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節事活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節事活動

  節事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它主要是指以各種節日、盛事的慶祝和舉辦為內容的專項旅游產品。

  節事包括各類旅游節日、慶典、盛事、國際體育比賽活動等。通過節事活動可以擴大舉辦國的影響,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促進舉辦城市的市政建設,吸引成千上萬的旅游者,給舉辦城市的旅游業餐飲業商業服務業帶來無限商機。節事活動彰顯的特色文化和藝術魅力,是舉辦地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人們通過參加節事活動瞭解相關知識,感受多樣文化,融人歡樂氛圍,無形中形成了節事活動特有的教化功能。

  據加拿大旅游委員會的調查,除了探親訪友和購物,對游客來說,2002年在加拿大位居第二的活動即是參加節慶活動。據美國旅游協會統計,在美國,每年有超過5萬個節慶事件發生,1998年有21%的美國成年人在旅行中參加了節慶活動,也就是說有3100萬美國成年人從家出發到節慶所在地。節事活動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註,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1]

節事活動的特點[2]

  歸納起來,節事活動有下列特點:

  1.文化性

  一般的節事活動安排都要突出展示地方博大精深的文化,都是將當地的文化與旅游促銷一體化。以文化特別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節日文化等為主導的旅游節事活動,具有文化氣息、文化色彩和文化氛圍。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文化旅游節開始逐步演化為以文化節事活動為載體,以旅游和經貿洽談為內容的全方位的經濟活動。‘如河南洛陽的牡丹花會就是通過文化搭台,達到經濟唱戲的目的。在國內外取得較大影響的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對促進上海的經濟發展、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地方性

  節事活動帶有明顯的地方氣息,隨著旅游的發展,有些已成為反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指代物。一些節事活動的舉辦地,為廣大公眾所熟悉,如巴西奧吉里奧狂歡節、澳大利亞鄉村音樂節、蘇格蘭愛丁堡藝術節和倫敦泰晤士河藝術節。這些節事活動以“節事活動品牌代言城市”的形象來定義這些舉辦地。一些節事活動歷史悠久,長久以來滿足了游客和地方居民的需要。慕尼黑的啤酒節,最早開始於1810年,最初是為了讓所有的市民慶祝皇族的婚禮,以後逐漸演變成融多種活動為一體的節事活動:賽馬、游藝娛樂活動以至現在的企業促銷活動。該啤酒節每年9月都要吸引700萬的游客前往慕尼黑。

  民族節日更是有其獨特的地方性,節事活動的地方色彩更為濃厚。例如,潑水節總是與傣族的形象聯繫在一起的,而那達慕大會也總是代表著內蒙古的形象。此外,宗教的固定傳統節日,與廟會活動融合,又成為該宗教聖地或該寺廟的代表。例如,福建、臺灣等地的“媽祖誕辰”,幾乎成為當地最隆重的旅游節事活動。

  3.短期性

  特殊節事活動的一個本質特征就是短期性。每一項節事活動都有季節和時間的限制,都是在某一事先計劃好的時段內進行的。當然,節事活動的時間不是隨意決定的,往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旅游淡旺季、交通情況、接待能力、主題確定、經費落實、策劃組織需要的時間等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來確定的。如果頻繁地舉辦某種節事活動,可能就很難引起和保持第一次舉辦時的氛圍。在短暫的時間內要具有充足的飯店客房等旅游接待設施和便利的交通等基礎設施,來接納從四面八方潮涌而來的旅游者,這給舉辦節事活動的地區和城市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4.參與性

  隨著旅游業和休閑業的發展,旅游者和休閑者越來越註重活動的參與性,節事活動就是這樣一種參與性很強的旅游和休閑活動。眾多節事活動想方設法拉近與參與者的距離。

  節事活動的參與者往往對節事活動的舉辦地懷有較強的好奇心。通常他們希望能夠像當地居民一樣,希望節事活動能夠讓他們瞭解一個地區的生活方式。植根於特殊地區的節事活動能夠為來賓提供欣賞當地風景和探究當地精神的機會。參加者喜歡收集當地物品作為紀念,可以通過獲得新知識、技術來提高自己,同時可以通過服裝、食品的享用等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

  5.多樣性

  從節事活動的定義可知,節事活動是一個內涵非常廣泛的集合概念,任何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因素,經過開發都可成為節事活動。此外。節事活動在表現形式上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它可以是展(博)覽會及體育賽事,又可以是會議慶典、花車游行及各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它的主題可以是某種果實,也可以是紀念某個名人;可以是某個歷史事件,也可以是當代的慶典。活動的內容可以有宴會、戲劇、音樂舞蹈、服裝展示、畫展、土特產品展銷、體育競技、雜技表演、狂歡游行等各種形式,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商業等多方面。

  6.交融性

  正是節事活動的多樣性,決定了節事活動必然有強烈的交融性,許多大型的節事活動,如奧運會、世博會、旅游節、服裝節、食品節等都包含了許多會議、展示活動、宴會、晚會等。而在許多會議、展覽、獎勵旅游中也包含著許多節事活動。節事活動和會展業的其他細分市場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些活動互相交融,共添光彩,使節事活動更具吸引力。

節事活動的類型[1]

  (一)按節事活動的屬性分

  1.傳統節日活動

  從傳統節日的發展歷史又可分為:

  (1)古代傳統型。如中國端午節的賽龍舟活動、西方的聖誕節等。

  (2)近代紀念型。如各國國慶節、美國紐約的玫瑰花節等。

  2.現代慶典活動

  (1)與生產勞動緊密聯繫的節慶活動。如廣州花會、泰國象節、摩洛哥的獻羊節等。

  (2)與生活緊密聯繫的節慶活動。如上海飲食文化節、威尼斯狂歡節等。

  3.其他重大活動其他重大活動包括大型會議、體育盛事等。

  (二)按節事活動的影響範圍分

  1.世界性節事活動

  世界性節事活動如戛納國際電影節、慕尼黑啤酒節、國際孔子文化節等。

  2.全國性節事活動

  全國性節事活動如廈門中國廣告節、青島啤酒節、洛陽牡丹花會等。

  3.地區性節事活動

  地區性節事活動如上海南匯桃花節、浙江陸羽茶文化節等。

  (三)按節事活動的組織者分

  1.政府性節事活動

  政府性節事活動如五·四青年節、教師節等政府組織聯誼活動、紀念活動。

  2.民間自發性節事活動

  民間自發性節事活動如雲南傣族潑水節、義大利狂歡節等。

  3.企業性節事活動

  企業性節事活動如上海旅游風箏會等。

  (四)按節事活動的主題分

  按主題可分為宗教的(如古爾邦節)、文化的(如巴西嘉年華)、體育的(如奧運會)、政治的(如APEC會議)、經濟的(如世界銀行大會)節事活動等。

  (五)按節事活動涉及的內容分

  1.單一性節事活動

  單一性節事活動如法國香檳節、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

  2.綜合性節事活動

  綜合性節事活動如上海旅游節(節中有節、節節相扣)等。

節事活動的功能[3]

  舉辦節事活動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吸引旅游者消費者贊助商承包商等參與者,還在於成功舉辦後所能帶來的多種牽動效應。它一方面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為當地文化的定位奠定基礎,帶來社會效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是良性互動的關係,兩者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協調發展的基礎上,達到與自然、人文等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共同構建和諧社會。尤其是大型節事活動,對國家、地區或城市的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

  1.經濟功能

  (1)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削弱淡旺季的差別

  節事活動針對的是休閑和商務兩大旅游市場,所以它產生的經濟效益更大。如奧運會不僅是國際體育界的一次聚會,也同樣是大規模的世界盛事,它吸引的不僅是運動員、教練員、各國政府體育部門的官員、各類體育用品消費品供應商,也同樣吸引了世界各國的人們。事實證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能推動旅游業的發展,而且更能對一個主辦城市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整體推動作用,其經濟效益遠遠大於一般的會議和展覽。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世界各國眾多城市爭辦奧運會已成為一大風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使南韓旅游業在隨後的兩年裡以13%的速度遞增。

  另外,由於季節、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假期等因素的影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從實踐來看,通過本地旅游資源、民俗風情、特殊事件等因素的優化融合,舉辦別出心裁、豐富多彩的節事活動,一方面可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可以調整旅游資源結構,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延長旅游旺季,並能較好地解決旅游淡季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甚至形成一個新亮點。在北方地區,通過冬季舉辦滑雪、溜冰等冬季競技性體育活動及其他文化活動,既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又可以緩解旅游市場的淡旺季。如在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期間,有逾百萬游客到訪,市內各大賓館飯店的人住率比平時普遍提高了30%~50%。

  (2)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任何一次節事活動都具有一定的主題,配合這一主題的生產廠家或者整個產業都可以在節事活動中獲得經濟收益。如每一屆的大連國際服裝節,都迎來了大量的海內外服裝廠家、商家、設計師和模特的光臨,各類表演活動、發佈會、展覽館、洽談會,激發了本地服裝業及相關產業生產廠商創新意識,為他們提供了商務交流的平臺,蘊涵了巨大商機。由於服裝節的舉辦,大連的服裝交易和投資與日俱增,帶來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推動了本地的服裝業、展覽業商貿服務業旅游業的發展。如節事活動商品的開發使得地方工藝品和土特產品等重新得到重視,帶動了傳統藝術和相關產業的挖掘、保護、培植和開發。再如,自1984年以來,濰坊已經成功舉辦了20屆國際風箏節,形成了龐大的風箏產業,並促進了與風箏相關的產業發展,國際風箏節成為拉動濰坊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世界風箏聯合會總部也在濰坊落戶。

  (3)改善基礎設施

  舉辦節事活動,可以極大地促進城市的交通、通訊、城建、綠化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美化城市環境。例如,自1997年5月27日雲南省政府主持世博園開工奠基儀式後,昆明市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項目。到1999年3月底,完工的18項世博會重點配套工程涉及道路交通、生態環保、管理信息等,使得昆明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整整向前推進了10年。又如,2002年,上海為了迎接APEC會議,對各條景觀道路的建築進行了“整容”,面積達300多萬平方米,路面達到歷史最好狀態。再加,為成功舉辦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特區民政總署成立綠化工作小組,從2003年起在3年內斥資數千萬澳元在全澳20多個圓形地、綠化帶進行大規模的綠化工作,包括改善泥土、加建硬體設施、重植樹木和花卉等。

  (4)具有很強的後效性

  節事活動給舉辦地帶來的效應不僅僅局限於當時。舉辦地的人們通過節事活動獲得了大量的信息,挖掘出了大量的商機,相當於參加了一次免費的交流會;舉辦地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優化了社會公共環境,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給參加節事活動的人們留下了好印象,培育了一批潛在的投資者。這些效果不一定在當時就能夠表現出來,也許會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現。比如,作為’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分會場的中國麗江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旅游者,使得麗江更加聲譽卓著。在之後的三年裡,麗江的旅游業突飛猛進,並迅速趕超了開發旅游較早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2.社會功能

  (1)弘揚傳統文化,展現現代文化

  節事活動對於弘揚傳統文化,彰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個性,對於進一步密切國內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的傳承、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如山東曲阜利用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創辦了國際孔子文化節,將當地已沉睡了幾千年的歷史遺跡活生生地再現出來,使傳統文化煥發了活力。南寧國際民歌節的作用,不僅把潛藏在民間的藝術活力藉助現代傳媒展現在人們面前,而且從民歌的優美旋律中,使人們感受到團結、祥和、繁榮、發展的時代脈搏和健康向上的美好氣息。同時,通過充分挖掘民歌文化中的審美精神,從中提煉出有益於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文化思想和生活理念,營造現代生活的藝術氛圍。

  節事活動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展示了現代文化。現代節事活動需要有經濟的輪子,但其核心是人文活動,而人文活動的最高境界是藝術化。旅游節事活動的藝術化與藝術節慶活動的大眾化,也正是節事活動的關鍵所在。大連國際服裝節就張揚了大連城市文化的特色,融會了中西文化,使人們從服飾文化、展覽文化中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文化底蘊,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加快城市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了城市商業文化的合理走向,形成了大連獨特的多層次的文化特色。

  (2)塑造形象,提高舉辦地知名度

  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進行很長時間的宣傳才能塑造成功,而大型節事活動對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和改善作用,是其他營銷手段所不能比擬的。例如,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主辦城市所在國日本和聯邦德國均利用奧運會扭轉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遺留的不良形象,收到了積極的效果。悉尼的“綠色奧運會”為悉尼乃至澳大利亞塑造了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形象,澳旅委認為悉尼奧運會使澳大利亞的形象塑造向前推進了10年。

  成功節事活動的主題能夠成為舉辦地的代名詞,使得節事活動與舉辦地之間形成一種很強的對應關係,能夠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海南省的博鰲原本是一塊窮鄉僻壤,在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和人文治安環境,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博鰲亞洲論壇使得博鰲乃至整個海南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其會展業也成為海南省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3)促進和加強了民族、地區間的交流

  交流主要是通過經濟往來、文化接觸、民族融合實現的,但是更多的是通過民間的接觸,節事活動是民間交流的一種主要渠道。在節事活動中,家人團聚、親朋好友往來、合作伙伴互訪。人們在這些往來中互相介紹情況,交流生產、生活經驗,接受外來事物。節事活動中的這種“禮尚往來”,一是增強了家庭、家族或行會團體的感情聯繫;二是這種人際關係的交往,必然促進社會文化的交流,有助於文化的提高和傳播;三是,節事活動促成了許多人或單位的相識與合作。如於2007年3月26日正式啟動的俄羅斯“中國年”中的各項活動“生動活潑”、“十分有趣”,引發了俄羅斯民眾對中國的極大興趣,受到了俄羅斯各界人士的關註和喜愛。對於不少俄羅斯民眾而言,“中國年”既是重新認識當代中國新貌的開始,同時也是再次發現中國文化的起點。

  (4)給參與者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一位早期的希臘學者曾經這麼說過:“過節沒有別的,就是歡樂。”節事活動的參與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日常緊張而忙碌工作後的一種休閑,一種享受,適當的、有節制的放鬆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也為歡樂之後帶來工作效率。首先,節事活動基本上是一種富裕的表徵,當然,這種富裕與金錢有一定的關係,但節事活動最主要的還是精神上的富裕。節事活動的根源就是愛,來源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其次,節事活動可以採用一切可能的形式讓感情得到自由的宣泄,真正的節事活動可以使參與者精神愉快,從而更加愛生活,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創造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節事活動的歷史與發展趨勢[2]

  1.節事活動的歷史

  (1)國際節事活動發展歷史

  在人類漫長的生活歲月里,不同地區的人們形成了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節日風俗。這些節日風俗都是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形成的,反映了各個民族生息、發展、進步的過程。節事活動最初起源於人類的這些節目風俗。節日風俗的形成過程,大致是根據生活的需要,經歷了由不自覺到自覺,由不定型到定型,逐漸發展和補充的過程,其內容涵蓋了生產、祭祀、表彰、慶祝等多個方面。

  19世紀40年代以後,旅游作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在世界上興起,並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後,世界旅游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並迅速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產物和支柱產業。節事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多種節事活動。這些節事活動也成了一些地區吸引游客的一個亮點。

  今天,世界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節事活動的發展,很多國家的大城市都紛紛爭奪大型活動,如奧運會、世界博覽會等的舉辦權。就目前來看,國際節事活動的發展呈現出一些特點:一是政府重視,推動節慶,發展旅游;二是節事活動管理走專業化道路;三是贊助商、志願者在節事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2)我國節事活動發展歷史

  節事活動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從遠古時期的祭天地、祭神靈、祭祖宗的儀式活動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各民族節事活動,經歷了一個從萌芽到成型的漫長歷史過程。改革開放後,我國在各方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從1979年到1990年,旅游事業的發展充滿了生機活力,但是這一時期我們對節事活動的重要作用還沒有深刻認識,對節事活動這一重要旅游資源和專項旅游產品重視不夠。1991年以後,我國在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工作上進人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國家旅游局借鑒國際上舉辦大型主題年活動的成功經驗,舉辦系列旅游年活動,在全國各地推出的旅游專線中配合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節事活動,很好地展示了我國作為世界著名文明古國的風姿,逐漸形成了一批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節事活動,如雲南西雙版納的潑水節、路南石林的火把節、大理的三月街、貴州的蠟染藝術節、哈爾濱的冰雪節、濰坊的國際風箏節、青島的啤酒節、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大連的國際服裝節、洛陽的牡丹花會、廣州的春節花市及各種少數民族的服飾、禮儀、民俗和民間競技活動等。這些節事活動對吸引旅游者、推動當地的經濟和旅游發展起到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人們對節事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提高和深化。正因為這樣,我國開始從民間自發組織節事活動到政府有意識地推廣原有節事活動,又進入到一個有計劃、有組織地主動開發節事活動的新階段。我國在成功地舉辦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又主動申辦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以及許多世界大型體育、文化、經濟、科技、旅游等節事活動,並取得了成功。這些都是很好的例證。我國節事活動無論在數量、規模、內容和質量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發展。

  2.國際節事活動的發展趨勢

  (1)國際節事活動日益重視

  就全球範圍而言,各國對節事活動和節慶旅游的重視程度在迅速提高。許多瑞士大旅游批發商認為,傳統的團體多地觀光游覽在這裡已經失寵,越來越多地被散客旅游、家庭小團體和專項旅游所取代。目前的消費傾向正在明顯地向專項旅游發展。一些重大的專項節事活動產品,如音樂、文化等活動,受到大小旅游批發商們的普遍重視。有些大旅游批發商為節事活動開設了專職部門,如ITV旅行社設了文化旅游部。

  (2)國際節事活動將更具綜合性、更為多樣化

  發展節事活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挖掘當地的民族文化,因為體驗異國他鄉的民情風俗是促使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動機。民俗風情作為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生活方式,在節日喜慶中能充分體現原汁原味的真實感和人情味,而使旅游者得到直接和充分的體驗。在節事活動中把服飾表演、飲食品嘗、游藝競技、民間工藝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豐富節事活動的內容,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當地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既激活某些公共設施、商店、市場等靜態吸引物,又吸引投資、經濟開發及基礎設施改造,做到充分利用現有一切資源,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國際節事活動將更為品牌化和專業化

  節事活動品牌在會展業和旅游業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本身就是一種會展和旅游的吸引物,能提高會展和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豐富會展和旅游產品,延長旅游季節,擴大客源地理分佈。如今,節事活動的主辦者越來越重視節事活動品牌的塑造和經營。美國的玫瑰花節、義大利的狂歡節的品牌都對本國會展業和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節事活動的發展,專業化管理將日益顯示其重要性,節事活動的專職管理部門已成為旅游業和會展業發展最快的一個機構。它們在客源地設立辦事處進行全年的運營,為當地提供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節事活動管理不僅已形成了一個專業領域,而且其專業化程度亦日益增強。

  (4)國際節事活動宣傳力度將更為加強

  節事活動的國際競爭加劇,將引起各國宣傳促銷力度的不斷加強。世界著名的西班牙奔牛節在舉辦之前,政府會印製大量的日程表和節目單,便於國內和國際游客挑選自己喜愛的活動項目;日本交通公社等大型旅行會社提前5年將國內的節慶計劃公佈於眾。,做超前的宣傳促銷是著名節事活動獲得成功的基礎。從節事活動宣傳的發展趨勢來看,更多的國家將會像一些發達國家一樣採取全方位出擊的策略,花大力氣建立覆蓋面比較廣的駐外旅游機構,為宣傳提供組織保證,如美國有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個駐外旅游機構,德國有39家駐外旅游機構。許多國家除了印製精美的各類宣傳品外,還派促銷團到各客源國進行宣傳。

  3.我國節事活動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節慶旅游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節事活動將呈現出以下八大趨勢:

  (1)國際化趨勢

  國際化是節事活動的必然趨勢。節事活動的大眾性、廣泛性、開放性,使它蘊含了走出家門、走向國際的內在要求。節事活動正在向著國際化的趨勢發展。在節事活動的運作方式上,我國很多地方註重研究國際先進的辦節理念,努力運用市場手段,使節事活動進一步開放化、國際化、娛樂化、效益化和規範化。例如,青島啤酒節在辦節實踐中,很註意學習借鑒國內外的經驗,除派人列國外學習觀摩外,還邀請外國人士和國外的企業參與節事活動。並提出了“青島與世界乾杯”的主題口號,大大加快了啤酒節走向世界的步伐,使青島啤酒節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來越顯著。

  (2)市場化趨勢

  傳統的辦節方式——大量的財政投入和硬性攤派,使財政、企業和社會不堪重負。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節事活動也呈現出市場化趨勢,開始嘗試市場化運作模式。節事活動進入市場化運作必須遵循市場規律j註入“成本利潤”、“投入與產出”的理念。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是節事活動長盛不衰的陽光和土壤,也是節慶營銷得以傳承的基礎,但資金來源不能依賴政府財政投入,應建立“投資一回報”機制,同時吸引大企業、大財團以及媒體參與,形成“以節養節”的良性迴圈發展模式。1998年,山東濰坊風箏節決定改變傳統辦節方式,大膽嘗試市場運作。第二年組委會便與有關公司聯合策劃招商。第三年風箏節與魯台會、壽光蔬菜會同時舉辦,成功嘗試了市場化運作,財政不再撥專款,是歷屆風箏節中市場運作力度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一屆。通過企業冠名、贊助、承辦,實現了以節養節,以節強節的目的。

  (3)個性化趨勢

  當今城市舉辦節事活動已成為時尚。但有的城市的節事活動缺乏個性,主題雷同。城市節事活動靠的就是獨特的主題,個性化是節事活動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制勝法寶。例如,在各大中城市都推出了禁燃煙花爆竹的措施後,大連經過精心策劃,推出了一年一度的煙花爆竹迎春會,一時間大連成了春節期間外出旅游者的首選城市。節事活動要保持個性化必須堅持常辦常新:一是策劃有“亮點”的主題活動,提高大眾關註度。大眾關註度是節事活動的生命線。二是策劃有“熱點”的主題活動,形成社會熱點。節事活動有熱點,自然會形成商業的焦點。三是策劃有“賣點”的主題活動,增強商務運作能力。

  (4)產業化趨勢

  隨著節事活動經濟性功能的加強,節事活動將呈現出產業化趨勢。節事活動的產業化趨勢要求圍繞節事活動,從項目策劃、集資、廣告、會務、展覽、場地佈置、彩車製作、觀禮台搭建、紀念品製作,都以招標投標合同契約有序競爭方式進行,並逐步形成新興的“節慶產業”,節慶產業化更能促進營銷的深入和發展。節事活動的產業化需分兩步走——近期任務和遠期目標。近期實行市場化運作形式,可繼續保持政府調控、市場運作的節事活動形式,但應減少行政干預,努力擴大社會參與的規模和程度,逐漸過渡到節事活動不再是政府工作目標任務。遠期應將產業化列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可根據政策法規體系,組建節慶文化產業集團或產業公司,確認法人地位,明晰產權關係,由產業主體通過市場運作完成節事活動。

  (5)多元化趨勢

  一是節事活動舉辦目的的多元化,通過節事活動達到繁榮經濟、弘揚文化、活躍生活、促進發展等多重目的。二是節事活動舉辦模式的多元化,出現了上下聯動辦節、小型分散辦節、各方結合辦節、走出去辦節、結合科技辦節等多種辦節模式。如四川自貢燈會採用“走出去”辦節方式,不僅在當地辦得很好,還先後到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香港、澳門、臺灣等許多大中城市和地區展出達68次,到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10多個國家展出,將燈文化的奇光異彩傳播到全國,傳播到世界各地,不僅大大提高了自貢市的知名度,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三是節慶主題活動的多元化,主要表現在文藝晚會、經貿洽談會、研討會和論壇等方面。

  (6)大眾化趨勢

  節事活動的魅力不在於安排多少項活動,而在於有多少大眾親臨其境感受其人文氣氛,節事活動要的就是成千上萬人扶老攜幼、結伴前往的這種萬民同樂的節日氣氛。節事活動的大眾化是節事活動永葆品牌生命力的靈魂。如上海旅游節的辦節宗旨就是“人民大眾的節日”,在旅游節的籌備及舉辦過程中,組委會廣泛聽取市民和旅游者的建議和意見,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節的活動內容,進一步充實了旅游節的活動策劃

  (7)集約化趨勢

  節事活動在舉辦過程中逐步呈現出集約化趨勢。許多城市的節事活動,較為分散,規模還不夠大,可以通過“捆綁”來擴大規模,實行集約化經營。如哈爾濱冰燈節在國內頗有影響,其主要成功經驗是延伸產業鏈,將冰燈展、文體活動、經貿活動等捆綁在一起,產生了較強的集聚效應和宣傳效應。

  (8)規範化趨勢

  節事活動必須在動態中尋求規範性,並以此招徠四方游客,這是著名節事活動獲得巨大效益的成功秘訣。如西班牙鬥牛節共有156項活動,每年7月8—14日,這些活動分佈在潘普羅那市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從早8時至深夜24時,年復一年,百年不變。市政府為此印製大量的日程表和節目單,將節慶的活動安排見諸於各類媒體,公佈於眾,即所謂的“有組織的無政府狀態”。節事活動的規範化,一是策劃和組織規範;二是舉辦時間和地點規範;三是舉辦程式和實施過程規範。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蘇文才.會展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 2.0 2.1 楊春蘭,韓芳.會展概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7
  3. 沈剛,吳雪飛.旅游策劃實務.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连晓雾,方小莉,Gaoshan2013,Mis铭,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節事活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