使監督職能。《審計法》規定,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作為國家審計體系的組成部分,在國家審計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工作。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一方面受國家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對本非公有制企業的財務收支進行監督檢查,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受本非公有制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工資福利由本非公有制企業解決,審計的獨立性根本發揮不了其應有作用。

  (三)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缺乏相應的法律環境

  目前我國關於內部審計的,只有審計署頒佈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並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導致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政策建議[1]

  (一)提高一把手認識,完善機構人員設置

  一把手應做到“要我審”轉變成“我要審”,提高其主動性,由被動地接受審計人員的審計轉變成主動請審計人員審計。提高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地位,賦予一定的許可權直接受總經理領導,對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在實行嚴格準入制度的同時也要健全機構,要使內部審計機構成為非公有制企業管理機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機構,使內部審計人員在穩定的環境中工作。

  (二)明確內部審計在現代非公有制企業制度中的定位

  內部審計的職能為監督、檢查和評價,即對非公有制企業內各管理層次加以監控,完善非公有制企業的自我監管和約束。內部審計不同於國家審計和民間審計,三者雖然都對非公有制企業起約束作用,但角度不同,前者為內部約束,非公有制企業的自我約束是主動地創造價值並且偏重於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而後兩者是外部約束,非公有制企業被動接受,一般不會直接給非公有制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只是起到指示作用。

  (三)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應進行轉變

  隨著現代非公有制企業制度的建立,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應逐漸轉移自己的工作重點,要從單純的查錯防弊向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轉變。內部審計工作要擴大自己的工作範圍,不應局限於財務領域的審計,要向業務經營領域和管理領域擴展。

  (四)建立與現代非公有制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內部審計模式。

  就目前公有制向非公有制經濟轉型後期,最行之有效的模式是董事會領導的組織模式。比較而言,董事會領導模式,由於它的領導層次較少,地位超脫,相對獨立性最強。因此,這種模式應是現代非公有制企業中內部審計機構模式的最佳選擇。

  (五)內部審計應做到事前、事中、事後審計相結合

  非公有制經濟的日益繁榮,對內部審計提出挑戰和考驗。內部審計必須廣泛採用事前、事中、事後審計相結合的方法,對非公有制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評價。

  (七)對內部審計重新認識

  觀念轉變不僅針對內部審計人員,非審計人員也要轉變觀念。審計人員應明確內部審計其職能是評價。在履行評價職能的同時,還具有協助本非公有制企業加強控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等作用。非審計人員中單位內部管理者的思想觀念至關重要,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現代內部審計是服務於非公有制企業並能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也保全非公有制企業的財產安全。

  綜上所述,大力健全與完善科學的內部審計制度是大勢所趨,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眾望所歸,賦予內部審計絕對權威,加強內部審計的“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建設,實現“審計一控制一管理”的協調統一,必將改變非公有制企業領導的長官意志和一意孤行,使得非公有制企業靠內部審計的獨特療效,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任剛,王繼強.淺議如何增強非公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Zfj3000,Cabbage,鲈鱼,Zxe,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非公有制企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