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鏽地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鐵鏽地帶(Rust Belt)
目錄 |
鐵鏽地帶,是指從前工業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域。例如美國五大湖地區、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德國魯爾區、倫敦工業區等。
20世紀7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曾經歷了老工業基地在經歷了重工業化時期的繁榮後走向衰落,大量工廠倒閉,到處是閑置的廠房和被遺棄的銹跡斑斑的設備,因此這些老工業基地如俄羅斯的烏拉爾山、美國的俄亥俄州被形象地統稱為“鐵鏽地帶”。
從時間上看,美國在1950年、英國在1955年、日本在1975年、德國在1980年先後完成了工業化目標,開始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就出現了“老工業地區問題”(即“老工業基地”問題),如美國東部“鐵鏽地帶”地區、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地區和日本北九州地區等。
銹帶(Rust Belt,鐵鏽地帶)主要由美國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區組成,但該術語也可能用於包括1980年左右開始工業衰退的任何地方。“Rust”(意為“鐵鏽”)是指去工業化,或者由於曾經強大的工業部門萎縮而導致經濟衰退、人口減少和城市衰退。這個詞在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流行起來。
銹帶始於紐約州西部,向西橫穿賓夕法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和密歇根州下半島,終止於伊利諾伊州北部、愛荷華州東部和威斯康星州東南部。在同一時代,新英格蘭也受到工業衰退的嚴重打擊。自20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多種經濟因素,例如製造業進一步向西部轉移、自動化程度提高以及美國鋼鐵和煤炭工業衰退,曾被稱為美國的工業心臟地帶的該地區內,工業一直在下降。雖然一些城鎮已經設法通過將重點轉向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來適應,但其他城市和城鎮的情況並未好轉,遭受了貧困加劇和人口減少。
銹帶是由明尼蘇達的鋼鐵產業而得名。1970年代後,隨著煤炭業,紡織業,鋼鐵業的衰落,很多鐵鏽帶的工廠開始停工,工廠大門只剩下銹跡斑斑的大門,很多藍領因此失去工作。然而,鐵鏽帶自工業化時代以來建立起來的工業、農業以及服務業基礎依然非常厚實,也由於長期積累了金融與政治資本,這個地區對美國的政治、文化、經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其相對於美國東西兩岸驚人的物價而言,該地區的窪地價值已經非常明顯,加上傳統的產業基礎扎實,該地區正在吸引著來自美國各地乃至全球投資人的青睞。
從定義上看,“鐵鏽地帶”的形成與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化階段有關,但實際上“鐵鏽地帶”形成的原因是複雜且多樣的,綜合來看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產業結構的單一導致產業優勢邊際遞減直至衰退。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蒸汽動力的使用標誌——煤炭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能源,一些煤炭資源十分充足的城市和地區發展起來,如英國的伯明翰、美國的匹茲堡以及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等。在煤炭產業發展的推動下,煉焦行業、電力行業、鋼鐵行業甚至是化學工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後,這種以煤炭能源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模式在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開始改變。內燃機的問世標志著原油開始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能源,煤炭以及煤炭支撐的重工業優勢逐漸減弱,最終變成衰退行業。
二是資源枯竭,區域環境持續惡化。在這些城市高速發展的時期,資源被過度開采,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枯竭。另外,在重工業的影響下,環境持續惡化,發展優先於環境的理念使得這些地區生態惡化的程度要遠高於其他地區,人們的生活和日常活動受到極大破壞,隨著人口的遷出,這些地區逐漸喪失了發展的活力。
三是傳統發展模式阻礙創新以及技術更新。“鐵鏽地帶”一開始因為運用最先進的技術,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相應的生產力,最終整個工業區的大多數企業都採用了同樣的技術,加工、製造以及銷售集於一體。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呈現多樣化格局,經濟全球化引發了新的城市職能分工,產品設計、加工、製造以及銷售的地域格局被打破,“鐵鏽地帶”由於依賴於原有的發展而阻礙了自我轉型的實現,最終使得整體技術逐漸老化,並走向衰退。
由於對老工業基地衰退性質和原因的認識不同,對解決這一問題的模式和政策也持不同觀點:一是認為“銹帶復興”應是“由服務經濟代替工業經濟”,即大力發展虛擬經濟,主要是美國;二是認為應“從一種類型的工業經濟走向另一種類型的工業經濟”,典型如德國。
此外,工業城市衰落的原因在於它們喪失了城市生活中最為重要的特點。古老的商業城市的優勢在於技術、小型企業以及與外界的密切聯繫,如伯明翰和紐約。工業城市不同於這些古老的商業城市或信息化時代的現代城市。它們有大量的工廠,雇佣著成千上萬技能水平較低的工人。除了向世界各地大量提供廉價和相同的產品之外,這些工廠自給自足,獨立於外面的世界。
2012年12月,遼寧省沈陽和鞍山等6個城市宣佈將廢棄的工業區恢復為耕地;曾是工廠爆髮式增長中心的東莞如今(2012年年底)瀕臨破產,地方政府捉襟見肘。僅僅在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基地兩年後,中國開始面臨“去工業化”,成為“鐵鏽地帶”。
國際化讓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隨著民眾上街抗議工業污染,中國政府開始執行環保法規,工業項目常常在民眾的壓力下被中斷。小型國外投資者開始撤退,因為他們發現在中國製造會加大知識產權被侵害的危險。
另外,政治風險方面,北京試圖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獲取地緣政治利益,由此一來,來自“冒犯中國的國家”的企業會被影響。然而,侵蝕中國競爭力的最重要一點是勞動力的缺乏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力資源成本上漲。
在美國,“鐵鏽地帶”是指那些在美國曆史上重工業與製造業發達,但是隨後出現衰落、工廠大量關閉的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各州,其中以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和伊利諾伊州為代表。由於這些老工業區急需重振,因此候選人的政策被看重。
2013年3月,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公佈的2012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美創紀錄地有超過1/3的郡縣正在逐漸消亡,由於人口老齡化以及本地經濟衰退,使得這些地區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併在異地成家立業。
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的很多居民在原地生活多年後,在經濟衰退期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遷徙到經濟較發達地區,這使得地區內對移民的關註日漸升溫。同時出現人口大幅下降的地區還包括農業地區和城市遠郊部分,以及昔日以製造業為主、現在好景不再的“鐵鏽地帶”。
上述“鐵鏽地帶”基本是全球眾多“鐵鏽地帶”發展的縮影,但是在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甚至是技術嚴重落後的情況下,這些城市和地區並沒有放棄發展的機會,相反,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並付諸實踐,最終,有的城市和地區擦亮了“鐵鏽”,實現了復興,也有的城市和地區轉型失敗,依舊“銹跡斑斑”。成功案例值得借鑒,失敗案例也值得反思,避免重蹈覆轍。從歷史來看,實現“鐵鏽地帶”復興的城市和地區包括德國魯爾工業區、法國洛林區、英國伯明翰以及美國匹茲堡等,轉型失敗的典型例子是美國底特律。
德國魯爾工業區:環境治理,推動新興產業
魯爾工業區曾是德國發展的“心臟”,工業增加值一度占據德國總量的40%左右,以煤炭採掘為基礎,隨著煤炭的綜合運用,其煉焦、鋼鐵以及化工產業都得到發展。“二戰”之前,豐富的煤炭資源帶動了鋼鐵行業需求的快速增長,就業形勢良好,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二戰”期間,魯爾工業區也為德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補給。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戰敗的德國經濟凋敝,魯爾工業區蕭條的景象隨處可見,疊加前期過度開采,資源開始枯竭,單一結構的重工業弊端逐漸暴露。很多煤礦、鋼廠開始倒閉,失業人數不斷增加。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魯爾工業區開始了漫長的改革和轉型之路:20世紀60年代,當地政府制定了《魯爾發展綱要》,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對傳統產業進行清理改造,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此外,還興建了大批高校和科研機構,特別是1965年建立魯爾大學、1968年建立多特蒙德大學,為地區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10年的發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當地政府加大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支持,逐步建立包括健康、生物、物流等在內的新興產業。
20世紀80年代以後,當地政府充分發揮魯爾工業區不同行業的特點,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行業。例如,魯爾區1989年提出“IBA計劃”,將獨立運作的博物館、休閑、景觀公園、購物旅游等地區進行統一開發,建成了覆蓋整個魯爾區的一條“工業遺產之路”的參觀路線,使工業旅游成為魯爾區的新經濟增長點。
經過40年的轉型調整,目前魯爾地區已經成為德國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地區,也形成了頗具特色和影響力的信息與通訊、納米材料、醫學技術及新能源、新材料和旅游等高科技產業。
英國伯明翰:保留傳統,構建多元化的產業體系
伯明翰是英國一座典型的礦業城市,18世紀至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原本就有製造業“家底”的伯明翰一舉成為英國製造業的中心,迅速發展起龐大的冶金和機械製造工業,成為當時鐵路機車、蒸汽機和船舶的製造中心,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享有“世界工廠”的名聲。但是進入20世紀,煤炭資源的枯竭和經濟形勢的轉變使得伯明翰昔日風光不再。“二戰”期間,由於遭受了猛烈的轟炸,城市道路和工廠大量被破壞。“二戰”後英國經濟地位開始衰落,伯明翰經濟進一步惡化。20世紀70年代以後,其失業率達到25%,另外,重工業的發展也使城市深受環境污染和霧霾的影響。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伯明翰開始從重工業向服務業轉型,對此當地政府制定了產業轉型方案:一方面大力發展服務業,並提高服務業占整體國民經濟的比重;另一方面深化製造業內部結構的調整,構建多元化的產業體系。在進行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中,沒有對傳統行業進行全盤否定,對於紡織、採礦等行業實施逐漸淘汰政策,集中財力發展食品加工、機電以及汽車製造等極具潛力的行業,同時還保留了歷史悠久的行業,例如珠寶加工。
當地政府還不斷對工業區進行改造升級,大力發展會展、金融、旅游、零售等服務產業,最終實現了向服務業轉型升級的目標。目前,伯明翰不僅是英國製造業的中心,也是世界知名的時尚新區,各類型國際工業、藝術展會頻繁不斷,服務業已然成為其支柱產業。
美國匹茲堡:依靠高校帶動經濟
19世紀中期的匹茲堡是當之無愧的美國鋼鐵工業中心,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製造業中心,被譽為美國的“鋼都”。19世紀後期,美國加快西部開發,豐富的煤炭資源疊加源源不斷的勞動力為匹茲堡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但是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鋼鐵產業為中心的重工業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另外,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使得需求開始下滑,匹茲堡鋼鐵產業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而日本以及南韓鋼鐵行業的崛起進一步加劇了匹茲堡鋼鐵產能過剩。面對嚴重的供需不平衡,匹茲堡鋼鐵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城市陷入衰退。
匹茲堡城市的轉型主要從環境治理入手。“二戰”結束後,當地政府開始推動城市發展的“三次復興計劃”。第一次復興計劃始於“二戰”之後,匹茲堡開始致力於環境治理,大量工廠開始外遷。第二次復興計劃始於20世紀70年代,匹茲堡開始重視文化以及社區建設,大量鋼廠開始關閉裁員。但是美國經濟的衰退使得鋼鐵企業繼續受到衝擊,不斷高漲的失業潮使得政府開始轉變治理策略,由原先的環境治理為主的政策轉為實施地區經濟多元化戰略,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第三次復興計劃使得匹茲堡的經濟基礎轉向教育、旅游和服務業,尤其是醫療和以機器人製造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
第三次復興計劃尤為關鍵,主要推動力就是教育資源的興起。大學作為城市的東道主,歡迎各類型企業進入,並將其介紹給開發、研究、技術以及教育行業的其他企業。隨著教育資源優勢不斷擴大,大學對城市經濟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例如,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已成為賓夕法尼亞州西部就業機會的最大提供者,雇員高達5萬人,比鋼鐵工業鼎盛時期的雇員還要多。
時至今日,匹茲堡從一座鋼城轉變成一個高科技研發中心,尤其是在綠色技術、教育培訓以及研發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展,權威性的經濟刊物EIU把匹茲堡列為了“全美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底特律的輝煌與汽車產業息息相關,憑藉工業的發展,其形成了十分巨大的工業產能,疊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底特律人口迅速擴張,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的汽車工業之都。“二戰”期間底特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二戰”之後底特律的汽車工業從技術水平到設計水準均大幅度提高。20世紀60年代初,底特律進入全盛期,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但是隨著民權運動的興起,底特律的白人逐漸失去安全感,開始成批向城外遷移,商業和金融也開始大量撤出,資金不斷外流,而石油危機也重創美國汽車工業,日本、歐洲等汽車製造商的崛起更對美國汽車製造業形成了威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再次重創底特律,通用、福特等企業跌入谷底,城市失業率達到18%,遠高於全國水平。在改革過程中,當地政府過分依賴於汽車產業,認為經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底特律的城市結構、產業佈局都是以汽車製造的需求為先導。這種單一的汽車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先行的模式,遇上了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美國汽車業的全球化生產佈局,最終導致底特律錯失改革和轉型的時機。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不僅引發了市場的持續關註,同時也引起瞭如何借鑒國外“銹帶復興”成敗經驗來振興東北的討論。但是東北地區的轉型升級絕沒有那麼輕鬆和簡單。東北三省人口過億,面積兩倍於法國,工業底子不差,農業堪比烏克蘭,有齊備的產業鏈條。但是在東北地區發展的過程中,重工業比重過大,龐大的資產沉澱註定了東北地區經濟的轉型是痛苦而艱難的。“振興東北”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儘管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東北地區經濟遲遲沒見起色。2016年,《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對外發佈,意見提出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全面振興。
結合國外“銹帶復興”以及當前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認為當前東北地區首先應該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同時要以高校為平臺,加大人才的培養,為經濟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積極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號召,加大對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催生新供給、釋放新需求。例如吉林通化市依托資源優勢,用20年時間造出一個千億級的醫葯健康產業,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綠色道路”。最後,積極與發達省市對接,通過合作解決國企改革,盤活沉澱資產,加快先進位造業發展等目標。
近日,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遼寧省與江蘇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吉林省與浙江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北京市與沈陽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上海市與大連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天津市與長春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哈爾濱市與深圳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等7個對口合作分省市實施方案,對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工作的再深化、再分解、再部署,標志著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進入全面推進落實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