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創業者(Entrepreneur)
目錄 |
創業者是指創業活動的推動者,或者是活躍在企業創立和新創企業成長階段的企業經營者。
創業者並不等於企業家,因為多數創業者並不可能完全具備企業家必備的個人品格。創業者只有不斷完善個人素質,帶領企業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才可能逐步轉變為真正的企業家。
創業者類型[1]
(一)從創業的背景和動機上看可劃分為:
1.生存型創業者
生存型創業者指自主創業的下崗工人、失去土地或不願困守鄉村的農民及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
2.變現型創業者
變現型創業者是指過去在黨政機關掌握一定權力或者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當經理人期間積累了大量市場關係併在適當時機自己開辦企業,從而將過去的權力和市場關係等無形資源變現為有形財富的創業者。目前,後一類變現者是主體,前一類變現者在增加,而且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鼓勵公務員帶薪下海,允許政府官員創業失敗之後重新回到原工作崗位。但是,這種做法有可能造成市場競爭環境公平性的人為破壞。
3.主動型創業者
主動型創業者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盲動型創業者,一類是冷靜型創業者。盲動型創業者大多極為自信,做事衝動。有人說,這種類型的創業者大多同時是博彩愛好者,喜歡買彩票,而不太喜歡檢討成功概率。這樣的創業者很容易失敗,一旦成功也往往是一番大事業。
(二)從在創業過程中所處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上看可劃分為:
1.獨立創業者
獨立創業者是指自己出資、自己管理的創業者。其創業動機和實踐受很多因素影響,如發現很好的商業機會,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對目前的工作缺乏興趣,對循規蹈矩的工作模式和個人前途感到無望,受他人創業成功的影響等。獨立創業充滿挑戰和機遇:可以自由發揮創業者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可以主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按照個人意願追求自身價值,實現創業的理想和抱負。但是,獨立創業的難度和風險較大:可能缺乏管理經驗,缺少資金、技術資源、社會資源、客戶資源等,生存壓力大。
2.主導創業者與跟隨創業者
主導創業者與跟隨創業者是相對的。在一個創業團隊中,帶領大家創業的人就是團隊的領導者,即主導創業者,其他成員就是跟隨創業者,也叫參與創業者。
創業者基本素質構成[2]
圖一 創業者的基本素質構成
根據我國的創業環境,創業基本素質包括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品質、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結構等四大要素。如圖一所示,以上四個方面的要素中,每一項要素均有其獨特的地位與功能,任何一個要素髮生變化或殘缺不全,都會影響其他要素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其他要素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乃至影響創業的成功。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品質、創業能力、創業知識結構要素之問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形成相互制約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一個未來的創業者,不僅要註意在環境和教育的雙重影響下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而且要重視其整體結構的優化,在創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業素質。
創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2]
1.文化知識豐富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單憑熱情、勇氣、經驗或只有單一專業知識,要想成功創業是很困難的。創業者要進行創造性思維,要作出正確決策,必須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一專多能的知識結構。具體來說,創業者應該充分瞭解、掌握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做到用足、用活政策,依法行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瞭解科學的經營管理知識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掌握與本行業本企業相關的科學技術知識,依靠科技進步增強競爭能力;具備市場經濟方面的知識,如財務會計、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知識等;具備一些有關世界歷史、世界地理、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
2.心理素質好
所謂心理素質是指創業者的心理條件,包括自我意識、性格、氣質、情感等心理構成的要素。作為創業者,其自我意識特征應為自信和自主;其性格應剛強、堅忍、果斷和開朗;其情感應更富有理性色彩。成功的創業者大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成功時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碰到困難、挫折和失敗時不灰心喪氣,消極悲觀。
3.身體健康
創業是一項繁重和複雜的工作,創業者對健康風險要有充分的準備。創業者工作繁忙、時間長、壓力大,如果身體不好,必然力不從心、難以承受創業重任。因此創業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培養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寬廣坦蕩的胸懷,要力爭做到身體健康、體力充沛、精力旺盛、思路敏捷。
4.堅持不懈
“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偉大的創業者無一不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愛迪生強調指出,創造力依據的是99%的努力和1%的靈感。他認為,一連串的失敗,乃是不斷嘗試錯誤的探索性實驗,是成功的創新所必需的。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決不放棄是創業者的主要行為特征。創業領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有專心致志和堅持不懈的人,才能剋服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危機和障礙。
5.敢冒風險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機會與風險共存。只要從事創業活動,就必然會有某種風險伴隨;且事業的範圍和規模越大,取得的成就越大,伴隨的風險也越大,需要承受風險的心理負擔也就越大。成功的創業者總是事先對成功的可能性和失敗的風險進行分析比較,選擇那些成功的可能性大而失敗的可能性小的目標。創業者還要具備評估風險程度的能力,具有駕馭風險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6.善於交流
在創業道路上,必須摒棄“同行是冤家”的狹隘觀念,學會合作與交往。創業者要通過語言、文字等多種形式與周圍的人們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提高辦事效率,增加成功的機會。在創業過程中,需要與客戶打交道,與公眾媒體打交道,與外界銷售商打交道,與企業內部員工打交道,這些交往、溝通,可以排除障礙,化解矛盾,降低工作難度,增加信任度,有助於創業的成功。
7.剋服盲目衝動和私利欲望
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要善於剋制,防止衝動。剋制是一種積極的有益的心理品質,它可使人積極有效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活動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進行,不會因一時的衝動而引起缺乏理智的行為。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要自覺接受法律的約束,合法創業、合法經營、依法行事,自覺接受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約束,文明經商、誠實經營、互助互利。當個人利益與法律和社會公德相衝突時,要能剋制個人欲望、約束自己的行為。
8.樹立危機意識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會出問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難免有一天會遭受挫折。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都走好運的,因此,創業者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行動上有所準備,來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在創業實踐中所有的事你都要有“萬一……怎麼辦”的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預作准備。創業者本身的經驗、學識、能力,尤其是對要涉足行業的瞭解情況,將對創業成功起重要的作用。在熟悉的行業中創業,市場熟、產品熟、人際關係也熟,就能“駕輕就熟”。因此,創業者要註意自身知識的積累以及對自身創業能力的培養。
1.專業技術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一般具有較為系統的內容體系和知識範圍。掌握專業知識是培養專業技術能力的基礎。專業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智力技能是在大腦內部藉助於內部語言,以縮簡的方式對事物的映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外部動作構成的,是經過反覆訓練形成和鞏固起來的一種合乎法則的行動方式。
2.經營管理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經營管理能力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較好的主體條件;同時,也能形成人、財、物、時間、空間的合理組合。管理能力直接關係到創業活動的效率和成敗,因此管理也是生產力。經營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善於經營、善於管理、善於用人、善於理財四個方面。
(1)善於經營
成功的創業者,不僅要有果敢的開拓精神,還必須精通經營之道,熟悉市場行情,瞭解和掌握生產經營活動的內容、策略和手段。掌握信息要及時準確,對比選優要多設方案,不同意見要兼收並蓄;要懂得市場經營策略、銷售策略、定價策略,熟悉生產經營的組織和管理等。
(2)善於管理
所謂管理就是根據企業的內在活動規律,綜合運用企業中的人力資源及其他資源,從而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善於管理,必須瞭解生產環節,掌握管理的竅門,精通經營核算,做好生產過程的組織、生產計劃的編製、生產的調度、產品的質量控制等。
(3)善於用人
在生產力的諸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也是企業能否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善於用人,就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盡其能,人盡其才,使個人的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要做到善於用人,必須統一指揮、權責相配、建立規章、民主管理,還必須論功晉級,按勞取酬。
(4)善於理財
創業者從事生產經營,要獲得利潤,就必須善於理財。理財是對資金運動過程進行正確的組織、指揮和調節,保證生產活動順利進行,從而減少勞動和物質資源的耗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資金利潤率的重要環節。不言而喻,善於理財能使資金增值,提高經濟效益,這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證和標誌。
3.綜合能力
(1)學習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分析比較能力、歸納總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等。
(2)駕馭信息能力:即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處理、傳遞的能力,是理解和活用信息的能力。
(3)激勵員工能力:包括目標激勵、評判激勵、榜樣激勵、榮譽激勵、逆反激勵、許諾激勵、物質激勵七個方面。
(4)應變能力:應變能力就是靈活機動、銳意創新,能根據社會的變化和市場上新的需求,迅速採取相應對策的能力。
(5)獨立工作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組織決策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能力等。
(6)開拓創新能力: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新是指主體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創新意識主要由好奇心、求知、競爭、冒險、懷疑、靈感、個人求發展的動力等心理因素和創造性思維、獨立性思維等因素組成。
(7)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學會認識人際關係,正確理解人際關係,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創業的過程就是不斷熟悉社會,同時讓社會熟悉自己、接納自己的過程。為此,創業者一定要敢於面向社會,闖入社會,把社會看成是自己獲得支持,從而獲得能量、信息與材料的源泉,即在社會實踐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創業意識,從而獲取創業能力。同時,必須把社會的需要、社會的利益、社會的價值標準與評價原則作為自己行動的一個參照系,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與集體的、社會的事業溝通起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擴大交往,與人合作,取信於他人,取信於社會,為自己創造一個開放的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