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蘇曼特拉·戈沙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苏曼特拉·戈沙尔(Sumantra Ghoshal)
放大
蘇曼特拉·戈沙爾(Sumantra Ghoshal)

蘇曼特拉·戈沙爾(Sumantra Ghoshal,1948.9-2004.3):知名戰略領導力教授

  蘇曼特拉·戈沙爾(Sumantra Ghoshal)是國際知名的管理學權威之一。他是設立於英國的高級管理研究院 (Advanc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Research)成員,倫敦商學院策略和國際管理學教授,也是哈佛商學院監委會成員、印度商學院(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第一任院長。

目錄

蘇曼特拉·戈沙爾生平簡介

  戈沙爾1948年出生於印度加爾各達,曾在印度石油公司工作,後來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1988年戈沙爾來到歐洲,先是在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工作,1994年又到了倫敦商學院。同時他還在許多企業的董事會中任職,並被提名為管理學會、國際商學會和世界經濟論壇成員。戈沙爾被認為是對歐洲管理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蘇曼特拉·戈沙爾是國際上最知名的管理學權威之一。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他在與克裡斯托弗·巴特萊特的合作中嶄露頭角,發展了"跨國公司"的概念,並提出,一種新的國際商業戰略和機構模式正在崛起。從那時起,戈沙爾與巴特萊特等合作者就指出,人們正在見證一場"千載難逢的最深遠的管理變革"。戈沙爾1948年出生於加爾各答,曾在印度石油公司工作,後來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1988年以後他到歐洲工作,先在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1994年又到了倫敦商學院。他被認為是對歐洲管理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1989年出版的《跨越邊界的管理》標志著戈沙爾與巴特萊特的首次合作。他們提出,老式的多國公司和全球公司在全球效率和本地響應性的呼聲推動下已經不得不改革了。面對全球化和本地化的選擇,公司只能同時接受這兩種策略。

  戈沙爾與巴特萊特稱,這樣的結果就是"跨國公司"的產生,它兼具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特性,可以同時進行全球和地區

  化的運營。與集權化和等級森嚴的結構不同,跨國公司實行網路化運作,其"遍佈全球的越來越專業化的基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協調運作。他們理論體系的核心是要求經理人具備一種心態,使他們能夠跨越國界工作,整合各地的隊伍和資源,以實現戰略目標。到90年代中期,戈沙爾與巴特萊特又出版了《個人化公司》一書,對商業的變革做了更深入的探究。他們說,眼下正在發生一場革命,牽頭的是ABB通用電氣這樣的先驅公司,他們不再強迫員工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而是對機構本身進行調整,使其適應員工的才幹和能力:這完全可以稱得上"個人化公司"。

  通過這樣做,這些公司"釋放了被企業束縛的人質",讓個人能有創新和為公司增添價值的空間。戈沙爾說,目標比戰略或體制更為重要。讓機構的每個成員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是機構變革的關鍵。當今最成功的大公司都認識到了目標的重要性,並把目標而不是那些先入為主的公司概念和策略作為關註焦點。

蘇曼特拉·戈沙爾的著作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佈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佈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裡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佈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格黑爾·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傑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傑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傑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1989 年,戈沙爾與巴特萊特首次合作,出版了《跨越邊界的管理》一書,該書發展了“跨國公司”的概念,並指出,一種新的國際商業戰略和機構模式正在崛起。他們提出,老式的多國公司和全球公司在全球效率和本地響應性的呼聲推動下已經不得不改革了。面對全球化本地化的選擇,公司只能同時接受這兩種策略。

  戈沙爾與巴特萊特稱,這樣的結果就是跨國公司的產生,它兼具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特性,可以同時進行全球和地區化的運營。與集權化和等級森嚴的結構不同,跨國公司實行網路化運作,其遍佈全球的越來越專業化的基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協調運作。他們理論體系的核心是要求經理人具備一種心態,使他們能夠跨越國界工作,整合各地的隊伍和資源,以實現戰略目標

  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戈沙爾與巴特萊特合作出版《個人化公司》一書,對商業的變革做了更深入的探究。他們說,眼下正在發生一場革命,牽頭的是ABB通用電氣這樣的先驅公司,他們不再強迫員工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而是對機構本身進行調整,使其適應員工的才幹和能力,這完全可以稱得上“個人化公司”。通過這樣做,這些公司“釋放了被企業束縛的人質”,讓個人能有創新和為公司增添價值的空間。

  戈沙爾說,目標比戰略或體制更為重要,讓機構的每個成員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是機構變革的關鍵。當今最成功的大公司都認識到了目標的重要性,並把目標而不是那些先入為主的公司概念和策略作為關註焦點。

  戈沙爾已於2004年11月去世,但就在去世前不久,他提出了一個至今仍在管理學界爭論的話題。戈沙爾認為,過去30年中各商學院學術圈中所發展的一系列理論,是最近諸多公司醜聞產生的根源。他的觀點是:“為了避免安然事件的重演,商學院並不需要做太多事情,相反,他們只要停止做一些正在做的事情就行了。”這篇論文發表在《管理教育和學習》上,題目是《惡劣的管理理論正在破壞優良的商業實踐》。戈沙爾認為,如今的管理實踐中很多飽受抨擊的弊病,都可以在管理學術理論中找到根源,“我們的理論和觀點可能助長了我們如今正在厲聲譴責的管理實踐”。

  比如說,商學院的理論家們把作為研究對象的人當作“經濟人”——理性、自私、追求效用最大化,並且認為公司的目標是追求股東價值的最大化。這些被奉為圭臬的假設與理論雖然能夠使商學院的教授、學者們在其基礎上“科學地”發展管理理論,推理出嚴謹的數學模型,但其本身卻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而且大多過於簡化,最重要的是,它們沒有考慮到“人的意圖與選擇的因素”。

  於是,建築在這樣的基礎上的種種管理理論的有效性也就令人懷疑了,它們不但稱不上科學,反而會把學生們引上岐路。例如,教授們在課堂上告訴學生,不要信任公司的管理人員。因而這些學生在日後成為經理後,也不認為自己有義務保持嚴格的操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正是那一系列的公司醜聞中的主角都是名牌商學院畢業生的原因之一。

  雖然戈沙爾的這種觀點未免有些極端,但確實又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們對商學院深深的反思。

蘇曼特拉·戈沙爾的理論思想

  領導者的任務不僅僅只是讓雇員滿懷希望開心地做合適的事情,還有一個重要職責是確保企業的願景和戰略能夠“俘獲”雇員的感情支持,奉獻他們的才能,併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付諸行動。實際上,這也是釋放和配置組織的

  動力以支持關鍵戰略目標的一個重要任務。4個類型的組織動力既可以激勵也可能阻礙企業的競爭力。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一個較高的動力水平,企業不能實現根本的生產力改善、不能快速發展、不能引起重要變革的原因所在。企業領導者應該學會識別和關註最適合組織文化與目標的力量類型,瞭解怎樣釋放組織需要的動力,實現組織預定的業績。

  四個動力圈

  研究顯示,最卓越的領導者都懂得關註組織的動力,並知道怎樣動員組織的動力。但怎樣判定像風一樣無形卻強大的動力呢?儘管很難直接看到和測量,但組織動力在發揮作用(企業強力推動具體事項、變革和改變流程時的步調和持久力)時還是可以感知且明顯的。

  企業在動力的強度與質量上一般都存在差別。強度是指組織動力在行為層面、相互作用、反應靈敏度和情感刺激的強弱情況。低動力的表現非常明顯:冷漠、惰性、疲倦、缺乏靈活性、玩世不恭。組織動力的特征也非常明顯,如積極的動力一般表現為充滿激情、歡快和滿意,消極的動力表現為擔心、挫折感或傷感。事實上,強度與質量的交會點也決定了一個組織的動力狀態,一般情況下有四個動力圈(參閱“四個動力圈”)。

  舒適圈

  處於舒適圈內的企業有較低的激情和相對較高的滿意度,較弱但積極的情感如平靜、滿足,他們缺乏活力、敏感和緊張性的壓力,而這些往往都是開始推動一個大膽的新戰略或重要變革所不可或缺的。

  在英國倫敦上市的耆衛集團(創立於南非的世界級國際金融服務組織,全世界排名第14 的壽險公司)在上市之前的一段時間,就是這一動力形態的最好例證。耆衛集團擁有一批相當優秀且教育水平較高的員工,責任心強且誠實正直,其管理人員在南非頗有聲望,員工以在耆衛工作為榮。他們說話彬彬有禮,避免爭議性問題,以非常穩健的風格工作,財務業績儘管不是非常突出,但非常平穩而健康。

  種族隔離政策解除後,耆衛集團開始實施富有進攻性的金融服務競爭,特別註重抓住新機會如國際擴張。新領導層清楚地認識到需要採取大動作:變革既有的組織結構,在倫敦建立一個業務中心,啟動重大的變革計劃。

  順從圈 

  處於這一形態的企業有著較弱的負性情感,如挫折、失望和悲傷情緒。員工缺乏生氣,對企業準備實現的目標非常冷漠,缺乏激情和願望。

  瑞典的斯凱孚公司在過去20年來就處於這一動力圈。儘管擁有突出的技術、品牌和全球網點的優勢,但利潤卻不高,市場份額在一點點地下降,股價在這段時期內慢慢滑低。斯凱孚公司一直以其卓越的技術而自豪,個性溫和的員工討厭公開的競爭。直到蘇克頌(1998年9月至2003年4月擔任CEO)加入公司後採取行動,斯凱孚的管理人員才從一個挫折感中反應過來。

  進攻圈

  進攻圈的企業有很強的內部壓力和較強的消極情感。壓力推動他們富有競爭精神,使員工都擁有較高的積極主動性的敏感——關註業績以實現企業目標

  世界軟體業排名第二的甲骨文公司就是這種類型。員工終日在“沒有永恆的勝利,必須打敗對手”的公司“格言”下工作。甲骨文公司的廣告也在強化這種強烈的進攻性文化。員工由個人水平的財務激勵和CEO拉里·埃里森的個人進攻性風格來驅動,吸引了大批有闖勁、好勝心強的員工加入公司。

  甲骨文公司直接針對競爭對手的這種進攻性帶來了突出的業績。不論什麼時候,甲骨文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都有可能擠掉其主要的競爭對手,銷售人員的業績總是翻番。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甲骨文都超越了其競爭對手,在埃里森看來,諸如阿什頓·泰特、希柏、仁科公司等競爭對手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激情圈 

  激情圈的企業有非常旺盛而積極的情感,在工作中體驗到開心與自豪。員工的熱情與興奮意味著註意力直接指向組織的關註點。卡地亞集團的傳奇CEO阿蘭·多米尼克·培朗激勵組織的熱情長達20年,推動法國奢侈品企業的年銷售額從5000萬美元勁升到12億美元。使卡地亞增強了與勞力士、夏奈兒和克裡司汀迪奧等對手競爭的實力,成為這些品牌不敢掉以輕心的對手,同時也增強了卡地亞的創造力。

  一般來說,舒適圈或順從圈的企業,員工的關註程度、情感和積極性都偏低。而進攻圈或激情圈的雇員則表現出較高的情感關註、集體積極性和執行力

  高動力企業表現出一種讓他們有更高生產率的緊迫感,持續提醒他們需要快速處理信息和動員資源,他們為了一個比生活大的目標而努力。低動力企業更喜歡標準化和制度化,他們努力避免意外、反對和風險,而這些在高動力企業則是家常便飯。

  高動力幫助員工的認知、情感和積極性都保持一致。低動力組織經常碰到究竟哪個事情優先的難題,缺乏協作。高動力企業很容易針對共同目標整合資源,為組織凝聚力構建一個良好的基礎。

蘇曼特拉·戈沙爾的著作和論文

  • 《跨越邊界的管理》(1989)
  • 《個性化公司》
  • 《惡劣的管理理論正在破壞優良的商業實踐》
  • "Beyond Self-Interest Revisited" by Hector Rocha and Sumantra Ghosh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Vol. 43, No. 3, pp. 585-619
  • "Bad Management Theories are Destroying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by Sumantra Ghosh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05 Vol. 4 Issue 1, pp. 75-91
  • "Unleashing Organisational Energy" by Heike Bruch and Sumantra Ghoshal,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2003 Vol. 45, No. 1, pp. 45–51
  • "What is a Global Manager" by Christopher A. Bartlett and Sumantra Ghosh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 Aug;81(8):101-108, 141
  • "Managing Personal Human Capital" by Lynda Gratton and Sumantra Ghoshal,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vo. 21, No. 1, pp. 1-10
  • "Beware the Busy Manager" by Heike Bruch and Sumantra Ghosh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 vol. 80, No. 2, pp. 62-69
  • "Strategy as a Guided Evolution" by Bjorn Lovas and Sumantra Ghosh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vol. 21, No. 9, pp. 875-896
  • "Management Competence, Firm Growth and Economic Progress" by Sumantra Ghoshal, M Hahn and Peter Moran, Contributions to Political Economy, Vol. 18, pp. 121-150, 1999
  • "Markets, Firms, and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Peter Moran and Sumantra Ghosha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Vol. 24, No. 3, 390-412
  •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by Wenpin Tsai and Sumantra Ghosha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Vol. 41, No. 4, pp. 464-476
  •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by Janine Nahapiet and Sumantra Ghosh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 242-266
  • "Theories of Economic Organisation: The Case for Realism and Balance" by Peter Moran and Sumantra Ghosha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Vol. 21 No. 1, pp. 58-72
  • "Bad For Practice: A Critiqu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by Sumantra Ghoshal and Peter Mora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Vol. 21, No. 1, pp. 13-47
  • "Buil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Corporation: New Organisational Processes, New Managerial Tasks" by Sumantra Ghoshal and Christopher A. Bartlett,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Vol. 13 No.2, pp. 139-55
  • "Differentiated Fit and Shared Values: Alternatives for Managing Headquarters-Subsidiary Relations" by Nitin Nohria and Sumantra Ghosh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Vol. 15, No. 6, pp. 491-502
  • "Interunit Communication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Sumantra Ghoshal, Harry Korine and Gabriel Szulanski, Management Science, Vol. 40, No. 1, January 1994, pp. 96-110
  • "Beyond the M-form: Toward a Managerial Theory of the Firm" by Christopher A. Bartlett and Sumantra Ghosh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No. 14, Winter, pp. 23-46
  • "Matrix Management: Not a Structure, a Frame of Mind" by Christopher A. Bartlett and Sumantra Ghosh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Jul-Aug; 68(4): 138-145
  • "Environmental Scanning in Korean Firms: Organisational Isomorphism in Action" by Sumantra Ghosh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8 Vol. 19, No. 1, pp. 69-86
  • "Creation,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Sumantra Ghoshal and Christopher A. Bartlet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8 Vol. 19, No. 3, pp. 365-38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蘇曼特拉·戈沙爾"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