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还有一个例子,一位哑巴在汽车上以倡导他人帮助残疾人的名义,高价出售一本仅有几页的娱乐小册,后面定价是5元,有一个乘客翻遍了包包,只剩下4.5元,他非常不好意思地递给那个哑巴3.5元,因为他下了车还要坐公交,哑巴摇了摇头,指了指定价,那位乘客没办法,把最后1元钱递了过去,满怀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就这些了。”结果哑巴还是摇头,又指了指定价,该乘客终于发怒了,夺回了钱,大声说:我不买了,行了吧?”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
1、明确做事的目的,所有的步骤一定要围绕目的展开;
2、步骤一定要有效,始终与目的对照;
3、学会用“南风法则”关心、体恤下属;
4、学会用“互惠定律”,希望别人做好的同时,首先考虑自己是否做好,是否让对方满意.
如果你在做一场报告,抑或是一场演讲,开始的三分钟很重要。你必须在三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必须在三分钟内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的演讲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演讲过程中要设计语调的变化,意境的变化,力求在“中场”也产生“三分钟效应”。在一个大型的论坛上,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用好三分钟和三十分钟,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控制在40-50分钟。时间一长,听众的精神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有一种人被叫做“麦霸”,说的是这种人很恋麦克风,喜欢拖场,殊不知他后面的信息已经很困难被听众接受了。小学的一堂课是40分钟左右,大学的一堂课是50分钟,这是经验的结晶。
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同样要注意节奏,控制时间,重要的内容要在前面的三十分钟充分交流,切忌铺垫太长。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开始看表,或者注意力开始分散,开始东张西望,你的谈话就要准备收场了,收场的时候最好把你的态度或者观点再总结一次,这样效果较好。
指导你的下属或者帮助你的同事的时候,也要讲究艺术。就一个问题,可能是他的一个毛病,也可能是你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给他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环境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可以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些压力,令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他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跟他讲,反复向他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他对你产生厌烦的心理,逆反的心理,不利于你们日后的沟通与共事。
超限效应,对做广告宣传也有一样的启示。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是需要有一定的密度,使需要从多维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要适可而止。
评论(共11条)
昨天拎着我的大行李箱坐公交车回校,大凡行李也刷一次卡就行了吧,可是那个讨厌的售票员非说什么行李不能刷卡,非要我买票,她这不是说瞎话吗,坐过多少车都是刷两次就可以了的,懒得和她罗嗦,就掏钱买了张票,结果她还来劲了,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叫我把箱子拉到后门去(中门上的车,两边下),当时车就相当挤,到后面去多不容易啊,再说我就一站地,我就在中门边上直接从这下多好,我说我从这下方便,她却还是坚持让我到后边去,我的火腾就起来了,本来那张票就买的不甘愿,她还给我罗罗嗦嗦的没完,当我好欺负啊,我怒了:“你问问大家伙从后边下方便吗?!从这里挤到后头去大家伙方便吗?!”她还非强辩怎么不方便,说这车就是两边下的,我说你不会随机应变吗?从这下才方便,我上车的时候怎么就看到一窝蜂的人从这往下挤呢?她无语了。她这种人就是得寸进尺的典型,叫人十分生气啊。
告诫我们,夫妻间不要老翻旧账
对。不能因为一个错误惩罚两次。
昨天拎着我的大行李箱坐公交车回校,大凡行李也刷一次卡就行了吧,可是那个讨厌的售票员非说什么行李不能刷卡,非要我买票,她这不是说瞎话吗,坐过多少车都是刷两次就可以了的,懒得和她罗嗦,就掏钱买了张票,结果她还来劲了,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叫我把箱子拉到后门去(中门上的车,两边下),当时车就相当挤,到后面去多不容易啊,再说我就一站地,我就在中门边上直接从这下多好,我说我从这下方便,她却还是坚持让我到后边去,我的火腾就起来了,本来那张票就买的不甘愿,她还给我罗罗嗦嗦的没完,当我好欺负啊,我怒了:“你问问大家伙从后边下方便吗?!从这里挤到后头去大家伙方便吗?!”她还非强辩怎么不方便,说这车就是两边下的,我说你不会随机应变吗?从这下才方便,我上车的时候怎么就看到一窝蜂的人从这往下挤呢?她无语了。她这种人就是得寸进尺的典型,叫人十分生气啊。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对他越礼貌,他/她越不尊重你。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所有人都不不那他当回事;经常取笑他。我从来不取笑他,甚至同情他。可是他最不尊重的就是我。终于有一天我也发火了,自此以后,他却对我恭敬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对他越礼貌,他/她越不尊重你。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所有人都不不那他当回事;经常取笑他。我从来不取笑他,甚至同情他。可是他最不尊重的就是我。终于有一天我也发火了,自此以后,他却对我恭敬了。
也说不准只有在你面前他表现的才最真实,你对他恼火让他对你也隐瞒了。对人友好毕竟不会是错。
超限效应可以用来解释'逆反心理'的成因,因为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人的这个特性,同时也了解自己.
批评与教育时,对于相同的问题, 若注意多转换角度或形式,正面侧面,积极消极,严肃与幽默,轻松与沉重, 阴阳变化多端. 不同的推销方法,其实也是考虑到人的'逆反心理'而转换角度或形式的.
心理学是人生的科技建筑,不可不察哟.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对他越礼貌,他/她越不尊重你。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所有人都不不那他当回事;经常取笑他。我从来不取笑他,甚至同情他。可是他最不尊重的就是我。终于有一天我也发火了,自此以后,他却对我恭敬了。
贱?
告诫我们,夫妻间不要老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