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教育投資(Education Investment)
目錄 |
什麼是教育投資[1]
教育投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根據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投入教育領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可用貨幣表現。
具體而言,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中用於培養不同熟練程度的後備勞動力和各種專門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勞動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表現,其中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而非其他領域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表現;二是教育投資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人的勞動能力。教育投資是一個人力資本中知識存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積累的生產過程,是實現時間這種稀缺資源價值的最好體現[2]。
教育投資的來源[1]
教育投資一般來源於政府、企業、社會、學校和個人。
改革後中國教育投資的來源
1.全國教育經費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社會捐(集)資經費,學費、雜費及其他教育經費。
2.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各級政府征收用於教育的稅、費,企業辦學校教育經費,校辦產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及其他屬於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3.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
指中央、地方各級財政或上級主管部門在本年度內安排,並劃撥到教育部門和其他部門主辦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事業單位,列入國家預算支出科目的教育經費。
①教育事業費;
②教育基建投資;
③部門事業費中用於中專、技校的經費;
④部門基建支出中用於大學、中專、技校的經費;
⑤預算內專項資金及其他教育經費。
4.各級政府征收用於教育的稅費
①城市教育費附加;
②農村教育費附加
5.企業辦學校教育經費
6.校辦產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收入中用於教育的經費
7.其他屬於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8.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
9.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
10.學費、雜費
11.其他教育經費
教育投資的性質[1]
(一)有形的消費性投資,潛在的生產性投資
(二)必要的消費性投資,擴大的生產性投資
(三)今日的消費性投資,明日的生產性投資
教育投資的特點[3]
教育投資作為一種與物質資本投資相對應的人力資本投資,不僅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地位,同時其自身也具有一些不同於其他投資的特征。
第一,從投入角度看,教育投資具有長期的連續性。要把一個人培養成社會所需的人才,那需要一個長期的教育投資過程,在培養周期內,只有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大量投入,而受教育者沒有任何的經濟產出。此外,通過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可能馬上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作用,需要一個知識的轉化周期,需要時間來熟悉和適應社會生產過程。
第二,從教育投資的收益看,教育投資具有間接性。教育投資在教育領域里形成的知識技能,只有到社會經濟領域里才能發揮其特有的功能,這使得教育投資收益具有遲效性、間接性。此外,教育領域不會直接產生物質財富,教育投資成本只能用其他經濟領域的勞動成果補償。
第三,從教育投資的效果看,教育投資產生的收益一般具有多效性和長期性。由教育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不僅能為受教育本人帶來種種貨幣性的經濟收益和非貨幣性的心理收益,同時還能為社會或他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和精神滿足。此外,教育投資所產生的收益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發揮作用,甚至可以用受教育者的工作年限來衡量。
第四,從教育投資發揮作用的條件看,教育投資功能及作用的發揮,需要與相應的物質資本投資相適應。只有教育投資與物質資本投資保持恰當的比例,或者按照馬克思所講“資本有機構成”保持一種有機的技術經濟聯繫,教育投資才會發揮出應有的功能與作用。
教育投資與人力投資、智力投資的異同[1]
共同點:
都是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智力水平
不同點:
人力投資:開發人的智力和體力的一切投資
智力投資:開發人的智力的一切投資
教育投資:人力投資和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
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互動的關係[2]
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互動源於投入和產出、生產與分配、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投入和產出、生產與分配、供給與需求之間本身就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而且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經濟條件和體制背景下,投入和產出、生產與分配、供給與需求等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短缺經濟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和供給的決定性作用可能更強些,但在相對過剩經濟與市場經濟體制下,分配的作用、需求的作用也許更強些,甚至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分配還可能對生產和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必須正確認識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互動影響。
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作用與反作用的地位不是凝固不變的。兩者之間是“雙向”的互動關係。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種互動的含義可以理解為:一方面,經濟增長決定教育投資,經濟增長的速度、規模、質量和方式決定國民收入的分配,從而決定教育投資的水平和方向;另一方面,教育投資也同樣決定經濟增長,教育投資的水平和結果決定人力資本積累的水平和質量,從而決定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可持續程度。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不單是決定和被決定的關係,而是“雙向決定”的關係,並且這種“雙向決定”的關係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是處在不斷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之中的。
教育投資理論[2]
教育投資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傳統社會中,由於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並不十分明顯,因此並未積極致力於教育發展,亦不重視教育投資,相反卻視教育為一種純消費性事業。最早把教育看作一種可以獲得利潤的投資的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亞當·斯密。斯密認為,構成經濟理論發展基礎的三個要素為:資本的積累、就業人口的增加和技術進步,這三個基本要素形成迴圈的關係,促使經濟呈螺旋形上升。在談及這三個因素的關係,特別是在論述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時,斯密極力強調勞動者的熟練技術與技巧是國家財富的源泉,亦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他認為,儘管資本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但只有技術熟練的勞動者才能利用資本去減輕他們的工作並增加他們努力後的生產量。而勞動者要掌握技術,學習一種才能,須受教育,須作學徒。這種學習“固然要花費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到償還,同時得到利潤”亞當·斯密把受教育所花的費用看作是一種可以取得利潤的投資,代表了一些早期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對教育投資的重視。
如果說亞當·斯密最早提出並重視教育投資問題的話,那麼19世紀末的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對教育投資的認識又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一再強調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主張經濟生產的要素,除土地、資本、勞動力外,應該再加上教育的因素。他認為經濟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要靠勞動者對某一類職業的熟練技術和知識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提高關鍵在教育。因此,馬歇爾明確提出了“教育是國家投資”的觀點,認為“用於人的教育的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在所有資本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對人投資而形成的資本”。繼亞當·斯密和馬歇爾之後再度重視教育和教育投資的是近代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熊氏是以提出“技術創新”理論聞名於世的。他認為在穩定均衡的經濟狀態下,一切經濟活動均按照一定的軌跡活動,不可能有創新的機會,只能維持現狀。像這種維持現狀的經濟,是靜態的,更談不上發展。於是經濟要突破現狀繼續發展,則必須創新。然而,創新必須以知識和技術為基礎,而知識和技術的掌握,主要是靠教育。他認為教育雖不能增加勞動力的數量,卻能提高勞動力的素質,以滿足技術創新的需要。熊彼特的技術創新理論以及技術創新與教育關係的理論提出之後,使人們對教育投資的認識又提高到一個新階段。
教育投資理論的成熟是現代經濟理論發展的產物。二次大戰以後,世界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各國都抓住機遇,努力致力於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但其結果卻大不一樣。一些國家不斷引進外資,吸收物質資本用於發展生產,但經濟增長卻十分緩慢;有些國家,像日本、原西德的經濟發展卻創造了空前未有的奇跡。之所以出現這樣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於日本和原西德等國家註重人力投資,註重發展教育,擁有較強的人力資本,所以經濟發展就快,發展中國家要使本國的經濟實現騰飛,趕上經濟發達國家,只註重物質資本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重視人力投資,即教育投資。於是,研究者紛紛在這方面進行研究,成果不斷問世,推動了教育投資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人力投資”學說的提出,更加開創了教育投資理論的新紀元。此後,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更視教育投資為國家發展的一項重要投資。誠如英國教育經濟學家布勞格所說:“不管能否精確地測量教育是消費與否,我們都應該肯定教育是一種私人和社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