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信息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審計信息化(audit informatization,auditinfo)
目錄 |
審計信息化是指被審計對象進行財務工作和經營時,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其審計目的,收集必要的審計證據,採取必要的審計程式,對企業的運營的合規性以及利用電腦以及網路生成的財務信息進行審計的工作。
審計信息化的構架[1]
信息技術在經濟釺理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審計環境和審計對象發生變化,作為經濟監督重要組成部分的審計丁作,必須在思想觀念、人員素質、審汁標準、審計方式和審計手段等方面進行變革,審汁作業廳式必須與時俱進.全面實現審計信息化 審汁信息化的構架主要由基礎設施、應用系統、審計知識庫、標準規範和人才建設5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l、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主要是指信息設備和網路系統。信息設備包括電腦、傳真機、電話等,它是人和信息基礎設施的介面設備。應當按照“資源共用、佈局合理、經濟實用、確保需要”的原則,構建審汁信息化網路系統,審計信息化網路系統由內部網和外部網構成。內部網是在一個協同作業的審計組織內部,採用Intranet技術實現該組織應用需求的網路應用系統。外部網是利用Intranet技術搭建的,以信息資源共用為目標,是實施審計信息公共服務的網路應用系統。
2.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是審計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它可以輔助審計人員完成審計作業、審計管理和審計決策工作。應用系統主要包括數據採集與分析系統、審計作業系統、審計項目管理系統、審計機構管理系統、審汁行業管理系統、審汁決策支持系統和審計辦公自動化系統。數據採集與分析系統可以訪問不同類型的資料庫,採集審計對象的電子數據,並提供數據分析工具,供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分析,以便發現疑點,搜索線索。審計作業系統提供了工作底稿製作平臺。利用審計作業系統,審計人員可按照審計作業順序,藉助底稿製作平臺製作各種審計工作底稿,執行審計工作,從而規範工作底稿,提高審計效率。審計項目管理系統可以對審計項目從受托登記到審計進度、成本控制、工作業績考核、案卷歸檔等全過程進行管理。審計機構管理系統可以對政府審計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機構設置、部門管理、員工管理、業務管理、執業成本管理、檔案管理、日常工作安排和培訓管理等。審計行業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處理行業管理信息,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審計決策支持系統可以利用資料庫和數據倉庫技術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為選擇、比較、決斷重大審計事項提供有效支持。
審計辦公自動化系統可以實現審計組織的信息資源共用、內部電子郵件、網上公文審批和自動流轉、工作日程安排、小組協同辦公、工作流程自動化。在審計信息化建設中,必須倡導一些具有實力的知名軟體公司.積極研製開發審計應用系統.大力推廣其產品.從而帶動審計信息化的發展。
3.審計知識庫
審計知識庫存儲了審計法規、審計準則、審計指南、審計案例及其他相關信息,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可以隨時查閱。在實際工作中,應及時更新和完善審計知識庫。
4.標準規範
為促進審計信息化的發展。必須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標準規範,包括法律規範、業務規範和技術規範。我國已建立了與審計相關的法律規範,然而,由於被審計單位實現了信息化.審計環境發生了變化,在實際審計工作中會出現一些新問題,而現行法規中並未明確規定,導致在審計實踐中遇到了法律障礙.因此,必須不斷完善法律規範。業務規範是指審計準則和審計指南.業務規範滯後也會影響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制約審計信息化的發展,審計準則和審計指南應考慮信息技術環境和出現的新型審計業務而不斷完善。審計信息化不僅要有信息技術的支持。還要開發許多種審計軟體,應用於審計工作的各個領域,特別是“金審工程”的實施.要把多種軟體開發統一到“金審工程”應用系統平臺上。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技術規範.制定審計應用平臺數據交換介面標準、審計軟體開髮指南等,使審計軟體的開發更加系統化、標準化,從而延長軟體生命周期,節約開發成本。
5.人才建設開展
審計信息化工作,人才建設是關鍵,需要一支既熟悉審計業務又掌握信息技術的高素質的審計隊伍。因此.必須做好人才培養建設工作.建立人才考核評價機制。不僅要大力培養現行審計人員應用信息技術和審計軟體的基本能力,而且要培養一大批具有豐富審計經驗和較強信息技術能力的審計人才.抓好審計信息化骨幹和專家隊伍的培養,以推動審計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通過對審計信息化及其構架的探析,不僅使我們對審計信息化的內涵與具體內容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而且也為實施審計信息化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框架體系。實施審計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審計信息化的構架,從審計業務和審計管理的整體需求出發,按照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審計方式和審計管理方式,確立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路,才能實現審計業務與審計管理相融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資源.更好地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
開展審計信息化的意義[2]
1.加快審計信息化步伐是審計工作發展的客觀需要
審計信息化以傳統審計為基礎,繼承了傳統審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是傳統審計的一部分。 當前審計工作的發展正經歷著歷史性的飛躍,新的形勢和任務促使審計工作要向更科學、更 合理、更貼近實際的方向邁進。審計信息化可以有效地節約現場審計工作時間,極大地提高 了現場工作效率和審計工作質量。
2.審計信息化是審計工作發展的現實選擇
審計信息化利用電腦技術快速、準確的特點,提高審計效率,使得全面審計成為可能。審 計信息化可以緊緊把握被審計單位和審計對象經濟活動的實質,為各單位在拓展審計空間、 加強巨集觀經濟管理和監督服務等方面構築有利的作業基礎和信息平臺。採用先進的審計技術 方法和手段可加速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的變革與創新。
3.審計信息化是實現審計工作轉型的重要措施
審計工作正處於傳統審計向現代審計發展的轉型期,審計信息化是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審 計工作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吸收、借鑒現代審計的經驗和方法;要提高審計工作的科技含量 ,就要把信息化建設,看成是提高審計效率,改善審計手段,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 的一個重要途徑。審計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個方法、手段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審計事業發展 轉型的大問題。
4.審計信息化是審計工作轉型的重要手段
審計人員可以利用審計信息化系統軟體進行數據挖掘技術,高效、準確地收集各種電子數據 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在審計環節上設置疑點控制,實行適時監控;可以直接彙總查詢各項 財務數據,並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抓住審計的重點;可以不再埋頭翻閱眾多的賬薄、 憑證,可以直接利用審計軟體進行查詢、篩選,摘取審計疑點,尋找審計線索。審計信息化 就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做出正確的判斷,為領導決策提供及時的審計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審 計信息化的作用。
審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2]
從審計工作發展的需要和發展規律分析,審計信息化是切實可行的,也是必然的,但從當前 審計實際運作的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難以剋服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阻礙和制約 著審計信息化工作的推進。
1.審計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制約著審計信息化的發展
在認識上存在著用傳統思維方式看待審計信息化,缺乏推進審計信息化的信心和遠見,遇到 困難時,不是從主觀上找原因,而是簡單地否定審計信息化的應用價值;對審計信息化持觀 望和等待的態度,認為審計信息化沒什麼大的用場,還不如手工審計快,不願把時間浪費在 掌握信息化技術上;存在著技術困難和理念困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審計信息化必將帶來人 們思維方式、審計作業方式和作業流程的變革。
2.審計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不高制約著審計信息化發展
審計機關面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是審計業務水平與審計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一方面,審計人員雖然有豐富的財會、審計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但由於電腦知識結構上的 欠缺,很難提出符合信息化規律的審計需求,將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轉換為電腦可以操作 的語言還需要有個磨合的過程。另一方面,年輕的審計人員雖然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但 由於非電腦專業畢業,缺乏深層次的電腦系統設計技能,很難完成較大的實質性的審計 程式的實際運用與軟體設計工作。
3.認識不夠制約著審計信息化的發展
當前,個別審計部門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重開發輕推廣、重形式輕實效等現象,不同程度 影響著審計信息化作用的發揮。審計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島”現象,一方面,沒有對分散的 信息資源實行統一的管理和使用,從而造成審計信息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有的審計部門 沒有實現互聯互通,沒有為審計信息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境。
審計信息化進展緩慢的原因[2]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也將廣泛地應用於審計領域之中,與傳統的審計理論進行 不斷地分化與組合,加速審計理論、審計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同時也帶來了形成審計風險的 新的因素。這些情況有形或無形地阻礙了審計信息化的發展,其主要原因為:
1.主觀方面的原因分析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影響審計信息化的推廣。就目前各部門對待審計信息化建設的 情況來看,不是很樂觀,主要是在於各部門領導對審計信息化認識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審計 信息化的進一步推廣存在一定的難度。
(2)審計工作人員不願意主動接受審計信息化。傳統手工審計下,更多的是依靠人的經 驗和主觀判斷能力,而對審計信息化中的電腦審計、聯網審計這些新生事物,由於比手工 處理的信息系統更為複雜、技術要求較高,一時無法適應,從心理上不願接受。
(3)審計實踐較少,阻礙審計信息化的推廣普及。從現在的實際情況看,研究審計信息 化的理論性的東西不少,但是實用性、可操作性的東西不多。許多正在探討的,或者已經研 究出成果的審計軟體,看似對審計很有幫助,但是仔細的研究發現,與實際工作相比差距還 是很大的。
2.客觀方面的原因分析
(1)素質不高,技術薄弱,制約審計信息化的深入發展。要開展審計信息化,其中最基 本的條件就是要有電腦管理人才。目前審計工作中,由於審計信息化理論和實踐研究相對 滯後,複合型的審計人才匱乏,技術力量比較薄弱,這在客觀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審計信息 化的健康發展。
(2)信息技術環境下審計風險依舊存在,與傳統的審計理論進行不斷地分化與組合,極 大地加速了審計理論、審計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同時也帶來了形成審計風險的新的因素。① 不能有效確定對被審計單位會計核算系統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存在信息化條件下出現“假賬 真查”問題,給審計工作增加了審計風險;②因操作失誤、程式處理錯誤、非法入侵和網路 傳輸故障等均可能對電子數據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泄漏,增加了審計風險;③在審計信息化中 ,傳統的審計線索不復存在,幾乎實現了自動化操作,電子數據存在安全問題,不像在傳統 審計中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從而增加了審計風險;④信息環境下,若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 不完善,其內控功能是否恰當、有效直接影響系統輸出信息的真實和準確,內控環境的複雜 性以及內部控制的局限性也使舞弊行為有機可乘,從而增加了審計風險;⑤被審計單位目前 採用的會計核算軟體大多採取了不同的資料庫平臺和資料庫結構,會計核算軟體數據介面不 統一,電子數據難於轉換、分析,使得審計人員較難整理、分析財務數據,必然會帶來審計 風險。
(3)會計核算軟體的多樣性和保密性,造成審計軟體滯後於會計核算軟體的發展。①目 前商品化和各單位自行開發的會計核算軟體數量非常多,而且程式和數據結構各不相同,要 利用電腦和通用數據轉換程式,自動轉換成審計工作所需的數據文件,實際上很難做到; ②會計核算軟體開發公司不會告訴我們軟體設計過程、程式文本和數據結構。相反,他們為 了維護公司利益,保守其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只會採取愈來愈嚴格的防範與保密措施。於 是客觀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一方面,審計要求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和會計電算化運行中的 中間結果及最終結果愈透明愈好,另一方面,商品化的會計軟體供應商們則希望保密程度愈 高愈好,即愈不透明愈好。
審計信息化問的解決措施[2]
1.大力宣傳審計信息化,把握好“認識關”
認真總結以往的經驗和做法,轉變觀念,通過不遺餘力的宣傳推動,使領導和審計人員全面 準確地理解審計信息化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將審計信息化工作列入整體工作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①轉變觀念,既要破除神秘感、剋服“恐高症”,又要摒棄“無用論”、“無為 說”,為推進審計信息化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②要提高對審計信息化的研究,探討現代化 新技術對傳統審計的影響,開拓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加強對審計對象、審計方法、審計線索 、審計技術的研究。
2.不斷提高審計人員電腦技術的使用能力
審計部門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優化審計隊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培養一專多能的複合 型人才,使既熟悉審計業務,又瞭解和掌握電腦、法律、經濟管理、工程技術等知識的人 員,為審計信息化儲備一批高素質的人才。①要提高電腦技術人員將電腦技術與審計思 路相結合的能力,掌握新的審計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②要普遍提高審計人員的電腦 操作水平和審計軟體的使用水平,使審計人員能廣泛開展審計信息化;③要重點提高審計人 員的電腦專業知識,只有對審計的對象的信息化程度、應用技術、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充 分瞭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信息化的建設與研發。
'3.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廣審計信息化
由於各地經濟基礎不同,決定了各 地的財力也不一樣,因此必須因地制宜,逐步推廣,以點 帶面,先易後難。審計信息化是大勢所趨,是客觀發展的必然,畢竟是高科技的產物,從全 國來看,審計信息化尚處於發展初期,各級都在探索新的發展方法、發展空間及發展方向。
4.正確評價審計信息的作用及審計評價環節存在的風險
(1)對審計信息化作用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即審計信息化在審計工作中的定位應明確 為“輔助性”,它不是取代,也不可能代替專業人員的審計。①審計信息化範圍也是有限的 ,審計人員不應有過高期望,只要審計這個行業存在,審計人員的經驗與職業判斷就會始終 占據主導地位。②對待審計信息化既不能期望值過高也不能畏難發愁,任何事務都有兩面性 ,既然高科技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必然會有相應的弊端。
(2)要正確評估審計信息化給審計工作可能帶來的風險,儘可能避免或減小審計風險。 ①審計人員在審計時必須認真檢查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數據是否真實、是否屬審計時間範圍 內的財務數據,是否屬結賬後的數據,各個會計期間的電子數據是否連貫,並需要對數據進 行覆核;②採用就地審計或突擊審計的方式,在審前調查或進行審計時,事先不通知被審單 位電腦管理員,取得被審計單位人員對電子數據所作的現場備份數據,以防操作員將數據 篡改、刪除等;③積極取得被審計單位的支持和配合,詢問被審單位人員在審計時間範圍內 是否發生過信息系統異常或錯誤等;網路系統採取何種安全措施。
5.統一會計核算軟體數據介面,為電腦審計順利有效開展提供保證
為保證財務核算軟體自身的安全性和數據轉換的統一,建議被審單位強制執行有關技術標準 並與有一定資質的專業財務軟體公司合作開發軟體,逐漸消除自行研發的財務軟體。對於目 前流行的財務軟體,建立與之相適用的數據採集轉換介面,增加電子數據的規範性和透明性 ,使審計人員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工作重點由數據採集、轉換、清洗轉移到數據分析、挖 掘、開展電腦審計上。
6.積極開發審計軟體,縮短審計軟體與會計核算軟體之間的水平差距
借鑒信息化建設取得的經驗和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先進的數據倉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對海 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利用分散式資料庫技術、嵌入式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等加快聯網審計 軟體的研發,積極探索新型審計軟體使用的研發,逐步使審計軟體的功能儘快適應被審單位 的信息化進程。
當前審計工作的發展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發展轉型時期,審計工作要發展就必須適應信息 化的發展,也必須適應審計對象、內容和手段的變化,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不斷轉變審計 觀念,在發展中不斷前進,審計工作應該抓住大力推動信息化的契機,加大審計信息化的研 究力度,讓審計信息化技術更好的服務於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