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是指規定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機構設置和劃分中央、地方、部門彼此管理許可權和管理職責,以及管理方法等基本管理形式和管理制度的總稱。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是我國經濟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財政體制、金融體制、投資體制等有著密切的聯繫。
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屬於上層建築,它涉及到生產關係。這一管理體制關係到民主與集中、中央與地方,以及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問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已由高度集中型向分權型轉化,由單一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因此,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既應適應固定資產投資活動中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又應適應固定資產投資活動中生產關係發展需要。
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是指投資主體在投資經濟活動中,圍繞合法籌集資金、合理使用資金、提高經濟效益而建立起來的符合基本建設經濟特征的核算原則及方法體系。
(一)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與投資的經濟技術特點相適應,並相應採取特殊的管理方法。
固定資產投資具有周期長、數額大、成果單一、見效慢等特點,從而對固定資產再生產資金的籌集、使用、考核、回收和監督等管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規定特殊的建設資金供應方式及特殊的工程價款結算辦法。
基本建設投資從投入到回收的周期長,一個大型項目往往要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周期長,必儲備建築材料的資金,可以採用由建設單位預付備料款解決,或者施工企業直接向銀行申請工程結算貸款,以保證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基本建設投資建造或購置完成的產成品,要通過工程價款結算才能實現其銷售。由於建設周期較長,就可以通過價款的中間結算、對項目竣工驗收等手段,保證投資建設中合理使用資金。
基本建設投資具有特定的目的,其產品具有單一性的特點。每個工程項目,都是為特定的使用目的而建設,工程性質、結構、內容各不相同,即使同樣性質和同樣規模的工程,由於設計要求和施工條件的不同,所耗費的人工、材料、費用也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對每項工程都必須單獨設計,編製概算、預算,以確定其工程造價,而不能統一價格。工程設計和概算、預算,是對投資進行管理、核算和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中,必須認真審查工程概算、預算,在建設資金使用中,監督工程概算、預算的執行,分析並考核建設成本和工程成本,促進企業單位加強核算,嚴格管理,合理節約地使用建設資金。
(二)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前提。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種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體制。國家通過巨集觀管理,使國民經濟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同時又充分利用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為此,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三)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必須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改革是為了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而增強企業活力又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有各項體制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集權與分權而展開的。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也應充分體現開放、搞活的方針。此外,金融體制改革允許各銀行業務交叉,基本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增多,從而要求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能更好地籌措資金,並做到資金成本最低。
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建設單位建設資金來源中又增加了外資投入。這樣,要求財務管理不僅要有專門的機構和專職人員,而且要參加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為投資決策起到參謀和助手的作用。
中國現行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可概括為:
(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基本建設活動是個涉及面廣、內容極為複雜的經濟活動。這就要求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必須遵守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這一原則是黨和國家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中的具體體現和運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的統一領導,主要表現在統一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法令和規章制度上。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咨結構,以及投資計劃、財各收支計劃、物資供應計劃等等,均由國家統一掌握和批准下達;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利用外資和自籌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都必須納入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和國家統一的綜合信貸計劃。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制的分級管理,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中央各主管部門安排的中央投資支出預算,由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負責管理;地方國家預算撥款和地方機動財力安排的地方投資支出預算,由地方財政部門及同級建設銀行省、市、自治區分行負責管理;有關基本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地質勘探單位的年度財務決算,均由財政部基建財務司及地方財政部門管理。基本建設、建築安裝、地質勘探等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由財政部同有關部門頒發。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內部實行歸口分級的財務管理制度。總之,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是正確劃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運動過程中的管理許可權、正確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因此,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必須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管理的原則,以便不斷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
(二)巨集觀控制、微觀搞活的原則
建設規模必須與國力相適應,這是我國幾十年來經濟工作中的一條成功經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必須通過國家來確定。按照國家規定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的一項基本任務。當然也不能單純地強調巨集觀控制。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上偏重於巨集觀控制,很少研究微觀放開、搞活的措施,模上偏重於巨集觀控制,很少研究微觀放開、搞活的措施,以致於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合理不合法”的問題得不到科學的解釋和實事求是的處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提出了巨集觀控制與微觀搞活相結合的原則,國家開發銀行的組建,為投資規模在巨集觀控制下,遵循客觀經濟規律,遵循市場調節機制,建立投資約束和銀行貸款的風險責任機制,積極地把巨集觀控制欲微觀搞活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條件。
計劃和市場是商品經濟不可缺少的兩種調節手段。在商品經濟中,計劃與市場是內在統一的關係,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這種內在統一關係體現為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貫徹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以及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方針。基本建設財務管理也應堅持計劃管理,把固定資產投資管住管好。指令性計劃對那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及重要產品加以直接控制,具有力度大、奏效快的特點,是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不可拋棄。而指導性計劃體現了價值規律的要求,對市場發展會產生導向作用。例如,固定資產投資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否超過國力的界限,需要通過市場上建築材料、機器設備以及其他投資品價格變動來反映;投資結構是否合理,要根據市場需求結構來確定;投資經濟效果的好壞,主要通過是否生產出了物美價廉、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來判別。基本建設財務管理中,只有堅持計劃管理,並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才能圓滿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取得最佳的投資經濟效益。
(四)堅持投資效益第一的原則
固定資產再生產是國民經濟中一個特殊的生產領域,是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力的重要經濟活動。固定資產投資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在我國固定資產再生產實踐中,有相當長一段時期,曾以完成投資額的多少來衡量建設成果,助長了片面追求產值、忽視投資經濟效益的傾向;也曾以新增生產能力的大小來衡量建設成果,出現了部分生產能力過剩和現有生產能力的不配套,給國民經濟帶來不利影響。總結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經驗教訓,必須以建成投產後能夠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評論投資業績的標準,才符合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因此,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應從巨集觀著眼,加強分析與研究。凡是有利於提高投資效益的事,就應該支持、幫助、促進;凡是無益或不利於提高投資效益的事,就應該限制、制止。全面提高投資效益應當是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