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尼论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隐藏] |
若米尼论断: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上赏。
提出者:瑞士军事理论家若米尼
点评:退却乃防御能力的集中体现。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
后来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他日后必有大作为,便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突然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虽然重耳以退为进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恰是这一举动,使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二战时期,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次行动使英国及法国挽救了大量的部队,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后来将德意日法西斯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
紧急避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