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失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失業(Educated Unemployment)
目錄 |
所謂知識失業是指一部分受過相當教育的知識勞動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來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從事的工作,知識失業的主體是具備一定的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知識勞動者。知識失業,一般又叫做知識性勞動力失業,這種情況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存在,但知識失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通病。
1.供需數量不平衡
20世紀中後期我國政府為培養人才擴大內需,在提高高等教育私人收費的同時,大幅提高高校招生規模,大學升學率從1999年的30%左右,在短短幾年內提高到60%左右,有的省市甚至更高。高校擴招的直接結果是近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直線上升,僅2003年畢業生就比2002年增加46%高出同期GDP增長率四倍多。根據奧肯定律,國民收入每增加2.5% ,就業率就會相應提高1% ,也就是說從勞動的需求看,一個國家的勞動需求增長率一般不會超過國民收入增長率。因此,當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供給增加超過經濟發展速度時知識失業現象就會出現。
2.二元經濟結構決定了現代部門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存在著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即傳統經濟部門和現代經濟部門並存。傳統經濟部門:一方面,因勞動力過剩而造成惡性競爭使知識勞動者無法進入;男一方面,因收入太低對知識勞動者沒有吸引力。因此,知識勞動者都願意在現代經濟部門尋找工作,而發展中國家因現代經濟部門在整過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儘管我國是“世界製造工廠”,但低端的加工製造業是我國製造產業的主體。因而,規模較小的現代經濟部門吸納知識勞動者的能力有限,而隨著高教規模的快速擴張,高校培養出來的知識勞動者人數遠遠高於現代經濟部門能提供的新的就業機會,這樣知識失業在所難免。
高校培養的大學生的供給結構與社會對知識勞動者的需求結構存在錯位現象。首先,存在層次結構錯位,目前的高教體制偏重於本科生的培養,而對於大專生及高職生培養不僅比例低而且培養模式也近似於本科生的培養模式,使得處於知識勞動者和普通勞動者中間的中等技術人才、高級熟練工人缺乏,這表現為層次結構失衡;其次,存在專業結錯位,一些高校了擴大生源,應對生源大戰,大力增加熱門專業,如法律、會計、金融等專業在各類高校的專設置中同化現象嚴重,使這方面的人才供過於求。而一些不熱門,但非常重要的基礎專業卻面臨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再則,存在市場需求空間錯位,這個錯位表現為一定地區、部門和企業里,知識勞動者由於供過於求而造成相對過剩,而另外一些地區、部門和企業對知識勞動者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需求空間錯位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條件的差異性。
4.知識勞動者就業的觀念因素
知識失業雖然是一些領域出現的知識勞動者供求非均衡問題,但就供給主體而言就業觀念滯後與就業預期偏高也是造成知識失業的原因之一。首先,部分知識勞動者確定的就業區位太窄,他們的就業區位大多選擇在大中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對西部地區、基層、農村和民營企業不感興趣;其次,由於目前高等教育部分費用是由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負擔的,許多家庭都把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期望高收入得到高回報。據調查,大學生收入預期大約高於市場實際水平的20% ~40%。因此,當就業區位和收入預期不能實現時部分知識勞動者就會選擇待業,從而加重了知識失業的程度。
5.知識失業的制度障礙因素
根據人力資本理論,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是勞動力作為一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條件,而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轉型時期,就業人事制度還有許多缺陷,如戶口岐視、地域岐視、所有制岐視和就業保障不平等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力流動成本,阻礙了知識勞動者的自由流動,使知識勞動者的就業範圍大大縮小,並增加了失業人員的就業難度。另外,“內部人”控制制度也使知識勞動者難以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這些均表明知識失業與現行的就業人事制度有密切聯繫。
6.教育改革滯後導致人力資源供需脫節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就教育教學做了大量改革工作,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比仍顯得滯後。一是教育體制存在不合理現象,缺乏創新與競爭機制,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二是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慢於高校擴招速度,致使學校的教育質量相對下降,學校的招生規模與教學質量不能同步提高;三是固定的考試模式不能起到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作用;四是人才評價體系與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不相符;五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形勢。於上述種種原因,高校提供的人力資源與社會需要的人力資源存在脫節現象。
7.過度教育與知識失業相互促進,導致教育信號模糊,並引發教育投資“逆向選擇”行為
過度教育(over education)是指勞動者的受教育水平超過了其所從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水平,從而使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勞動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實現不了他的職業期望,由於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滿意而引起勞動生產率下降這樣一種現象。根據經濟學家提出的信號傳遞理論,文憑是勞動力市場的一種信號,它向雇主發出勞動者質量信息,高質量勞動者對應於高學歷。從而促使部分受教育者追逐高學歷以便得到更好的工作崗位。另一種教育文憑信號理論認為,在高等教育中,相當一部分人繼續深造並非出於自願,或者是希望獲得更高的文憑證實自己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在人才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不得已而選擇繼續深造。按照這種觀點,學歷越高並不代表能力越強,反而可能代表了低能力,這就是教育投資中的“逆向選擇”現象。因此,知識失業可能推動過度教育和“逆向選擇”行為,而過度教育和逆向選擇行為的加劇將使得知識失業更為嚴重。
8.城鎮化程度低制約了知識勞動者就業
城鎮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據統計,城市、縣鎮和農村之間勞動人口受教育情況的比例為:受過大專或大專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由此可見,城鎮化程度越高就能夠容納越多的高學歷者,而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程度還比較低。
1.知識失業容易引起民眾的焦慮和社會的不穩定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讀書上大學一直就是改變經濟狀況和取得較高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近幾年,雖然教育收費在不斷提高,但民眾對教育的需求依然不斷擴大。而知識失業現象的出現會使越來越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加入失業隊伍,教育投資回報下降風險增加,使民眾和家庭對未來產生一種不確定的悲觀情緒並對社會產生不滿情緒。對於在業者也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失業規模的擴大也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性。
2.知識失業會擴大社會貧富差距,引起社會新的不公
首先,知識失業會引起人們對更高學歷的追求,使得教育投資加大,這對於弱勢群體來講難以承受,從而造成社會成員受教育機會不均等,使得弱勢群體難以享受到國家的教育投資福利,從而擴大了潛在的貧富差距;其次,知識失業會促使知識勞動者在求職過程中更多地利用其它資源而不是自身的知識能力,而各人的經濟狀況、社會關係和社會背景等是不同的,因而這也能導致新的不公。
3.知識失業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影響社會發展
據有關部門統計,如果不計算機會成本和其它成本,單就大學教育投資而言,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和家庭需支付5~8萬人民幣,如果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勞動者處於閑置狀態或從事低學歷者能夠從事的工作這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另外,國家財力是有限的,教育資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按比例配置的,教育投資的浪費必然影響社會其它方面的發展。
4.知識失業影響人們正常的教育投資與教育消費
首先,知識失業會引起經濟寬裕的家庭不斷加大教育投資,盲目追求高學歷,而教育投資的增加必然會影響家庭的其它消費;其次,知識失業導致教育投資收益下降風險增大,這會使一些貧困的家庭減少甚至終止教育投資;再次,知識失業向勞動力市場發出了錯誤信號。這些均能影響人們正常的教育投資與教育消費,不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加強巨集觀調控,促進供需平衡
經濟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方方面面。這種影響最核心、最顯著地表現在對教育發展規模、速度和教育結構的制約。因此,教育尤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必須適應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而教育又是個特殊的產業,它和經濟間是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因人才培養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教育產業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政府要從整體和全局出發加強預測和調控,從教育總量適度超前於社會需求總量或基本保持平衡的角度規劃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速度和結構,高校招生增長率應低於同期GDP增長率,力求供需平衡。對於那些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偏低,所開設專業沒有市場的學校,堅決限制招生,從源頭防止知識失業出現。另外,教育投資結構也應優化,目前應加強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投資。
2.轉變就業觀念,引導和鼓勵知識勞動者自主創業
首先,要改變知識勞動者自我感覺“特殊”的心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必然普遍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勞動者也不應“特殊”,不能一味要求政府優先解決自已的就業問題,一味要求在經濟發達地區、在大中城市、政府機關和大中型企業就業,應象普通勞動者一樣憑自己的能力參與市場競爭;其次,高等院校應加強創業教育,創業教育應納入學校的教育計劃。高校應理論聯繫實際切實做好就業指導工作,以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和學生走上社會後多次擇業與創業的需要;再次,自主創業不僅可以使創業者自身就業,而且也能為社會提供 新的就業機會。因此政府應制定包括信貸、土地、房產使用、稅收等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知識勞動者自主創業,到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創業;最後,知識勞動者要積極調整心態,主動應對知識失業的嚴峻現實,隨著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變化調整就業預期,逐步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新理念。
3.擴大經濟規模,提升產業層次,發展現代農業
擴大經濟規模,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現代經濟部門的比重,增加知識勞動者的就業機會是消除知識失業的重要舉措。首先,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以擴大經濟規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提升產業層次,發展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增加就業機會;其次,要發展現代農業。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 ,提高農業對知識勞動者就業的供給能力對解決知識失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國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這既有利於緩解和消除知識失業現象,也有利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加大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促使供需結構對接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決定了高等教育規模、層次與結構,也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提供了方向。為使高校培養的畢業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高校應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一是高校的學科結構及培養模式應具有前瞻性,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應當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學校應根據職業要求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規劃,專業結構必須與市場相對接;二是要針對各專業的具體要求及時調整培養模式,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學生,為社會多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三是把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高等教育既要重視少數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也要重視職業教育,在現行社會經濟條件下要加強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為社會多輸送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5.加強就業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完善的就業市場和人才服務體系
首先,要儘快改革和廢除一些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束縛人才自由流動的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如戶籍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營造一個易於人才自由流動的制度環境;其次,要進一步加強就業市場和人才市場的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供需雙方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儘快解決目前由於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造成的人力資源不能合理配置的問題;再則,政府要借鑒南韓、新加坡和印度等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在相應發展階段的經驗,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和保障體系,幫助知識勞動者建立完善的就業網路和就業服務體系。
6.糾正用人單位“高消費”行為
美國學者曾滿超和亨利萊文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教育會對勞動生產率產生負面影響,他們把過度教育(Over Education)定義為勞動者的受教育水平超過了其所從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水平,從而使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勞動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實現不了他們的職業期望,由於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滿意而引起勞動生產率下降的這樣一種現象。因此,用人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職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學歷等,使得職能相當,人盡其職,人盡其用,不能為本單位名聲,一味追求高學歷。否則,不但造成人力資源浪費,而且會影響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