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旅游投资(Tourism Investment)
目录 |
旅游投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起点,也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和获取目标的依托。旅游投资,是指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各投资主体根据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到旅游发展项目中,以获取一定预期收益为目的的行为和过程。
在旅游投资中,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性效益,具体包括:第一,获取更多的外汇收入和社会经济收入;第二,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第三,更好地调整国家或地区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更好地继承和发挥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五,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1]
旅游投资的特点[2]
旅游投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一般物质生产、流通领域诸多不同的特点。深刻认识这些特点,对于研究和掌握旅游投资的规律性,具有重要意义。
1.投资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
旅游投资活动,涉及的领域具有广阔性。旅游投资活动,涉及计划、财政、金融及建设用地、劳动力和物资等资源的分配、供应和占用等。投资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支出占财政支出和信贷总额相当大的比重,投资建设须用的投资品在国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物资总量中分别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投资规模是否适当,结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地区经济发展的比例及财政收支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外汇平衡等。
旅游投资的资金来源相当复杂,可分为独立资金、股权资金和债权资金。
旅游投资的内容非常复杂,可分为政府旅游投资和企业旅游投资。政府旅游投资主要用于宏观方面,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旅游宣传促销投资等;企业旅游投资主要用于微观方面,如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建设投资、旅游饭店餐饮项目建设投资、旅游娱乐项目建设投资、旅游商品开发与生产投资、旅游运输项目开发和建设投资等。
旅游投资活动的内容复杂多样,包括:投资的计划与决策;投资资金的筹集与运用;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与委托;征地拆迁和投资品的申拨、购置或组织供应;投资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等诸多方面。因此,旅游投资活动,既涉及与投资公司、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开发单位、施工单位、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密切联系,又涉及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产管理部门及物资供应单位等经济组织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2.投资目的的收益性
旅游投资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投资收益的多重性。旅游投资是盈利性投资,决定了其投资目的具有获利性。凡投资项目的预期获利越高,人们投资的积极性就越大;预期获利越小,投资的积极性越小;倘若预期投资无利可图,则人们会选择让钱闲置于手。投资者能否获利,取决于其对投资市场未来态势的预测水平。
3.投资实施的程序性、连续性和波动性
旅游投资是国民投资的一部分,其投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民经济投资的程序进行。同时,由于旅游投资内容和投资来源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其投资过程的特殊性。旅游投资过程通常要经过以下基本程序:旅游投资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旅游投资项目的计划与决策,旅游投资资金的筹措与供应,旅游投资项目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委托,旅游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旅游投资管理(包括项目组织过程、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等)。
旅游投资的实施,客观上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从事直接投资,在决策立项之后,投资项目一旦被批准动工建设,就必须不断投入资金和其他资源,以保证连续施工和均衡施工的需要。投资实施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和中断,不仅不能按期形成新增固定资产,为社会增加财产和积累,而且已投入的大量资金被占用和停滞,不能周转,扩大了投资支出,失去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已建造起来的半截工程和已到货的设备,如果保养维护不妥,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浪费。
在旅游投资活动中,客观要求投资实施要连续进行,但是,现实中投资过程还存在波动性。通常在一个投资项目的一个投资周期中,实施期的投资支出要比决策期多;建设施工阶段的投资支出要比建设准备阶段大;到了建筑施工中期,设备大多到货,投资达到最高峰。这一特点要求规划好项目进度和投资分布,安排尤其是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力求做到均衡实现投资,错开投资高峰期。否则,到了一定年度,过多的项目同时处于投资高峰期,资金和投资品如果都满足不了需要,那时无论是采取对投资项目“撒胡椒面”,平均分配缺额资源或实施清理性整顿,停、缓建一批在建项目,都会导致投资连续性的破坏与中断,损害投资事业,造成损失浪费。
4.投资周期的长期性
旅游投资中影响最大的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最终形成旅游要素的产品,即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且旅游投资用于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型庞大、地点固定,又具有不可分割性,这些决定了投资建设的周期很长。在投资实施和资产形成时期,大量的一次性费用长时间内退出国民经济的流通,并且在这一较长阶段不能创造出任何有用的经济成果,要到整个建设周期完成,才能形成资产产品。这就要求加强对旅游投资决策和投资周期的管理。
从投资活动本身而言,一个旅游项目的投资周期,主要由投资决策期、投资建设期(即投资实施期)和投资回收期三个阶段构成。通常,投资决策期应给予合理保证,以便对投资进行充分谨慎的研究论证,避免仓促收回投资,从而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过去我国的投资实践,在整个投资周期中,决策期一般都很仓促,而建设期和回收期却拖得很长,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必须加以克服、纠正。
5.旅游投资的风险性
旅游投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旅游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旅游投资通常是在目前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依赖已有的各种信息、数据和经验而作出决策。然而,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再加上旅游投资的长期性,往往使旅游投资的主观决策与投资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有时甚至无法收回投资,我国众多的主题公园投资即是典型例子。
为了降低旅游投资的风险性,一方面要加强旅游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进行科学的旅游投资预测和分析,尤其是对旅游投资前景预测和环境变化的分析,尽可能降低旅游投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投资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旅游投资责任制和管理运行机制,减少和避免旅游投资的失误,降低旅游投资的风险,提高旅游投资的经济效果和综合效果。
旅游投资的内容[3]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供给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是旅游投资对象,但由于目的地政府和企业目标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在投资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
1.旅游目的地政府投资的目的和内容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其中目的地社会发展是旅游开发和投资的根本目的,旅游经济发展只是其发展的手段,而环境和生态效益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保障条件,最终促进本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目的地政府旅游投资的内容主要包括:
(1)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
旅游设施分为旅游上层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工具)、旅游景区等方面,而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道路、医疗卫生、邮电、通讯、给排水、供电、供气等方面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对产业资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而只能由地方政府对其进行投资。
(2)公共服务机构的投资
公共服务机构是为保障国内外游客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各种服务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国家和地方公园、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市场监管和治安管理机构等,这些公共服务机构确保旅游者旅游休闲有着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3)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的投资
为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获取更多的旅游收入,旅游目的地政府借助媒体、旅游节庆、国内外旅游交易会等手段进行促销,促进本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4)旅游教育方面的投资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资源,但发展最终的动力是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高级人才,培养更多的本地旅游服务人员,目的地政府在旅游高等教育、旅游培训以及旅游人才的引进方面都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以保证旅游业得以长期稳定发展。
(5)其他方面的投资
旅游目的地政府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可直接参与对旅游景区、旅游娱乐项目、旅游饭店等旅游六要素方面的投资。另外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也需要大量投资,这些投资基本由本地政府完成。
2.企业旅游投资的目的和内容
企业对旅游业进行投资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获取利润。旅游企业直接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六要素服务。旅游企业也可以对上市旅游企业进行金融投资,购买其股票和债券,以分享上市公司的利润。就实体投资而言,旅游企业的旅游投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饭店与餐饮项目投资、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投资、旅游娱乐项目投资、旅游交通设施投资和旅游商品项目投资。
(1)旅游饭店与餐饮项目投资
根据旅游规划和旅游地发展的需要,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各种档次的宾馆、度假区、餐厅、风味餐厅、酒吧和咖啡厅、茶馆等项目,以满足旅游目的地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2)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投资
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投资是指依托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所进行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住宿、餐饮、旅游商店、旅游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资。
(3)旅游娱乐项目投资
为了丰富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旅游目的地非常重视娱乐方面的投资,如各种舞厅、歌厅、健身房、休闲浴场等方面的投资。
(4)旅游交通设施投资
为了实现国内外游客的空间位移,必须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大交通以及旅游目的地区内小交通进行大量投资。其中大交通包括航空运输、水路运输、陆路运输。目前航空运输基本是由航空公司垄断,旅游企业主要投资于水上邮轮游艇项目、陆上汽车等运输工具。同时区内小交通如景区内旅游道路建设、游船码头、索道投资也是旅游企业投资的重点。
(5)旅游商品项目投资
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必须拥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企业可以参与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加工与销售,以丰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内涵。
旅游投资的类型[2]
旅游投资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经济工程,为了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还必须对旅游投资进行科学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旅游投资可作不同的分类。
1.按旅游投资对象存在形式的不同分类
按旅游投资对象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将旅游投资分为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金融投资是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预先垫付货币以形成金融资产,并以此获取投资或投机收益的经济行为。这种投资主要在金融市场上进行,金融资产的种类繁多,一般是不具有实体资产形态的虚拟资本。实物投资是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或经营某项旅游事业,预先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以形成实物资产的经济行为。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最终获得金融资产为目的,后者则通过投资直接实现社会积累。在投资的风险上,实物投资一般只遇到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市场上不能实现的风险,而金融投资不仅会遇到接受投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市场上不能实现的风险,还会遇到金融市场风险。通常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不仅多而且变动比较频繁,金融工具的价格对这些因素的变动反应也十分敏感,所以,金融市场风险比实物商品风险要大得多。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投资不仅有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保险等投资形式,还有货币市场的存款、票据、外汇等投资形式,还可以包括风险投资、彩票投资等。实物投资大致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稀有资产投资等。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投资因其既有主导产业的高增长率与产业扩散效应,并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密切相关,故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可以单独列项探讨。
总之,实物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收益也相对较低;金融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投资收益也相对较高。据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将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进行合理搭配。
2.按投资人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作分类
按投资人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作,可将旅游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直接将资金用于开办企业、购置设备、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等,通过一定的经营组织形式进行生产、管理、销售活动以实现预期收益。其实质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合一,是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的统一。投资主体能有效地控制各类资金的使用,并能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直接投资的方式可分为国内直接投资和国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主体以购买他国或本国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方式所进行的投资。投资人按规定收取红利或股息,但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和有效控制其投放资金的运用状况。其实质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分离,是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的分离运作,在资产的经营管理上不体现投资者的意志。
3.按投资期限或投资回收期长短不同分类
按投资期限或投资回收期长短,可将旅游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预期在一年内收回的各种投资业务,如企业的各种流动资产及各类短期证券等。长期投资是指投资期在一年以上(严格地说在五年或七年以上)的各类投资项目,如对旅游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及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投资等。一般来说,短期投资周转快,流动性好,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率相对较低;长期投资回收期长,短期变现能力较差,风险较高,但长期的盈利能力强。
选择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一般由投资者偏好所决定。投资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资金周转速度及机会成本等问题。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购买股票是一种长期投资,无偿还期限,但股票持有者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短线操作,卖出股票,这又变为一种短期投资。
4.按投资投出的方向不同分类
按投资投出的方向划分,可将旅游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在旅游企业内部,购置各种生产经营用或服务用资产的投资;对外投资是指旅游企业以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向其他单位的投资。企业的金融投资就是对外投资。从理论上讲,对内投资的风险要低于对外投资,对外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对内投资。
5.按投资的经济用途不同分类
按投资的经济用途划分,可将旅游投资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是指投人到生产、建筑等物质生产领域,形成各种类型的生产性企业资产的投资。它又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生产性投资通过循环和周转,不仅能收回投资,而且能实现投资的增值和积累。非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形成各种类型的非生产性资产的投资。其中,对学校、办公楼、国防工程、社会福利设施等的投资不能收回,是纯消费投资,其再投资依靠社会积累。对电视台、影剧院、信息中心等的投资可转化为无形资产的经营,可以收回投资。
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在生产性投资中,要处理好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的关系;在非生产性投资中,要处理好纯消费性投资和经营性投资的关系。
6.按投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类
按投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划分,可将旅游投资分为初创投资和后续投资。初创投资是在建立新企业时所进行的各种投资,其特点是投入的资金通过建设形成企业的原始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创造必备条件。后续投资则是指为巩固和发展企业再生产所进行的各种投资,包括为维持企业面临再生产所进行的更新性投资、为实现扩大再生产所进行的追加性投资、为调整生产经营方向所进行的转移性投资等。从理论上讲,企业的后续投资至少要维持以前投资的收益水平。按照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后续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其原因在于,如果后续投资是原投资方向的积蓄,那么,后续投资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有可能面临产品衰落的风险;如果后续投资的投向是与原投资方向不同的方向,那么由于是新的投资领域,收益的不可知性较大,风险也就较大。
此外,按照旅游投资主体的不同,还可将旅游投资划分为独立投资、合作投资和股份投资等。
旅游投资的作用[4]
(一)旅游投资有助于被投资地区经济的发展
1.旅游投资将有效地帮助被投资地区摆脱贫困状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分析穷国发展的基本障碍时曾经指出:“穷国所面临的巨大障碍是如何将经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结合起来,这四大要素,即劳动力、资本、资源和创新。而且这些穷国还发现,妨碍自己发展的种种困难,在贫困的陷阱中互相作用,越来越难以自拔。”美国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也在探讨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过程中,提出了与萨谬尔森类似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贫困恶性循环”,而资本缺乏是产生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见图)。因此,千方百计促进资本的形成,提高投资效率,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大多数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来说,其往往处于经济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打破该地区贫困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扩大旅游投资、发展旅游业。对于上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传统的扶贫方式是“输血式”扶贫,或者称为“救济式”的扶贫,这种扶贫方式一方面由于找不准投资切入点,扶贫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但是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了发展与脱贫的严重障碍,许多产业无法在封闭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发展旅游经济投资,正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政策的“造血式”扶贫:从供给角度看,加大旅游投资力度,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产出,增加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从而增加储蓄,形成更大规模的资本;从需求角度看,扩大旅游投资,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刺激旅游消费,提高贫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从而引发其他相关投资,促进资本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业进行资金注入,可以改善当地经济发展条件——旅游业所产生的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打破欠发达地区的封闭性,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空间。
2.旅游投资可通过乘数效应带动被投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根据经济学的乘数理论,在形成一定消费倾向的情况下,增加一笔投资最终引起的总收入的增加额,不仅包括因增加这笔投资而直接增加的收人,而且包括因间接消费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的收人,各种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与其行业的关联程度和方向有关,也与边际消费倾向相关。从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看,旅游投资乘数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旅游业与被投资地区的大多数部门和行业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直接投入旅游消费部门的有行、游、食、住、购、娱等六大类,间接涉及旅游消费部门的有金融、保险、农业、印刷、医疗、通讯等五十八类部门。而对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交流贫乏的大多数被投资地区来讲,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服务性行业,其投资和发展可以带动当地交通运输、宾馆饭店、旅游景点、娱乐设施、工艺品、文化业等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被投资地区大多位于欠发达地区,其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国内沿海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同样单位货币的旅游者的原始消费或旅游投资,注入到这些被投资地区的经济系统后,在具备一定的消费倾向下,经过连续周转变化,将带来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乘数效应。
3.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经济的贡献—效率分析方法
旅游投资—贡献效率分析,是运用发展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在目前的经济理论中,反映投资与GDP关系的最常见公式为简单哈罗德—多马模型,许多地区的规划部门和一些学者习惯于采用简单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效果系数法,i/k即为所谓的“投资效果系数”)来进行投资与GDP关系的测算,我们也可以也将这一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的投资一贡献效率分析。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E·多马提出来的,这一模型沿袭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的均衡分析方法,以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集中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这三个变量是:①资本系数V;②储蓄率S;③有保证的总经济增长率,以GA表示。在这个产量增长率下,社会预期的投资需求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所以这个能实现均衡状态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核心公式可以简化为:
(1)
其中, 表示总产出增量,Y表示总产出。
它表明在资本系数已定的情况下,有保证的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而不是取决于储蓄或收入的绝对水平。因而,资本-产量比是一个比较固定的量,资本和劳动之间不能够自由地替代。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强调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只要一个国家的资本积累率即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它的经济就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这种强调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的观点为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确立以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的迅速复兴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来看,这一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巨大的。而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投资贡献度和旅游投资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参考罗明义主编《旅游经济学》,2005年出版),国内学者赵小芸也利用下列的投资贡献一效率分析思路对西部部分省份的旅游投资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旅游投资效率的若干政策建议。
4.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经济的贡献—效率分析指标
(1)旅游投资贡献度指标
由于旅游投资只是社会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考虑旅游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时,应该将社会储蓄率S相应调整为旅游投资储蓄率ST ,假设资本产出比率即资本系数V保持不变,可以得到:
(2)
(3)
(4)
则计算旅游投资贡献度计算可以表示为:
(5)
其中,表示被投资地区资本增量;Yt,Yt − 1 分别表示被投资地区t年和t-1年的国民收入(GDP);GT表示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度(即旅游投资导致被投资地区实际经济增长的百分点);G表示被投资地区总经济增长率(速度);IT,t − 1表示在t-1期的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额;It − 1表示在t11期的被投资地区的总投资额。
(2)旅游投资贡献率指标
根据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度,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率指标,该指标主要描述一定时期内,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百分比。如果以RT 定义该指标,它等于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度与被投资地区GDP增长速度(不变价格计算)的比值,即:
(6)
(3)旅游投资效率指标
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度和旅游投资贡献率指标反映了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和作用程度,而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效率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旅游投资对被投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作用,该指标主要描述旅游投资引起被投资地区旅游收入或者是GDP的变化情况。由于旅游投资的效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因此通常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采用OLS方法来估计被投资地区旅游收入(或GDP)对旅游投资的弹性系数:
Y = α + βi (7)
其中,Y表示被投资地区旅游收人;α 表示回归模型截距项;β 表示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效率系数;i表示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
通常我们可以利用被投资地区若干年内的区域经济统计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可以利用R2 判定系数判断模型拟合程度,利用T检验和F检验判定模型自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上述三个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贡献—效率分析指标都是基于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前提之一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即它只强调了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在具体应用中应该加以注意。
(二)旅游投资有助于被投资地区社会的进步
(1)旅游投资可以扩大就业,提高被投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非服务性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给社会的其他行业(交通、通讯、建筑、商业、园林、副食品生产等)提供5个就业机会。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大都地处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会极大地改善这些地区的对外交通环境,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的建设与运营,也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力、土地与物资的需求机会,同时还为地方财政扩大了税源。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迪庆州以往是一个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穷乡僻壤之地,在1997年成功地推出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后,1997年到2000年,接待游客年均增长29.29%,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72.8%,旅游总收入占全州GDP的30%左右。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年均提高20%以上,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均递增20%。
(2)旅游投资可加快被投资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文化交流。新加坡原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其2000年出版的《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新加坡故事(1956~2000)》一书中谈到了可能影响中国前景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东西差距不断扩大可能造成的紧张局势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之间的问题。旅游活动是大量的人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交汇的过程,国内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把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以及不同的文化带进来,也给被投资地区人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带来新的冲击,这有利于打破被投资地区的封闭状态,增进了当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往,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旅游投资有利于被投资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旅游经济开发成功的地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开发也比较好。这是因为旅游开发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良性促进的关系。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投资开发为例: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和接待外来游客的需要,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又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又得到发展;传统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等重又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湮灭的民族历史建筑重又得到维护和管理等等。所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开发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它不仅会受到旅游者的青睐,而且也使当地民族增强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4)旅游投资可以让被投资地区通过后发优势,加快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后工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会取代目前资源过度消耗的工业增长模式。也就是说,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将会越来越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效应,而具有生态优势的旅游投资地区通过旅游投资,正好可以使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相一致。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投资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发达地区先例可资借鉴,因此通过旅游投资开发,.在客观上必然形成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主要包括:一是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可以利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富余资金,同时还可借鉴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加快现代化进程。二是被投资地区旅游开发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其他地区用了很长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三是被投资地区旅游投资中没有结构调整的沉重包袱,政府决定了的事可以立即干起来,改革发展的阻力小。例如,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土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十分贫困,被喻为生活在“第三世界”甚至“第四世界”的水平上,但自该国政府1987年制定了《全国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族旅游产业战略草案》后,澳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该区接待游客222.4万人次,旅游投资为当地土著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三)旅游投资有助于被投资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投资发展经济的战略制定原则上,应该优先发展和利用自己具有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这样才能够保证获得最大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取得投资边际效用的最大化。对于我国大多数被投资旅游地区来说,由于其自身的区位条件、经济总量、资源、资本、人力资源都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或国内平均水平,其生产要素的分布和丰缺程度无法支撑现代工业的成长。而且国家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不是资源大开发,经济开发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即不能大量投资于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现代化工业,而应该利用被投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投资于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的产业。
旅游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大有不同,旅游业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人员、服务等要素资源的整体组合,以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这其中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以被称为继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之后的生态资本。我国大多数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虽然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但是如果有生态环境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大力投资发展旅游业,将使当地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生态环境不仅是被投资地区人民的生存依靠,而且也是新兴产业赖以建立并兴盛的基础,更是一种迅速增值并泽被后代的“资本”,川、滇、藏等省份旅游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投资开发精心保护好的森林、湖泊、草原、动植物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地区文化风情,的确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而旅游投资所带来的现实经济效益也将进一步促进被投资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以四川藏区199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例:1998年以来因国家实施“禁伐令”和实施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后,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工业,如采矿业、林业等开始萎缩和萧条,但由于地方政府及时将投资重点转向了旅游业,却因此获得了大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喜人。2000年阿坝州实现接待旅客1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14%和33.33%。从1997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投资的资金来源[2]
旅游业是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业,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内容,旅游业的发展也就是这六大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每一方面都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因此,旅游投资中,资金的筹措十分重要。一项很有前景的旅游项目,有可能由于筹措资金的方式不当或资金成本过高而造成经营亏损。资金筹措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但是筹措资金的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资金的成本水平,影响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旅游投资从资金来源角度,可分为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发行股票。
1.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首要来源,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分配于旅游业的投资。国家投资分为基本建设拨款与基建拨改贷两种形式,其中拨款是国家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对主管部门拨付的预算资金;拨改贷是国家预算安排的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贷款,即国家基本建设贷款。前者是国家无偿拨付的,后者需要按确定的利息率偿还。1988年起,为保证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一些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的稳定,国家建立了基本建设基金制度。它是从国家财政资金中划拨出来一部分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制度。
2.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第二个主要渠道。它分为两种,一是人民币贷款,二是外汇贷款。然而旅游企业要得到银行贷款并非易事,按照商业银行的规定,贷款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要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银行对企业申请的贷款项目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控制贷款总量,贷款人不能擅自改变贷款用途。
②贷款要用于满足社会的急需项目上。银行对企业贷款用途要加以鉴别,企业贷款后要用在生产或流通社会适销对路的商品上,能充分发挥贷款作用。
③能按时归还贷款。银行只对有能力如期归还贷款的企业给予贷款。
④实行扶优限劣原则。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是扶持有良好信誉、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相反是限制或不给无发展前景、不讲信誉的企业贷款。
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经过一定的程序经国家或地方计划部门审批,然后向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或其他专业银行办理贷款。贷款利率除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采取分期按市场利息变化进行调整的浮动利率外,其余均采用适用的固定利率。
3.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即利用国外资金进行旅游投资。我国旅游业中利用外资的渠道或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外国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二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后者包括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补偿贸易等。利用外资进行旅游基本建设必须经过一定审批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例如,要有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此外,还必须落实外汇偿还能力,落实国内工程与配套项目所需的国内投资及原材料、燃料、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条件等。要为外商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条件,如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以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利用外资的好处是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使我国旅游业水平的提高。
4.发行股票
旅游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股票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企业按照国家的法律,经政府主管机关核准后,可以将资本总额分成若干均等单位,即将股票卖给企业职工或社会公众。股票是企业在筹资时发给出资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的股份所有权书面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利用股票方式筹集资金有两种情况。
(1)直接筹措投资
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在企业内部由职工订购股权数,出资入股;对于利用股权资金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可由企业内外各方以货币资金、实物、其他产权形式人股,共同投资,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出资各方按股份数量分配税后利润。
(2)发行股票
依法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的购买就是股票的所有者之一,由于股票是一种永不返还的有价证券,所以没有还本期。股票按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和权益分类,有普通股、优先股和后配股。如果企业没有发行优先股和后配股,则所有的股份都是普通股。
①普通股:持有普通股股票的股东享有选举公司董事会的权利,对于公司的合并、解散等投票权和分配股息的权利,不过对自己所购股票金额承担风险责任。
②优先股:持有优先股的股东除享受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外,还可以享有固定的股息,股息支付的积累性及参与剩余红利的分配。当企业破产时,优先股有权优先参加剩余财产的分配,所以优先股股东对自己所购股票金额承担的风险比普通股的股东要小得多。
③后配股:又称递延股,后配股持有者为公司的发起人,也称为“发起人股”或“干股”。持有后配股的股东分红时没有固定的股息,企业的经营情况好时,有一定的股息;反之,没有股息,当企业破产时,一般在普通股分配之后,剩余财产后配股的股东才能进行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