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過度教育,指的是個人擁有的教育年限大於他從事的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年限。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擴展,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涌人市場.新增的就業崗位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造成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同時給社會和個人帶來了很大壓力。首先.高校擴招增加了大學生家庭的教育成本.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就業預期。由於上大學的費用越來越高.巨大的經濟投入迫使大學生和其家長把畢業後的經濟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就業預期的提高。無疑帶來了就業的壓力。其次。從社會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容納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過快增長造成大學生貶值現象;再次,高校擴招導致教學班級規模擴大、教師授課任務加重、學生學習和生活環境惡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等等。這些因素。無疑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
第二,人才學歷高消費現象嚴重在雇佣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社會企業的用人部門更傾向於雇佣高學歷的員工.這樣一來就使得本來一個專科生就可以勝任的職位卻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來完成.人才不能才盡其用.大材小用盛行。甚至,某城市招清潔工時居然有研究生為了體制內的鐵飯碗爭相報名。
第三,學歷結構與需求不對稱高等學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主要任務.但是由於學校對社會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市場需求技能要求等相關信息的瞭解相對來說比較滯後,從而導致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後以及課程體系與市場需求脫軌。學歷結構與市場需求的匹配矛盾突出.表現為勞動市場中大量學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場又找不到所需畢業生等現象。因為不同區域、行業和體制對學歷與性別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對人才的需求存在結構性的差異。在現實社會中.一些高校盲目的擴招和設置專業也是當前市場人才需求出現結構性失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過度教育的危害[1]
1.過度教育的擠兌效應
過度教育存在“擠兌效應”。即高學歷的人從事較低學歷的工作,從而把學歷符合的人向下擠壓,再去從事更低學歷的工作,層層擠壓,無疑將造成人才的大量浪費,降低了教育投資率。各個學歷層次的人工作價值都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個人成就感降低,從而影響工作效率。獲得高學歷卻不能體現出競爭優勢,這也讓“上學無用論”大行其道。如果過度教育現象成為大規模的社會常態,人心不穩,必將影響社會安定。
逆向選擇本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信息不對稱所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扭曲現象。用於人力資源市場也同樣適用,很多人為了彌補自身能力的缺陷,用接受更多的教育和追求更高學歷的方法來提升自己。有些人本身工作能力很強,但是在尋求工作的過程中,雇佣雙方通過短時間的接觸,雇主並不容易甄選出工作能力強,可以帶給自己更大效益的員工,由此文憑的信號功能便發揮大作用,雇主更傾向於雇佣高文憑的員工,而許多真正高工作能力的人就被驅逐出競爭隊伍。因此,勞動力的配置出現扭曲。
過度教育的功效[1]
1.個人獲取更高的收益
明瑟收益率是西方經濟學中較為成熟的對過度教育收益的測量方法。Mlincerian收入原理認為,個人收入與其教育年限有關,即:個人受教育年限越長,個人的投資成本越大,獲得的教育收益也會隨之增加。過度教育仍然是正收益,只不過比教育匹配的收益率低。我國的武向榮利用過度教育收入模型(ORU)估算我國過度教育的收益率,得出同樣的結論,即過度教育收益率為正值,但小於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說明個入發生過度教育仍可獲得收益,但收入會受到損失。由此可見,雖然過度教育所帶來的收益低於教育匹配時的收益,但它帶給個人更多的收益卻是不容否認的。
2.補償其他求職競爭要素
尋求一項工作往往需要具備多種競爭條件,學歷、工作經驗、能力高低、專業對口。當勞動者暫時因為缺失一些競爭要素而不能得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那麼有些就會選擇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以此發揮文憑的信號功能,向雇佣者傳遞自己有能力使企業花費更少的培訓費用,帶來更大的收益。可能以自己原先的教育水平不能得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明瑟收益率是西方經濟學中較為成熟的對過度教育收益的測量方法。~lincerian收入原理認為,個人收入與其教育年限有關,即:個人受教育年限越長,個人的投資成本越大,獲得的教育收益也會隨之增加。過度教育仍然是正收益,只不過比教育匹配的收益率低。我國的武向榮利用過度教育收入模型(ORU)估算我國過度教育的收益率,得出同樣的結論,即過度教育收益率為正值,但小於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說明個入發生過度教育仍可獲得收益,但收入會受到損失。由此可見,雖然過度教育所帶來的收益低於教育匹配時的收益,但它帶給個人更多的收益卻是不容否認的。但是提高教育水平後,就實現了自己的求職意願。
解決過度教育問題的對策[1]
(一)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統籌區域經濟發展,促使勞動力自由流動。
由於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存在較多的流動障礙,尤其是戶籍制度致使勞動者很難流向最適宜自己的工作。同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發達地區往往能夠提供給勞動者更多的機遇,勞動者也更容易享受到舒適便捷的生活。由此出現了人才的二元現象,發達地區人才濟濟,呈現出局部的過度教育現象,而欠發達地區人才緊缺,經濟發展滯後,長久以往,將會發生人才緊缺與發展落後的惡性迴圈。由此可見,國家應當積極破除障礙,彌補體制缺陷,減輕勞動力流動成本。同時加大力度發展欠發達地區經濟,增加這些地區對高教育水平勞動力的吸引力,形成拉力,均衡人才分佈。這樣既可以緩解局部的過度教育問題,又可以推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樣,編製內外的差異是阻礙我國經濟效率與公平的一個因素,這樣也就不難理解魔幻的“研究生清潔工”了。[2]
(二)國家應當構建信息公開平臺。做好就業引導工作勞動力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增加了工作與勞動力匹配的難度。因此國家應當投入資金進行招工、求職信息平臺建設。畢竟培養高素質人才是一個方面,使勞動力人盡其才,發揮出最大的生產率,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國家建設才是最終目的。政府可以在互聯網上開設專門的求職、應聘網站,或者通過微信等信息平臺及時向勞動者發送工作信息,以及在現實中組織招賢納士,總之線上線下齊發力,幫助勞動者找到教育匹配的工作。
(三)高校調整專業結構,革新培養方式高校增加專業設置的靈活性是關鍵。發展競爭性強的特色專業,適時革新、縮減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專業,避免出現“閉校造生”,一意孤行,全然不顧市場需求。高校在培養過程中,要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學生的人力資本。學生更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就會減少過度教育的發生。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能夠減少學生用過度教育對工作經驗與在職培訓的補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