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譽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銀行信譽[1]
銀行信譽的重要性[2]
- 一、銀行的信譽與經濟增長
銀行的存在使得一些由於企業缺少信譽而不能被投資的項目獲得了融資,而且這些項目是在預期收益相同的前提下風險較低的項目。銀行能夠將存款資金運用於這類項目,必然對經濟增長是有利的。穩定而有效的銀行體系提供了一種正外部效應,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一般來說,居民是經濟社會中盈餘最大的部門,把錢存到銀行進行儲蓄是居民最主要的盈餘投資方式。在把盈餘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銀行機構起著主要作用,銀行是金融市場的主體,是工商企業外源融資的最主要來源。即使是在資本市場發達、直接融資占主要地位的美國,在工商企業的外源融資總額中,銀行貸款仍占到了61.9%,正常年份中通過銀行貸款籌集的資金比通過股票所籌集的資金多25倍。在發展中國家,銀行貸款更是主要甚至惟一的融資來源。銀行部門是市場經濟資源配置機制運轉的核心,維護一個穩定高效的銀行體系的意義遠遠超過了銀行業本身。
具體來說,銀行在資源配置中具有以下五種作用:一是協調資產供求雙方對流動性的不同要求,降低交易費用,從而可以極大地擴大可貸資金的規模;二是利用銀行搜集信息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解決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的信息劣勢問題;三是創造了貨幣供給的主要部分,併發揮其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中樞作用,將貨幣政策的變動不受阻礙地傳導給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四是發揮信用分配作用,特別是針對特定經濟領域提供政策性融資;五是提供支付結算服務,以維持整個經濟支付系統的正常運轉。
良好的信譽能夠促進銀行更好地履行職能,只有銀行具有較高的信譽,才能使存款者的儲蓄流人生產領域。配第指出,為了發揮銀行的作用,銀行必須註意自己的“社會信譽”,必須增長自己的資產,擴大對存款的安全保證。穆勒論述道:“如果因為一般不安全,因為缺少信任心,而不常有信用,則有資本但無職業或必要知識技能而不能親自營業的人,將不能從資本獲得任何利益。他們所有的資財或將歇著不用,或將浪費削減在不熟練的謀利的嘗試上。現今這一切資本,是以利息借出去並用在生產上的。這種資本,乃是各商業國生產資源的大部分,並自然會吸引至這些生產者或商人手中。他們在最大的營業上,有運用這種資本以得到最大利益的各種手段。他們既然是最願意取得這種資本的人,亦是能夠提供最確實擔保的人。所以,一國的生產基金,雖不由信用增加,但生產基金因有信用之故,將被安置在更安全的生產活動狀態中。信用以信任心為根據,信任心推廣,每個人藏在身邊以備萬一的最小額資本亦將有種種工具,可以使其用在生產的用途上。主要的工具是存款的銀行……現存的資本額雖不會增加,但現用的資本額卻會增加,從而社會的總生產亦將有相應的增加。”
穆勒還指出;信任不僅能使經濟中的資本得到最有效的配置,還能使一國的“產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如果社會中有“較良的法律”或“較良的教育”,使人的品性得到改良,使人互相信任,那些自己沒有資本或僅有少許資本但有著非凡的營業才能的人,就能夠以自己的品性為擔保,獲得為資本所有者經營資本的機會,而“這種利益的收穫,還會更大得多”。
相反,在一些欠發達國家,銀行缺少信譽,居民往往以手持貨幣的方式保有儲蓄而不是把錢存人銀行。在發生債務危機的阿根廷,銀行的信譽幾乎被耗盡,根據阿根廷蓋洛普民意測驗公司2002年2月24日在阿根廷26個城鎮1036人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5%的人表示不相信銀行並準備把存款取出來,這使得經濟中的資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對經濟增長是不利的。
- 二、存款者的信心與銀行危機
- 1.銀行危機的成本
銀行危機的發生極易給經濟金融秩序帶來結構性的破壞,甚至引發整個社會的系統性危機。銀行危機會導致貨幣存量的意外的急劇下降,並導致經濟衰退。如果一些銀行倒閉,其他銀行的資本下降,信貸供給緊縮,迫使企業和居民減少開支,這會導致短期產出下降,Bernake(1983)認為正是由於這種信貸渠道,大量的銀行倒閉帶來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危機時的持久的嚴重後果。如果銀行融資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投資,進而影響了資本積累和生產能力,給經濟中長期的產出帶來不利影響。Leland和Pyle(1977)以及Fama(1985)認為,銀行的中介職能對某些類型的借款者是不可或缺的,因而銀行信貸不能輕易地被其他融資渠道所取代,銀行長期搜集借款者的有關信息,從而能夠對不同借款者的資信狀況做出區分,銀行倒閉會導致這些信息的喪失。當經濟需要重新獲取這些信息時就不得不另外支付成本。此外,這些信息往往具有專有性的特點.如果借款者不能從原來的銀行那裡獲得融資,想要與別的銀行建立交易關係是十分困難的。銀行體系困難還可能從更廣泛的渠道影響經濟,例如,如果客戶對銀行沒信心而不把資金存人銀行,或者銀行之間失去了信任,則支付體系不能運轉,支付體系的全面崩潰會阻礙貿易,導致巨大的損失。Hoggarth等人(2002)對銀行危機的成本進行了估算和研究,他們估計了最近20年以來24次主要的銀行危機中發生的財政救助成本,為復興金融體系的多種支出,包括給銀行重新註資和對存款者的支付以彌補其存款損失。研究表明,銀行危機爆發後重組金融部門的成本相當高昂,有些國家占到GDP的50%以上,例如,南韓在1997—2000年間為處置銀行壞賬所負擔的財政支出達到其年GDP的14.7%,印度尼西亞在最近的金融危機中為處置銀行壞賬而付出的財政支出在1997—2000年間高達當年GDP的55%。他們還通過比較實際產出和假定無危機條件下的產出的差異估計了銀行危機給整個經濟帶來的福利損失,研究表明銀行危機導致的產出損失占GDP的比重平均在10%以上,且銀行危機一旦爆發,實際經濟平均要花3年多一點的時間才能恢復增長趨勢。
- 2.存款者的信心與銀行危機
銀行危機帶來的巨大成本引起了經濟學研究者的廣泛關註,理論上對於銀行危機的成因進行了很多的探討。Minsky(1986)基於資本主義繁榮與蕭條的長波理論對銀行危機做出解釋,他認為,經濟中存在三種融資結構,分別是:避險籌資、冒險籌資和高風險籌資,其風險程度逐個上升。這三種結構在經濟中的比重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變化,並對銀行危機產生影響。在經濟穩定增長時,多數企業會採取較為穩健的避險籌資方式,經濟的持續繁榮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取後兩種融資方式,與投機型或高風險型企業之間的業務在銀行全部業務中的比重上升。一旦經濟發展面臨滑坡,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並出現衰退,企業違約或破產就會上升,並波及到金融部門,導致銀行倒閉。
Kindleberger(1995)也從周期性角度來解釋銀行體系風險的產生和發展,他認為,當經濟中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銀行往往會擴張信貸以獲取贏利機會,在投資和收入增加的熱潮中,對利潤投機的非理性行為加劇了,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產生了“泡沫”,利率、貨幣流通率和價格都在上漲,直到某個階段,投資者開始意識到,市場已經達到頂峰,應該是撤退的時候了,於是競相將金融資產變現,資產泡沫破滅了,大量的銀行貸款不能被歸還,銀行危機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儘管實體經濟的變化是導致銀行危機的根本原因,但是,銀行危機的最終爆發往往是由於公眾失去了對銀行的信任,產生對存款的擠提,因此許多研究從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層面去探尋危機的根源,認為危機是由大眾的“歇斯底裡”或群體心理導致的,因而危機具有隨機性的特點,存款者則以其“毫無根據”的恐懼引起銀行擠提而受到責備。李嘉圖認為,銀行業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膽小怕事的那部分公眾無來由的恐懼的傳染導致了對銀行的擠提,即使銀行沒向政府貸那麼多款,即使銀行持有兩倍於原來的資本,擠提也同樣會發生。弗里德曼認為由公眾信心動搖所導致的擠兌是爆發危機的原因。金德爾伯格總結歷史上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指出危機爆發的早晚取決於人們的預期、信心或幻覺,直到在最後一剎那,脆弱的心理平衡被瓦解或打破,結果很可能就是一發而不可收,即發生危機。對銀行危機的定義中也體現了公眾信任危機和銀行危機之間的關係,例如,Minsky認為,危機可以被定義為對準備金的突然的緊急需求,它通過投資者的焦慮緊張、銀行擠兌和資產組合轉換反映出來。在戴維,皮爾斯主編的《現代經濟學辭典》中,對“銀行恐慌”的解釋為:銀行恐慌是一種事件,在這種事件中,對一個或多個銀行的信心的喪失,引起公眾對銀行的突然和普遍的“擠兌”,這種恐慌可能並確實會導致銀行的倒閉,而且倒閉不僅限於不健全的銀行。
銀行經營方面的特征使存款者對銀行的預期具有自我實現的特點。在銀行的全部資金來源中,儲蓄存款所占的比重很大,對1990年美國的一般銀行業而言,負債方18%是活期存款,51%是儲蓄存款與定期存款,24%是其他債務,7%是股權(Dewatripont和Tirole,2002)。對一家資產狀況惡化,甚至已經資不抵債的銀行,只要存款者仍然認為銀行是安全的,對銀行有信心,不斷地把資金存人銀行,銀行獲得流人的資金用以按時償還短期債務,其問題就可以暫時被掩蓋,甚至可以通過持續經營帶來的利潤積累將歷史問題消化掉。事實上,銀行很可能進行Ponzi博弈,即只要銀行吸收的債務大於所要支付的利息,銀行就能靠債務生存,只要公眾不同時提取存款,採取高風險戰略的銀行也能生存,也就是說,公眾認為值得信任的銀行可能確實會表現得比較穩健。
另一方面,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存在很大差異。銀行的負債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存款者對於其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要求變現,定期存款合同儘管有約定的提款期限,但這種期限對存款者只構成一種軟約束,即使沒有到期,只要存款者要求變現,銀行也必須滿足。因此,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能很容易地流出銀行。但是,銀行的資產卻不能保持與負債同樣高的流動性,在通常情況下,銀行不能要求借款人提前償還貸款,也就是說,貸款合同期限對債權人——銀行是硬約束的。與其他金融資產相比,貸款缺乏二級市場,變現能力差,流動性低,如果在短期內急於出售銀行資產,一般要付出巨大的貶值代價。銀行的負債高流動性與資產低流動性的特點,使得如果公眾認為一家健康的銀行已經資不抵債,併進行擠提,則該銀行並不能提供完全的兌付存款來顯示自己的類型從而恢復公眾的信心,從而一家資產質量很高的銀行也完全有可能因為公眾預期的逆轉而真的發生償付困難。
對存款者的恐慌與銀行危機之間的關係進行經典的現代理論表述的是Diamond和Dybvig(1983),他們研究了純粹因為存款者信心喪失所導致的銀行擠提,由於銀行危機中公眾信任危機導致擠提表現得很明顯,所以在錶面上看,銀行危機是由一些難以預料、不可捉摸的心理因素導致的,而且最直接地表現為銀行流動性不足而導致危機,即“流動性危機”。Diamond和Dybvig研究的銀行危機就是這樣一種流動性危機。他們假設了一個存續三期的經濟,在第一期進行投資,在第三期這些投資帶來正的收益率。所有當事人事前都是相同的,都在第一期儲蓄他們的收入,在第二期當事人出現差異,此時,一部分存款者會產生隨機的流動性需求。在Diamond和Dybvig那裡,活期存款合約被解釋為風險分擔機制,因此,第二期有流動性需求的存款者可以提前取款而不被懲罰,銀行在應付隨機性的提款需求方面也不存在困難。但是,由於缺乏流動性的投資在提前清算時會遭受損失,且銀行提供的是一種先來先得的“順序服務”,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破壞了存款者的信心,使得存款者預期其他存款者要去擠提存款,則那些在第二期沒有流動性需求的存款者也會爭先在銀行資產被全部提走之前取回自己的存款。可能導致存款者信心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如:銀行的不利的收益報告,已發生的對其他銀行的擠提,消極的政府預測,甚至太陽黑子。總體來說,這些因素具有隨機性的特點,而與銀行本身的健全與否無關,任何引起存款者信心喪失的事件都會觸發擠提。
Diamond和Dybvig突出了存款者信心危機對銀行失敗的關鍵作用,但由於存款者的信心與銀行的清償能力毫無關係而呈現出隨機性和非理性的特點,同時上述特點還使得銀行在影響存款者的信心方面無所作為:銀行可以採取措施降低資產風險,但銀行的做法不會影響到存款者對銀行的信心。
然而,存款者的信心危機並不是非理性的,它實際上代表了存款者對銀行資產風險的預期,Gorton(1985),Chaff和Jagannathan(~988)發展了這種在理性基礎上產生的信心危機和銀行危機。Gorton(1985)描述了一個持續三期的經濟,當事人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在他的模型中,每個當事人要在存款和現金之間選擇,為了決定是否存款,存款者需要估計存款所能帶來的收益,由於缺乏完全信息,存款者使用“雜訊指標”來進行估計。所謂“雜訊指標”,是指相關但不完全準確的信息,存款者根據這些估計決定是否提款。存款者可能犯兩類錯誤,一類是在不應提款時錯誤地提款(1類錯誤),另一類是在應當提款時沒有提款(Ⅱ類錯誤)。Gorton認為,Ⅱ類錯誤帶來的福利損失不大,而工類錯誤則具有破壞性的效果。Gorton設計了一種存款合約來大大降低犯工類錯誤的概率,這主要是通過授予銀行在需要時停止支付的權利來實現的,而實現的途徑也是通過停止支付來傳達一種信號,使存款者知道,維持長期投資的持續性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在Chaff和Jagannathan(1988)的模型中,存款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比另一組掌握更多有關銀行未來收益的信息,因而比另一組能夠更準確地評價銀行的信譽,當那些不知情的存款者觀察到許多其他存款者的提款行為以後,他們將推測這些提款行為不是完全基於提前到來的流動性需求而是基於較低的未來收人的預期,這個推測使得不知情的存款者去擠提從而導致銀行危機。因此,與Diamond和Dybvig(1983)一樣,存款者也是根據其他存款者的行為採取行動,但不同的是,這一假設有理性的基礎,即其他存款者的行動被當作一種信號,用來獲取信息。
總之,公眾選擇是否存款本質上依賴對銀行的信任.而這種信任本身又僅是一種預期,公眾為了存款的安全,將通過觀察銀行的經營行為不斷地修正這種預期。其他存款者的擠提,或者是相關的某些指標,都會影響公眾的預期,一旦由於某些因素,使得公眾認為銀行的信譽低於某個臨界值,公眾就傾向於手持貨幣,從銀行提走存款,表現為公眾突然喪失對銀行的信任,引發銀行危機。
銀行的信譽缺失還可以用來解釋銀行失敗的傳染性。所謂傳染性是指一家銀行的失敗引起其他銀行失敗的連鎖反應,尤其是從資不抵債的銀行的擠提蔓延到本來具有清償能力的銀行,並引起後者的失敗。傳染性是銀行業出現外部性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政府介入的主要理由。前面幾個模型雖是從存款者的角度解釋銀行業的問題,但並未很好地說明為什麼銀行擠提具有傳染性。Park(1992)認為,銀行擠提之所以具有傳染性,是因為銀行的信譽缺失致使存款者對不同類型的銀行不能進行區分,對它們估計的風險概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不同類型的銀行對存款者而言是沒有區別的,這樣,那些資產質量好的銀行就會受到那些財務結構脆弱的投機性銀行的牽連,為了避免銀行危機的傳染性,資產質量好的銀行必須建立信譽使其資產狀況為公眾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