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3个条目

綠色消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綠色消費(Green Consumption)

目錄

綠色消費的內涵

  綠色,是充滿希望的顏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代表人類生活與大自然的和諧,有益於身體健康,環境優美。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可持續性等要點。所謂綠色消費,就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對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它主要是指"在社會消費中,不僅要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滿足子孫萬代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它有三層含義:

  第一,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

  第二,在消費過程中註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

  第三,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註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就2001年的主題而言,“綠色消費”重點放在“綠色生活,環保選購”等直接關係到消費者安全健康方面的內容,社會監督的重點放在食品、化妝品、建築裝飾材料等三個方面上。

對綠色消費的認識

   首先,綠色消費並非“消費綠色”

  很多消費者一聽到綠色消費這個名詞的時候,很容易把它與“天然”聯繫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誤區——綠色消費變成了“消費綠色”。有的人非綠色食品不吃,但珍稀動物也照吃不誤;非綠色產品不用,但是塑料袋卻隨手亂丟;家居裝修時非綠色建材不用,裝修起來卻熱衷於相互攀比。他們所謂的綠色消費行為,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發,而並不去考慮對環境的保護,違背了綠色消費的初衷。

  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消費,是指在消費活動中,不僅要保證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滿足以後的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尼泊爾是生態旅游搞得比較成功的國家。旅游者在進入風景區以前,隨身所攜帶的可丟棄的食品包裝必須進行重量核定,如果旅游者背回來的垃圾沒有這麼多,會遭到罰款。每個游客只允許攜帶一個瓶裝水或可以再次裝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裝水是不准許出售的。

  其次,“綠色”不意味著“天然”

  “綠色”的涵義是:給人民身體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護,舒適度有更大的提高,對環境影響有更多的改善。綠色消費不是消費“綠色”,而是保護“綠色”,即消費行為中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並且儘量減少負面影響。如果沿著“天然就是綠色”的路走下去的話,結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絨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養殖熱,而山羊對植被的破壞力驚人,會給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綠色消費必須是以保護“綠色”為出發點。

  再次,“綠色消費”反對攀比和炫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消費動機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這本不是壞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熱衷於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華,以示炫耀。他們競相追逐新鮮的、奇特的、高檔的、名牌的商品,其行為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那些商品的社會象徵意義。由此容易形成浮華的世風,刺激人們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第四,“綠色消費”反對危害人和環境

  綠色消費主張食用綠色食品,不吃珍稀動植物製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煙。消費綠色食品有利於人體健康,可以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於維護物種的多樣性,多樣性意味著穩定性,穩定性意味著可持續發展。吸煙和酗酒除了危害人體健康,還影響空氣質量和糧食供應。

  第五,“綠色消費”尤其反對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不僅增加了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而且助長了人的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工業化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著過度消費。我國民間流行的婚喪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等現象也屬於過度消費。這些行為既浪費資源,又沒有給人民帶來一種滿意的生活,對人對己對環境都是弊大於利。節儉消費則會減少資源索取和環境的污染荷載,有利於環境保護;如果人主動地放棄多餘的物質消費,對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處的。在國外,節儉消費源遠流長,即使在過度消費盛行的工業化國家,節儉消費也沒有被消費主義的狂潮所淹沒。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實行節儉消費尤其必要。

綠色消費的產生

  綠色消費的產生,要從人類經濟發展的問題談起。人類的經濟的發展,本質上就是與地球大自然系統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類不斷地從自然取得物質資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爾後又不斷將廢物排放到自然,經過自然的“凈化”作用,重新轉化為自然物質。人類出現以來,就是不斷地從自然獲取物質資料,逐漸積累,終於達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質文明。沒有自然資源,人類社會經濟、文明的發展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自然資源並不無限的。人類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必須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一方面,人類向自然取得物質資料,要以自然的再生產能力為前提,而自然界許多資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對於這些資源,就不能過快地將其耗盡;另一方面,人類將排出物返還自然,要以自然的“凈化”能力為限,否則,就只能是對環境的污染。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這種不平衡就不斷地出現了。馬克思《資本論》中講到資本主義大工業和城市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時曾經指出:大工業“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恆的自然條件。”如今,這種情況果然嚴重地擺在人們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人們終於開始覺醒,“綠色”觀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經過4年時間,調查了使用化學殺蟲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後,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在這本書中,卡遜闡述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了這些化學殺蟲劑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指出人類用自己製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於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W.S.高達在國際開發年會上發表了“綠色革命-成就與擔憂”的演講,首先提出了“綠色革命”的概念。從此,“綠色”一詞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師戴維·麥克塔格特發起成立了綠色和平組織。1972年羅馬俱樂部提出“成長的極限”,報告提醒世人重視資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環境破壞問題。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人類應該將自己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協調起來,尋求生態、能源、人口三者協調、健康發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建立一個環境優美的“綠色文明”。“綠色消費”就是在這一“綠色運動”中提出來的。

綠色消費與傳統消費的區別

  1.中心不同傳統消費是以滿足人的需求為中心的,不管這種需求是否合理,是否適度,也不管這種需求對生態環境是否造成破壞。在傳統消費理念下,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無限膨脹的私欲,瘋狂的掠奪大自然,破壞生態環境。僅就我國而言,2000年,原煤的開采量每天為273.4萬噸,原油開采量每天為44.7萬噸;為了擴大人類自己的生存空間,大肆砍伐森林、圍湖造田,致使野生動物失去自己的家園;為了滿足吃野味的欲望,置法律於不顧,大肆捕殺野生動物。人類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還把人類消費的廢棄物置於大自然中,使自然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某些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

  綠色消費則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中心,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旨。在綠色消費理念下,人類把地球上生存的動物和植物看作自己的鄰居和朋友,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對人類的行為自覺地加以約束和限制,把人類消費行為對自然的破壞降到最低點,直至消失。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平衡的同時,也保護人體自身的生態環境平衡,滿足人體的基本需求。例如,人們在滿足吃的欲望的時候,講究營養搭配,講究適量適度,要求所食用的食品是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食品,不會給人體帶來額外的負擔,如肥胖、高血脂與高血壓等。

  2.著眼點不同。傳統消費的著眼點是眼前的代內消費公平,這種公平是以國家甚至是群體為單位的。例如,確定價格下的某一產品,對於具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來說是公平的;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下,某群體的消費相對是公平的。傳統消費形式下,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人們生活水平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消費常常是不公平的。這種不公平表現在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消費不公平,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消費不公平,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消費不公平。有資料顯示,富人世界占全世界人口的1/4,卻消費了世界穀物的一半,肉類和乳類的75%,林產品的78%工業品的60%,能源的80%,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僅如此,當代人為了滿足眼前的需要,大量開采有限的自然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隨著開采技術的進步,開采數量越來越大,由於忽視環境技術的開發與利用,這種行為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度非常大。我們當代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而剝奪了本應屬於子孫後代所享有的資源,造成了代際之間消費的不公平。綠色消費則著眼公平消費,這種公平既包括人際消費公平,又包括國際消費公平;既包括代內消費公平,也包括代際消費公平。雖然這些公平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實現的,但消費公平卻是綠色消費的基本準則。

  3.追求不同。傳統消費追求奢華,倡導高消費、多消費和超前消費,從而造成大量的浪費。在傳統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影響下,消費水平的高低,例如,吃好的、穿名牌、住別墅洋房、開高檔轎車,成為衡量人們身份與地位的標準。因此,人們常常不是為滿足人的需要而消費,而是為了顯示身份和地位,為了掙面子而消費,其結果造成極大的浪費。據1997年7月1日《今日美國報》報道的美國農業部公佈的一份報告說,美國人每年扔掉的食物多達365磅,全國每年浪費的食品高達960億磅,其中僅5%就能供40萬人吃一年。綠色消費則崇尚自然、純樸、節儉、適度,主張滿足人的基本需要,但它不是倡導禁欲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倡導在現有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下,在合理的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使人們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地滿足。

  4.前提條件不同。傳統消費是在資源過度耗費、利用率較低的前提下進行的。由於受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在生產消費品時,資源消耗量過大,利用率較低。就我國而言,黑色金屬礦資源利用率為36%,有色金屬礦資源利用率為25%,非金屬礦綜合回收率為20%~26%,礦產資源總利用率不到50%,低於發達國家水平20%左右。綠色消費則是在充分利用資源、合理使用資源的條件下進行的。資源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其開采與消耗以不超過自然生態的供給界限為最佳。對於不能再生的資源,在開采和消耗的同時,積極開發和尋找可替代資源,將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留給後人使用。

  5.結果不同。傳統消費已經帶來了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惡果,由於人類的過度行為,地球上的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大規模消失,全球森林在過去的100年中已減少一半以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相當嚴重,世界上沙漠化的土地已達3600萬平方公裡,幾乎是中國、俄羅斯、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大量的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同樣,由於人類的活動,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如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酸雨、光污染、化學污染、白色垃圾等。綠色消費則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放在首位。在綠色觀念指導下,生產消費過程將實施清潔生產技術。生活消費首先是消費綠色產品,其次在消費過程中,不會帶來環境污染,如生活垃圾分類包裝、不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廢舊家用電器要合理回收和再利用等。

  綜上所述,綠色消費與傳統消費相比,突出的優勢就在於人類的消費行為與自然環境相和諧,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相統一,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時期,如果不能認真汲取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教訓,必將重蹈覆轍,付出沉重的代價,增加發展成本,既給可持續發展設置障礙,又損害了後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因此,無論從眼前還是從長遠著眼,我們都必須實施綠色消費。

當前我國綠色消費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在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推動下,我國綠色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大,綠色消費越來越多,但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就企業而言,存在以下不足

  1、開發力度不足,提供綠色產品的動力不足。企業提供的產品是實現綠色消費的前提。由於綠色產品的開發難度大、成本高、風險大、獲利不確定,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一方面,由於外溢的收益無法內化,另一方面,與非綠色產品生產的企業競爭不公平,必然使企業選擇綠色產品生產、營銷的動力不足。此外,我國企業目前普遍缺乏對綠色產品發展前景的深刻認識,很多企業仍然重視短期收效快、經濟效益大、能迅速為企業帶來利潤的一般產品的開發,而輕視長期前景好、眼前投資高、能長久增加社會效益的綠色產品的生產與開發,從而使製造商提供的綠色產品非常有限。

  2、對技術改造投資不足,生產管理水平較落後。與發達國家企業大量使用高科技,形成龐大的綠色產品製造市場相比,我國存在對綠色產品製造業重視不夠、投資不足等缺陷,使我國目前的綠色產品製造業還未形成規模,產品結構單調,分佈結構不均衡,技術落後,根本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據有關調查,目前各大城市中的商場、超市,綠色產品的上架率不超過10% 。

  3、對綠色產品的市場調研不足,宣傳不到位。目前雖然很多有發展眼光的企業看到了綠色產業的先機,也致力於對綠色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期望在競爭中以“綠色”制勝,但在具體操作中由於對綠色產品缺乏深入細緻的調研,對綠色產品目前的市場份額市場需求、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支付能力等未作調查、細分,盲目開發,使一些綠色產品的生產脫離實際而難於暢銷。另外,很多企業對綠色產品的宣傳不到位,要麼宣傳不夠,使消費者難以認識並消費其產品;要麼過分渲染,誇大其詞,使消費者不敢相信其產品;還有的企業在宣傳中假冒綠色產品,謊報綠色指標,使消費者對綠色商品失去信任。所有這些都制約著綠色產品的生產和營銷,從而阻滯綠色消費的實現。

  (二)從消費者角度看,存在以下制約

  1、消費者收入水平低的制約。綠色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小,其實現的途徑是在製造資源、製造工藝等方面進行持續的創新。這要求製造商對產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綠色產品成本高、價格貴,其消費屬於高層次理想消費,綠色產品消費需求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較高。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只有在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條件下,更高的需求才能成為其追求的目標。這要求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相對較高。而我國目前整體收入水平不高,大部分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仍處於較低或中等階段,有的還處於貧困階段,僅僅追求基本生存消費的滿足。在此情況下,要求所有消費者實現消費行為的綠色化在消費者收入水平上存在很大障礙。

  2、綠色消費觀念還未深入人心。消費者普遍具有較高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以及責任感是實現綠色消費的終極支撐。我國居民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最近幾年有明顯提高,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的消費行為逐漸趨向綠色化、生態化:綠色農業、綠色食品、綠色營銷綠色家電綠色服裝生態住宅生態旅游等,日益成為人們時尚的追求。但從總體上講,人們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綠色意識還遠遠不能達到實現綠色消費的要求,綠色消費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據調查顯示,我國目前真正的“綠色消費者”只有四分之一,“非綠色消費者”接近三分之一,“準綠色消費者”接近二分之一,“反綠色消費”在現實中還有很大的市場,並且我國農村居民的綠色消費觀念遠遠落後於城鎮居民。

  3、綠色消費行為不夠成熟,消費仍然比較盲目。由於我國消費者缺乏綠色消費知識,對綠色消費概念的理解比較膚淺,不夠全面,造成當前綠色消費行為不夠成熟,消費仍然比較盲目,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消費還沒有形成主動的選擇,對綠色產品的判別方式不夠科學等問題。

  (三)就產品市場而言,存在以下障礙

  1、綠色產品入市難。我國政府雖然大力提倡綠色生產綠色營銷,但目前綠色產品入市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以食品為例,要申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一方面手續繁雜,另一方面農副產品只能是經過規模化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對於中小型無公害蔬菜基地和農民自己生產的不用化肥、農藥的蔬菜,國家還沒有相應的標準來衡量、規範這些產品,消費者購買時沒有有效的標誌來鑒別這些產品,工商部門要打擊假冒的“無公害食品”也無法可依,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綠色市場的擴大。

  2、綠色產品流通不暢。目前在我國,綠色產品流通中還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關卡、收費,運輸中缺乏統一標誌和標準,在途污染時有發生;全國尚未建立從批發到零售的綠色產品流通網路體系;綠色產品的專營商店、綠色食品和蔬菜專門攤位、綠色產品的連鎖商店在市場上很少見,甚至是空白;尚未舉辦影響力較大的綠色產品的展銷和貿易活動。

  3、綠色市場秩序混亂。按照我國相關法規的規定,“綠色產品”必須擁有綠色標誌,綠色食品的標誌則是由我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的包裝上都同時印有“綠色食品”商標標誌和“經我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字樣的文字和批准號,同時產品包裝上貼有防偽標簽,該標簽上的編號與產品標簽上的編號一致。除食品以外的其他產品如冰箱、彩電、空調等產品生產是否符合環保標準,則需要由我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委員會組織評定,頒發“環境標誌”,標誌上標有“我國環境標誌”字樣。這樣,判別綠色產品的唯一依據就是產品合法的綠色標誌。但由於有關部門對“綠色食品”的標誌、“我國環境標誌”宣傳不力,使消費者難以認清真正的綠色產品,企業也難以掌握綠色標誌的申請認證途徑;認證部門科技投入不足,檢測手段落後,尚未形成方便、快捷、經濟、易普及的檢測手段。

  此外由於我國至今還沒有成立專門的綠色管理部門,沒有一個行政機構專門負責制定綠色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綠色市場尚未形成一個完善、規範的管理體制,造成綠色產業和綠色市場處於無序狀態,假冒綠色產品充斥市場,使消費者喪失對“綠色”的信任,對消費的綠色產品的滿意度不高,放棄對“綠色”的追求。

當前促進我國綠色消費的對策建議

  為了促進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的形成和消費行為的成熟,進而推動企業的綠色營銷活動,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微觀基礎,應該從政府、企業、消費者協會、消費者等不同層面,採取相應的措施。

  1、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創造良好的綠色消費環境

  首先,政府應完善並嚴格執行綠色核算體系,把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綠色消費、綠色環保等各項指標作為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並將其作為各級領導幹部選拔任命、晉級提升的重要標準;

  其次,政府有關部門要承擔起對全民進行綠色教育的責任,針對不同層次的對象,採取不同方式進行不同內容的教育培訓,以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和綠色消費知識水平,增強全社會的綠色消費意識;

  第三,政府應將綠色產業列人國家支持性產業政策範圍進行扶持,增加對綠色產業的投資,提高企業的科研與開發能力,並促進綠色技術的引進和推廣。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綠色企業,引進先進的環保技術清潔生產設備。完善綠色獎勵政策,使綠色企業享有減免稅、優惠貸款、加速折舊、發行綠色債券等權利。建立綠色產業發展專項投資基金和綠色銀行,支持創建和發展綠色企業;第四,政府應強化綠色認證,加強綠色產品的標識管理,統一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判別標準,完善綠色法規,加強綠色監管,加大對綠色產品生產銷售中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創造良好的綠色消費環境。

  2、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轉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強化綠色消費的內在驅動

  首先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使消費者能主動學習有關綠色消費和綠色產品的知識,正確理解綠色消費的內涵,讓消費者認識到綠色消費不僅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健康的保障,還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使人們的生活消費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只有讓消費者充分認識綠色消費的意義和綠色消費所能帶來的好處,才能使消費理念深人人心,綠色消費模式才能得以實現。

  其次,政府可出面組織成立具有權威性的綠色組織,通過綠色組織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和綠色消費理念的教育宣傳推廣工作,讓廣大消費者樹立綠色消費觀念,追求綠色消費時尚,主動選擇綠色消費;

  第三,加強對消費者行為的監督控制,強化環境意識,使消費者積极參与環境保護行動。

  3、優化企業的綠色營銷策略,提高綠色消費的效果

  首先,企業要從可持續發展出發,樹立綠色營銷觀念,實施綠色營銷組合策略,尤其要加強綠色產品的開發,真正保證綠色產品的綠色效果;

  其次,企業應以市場經營為導向,在原材料的採購、產品的設計和製造、保管和運輸各方面堅持綠色標準,加強對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的安全控制,為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產品;

  第三,企業應以產業化經營為切人點,加強技術創新,努力降低產品成本,制定合理的綠色產品的價格,激發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消費動機;

  第四,企業應堅持誠信原則,客觀宣傳綠色產品,科學介紹綠色產品,提高顧客的綠色消費滿意度。

  4、強化消費者協會職能,維護消費者綠色消費權益

  首先,消費者協會應該從維護消費者權益出發,繼續深化綠色消費主題活動,找準活動的切人點,註重活動效果,尤其要註意對廣大農村消費者和城鎮中、低收人消費者的綠色宣傳與教育,真正使綠色消費觀念深人人心;

  其次,消費者協會要積極受理消費者在綠色消費中的投訴,加大維權力度,維護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權益,增強消費者的綠色消費信心,促進全社會的綠色消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綠色消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63.24.112.* 在 2011年6月9日 10:24 發表

不要砍樹

回複評論
163.32.177.* 在 2015年10月14日 11:53 發表

回複評論
令狐克梅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0月27日 10:01 發表

我完全符合這個綠色消費的定義

回複評論
935764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0月27日 14:17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163.21.206.* 在 2019年10月28日 15:43 發表

163.32.177.* 在 2015年10月14日 11:53 發表

回複評論
163.20.242.* 在 2020年10月6日 10:01 發表

讚讚喔

回複評論
M id 38d909085e2554c73de28e13df716eef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2月20日 13:48 發表

“綠色消費”≠“消費綠色”

回複評論
161.81.161.* 在 2021年4月5日 12:22 發表

綠色購物的好處/特點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