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教育科學研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教育科學研究[1]

  教育科學研究是指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式和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探索、揭示教育的本質屬性和規律的活動過程。它是一個有目的、有意識的認識過程,是一個依據研究性質和任務而合理選用適當的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是一個嚴格遵循一定的科學研究程式和步驟的過程,是一個探索、發現、揭示教育科學規律的過程。

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與類型[2]

  (一)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教育科學研究與任何事物一樣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認識和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是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教育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瞭解和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它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綜合性。教育科學研究問題都帶有一定程度的綜合性,研究者要著手解決的任何一個方面的問題,都不能單一地歸結為理論問題或者實踐問題、歷史問題或現實問題。比如,研究素質教育問題,就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觀念、教育價值等一系列理論問題,又牽涉到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技術等實踐問題。又如在教學方法改革研究上,它涉及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因素。漏掉任何一種因素研究的最終信度和效度都將大打折扣,,

  2.複雜性。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教育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系統工程。它的內部結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諸多因素;它的外部結構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因果關係複雜。例如,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中小學生及其教育,這些教育問題牽涉到社會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男女老少,形成了多因素的廣泛聯繫,再加上人們的願望、價值觀念的參與,使任何一個教育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都處於一種複雜的因果關係之中。我們在做教育分析研究的時候,不得不以複雜的眼光去觀察、思考每一個教育問題。

  3.應用性。應用性這一特點是由教育本身的育人性決定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育工作者可能遇到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中學教育階段如何處理好“減負”而不“降質”、素質教育和特色教育的關係、創新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違法犯罪等等。而要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必須進行教育科學研究。這些研究都是把教育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當前教育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的應用性研究。、

  4.有效性和持久性。從總體上講,教育科學研究很難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多數課題都具有較長的研究周期。一般情況下,教育科學研究從發現問題、選擇課題、提出假設,到驗證假設、得出結果,形成理論,進而推廣應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較長的時間,5年或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二)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科研,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的指導、組織管理,我們應瞭解和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教育科學研究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標準可以劃分為多種類型,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教育科學研究類型結構體系。

  1.從研究的範圍來劃分,可分為巨集觀研究、中觀研究、微觀研究。巨集觀研究是指對國家社會發展密切聯繫的教育問題做綜合性、系統性的研究。比如,對教育方針、教育政策、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結構等方面的研究。這類研究涉及面廣、範圍大、理論性強,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方向性和綜合性。中觀研究是指在某一個範圍內進行的綜合性的教育科研,介於巨集觀和微觀之間的一種研究層次。比如,城市中小學整體改革的研究。微觀研究是對教育問題進行具體細微的研究。它研究的範圍小,但很深入具體,具有較強的應用性。比如對學科教學法、學習策略、德育模式、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2.從研究的層次來劃分,有闡釋性研究、綜合性研究、創造性研究。闡釋性研究是指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對教育規律的理論進行敘述、解釋或驗證。如暗示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綜述性研究是把分散的,從不同角度討論的觀點綜合起來,形成整體系統的觀點和認識。如國內外中小學課程改革比較研究等。綜述性研究對信息資料進行鑒別、加工、整理、分析,對教育現象進行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創造性研究是用已知的教育信息進行研究探索,形成新穎而獨特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成果。

  3.從研究的方式來劃分,有理論研究、調查研究、實驗研究。目前,一般的劃分方法是把教育科學研究劃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

  基礎研究也稱基本理論研究。它是以建立和發展理論體系,系統闡述並驗證各種假說、原則、法則為最終目的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基礎研究雖然不解決具體問題或特定問題,但它為教育實際工作提供具有普遍性的指導。例如,關於教育本質教學規律、素質教育理論的研究。

  應用研究是運用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研究。應用研究著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研究”是運用兒童計算能力發展的一般規律來解決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具體途徑和方法。又如課程與教法研究,成功教育和愉快教育研究,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研究。開發研究是根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得到的成果,為教育實際工作者提供能夠直接運用的教育產品。例如,研究者在對集中識字或分散識字進行應用研究的基礎上,將成果編成教材、音像材料等。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2]

  教育科學研究原則是教育科學研究應當遵循的理性規範。它是教育科學研究規律的反映和教育科學研究實踐經驗的概括。

  (一)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教育科學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任何教育科學研究要服務於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務,不能與教育目的、教育任務相違背。首先,教育科研的目的、內容要符合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其次,教育科研的方式方法、實施過程不能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要符合道德要求。總之,教育科研要把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作為出發點和歸宿。

  (二)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堅持實事求是,一切以客觀實際為準繩,根據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觀偏見。貫徹這一原則要求研究者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要客觀,不輕率地作結論。選用材料必須嚴格地查證核實。在研究過程中,還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式去研究客觀現實。只有從課題的選擇到材料的分析,從方法手段到研究的組織都客觀科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三)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用整體的、系統的觀點指導科研活動。教育現象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整體,是一個多層次、多水平、多系列組成的系統。我們研究教育現象時必須要有整體系統的觀點,要考慮教育與社會的相互聯繫,分析家庭環境、系統環境的影響,要重視總體的系統研究,把研究對象或問題放在系統的形式中,考察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整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3]

  教育科學研究和其他科學研究一樣,要遵循一定的程式,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由於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層次等的不同,所用的具體模式可能不同,但研究的總體思路是一致的,研究的基本過程是相似的。都要經歷選題、查閱文獻資料、設計研究方案並制訂計劃、收集和整理資料、研究成果表述的系列化過程。在這裡我們把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選題與設計、實施、總結與評價。

  (一)選題階段與設計階段

  1.選題

  選題時研究者選擇和確定所要研究問題的過程。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是完成一項完整的教育研究的開端,也是研究的關鍵性的一步。研究課題的確定恰當與否,直接決定著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影響研究進程中各項工作的成效,關係研究成果的價值。選題應註重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應當具有可行性、新穎性和先進性,題目要明確具體。

  處於該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查閱文獻,獲得與所研究的問題或所使用的方法有關的信息,形成假設,確定變數等等。

  首先,查閱文獻。文獻可以告訴研究者在本領域中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幫助他們更具體地限制和確定研究課題及其假設,同時提供一些可能對當前研究有幫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查閱文獻包括5個步驟:確定與課題相關的關鍵詞或片語;確立合適的索引或修正系統的材料來源;確定與研究有關的潛在的標題;有選擇地將材料按內容或重要程度排序或分類;對包含相關資料的信息作摘要或總結,並寫出文獻評論。

  其次,形成假設。假設是依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規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說明,是在研究之前的預先設想的、暫時的理論。當選定的課題經過論證並且確立下來之後,就必須提出理論構想,引導進一步的研究。理論構想主要是通過建立明確的研究假設,準確地表述研究課題並按確定的目標決定研究方法。能否提出一個好的假設,不僅關係到研究的科學化水平,而且關係到能否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2.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研究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整個研究的實施藍圖。研究設計是否合理完善,不但直接影響研究預定目標能否實現和工作的效率,而且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課題研究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確定研究的對象、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手段、制訂行動計劃。確定研究對象又稱為抽樣,就是從一個總體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個體作為樣本,然後利用對這一樣本的研究結果去推斷總體。由於教育問題的複雜性、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選擇研究方法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總體來看,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至少要考慮到:第一,研究的目的、內容和問題性質;第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凡研究者具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等資源,並且又能獲得必要的支持與合作的方法,才是恰當的方法;第三,要考慮到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力所能及,能勝任的方法才是恰當的方法。制訂研究計劃是在進行研究設計基礎上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全面規劃和對各項研究的總體安排。研究計劃的基本內容包括:研究題目、研究目的、研究意義、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預計突破哪些難題、課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研究的工作方案和進展計劃、研究已具備的工作基礎和有關條件、研究成果的預計取向及使用範圍、經費概算以及需要購置的儀器設備等等。

  (二)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是研究設計的執行階段,是研究的重要構成部分。

  1.搜集資料,形成科學事實

  在研究課題確定之後,就必須圍繞選題廣泛地搜集資料,從而全面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情況,避免重覆勞動,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益,為教育研究提供科學的論證依據和研究方法,最終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2.分析事實或原有理論,形成新理論

  全面地收集資料之後,通過閱讀,可以瞭解到該課題中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達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點,研究的方法、經驗、問題等,確定哪些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哪些問題有待於進一步修正和補充,在此問題上爭論的焦點是什麼,從而進一步明確研究課題的科學價值,找準自己研究的突破點,進行創新,形成自己的新理論。

  (三)總結與評價階段

  1.撰寫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

  研究者在進行一項教育研究時,最後要對整個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總結,並選擇適當的形式將研究成果明確地、有說服力地表述出來。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粗略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必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此種類型包括教育觀察報告、教育策略報告、教育調查研究報告、教育經驗總結報告和教育實驗研究報告。②用深刻的哲理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說明問題,這是理論性研究成果。此種類型包括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及高校學術論文。③綜合型。這是既有教育真實的發現和報告,以理論研究為前提,又有在此基礎上做的理論分析,此種類型是指以調查或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位論文或學術專著。

  2.鑒定和評價研究成果

  鑒定和評價研究成果是使社會接受傳播這些成果的重要途徑,是溝通和反饋科研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有利於確立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規範。可以按照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標準對教育研究成果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定性評價、定量評價以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三種方式。

參考文獻

  1. 楊曉萍主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6.
  2. 2.0 2.1 王家雲 張啟樹主編.現代教育學基礎.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
  3. 程迪主編.現代教育學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寒曦,Lin,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教育科學研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