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ESG體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ESG體系

  ESG,即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包括信息披露、評估評級和投資指引三個方面,是社會責任投資的基礎,是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ESG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ESG信息披露標準,對企業ESG表現的評估評級方法,以及ESG評級結果對投資的指引和參考作用。國際經驗表明,ESG信息披露是前提條件,ESG評估評級提供了具體方法論,兩者共同從系統化、流程化以及定量和可比的角度,為關註社會責任投資(SRI)的投資者提供更為明確的投資信號,是一個互相銜接、不可分割的整體。

ESG體系評級的理論依據[1]

  環境對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影響程度正在日益加深,企業的環境表現已經開始影響投資者預期和價值判斷,進而影響企業的績效。此外,許多研究也表明企業的社會表現、公司治理情況對企業績效也有較大影響。目前,研究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因素與企業績效間關係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一是可持續發展理論(西南財經大學課題組,2015;雷立鈞和高紅用,2009)。該理論認為,發展的根本要求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經濟可持續是社會可持續的前提,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微觀單位,只有在自身效益、環境利益和社會利益三者之間做出平衡,才能實現自身以及整個經濟和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是利益相關者理論(弗里曼,2006)。該理論認為,影響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因素不僅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等,也包括了雇員、上下游客戶、自然環境等。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社會責任的缺失、公司治理的不健全都將損害員工、所在社區、甚至整個社會的利益,從而影響企業自身績效,降低企業估值。

  三是企業競爭力評價理論(波特,1997;於武等,2002)。該理論認為,由於企業短期行為現象的存在,一個企業的潛在競爭力並不完全取決於利潤,還取決於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以及風險應對能力,這其中包括應對環境風險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

  理論研究表明,企業的績效不僅與實現利潤目標及股東價值有關,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其能否與社會、環境相協調,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不損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較多的考慮了財務因素,較少考慮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因素,尤其是缺少對環境因素的考量,這導致傳統評價方法不能夠全面衡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此背景下,綜合評估企業環境、社會、治理方面表現的ESG 企業評級方法應運而生。

ESG體系的主要特點和創新之處[1]

  一是ESG框架體系的構建充分借鑒了國際評級機構的經驗、結合國內綠色信貸風險識別的實踐,保證了評級體系的可靠性和針對性。整個框架體系涵蓋三個層級,其中第一層級採用國際通用的概念框架,包括環境表現(E)、社會責任(S)和公司治理(G)三類大項;第二、第三層級,則充分借鑒了傳統的綠色信貸和風險識別經驗,並廣泛征求國內外專家意見,篩選確定了17 個維度和32 個關鍵指標。

  二是數據來源多元、可靠,提升了評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充分挖掘內部客戶數據信息,利用公司提供的環境數據及客戶公開披露數據,彌補了目前企業ESG信息披露不足的問題。

  三是結合中國國情突出了環境因素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在兼顧環境、公司治理和社會責任三個維度的同時,結合中國所處發展階段及環保問題突出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環保信息披露程度、環保違規處罰及重大安全事故等指標賦予了相對較高的權重,使得評級結果對企業環境表現的敏感性較強。

  四是同時開發了指數運行管理系統和數據來源系統。為了配合ESG 評級和指數項目的開發和應用,需要開發一套系統,以實現數據的自動提取和運算,評價結果的結構化展示和輸出,以及對重點行業的項目立項、運營關鍵數據進行錄入收集,包括環境、能效等關鍵指標數據,為ESG 評級在所有客戶的應用準備相關數據,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數據的真實性和可得性。

  五是評價結果對銀行識別客戶和引導可持續投資均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ESG 評級作為傳統信用評級的有效補充,為銀行識別、選擇客戶提供了重要工具,有助於防範環境和社會風險,推動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綠色化。此外,課題組基於企業ESG 評級分別開發了綠色投資指數和綠色發展指數,前者為關註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提供了資產配置的依據,能發揮引導綠色投資的作用;後者能為監管者判斷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變化走勢,以及制定相應的行業政策導向提供參考。

建設ESG體系的必要性[2]

  ESG理念與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高度契合,其生態體系包括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金融機構等主題。其中,政府部門主要制度與ESG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碳交易等市場,推動社會踐行ESG理念;企業將ESG融入生產經營,推動技術進步,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並披露ESG信息;消費者主動實踐ESG理念,購買綠色產品和ESG金融產品服務;金融機構評價企業ESG表現,開展ESG投融資。

  伴隨氣候變化風險的凸顯以及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大力建設ESG體系勢在必行。各國普遍重視ESG實踐,與ESG相關的政策日漸增多,企業更自覺將ESG融入經營管理活動中,金融機構主動將ESG納入金融業務決策中。

  一是建設ESG體系是解決氣候變化風險的必然要求。氣候變化風險越來越突出,根據《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15年至2022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八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在2022年再次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數千年之久。氣候變化導致暴雨、颱風、乾旱等極端災害頻繁出現,2022年,極端天氣給美國造成了約1650億美元損失。《巴黎協議》強化了全球在節能減碳行動方面的一致性,但是現有行動力度與實現控溫目標的要求仍有一定距離。加強踐行ESG理念,將減碳目標與國民經濟發展、企業經營管理、金融業務決策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促進全社會增強綠色發展意識,強化綠色生產、綠色辦公、綠色出行等行動自覺,推動向綠色低碳迴圈經濟發展轉型。

  二是建設ESG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過去我們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保護、促進社會進步脫節,走的是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企業經營發展理念也重點強調為股東利益最大化目標服務,缺乏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切,忽視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產生了較多負外部性。這導致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勞工者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等問題日漸突出,嚴重影響到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5年,聯合國制定了2030世界可持續發展目標,設定了消除貧困、保護環境等17個目標。ESG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一致,都強調充分考慮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統籌協調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因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平等和諧共處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設ESG體系能夠提升國家競爭力ESG將全面融入經濟社會各方面,成為一國核心競爭力要素之一。一方面,ESG直接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實證研究表明,國家ESG表現與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特別是環境保護因素和治理因素作用更突出;發達國家以及高排放國家受益於ESG表現提升的影響更大。除此之外,其他研究也發現一國ESG表現與國際貿易等巨集觀經濟發展具有密切關係。另一方面,ESG推動企業加強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技術創新,探索資源高效利用,強化創新驅動,有利於提升一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

  四是建設ESG體係為全社會創造可持續福祉。ESG強調長期發展,塑造真正創造價值的投資模式,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ESG這種發展普惠金融,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提升其財富管理水平;ESG重點關註貧困人口收入、教育、醫療等問題,通過發展影響力投資、社會金融等方式,扶持社會型企業,幫助提升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為全社會每個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國ESG體系建設現狀[2]

  為支持高質量發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我國加快ESG體系建設,不過由於起步相對較晚,與歐美等國家地區仍有一定差距。

  (一)ESG法律法規建設

  為了有效推進ESG落地,我國加快完善相關制度,特別是在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明顯增多,諸如我國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十四五迴圈經濟發展規劃、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方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節能減碳,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在社會領域,我國出台了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重點拓寬就業渠道、促進供需匹配、完善就業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比較來看,我國ESG法律法規體系日漸完善,但是氣候等相關制度法律層級仍不高,有關社會平等、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仍需健全。

  (二)ESG信息披露體系建設

  信息披露有利於解決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市場運行效率。從企業信息披露看,加強非財務信息披露,有利於金融機構更充分的進行ESG投融資決策。2018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確立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標準體系;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引導金融機構重視環境信息披露;部分研究智庫也發佈了企業ESG信息披露團體標準。相比較而言,我國監管部門未制定明確的信息披露標準,也未強制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強制披露ESG信息。部分企業自願進行ESG信息披露,但是披露質量和水平參差不齊,定量指標不足,而且未經過審計,信息質量難以保證。從金融產品信息披露看,為了打擊洗綠問題,全球監管部門開始要求加強金融產品服務ESG信息披露,歐盟、英國、美國等國家均已要求ESG基金開展信息披露,而且針對不同類型的ESG基金,所要求披露的信息也有所差異,諸如能夠產生社會影響力的ESG基金需要披露實際社會影響以及計算方法。比較來看,我國ESG信息披露率呈現上升態勢,但是由於缺乏披露標準,信息披露水平仍有待提升;金融產品服務ESG信息披露未有效開展,可能影響投資者科學決策。

  (三)ESG評價體系建設

  ESG評價是對企業ESG表現的綜合評判,對於金融投資決策具有重要參考意義,也有利於促進企業不斷提升ESG實踐。自上世紀末開始,ESG評級開始出現併發展壯大,全球已經有百餘家機構開展ESG評級,不過由於評級方法還不夠成熟,機構之間的評級方法有一定差異,導致評級差別仍較大。近年來,我國部分中介機構開始提供ESG評價服務,同時《企業ESG評價指南》《企業ESG評價通則》等團體標準陸續推出,ESG評價探索不斷加快,但是相對海外而言,我國ESG評價體系成熟度和應用廣度仍有很大不足。

  (四)金融產品服務體系建設

  根據《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預測,為了達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資金缺口可能達到了4.2萬億美元。推進全球碳達峰碳中和,投入資金規模龐大,以我國為例子,所需資金投入規模在150萬億-300萬億元之間,相當於年均投資3.75萬億-7.5萬億元。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更好支持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ESG金融產品服務體系建設力度。我國相繼發佈《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加快推進ESG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我國大力發展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ESG債券以及綠色貸款,2022年,我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為8044.03億元,發行規模位居全球前列;ESG公募基金、ESG理財規模持續上升,覆蓋固定收益類、混合類產品。比較來看,我國ESG資管產品規模偏小,產品豐富度不足,投融資策略相對簡單。

  (五)定價體系

  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踐行ESG理念,需要進一步加強碳、生物多樣性等關鍵要素的定價,發揮價格手段,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強化企業經營行為約束。全球探索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強化碳定價,《京都議定書》提出三種碳市場交易機制,分別為清潔發展機制CDM)、聯合履行機制(JI)以及國際排放貿易(IET)。截至2022年末,全球已有30多個碳市場機制正在運行,遍及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覆蓋全球超過23%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2022年,全球碳市場交易額高達8650億歐元,同比增長13.5%,主要受益於碳價的上漲。2021年,我國啟動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躍成為全球規模第一大碳市場,2022年,碳配額累計成交量達2.29億噸,累計成交額達104.74億元,碳托管、碳基金等碳資產管理蓬勃發展,蘊藏巨大投資潛力。比較來看,我國碳交易市場活躍度不足,與碳金融工具仍有創新空間;此外,生物多樣性信用機制建設尚未開展,需要學習國際經驗,加強生物多樣性定價。

我國發展ESG體系面臨的挑戰[3]

  雖然ESG理念植入我國已經由來已久,但我國ESG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ESG相關產品和服務佈局緩慢,難以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現階段我國ESG發展面臨缺乏統一的ESG信息披露、評級標準;ESG信息收集、核算難度大,ESG信息披露質量不高;ESG評級結果差異大;ESG投資策略有待推廣等諸多挑戰。

  (一)缺乏統一的ESG信息披露、評級標準

  我國香港交易所早在2012年就發佈了《環境、社會、管治報告指引》,並於2019年發佈了最新修訂版,對港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建議全面調整為“不披露就解釋”。現階段,我國內地ESG相關監管文件主要集中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單維度的規則,尚未發佈統一的ESG相關指引。在環境方面,主要面向重點排污單位、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和發生嚴重環境影響事件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以強制環境信息披露為主。在公司治理方面,為上市公司強制性披露。在社會責任方面,為部分樣板上市公司的強制披露,如“深證 100 指數”、“上證公司治理板塊”樣本公司、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及金融類公司。

  當前,ESG相關研究和標準制定尚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部分社會組織發起制定ESG相關的團體標準,金融研究機構、評級公司緊鑼密鼓的推出ESG信息披露和評級方法的研究報告,這些成果或許會成為未來制定ESG配套政策的依據。

  (二)ESG信息披露質量不高

  ESG信息披露作為ESG生態鏈的開端,是ESG行業發展的基礎,ESG信息披露的質量對ESG發展和市場完善具有重要意義。據上市公司協會發佈,2021年度我國A股共計4643家上市公司,其中僅1399家披露了ESG相關報告,披露率不足1/3,且披露質量差異較大。據相關研究顯示,我國企業ESG信息披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ESG信息披露整體質量不高,且兩極分化嚴重;定量信息披露少,且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缺乏有效驗證,數據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不足;企業選擇性披露,信息失衡,披露內容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缺乏ESG實踐對公司財務績效影響的披露,不足以作為價值投資的參考。在非強監管環境下,我國企業對ESG理念認知不足,自主披露意識不強,且ESG信息披露尚無可遵循的統一的披露標準,導致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不高。

  (三)ESG信息收集、核算難度大

  由於ESG覆蓋範圍廣,涵蓋企業各業務條線、各部門的戰略規劃生產經營、治理結構、治理措施、員工責任、安全生產供應鏈管理等信息,上市公司、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等大型企業控股子公司眾多、業務多元化,ESG信息收集工作量大,數據分散,涉及人員龐雜,各部門、子公司協調溝通成本高,ESG數據統計核算難度大,難以保持統一口徑,容易出現統計錯誤。提升企業ESG數據治理能力,保證量化數據的準確性是ESG信息披露提質增效面臨的關鍵問題。

  (四)ESG評級結果差異大

  我國ESG評級機構依賴於公開渠道獲取的數據對企業開展評級,由於基礎數據嚴重缺失,且數據真實性、可靠性難以保證,導致評級結果難以獲得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的信服。除此之外,各家評級機構制定了本土化的ESG評級方法,指標體系、評級方法、基礎數據存在差異,導致同一家企業評級結果差異較大。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ESG價值觀的逐漸趨同,預測不同機構對同一家企業的評級結果可能會在一定區間浮動,不會偏離太大。

  (五)ESG投資策略應用範圍有限、規模小

  由於我國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不高,評級機構、數據服務商難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難以做出有效的量化評估,投資機構難以依據評估結果對ESG風險和ESG價值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斷,導致ESG投資策略在我國尚未廣泛應用。

  據 Morningstar Direct 數據顯示,截止 2021 年底,全球 ESG 基金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 2.74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6%,ESG基金數量超過6000只。美國 ESG 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了 3570 億美元,規模顯著增長。據wind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5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公墓基金數量達9175只,其中以ESG為主題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達2612.22億元,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基金總數200只。我國ESG投資主題的基金規模雖增長迅速,但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存在投資規模偏小、產品單一等問題。

我國ESG體系發展建議[3]

  針對上述我國ESG發展面臨的挑戰,未來,我國ESG建設應在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重點發力,通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建立信息披露聯動機制、搭建數字化平臺等手段,激發企業信息披露驅動力,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未來隨著企業ESG認知的提升,監管政策的加碼,ESG信息披露將趨於規範化和統一化。

  在EGS評級和投資應用方面,可通過提升ESG評級有效性,培育專業的ESG投資機構、加強市場化服務機構能力建設等多途徑促進我國ESG的發展。

  (一)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設

  建議加快推進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設,統一的ESG信息披露標準,可提升企業ESG披露質量,使ESG披露更加規範化,從而滿足外部廣大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進而將ESG治理演化為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即要有自上而下對我國雙碳政策、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理念具體內涵、政策的研究,也要考慮我國企業現階段發展特點,有自下而上體現行業特點的披露要求,同時需對標國際市場主流的ESG信息披露框架。

  (二)數字化管理助力企業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

  培育市場化專業機構幫協助企業搭建ESG數字化系統,同時加強企業ESG管理相關人員培訓,實現ESG信息收集、測算自動化,減輕人工壓力,規避數據核算人工錯誤。同時,數字化管理可對企業ESG績效進行實時監控和跟蹤,實現ESG管理持續監測,提升企業ESG信息管理能力和ESG治理水平。

  (三)建立ESG信息披露聯動機制

  充分的ESG信息披露能夠引導資本流向,助力企業綠色轉型發展,同時促進ESG評級、ESG投資、ESG數據服務發展。目前我國企業ESG披露水平整體較低,可建立信息披露和信貸、評級的聯動機制,如將ESG信息披露納入信貸和評級的調查子項目或關註項目中,通過責任驅動、風險管理驅動、投資收益驅動等市場機制充分激發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內在動力。

  (四)提升ESG評級方法學的科學性、有效性

  目前我國對ESG評級方法的研究仍處在不斷探索階段,評級方法的科學性、公平性、評級結果的有效性有待提升,需要不斷優化、調整評估方法、模型,探索特定應用場景適用的ESG評級方法,如探索滿足銀行業金融機構ESG風險評估的ESG評級方法,滿足投資機構長期收益的ESG評級方法。科學、有效的ESG評級方法有利於評級使用者更廣泛應用ESG評級體系輔助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倒逼企業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未來,隨著ESG評級實踐的發展和ESG投資策略的應用,ESG評級結果的有效性有待廣泛的市場驗證,ESG評級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和透明度更需要監管機構的統一監督管理。

  (五)加強研究ESG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管控的不斷完善、信息趨向透明、市場趨向有效,標的定價將更為合理,套利的機會也會逐漸減少。ESG表現優異的企業更能降低信息不對稱,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提升ESG評級結果,進而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加強對ESG治理對企業長期價值影響的研究,包括短期股價和長期市值的影響,將ESG投資應用於長期穩健的投資產品中,可從根本上促進ESG投資的良性發展。

  (六)培育專業的ESG投資機構

  專業的ESG投資機構應將ESG理念納入到投融資流程管理內控管理、監督管理各個環節。具體實踐方面,應當將ESG投資策略制定、ESG投資策略執行、ESG信息披露和ESG投資策略復盤與調整等流程應用到投資實操中,實現ESG閉環管理。

  ESG投資策略方麵包括ESG整合、股東參與、正面篩選、負面剔除、標準篩選、主題投資、影響力和社區投資投資七大方法,其中正面篩選、負面剔除應用較為廣泛。ESG投資策略執行方面,通過組建ESG委員會或專業的ESG投資部門,開發ESG風險評估模型或氣候風險模型,對特定投資組合開展風險壓力測試,根據風險揭示情況採取必要的風險緩釋行動。在ESG信息披露方面,資管機構可通過公開渠道發佈ESG披露報告,彙報ESG管理和實踐成果。ESG投資策略復盤與調整主要為ESG投資流程的回顧審視,以驗證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如資管機構需要跟蹤最新政策要求和市場動態,審視並動態調整ESG投資策略;在ESG策略執行方面,依據ESG策略調整情況組織開展投資組合的風險壓力測試,並調整優化投資組合以實現符合當前政策趨勢的市場回報。

ESG體系的應用案例

  國內[4]

  作為我國發電行業的領軍企業,電力龍頭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溫樞剛介紹了華能近年來聚焦“雙碳”目標,圍繞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制定中長期能源發展框架的相關舉措。該公司廣泛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並積極構建電、熱、冷、水、汽多能互補的能源供應智慧系統。

  水電龍頭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同樣提到“雙碳”目標下的戰略佈局,該集團聚焦清潔能源主賽道,以水電為基礎,構建風光並舉、多能互補的發展格局,目前清潔能源總裝機超1.21億千瓦,年均發電量4000億千瓦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3億噸。

  三大光伏龍頭通威、隆基、協鑫都到場參會。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介紹稱,在環境方面,通威太陽能電池片全球累計出貨量達160GW,相當於每年為全社會提供超過2200億度清潔電力,避免了1.45億噸二氧化碳向大氣中排放。在今年4月公司發佈的2022年度ESG報告中提出了“共建、共治、共用”可持續美好新生活的戰略理念,並設定了包括“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運營層面碳中和”在內的14個可持續目標。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介紹了公司在全球減排、可持續發展中的貢獻,稱截至2022年底,隆基的光伏產品在全球累計可輸出綠色電力超過1萬1482億度,相當於為全球避免了約5.36億噸的碳排放,占到2022年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量的1.46%。

  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朱鈺峰認為,談及能源轉型、清潔替代,“電”是基礎。協鑫將EGS與公司碳中和路線圖相結合,從自身傳導至各種應用端,形成綠色溢價。不僅在光伏主業上助力減碳進程,還積极參与國家“雙碳”管理標準、行業標準的起草制定工作。三家公司也均提到各自對ESG報告披露的重視,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參與推動ESG的發展。

  在社會責任層面,能源央企保持著一貫的使命擔當,華能集團、三峽集團等在電力保供、鄉村振興、產業扶貧、社會慈善方面均為行業翹楚。近年來,民企也加強了該領域的投入,老牌民企正泰集團是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董事長南存輝介紹,公司近年來積極踐行ESG理念,在參與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同時,還堅持共創共用,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正泰開創光伏富民模式,建成超過100萬戶屋頂光伏電站,為每戶家庭年增收1000~3000元,彙集了全國1300多個區縣的合作伙伴,提供了16萬多的農村就業機會。該公司還在上海、杭州、溫州等地投資建設科創孵化園,打造科創園區與投資賦能雙輪驅動的科創孵化機制,賦能近千家創意創新公司加速發展。

  在公司治理方面,美錦氫能董事長姚錦麗、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等都提及,時代在變化,能源在轉型,公司治理體系也會不斷創新優化,數智技術將重構客戶、員工和生態伙伴等各方的關係,高效的組織體系能夠支持員工多勞多得、共同致富、共創共用價值。

  國外[5]

  1.聯合利華Unilever)。

  英國聯合利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之一,主要業務包括個人護理、家居護理、食品飲料等,也是ESG領域的領先企業。

  環境保護。聯合利華公司制定了大膽的目標,如到2025年,聯合利華公司的所有塑料包裝都能夠重覆使用、回收或者堆肥。此外,聯合利華還制定了包括水資源管理、氣候變化適應等一系列目標,旨在減少其對自然資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和公司環境的可持續性。

  社會責任。聯合利華公司一直致力於保障供應鏈的透明度,提高勞工權益。公司通過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等行動,強調自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責任。此外,聯合利華還針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特殊問題,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例如在印度推行雇佣女性的計劃、在非洲推動農民可持續生產的計劃等。

  公司治理。聯合利華公司設立了多個委員會,以確保公司決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其中包括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可持續性委員會等,這些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在ESG領域的表現,提出改進建議。此外,聯合利華公司還採用了全球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指標,用以衡量公司的表現,並向股東和利益相關方公開報告。

  2.巴塔哥尼亞(Patagonia)。

  美國戶外品牌Patagonia是一家ESG表現優秀的企業。Patagonia在環保方面,使用可持續材料生產產品,並積極倡導環保理念;在社會方面,Patagonia關註員工福利,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在治理方面,Patagonia建立了有效的內控制度,保證了企業的運營正常和公平。

  環保方面。Patagonia在環保方面的表現堪稱業界典範,公司從設計到生產,儘可能地使用環保和可回收的材料。這樣不僅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也降低了產品廢棄後對環境的影響。此外,Patagonia還倡導修補舊衣物,而不是購買新衣物,進一步降低了其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同時,Patagonia每年都會將其1%的年銷售額捐獻給環保組織,支持他們保護我們共用的地球。

  社會責任。Patagonia非常關註員工福利。公司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全面的福利,包括健康保險、退休計劃、育兒假期,甚至在公司總部設立了育兒中心,以便員工照顧他們的孩子。此外,Patagonia還鼓勵員工參加環保活動,甚至提供帶薪假期,讓員工可以去為他們關心的環保項目做志願者。

  公司治理。Patagonia建立了全面的企業治理制度和內控機制,以確保公司的決策公開透明,遵守法規,尊重股東利益。同時,Patagonia還設立了專門的ESG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的ESG表現,定期向董事會和股東報告。

  3.坎伯斯食品公司(Campbell Soup Company)。

  美國坎伯斯食品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食品公司,擁有眾多知名品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ESG領域實踐企業。

  環境保護。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了可持續農業計劃,致力於保護環境和提升農業可持續性。其核心項目是實現到2025年所有番茄來自可持續種植的農場。為實現這一目標,坎伯斯正與供應商緊密合作,推廣最佳的農業實踐,如更高效的水資源利用、更少的化學農藥使用和更好的土壤管理。這種對環境友好的農業實踐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也有助於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從而降低公司對天氣變化和市場波動的風險。

  社會責任。坎伯斯食品公司設立了多樣性和包容性辦公室,以提升公司文化和員工滿意度。這個辦公室的工作包括提供員工培訓、推廣公平的招聘和晉升政策、組織多元文化活動等。坎伯斯食品公司認為,一個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不僅有助於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員工,也有助於激發創新,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公司治理。公司設有專門的ESG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確保公司的ESG戰略的執行。同時,公司還會定期發佈ESG報告,公開公司的ESG表現,接受外界的監督。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nonameh,陈cc,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ESG體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