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攀比效应,攀比心理(mind of rivalry)、攀比行为
目录 |
人喜欢比较。例如:你发了2000元奖金,这事很高兴吧,可是你发现同事发了2500,你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攀比效应是指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小学生买电脑,等等,多不胜数。这些东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会感到低人一等。而对自己有多大用处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够落后,并且一旦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或臆想的身份差异或利益差距,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地位低下者(或自以为处于劣势者)常常会努力争取或向往着与地位优越者看齐,这种现象也是攀比效应。
“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攀比效应”是一种赶时髦的心理,想拥有一件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拥有了的商品;而经济学角度的“虚荣效应”是指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到独一无二的某项产品或者服务。由此推延,社会生活中的“攀比”心态即是看到别人拥有了,自己也想拥有的心态;更进一步,“虚荣”心态则是期望达到少数人享有的荣誉、地位或者身份。攀比心理产生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父母的思维习惯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孩子的影响,如果父母喜欢和其他人比较并且时常抱怨自己过得不好的话,那么孩子在多数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习惯。 二、教育经历
受教育经历也是一方面原因,通常知识储备越丰富的个体看待事物的角度会更加丰富,也就能够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人生。 三、自卑懦弱
自卑和懦弱的性格往往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在你和其他人能力旗鼓相当的时候也会怀疑自己,从而觉得别人总是比自己过得好。 四、嫉妒心作祟
嫉妒心强的人往往喜欢和其他人进行比较,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令人不齿的行径。 贪婪不满足 五、贪婪,不满足
欲望可以使人进步,但欲望也能将一个人的灵魂吞噬。适当的欲望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地前进,但是过度的欲望就会演变为贪婪,表现为总是不满足,拥有了还要拥有更多。
职场中的攀比效应分析 [1]
- 以劳动者的职业攀比为例
1.攀比的外化形式。它的主要表现是劳动者通过更换工作单位或改变职业,从收入水平较低的企业流到收入水平较高的企业。它的必要条件是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同时,劳动者必须具有流动的适应性,即具有改变工作岗位所必要的专业能力。一般说来,攀比的外化形式主要适用于简单劳动者的流动和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内部的劳动者在不同企业的相同技术工种之间的流动。劳动者通过变换工作单位以后,获得并达到了预期收入水平,攀比行为的强度也就随之削弱。
2.攀比的内化形式。这是指企业的劳动者采取种种方式要求本企业提高其收入水平,从而满足其收入增长的预期要求。它的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专业技能的垄断性,企业具有增加工资收入的权力。这样,劳动者才可能通过集体压力改变原有的收入水平,或者通过个人的技术垄断迫使企业提高其收入。不同行业或不同职业之间的攀比最容易采取这种方式。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下,由于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不具有增加工资的权力,这种内化形式的攀比还不容易表现出来。而当企业具有一定的权力以后,这种形式则逐渐地显示出来。
3.攀比的隐蔽形式。如果说前两种表现形式是通过劳动者的主动行为实现的,那么攀比的隐蔽形式则是在外化形式和内化形式都不可能实现的条件下劳动者对自己的被动消极地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形式,通过缩短实际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弥补”攀比缺口,达到攀比目的。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攀比行为往往是通过隐蔽形式表现的,它的后果则是经济效率低下。
上图显示了集群技术创新中的攀比效应,图中横轴度量了对技术创新的需求量,反映某个集群成员的创新渴望或需求;纵轴则表示技术创新的综合成本。
如图所示,技术创新综合成本为C1,创新需求量为Q1,创新需求曲线为D1。这一创新需求量相对于集群整体来说是比较小的,部分成员进行技术创新是因为看到了创新的价值,这时集群技术创新氛围比较差。
该集群成员在其他成员技术创新需求影响和互动作用下,其技术创新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变为D2。如果这种影响和互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该集群成员的技术创新需求曲线将依次向右移到D3、D4,等等。集群技术创新的需求规模越大和影响互动作用越强,则该集群成员的技术创新需求曲线越是移向右边。
最终,该集群成员的技术创新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该集群成员知道进行技术创新的人员数量。当然,这一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创新综合成本的影响。如果创新综合成本是C2,则将有Q2的需求量,该集群成员有关的技术创新需求曲线为D2。若创新综合成本为C'2,则需求量为Q4,该集群成员有关的技术创新需求曲线为D4。通过连接相对应于需求量Q1、Q2、Q3、Q4的D1、D2、D3、D4需求曲线上的点就可以得到该集群成员总体的技术创新需求曲线。
与D1、D2、D3、D4比起来,总体需求曲线更具有弹性。当需求曲线为D2时,技术创新综合成本从C2降为C'2,如果不存在攀比效应,该集群成员创新需求量只会从Q2增加到Q'2,但因为集群创新成员的增多,使得技术创新成为集群内的一种时尚,纷纷追逐创新带来的价值,攀比效应使技术创新需求量达到Q4,从而强化了集群成员的技术创新动力。如此,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动力增强。
消费中存在的攀比效应[2]
消费攀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最早由Duesenberry (1952)在对消费数据进行截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时引入。它是指在消费时,个体偏好不仅与自己的消费量有关,也与他人的消费水平有关。举例说,当你周围熟人午饭吃10 元的套餐,而你吃的是 15 元的时,你会觉得自己的饭菜十分可口;但当你周围的熟人午饭都改吃 30 元的套餐,而你改吃 20 元的套餐时,你就会觉得吃饭时味同嚼蜡了,这就是因为存在攀比效应的缘故。
攀比效应一直被作为一种外生习惯形成来解释。消费攀比是消费者对他人消费水平的一 种攀比行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相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攀比效应是一种外部效应。
在内生习惯形成模型中,习惯是基于一个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水平的,在外生习惯形成模型中,习惯基于消费者对外界的攀比。认为幸福感是基于相对消费水平或相对财富的想法已经被直观的提出Easterlin(19741995)对有关幸福感的国际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他指出,虽然在社会中富人看起来比穷人更快乐,但是似乎在整个社会中,幸福感没有实质性的差异。虽然直接针对效用值的调查不可行,但是这个工作给效用也许存在一个比较因素的概念提供了威信,支持了外生习惯形成模型,因为这种比较是局部的,局部性决定了幸福感没有实质的差异。
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攀比性。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比较特殊,从开始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到后来转为市场经济,使我国居民的消费形成了较为特殊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收入平均化和消费同质化的经济方式,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平均主义的消费观念,总是希望自己和别人的消费相同。改革开放以后,因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消费也就走在了大众前端,这时他们的消费就对较低收入者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攀比心理的影响,人民的消费攀比就此产生。
例如,在 80 年代,人们会对自行车或者家用电器等的消费进行攀比,如果现期的经济条件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人们就会节衣缩食,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储蓄,来努力实现后期的消费目标,达到攀比目的,以期得到社会的认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攀比的目标也在改变,现在人们多对汽车、住房等感兴趣。在农村,农民往往趋向于对盖房进行攀比,为了使自己的房子达到一定的炫耀层次,农民往往会省吃俭用增加储蓄积累财富,甚至借外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现今社会,还有一个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就是父母在给孩子结婚的时候大讲排场,办喜宴时大操大办,甚至购买远高于自己的能力范围的消费品。为了达到这种后期目的,人们在前期消费时会更加谨慎,从而使得攀比消费直接影响着现期消费。
最好能整通俗一点,真正明白的人是不仅自己明白,还能让一点不懂的人也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