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老齡化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老齡化農業

  老齡化農業是指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老年人和小孩成為農村留守人口的主體,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成為務農主力軍的社會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城鄉收入和社會福利的差距。而這一根本問題不解決,將會對社會的糧食安全造成巨大的隱患。

老齡化農業產生原因

  為了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免除農業稅,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等,有力促進了糧食生產,到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實現了來之不易的“七連增”,並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然而,這一切並未能從根本上留住年輕農民外出的腳步,無法讓他們種糧的心“踏實”下來。究其根本,種糧比較效益偏低依然是癥結所在。一方面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趨勢特征,另一方面是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影響種糧農民收入增加。

  面對城市中更多的機會和絕對更好的收入,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選擇進城務工,把家裡的農田留給老人耕種。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自己的孩子讓老人在家裡撫養,即使在城市裡出生的農民工的子女也會因為父母打工勞累繁忙和戶口問題被送回老家讓老人撫養,就成了留守兒童。由於農村教育水平仍然有限,加之父母不在身邊,祖輩又年老體邁無力教育,這些留守孩子常常上完初中就自願輟學,等到十五六歲就隨著父母親友進城務工,老人依然留在家裡。從正在城裡打工的青壯年的思路看,大部分人在年老體衰之後選擇或者不得不回到原籍養老,子女仍在城市讀書工作,或者僅僅是打工。這樣,農村人口的流動就總是年輕的流出,年老的流入,老齡化速度自然比城市要快的多。

老齡化農業的影響

  一、勞動年齡老化,農村勞動力資源不足

  中國務農人口平均年齡在40至50歲,再過10年,將達到50至60歲。出現農民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傳統農業日漸失去競爭力和吸引力。中國絕大部分農村仍然沿襲著傳統耕作方式,雖然國家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農業稅免了,糧價也高了,但人多地少,增收潛力十分有限,辛辛苦苦幹上一年,還不如外出打工二三個月的收入。種田可以讓農民溫飽,但無法讓農民致富。各種優惠政策的出台並未從根本上留住農民外出打工的腳步,種糧農民老齡化的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二、老年保障投入增多,農村經濟發展投資減少

  中國農村已將逐步開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在給予農村老年人生活上的基木保障的時,也給農村社會帶來了巨人的經濟負擔。由於老年保障項日越來越多,給國家和地方的財政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雖然在經濟上一定的解決了老年人的後顧之憂,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其在社會開支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人,國家財政不堪重負。過人的社會保障開支將肯定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其龐大的開支分流了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本,影響了農村農業工業商業及服務業的發展投資,甚至影響到農村的教育投資,使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本減少,發展速少夏放慢,從而使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減少。而政府財政收入的減少又難以滿足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需求,這種惡性迴圈將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家庭規模縮小,贍養比重提高,農民個人負擔加重,農業投入受到牽制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三口之家極為並遍。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人放棄生育的也逐步增多,家庭規模縮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未來的已婚年輕夫婦在撫養孩子的同時還需要贍養4到8個自家的老人,社會義務還未在計算之列。人口老齡化給農村勞動人口帶來的巨人壓力,不僅引起歧視老人的衝突,而且這種經濟壓力又將成為年輕人不願生育的誘因,形成“人口老齡化--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的惡性迴圈,同時,也影響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的農民生產投入,從而影響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四、人口老齡化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產生不利影響

  老齡勞動力接受新知識和科學技術比青壯年要慢,對新興產業的適應能力較弱,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技術革新也受到一定影響。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知識進步加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卜,勞動人口的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更顯不利。   

老齡化農業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農業人口老齡化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

  中國農業人口老齡化、女性化趨勢非常明顯,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出現結構性下降,加大了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難度。農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特別是對中青年農民的培訓成為農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巨集大、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是我們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

  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電大成人教育學校、各職業學校等各類教育資源在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齊心合力搞好培訓。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教學有線電視等多種信息傳播平臺,註重依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各類行業協會組織、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開展崗位培訓、技術指導、技術交流、科技示範和成果展示等,在農村生產經營實踐中培養一批長於經營、精於管理、勇於創業、樂於帶領群眾致富的複合型人才,通過他們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服務,促進和帶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二、實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為新型農民成才興業保駕護航

  (1)為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通過在土地流轉技術支持、項目設立、資金投入、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傾斜,為他們提供資金、場地、人員、項目申報等各種物質和精神的幫助,鼓勵和支持他們牽頭建立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技術協會,創辦科技示範基地、優質農產品示範園區,領辦、創辦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各類經濟實體。依法保護農村實用人才的知識產權和合法權益,鼓勵他們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農業的科學技術含量。

  (2)建立健全有利於農村實用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激勵機制。逐步推廣面向農村實用人才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不斷完善政府表彰與社會激勵相結合的農村實用人才表彰獎勵體系,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關心和愛護農村實用人才的良好氛圍。鼓勵農村實用人才積極參政議政,為農村產業化的發展獻計獻策,為相關部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提供參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保證產業的健康、快速、有序地發展。

  (3)做好農業的招商引資和引智工作。吸引國內外資金投資農業,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先進管理經驗,促進本地農業的跨躍式發展。逐步完善各項政策法規,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投資農業,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突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升中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因地制宜發展規模經營充分發揮農業人才的特長

  根據各地情況,通過土地入股土地流轉等形式,使土地集中到種田能手手中,穩步推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並且根據市場需求,積極引導其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迴圈農業等新型高效農業模式。在財政補貼、項目資金安排、貸款的各方面給以政策傾斜,增加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步開展農業保險,穩定農業人才的收入,確保農業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使他們真正安居樂業,擎起農業發展的未來。

  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領導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既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聯繫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的制度,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把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的實用人才帶頭人培養成村幹部,充分發揮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註重做好在黨員實用人才比較集中的農業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把黨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傳達到廣大群眾當中並充分貫徹落實。

  農業實用人才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建立起長效機制,不斷培養出大批多層次、高素質的新型人才,併在相應的政策保障下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搞活農村經濟,保證農產品的穩定供應,促進國民經濟協調有序發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老齡化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