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矛盾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就業矛盾分為結構性和一般性就業矛盾。結構性的就業矛盾,即勞動者的技能無法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業政策應該向以結構性失業為主攻方向的新就業政策轉變。一般性就業矛盾是指缺乏足夠的工作崗位而引起的就業矛盾。
- (一)我國國情決定著就業矛盾上升的解決將是長期和艱巨的過程
我國是從一窮二白走來的。經過建國後全國各族人民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奮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總體還沒有改變,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還占很大比重。突出表現為: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過快.新增勞動力多。勞動力素質低.我國每萬人中擁有的大學生人數,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還不如某些發展中國家。高級技工在勞動力中所占比例很小。經濟文化落後制約著就業矛盾上升的解決,這是我們認識我國就業矛盾上升的出發點和著眼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實踐證明體制轉型成績是巨大的。但同時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體制轉型使潛在的失業顯性化。一是表現為農村改革使大批剩餘勞動力需求尋找新的就業領域和就業機會。其中相當比例流向城市。有研究人員對影響失業的因素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結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造成的失業約占社會失業比重的11%左右。二是表現為國有企業改革需要優化組合。在傳統體制下,實行計劃就業,形成一種非自願交換就業配額機制。在向市場經濟機制轉型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經營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企業大量隱性失業就必然公開化成為下崗人員或失業者。近幾年來,約有1750萬員工下崗。而隨著改革的逐步深人,將人有幾千萬冗員下崗,進人再就業大軍。這是發展的代價,是我們必須付出的。
- (三)科學技術飛速進步,新技術迅這推廣和應用,促進產業結構加速升級換代,造成結構性失業大量存在。
在激烈的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中,企業的組織結構,在經歷新的重大的調整;人類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經歷深刻變革;科技進步必然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又會造成大量結構性失業人員產生。
- (四)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未能吸納大量下崗失業人員。
第三產業是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卻很不充分,從業人員比例偏低。目前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僅占全國從業人員的27.7而美國1997年時已達到81.2%,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達到50%左右。
我國目前的就業矛盾不僅存在總量問題,還存在結構問題。結構問題主要反映在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的結構上。在勞動力市場上,一方面某些專業過剩使一批大學畢業生成為失業者;另一方面由於某些技術工種斷檔.而導致技術工人嚴重不足。從中看出我國教育結構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對辦國際一流大學強調和投人的多,而對辦職業教育強調的投人較少,致使人才結構嚴重失衡,增大了就業的壓力。
解決就業矛盾上升的對策[1]
- (一)做好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
1.宣傳、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自強不息的理念。自強不息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的生存之本。中華民族哺育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就是自強不息。樹立自強不息的理念,鼓舞我們迎接挑戰,頑強拼搏,信心百倍。樹立自強不息的理念,我們開展幫貧解困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年年幫,也會年年貧。還是國際歌唱得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帶,要創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2.宣傳、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終生學習觀,努力提高自身紊質。我們說的學習,不僅指在學校學習,而泛指廣義上的學習。終生學習是我們需要接受的觀念。學習,學習,再學習將成為現代人的“座右銘”。既要向書本學習.更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學習過去的知識,現要學習前沿的知識。只有掌握了前沿知識,才能迅速提高自身素質。廣大人民群眾的素質提高了,就會自如地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還會創造出新的就業門路來。
3.宣傳、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講求實際,實事求是的就業觀。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興趣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只有到了生產力極大發展時,每個人的興趣才能充分得到滿足。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充分滿足個人的就業興趣,要適應時代變化去就業。幾十年乾一項工作,終生固定不變的就業、隨著時代發展變化已經在變化,要在變化中尋找自我興趣的滿足。
- (二)各級政府要全面徹底地承擔起自己的職責
1.將就業問題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各級政府在制定和落實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時二要將充分就業擺在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視。各級政府在抓GDP提高的同時,要實事求是地制定就業指標,這項指標應含有就業的數量指標和就業的質量指標。考核政府工作時,既要考核經濟指標,又要考核就業指標。
2.進一步建立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要制定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優惠政策.並落到實處。我們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對下崗失業特困職工優惠政策要落到實處.工作要到位。鼓勵他們自己獨立創業。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沒有優惠政策,沒有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經濟環境,他們創業就是一句空話。
3.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吸納就業人員。實踐證明,凡是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失業率就降到最低點。江浙及其他發達地區的經驗已經證明瞭這一點。遼沈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遠不如先進地區。必須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現階段的重要經濟成分。對待他們要和公有制經濟一樣對待。
4.發展社區服務.解決困難人群就業。社區服務的內容很多,如社區幼兒保育.養老福利、老年活動、醫療衛生、商業飲食、郵電通訊、金融儲蓄、家政服務、清潔綠人、物業管理、配送快遞、修理維護、體育文藝等。社區服務的崗位對勞動力技能素質要求不高,就業門檻也較低,比較合適那些年齡偏大,技術素質較單一的下崗職工,而他們又恰好是下崗失業人群中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現在的問題是組織好,協調好。社區服務業也要講求經濟效益,賠本企業無法生存,但只能是微利,主要是解決下崗職工就業難。
5.深化教育改革,創造學習型社會。讓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充分發近出來。為解決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的結構矛盾,學校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上大做文章。大中專學校既要按市場需要設置專業,又要搞好動態平衡。要註意培養人才的多層次、多樣性。除辦好現有的大中專學校外,要努力辦好各種職業技術培訓,使廣大人民群眾想學習的願望得以實現。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創造人人愛學習,喜歡學習的氛圍,從單位到社區都要有學習場所,學習條件,使每個人都能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充電、用知識的鑰匙打開每個人大腦里的聰明才智。那時,中華民族自然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 劉世權.對我國就業矛盾的分析和解決的思考[N].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