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
目錄 |
人力資本理論起源於18世紀。18世紀中葉歐洲產業革命後,人類進入了大工業時代,生產力發生了三大根本性變革:一是機械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二是科學技術代替經驗工藝套路,科技與生產互動作用日益加強;三是專業技術培訓代替作坊師徒傳教,人的知識、技術因素在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當時興起的古典經濟學開始從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作用來關註教育對促進生產發展、增加財富的意義。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奠基者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首次提出人的才能與其他任何種類的資本同樣是重要的生產手段的觀點。他還詳細分析了人的經驗、知識和能力作為財富和生產財富的重要作用,並據此指出,“學習一種才能,須受教育,須進學校……學習的時候,固然要花費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以償還,賺取利潤”。
由於要受教育才能學會特殊技巧,所以他既承認人的經驗、知識能力是財富並可生產財富的觀點,還提出為獲得才能資本而受教育是一種投資的觀點。19世紀40年代,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也研究了才能在生產中的作用,他提出物質資本與精神資本的概念,認為“精神資本”是由智力方面的成果匯聚而成的,一個國家生產力的高低,取決於精神資本的運用,為此,他主張把教師列入生產者之列,因為教師“能使下一代成為生產者”。他還主張“一個國家的最大部分消耗,是應該用於後一代的教育,應該用於國家未來生產力的促進和培養”。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馬歇爾認為:“以一種抽象和數學的觀點來看,無可否認,人是資本。但是,在實際分析中把他們當做資本,與市場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合的”。可見,馬歇爾的人力資本思想是充滿矛盾的。[1]
概述[2]
人力資本理論和教育經濟學是六十年代初開始形成的。舒爾茨、貝克爾等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這一理論被髮展經濟學吸收並推廣到第三世界國家以後,就成為智力開發戰略的理論基礎。
舒爾茨等人認為,在西方傳統的經濟學中,資本實際上僅指由生產活動中的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和燃料等各種物質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這樣的資本概念是不完整的,完整的資本概念應包括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主要是指從事生產活動的人的數量和質量,是體現在人身上的一種資本,它可以被用來提供未來的收入。人力資本既不能被買賣,也不能被當作財產,但它和物質資本一樣,能夠對經濟起生產性的作用,促使國民收入增長。教育、保健、在職訓練和遷徙費用是人力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據美國經濟學家登尼森分析:從1909年到1929年,美國生產量的年增長率為2.82%,勞動力的質量平均每年提高0.56%,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中有12%歸功於勞動質量的提高;.從1929年到1957年,美國生產量的年增長率為2.93%,勞動力質量平均每年提高0.93%,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中有23%歸功於勞動質量的提高。
發展經濟學家提出,在發展中國家,人力投資不僅能取得較高的收益,而且還能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從根本上趕超發達國家的新機會。因此,必須增加智力投資,推行以智力開發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背景[3]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被卷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有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二戰結束以後,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受到很大的創傷。很多人認為,這兩個國家的經濟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復到原有的水平。但實際上,大約只用了15年左右,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就奇跡般的恢復了,並最終使經濟實力上升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這其中的原因讓許多人迷惑不解。
除此以外,在美國也發生了一個難以用經濟學解釋的現象:1929年和1957年美國國民收入增加了1520億美元,其中有710億美元是增加的物質資本所不能解釋的——按照以往經濟學觀點,國民財富的增長速度應當等同於與土地、自然資源、機器設備等要素消耗的速度,經濟增長超出的部分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
對於增加的物質資本,經濟學家們試圖尋找出增長的源泉,從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舒爾茨在研究時發現:德國、日本戰後迅速崛起除了政治、經濟、資源等因素外,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他認為:兩國戰後之所以出現經濟復興的奇跡,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資本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戰爭雖然破壞了這兩國的物質資本,但並未破壞其充裕的人力資本;再加上這兩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和重視教育的現代國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質勞動力,這使兩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建立在高技術水平和高效益基礎上。
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觀點:在影響經濟發展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人的質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資源的豐瘠或資本的多寡。明確提出了人力資本是當今時代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也解釋了國民收入增長與國民資源增長之間存在缺口的原因。他說:所謂的人力資本是相對於物理資本而存在的一種資本形態,表現為人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和健康等。人力資本的顯著標誌是他屬於人的一部分,它是人類的,因為他表現在人的身上,這一觀點道出了人力資本的基本屬性。
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社會經濟增長的源泉;
主要原因有兩個:
其一,人力資本投資與其他物力投資比起來,前者是一種回報率很高的投資。他對美國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做了定量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各級教育投資額度平均收益率為17%;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勞動收入增長的比重為70%;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國民收入增長的比重為33%。由此可以看出與其他類型的投資相比,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很高。
除此以外,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是有相互關係的,他認為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相對投資量主要是由收益率決定的。收益率高說明投資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資;收益率低,說明投資量過多,需要相對減少投資量。當人力資本與物力資本二者間投資收益率相等時,就是二者之間的最佳投資比例。在二者還沒有處於最佳狀態時,就必須追加投資量不足的方面。
其二,人力資本可以代替和補充生產要素中不足的部分,就像在農業生產中,對農民的教育和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應用所產生的價值,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進經濟的增長。
舒爾茨在其長期的農業經濟問題研究中發現,從20世紀50年代,促使美國農業生產產量迅速增加和農業生產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人口數量或資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通過教育,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所增加的。舒爾茨認為,現代經濟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自然資源和人的體力勞動,生產中必須提高體力勞動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腦力勞動者的成分,由此可見,通過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會更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經濟增長餘數分析法”,進一步加以證明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舒爾茨創造了“經濟增長餘數分析法”,估計測算了美國1929——1957年國民經濟增長額中,約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作出的貢獻。
舒爾茨還提到:教育也是使個人收入的社會分配趨於平等的因素。
人力資本可以使經濟增長,增加個人收入,從而使個人收入社會分配的不平等現象趨於減少。因為通過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生產的能力,從而增加個人收入,使個人工資和薪金結構發生變化。舒爾茨認為個人收入的增長和個人收入差別縮小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教育對個人收入的影響主要表現如下:
首先,工資的差別主要是由於所受教育的差別引起的,教育能夠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響個人收入的社會分配,減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狀態。
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會使因受教育不同而產生的相對收入差別趨於減緩。舒爾茨認為隨著義務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長,隨著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學率的提高,社會個人收入不平衡狀況將趨於減少。
再次,人力資本投資的增加,還可以使物力資本投資和財產收入趨於下降,使人們的收入趨於平等化。舒爾茨指出在國民經濟收入中,依靠財產收入的比重已相對下降,依靠勞動收入的比重在相對增加,其中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隨之增加。
一 、人力資本思想的萌芽(古典經濟學家對勞動價值的研究)
最早的人力資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的著作。他在著名的《理想國》中論述了教育和訓練的經濟價值。亞里士多德也認識到教育的經濟作用以及一個國家維持教育以確保公共福利的重要性。但在他們眼中教育仍是消費品,其經濟作用也是間接的
重農主義的代表人物魁克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質的經濟學家,他認為人是構成財富的第一因素,“構成國家財富的是人”。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和論證了勞動決定價值的思想,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並提出“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他認為由於人的素質不同,所以才使勞動能力有所不同。當然,配第的勞動價值論還處於萌芽形態,有許多地方還要商榷。
第一個將人力視為資本的經濟學家是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一代經濟學宗師亞當斯密在肯定勞動創造價值以及勞動在各種資源中的特殊地位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勞動技巧的熟練程度和判斷能力的強弱必然要制約人的勞動能力與水平,而勞動技巧的熟練水平要經過教育培訓才能提高,教育培訓則是需要花費時間和付出學費的。這可被認為是人力資本投資的萌芽思想。斯密認為經濟增長主要表現在社會財富或者國民財富的增長上,財富增長的來源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專業分工促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為分工越細人們勞動效率越高。二是勞動者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
李嘉圖繼承併發展了斯密的勞動價值學說,堅持了商品價值量決定於勞動時間的原理。他還把人的勞動分為直接勞動和間接勞動。直接勞動是指投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它創造商品的價值;間接勞動則指間接投在所需生產資料上的物化勞動,它不創造價值,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商品中去。李嘉圖曾明確指出機器和自然物不能創造價值,只有人的勞動才是價值的唯一源泉。
穆勒也繼承了斯密的一些思想,穆勒認為技能與知識都是對勞動生產率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他強調取得能力應當與機器、工具一樣被視為國民財富的一部分。穆勒富有創造性的論點是:從傳統經濟增長與資源配置的生產性取向出發,指出教育支出將會帶來更大的國民財富。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的某些觀點儘管曾經受到馬克思的嚴厲批評,但他也是提出人力資本思想萌芽的經濟學家之一。薩伊認為,花費在教育與培訓方面的費用總和稱為 “積累資本”,受過教育培訓的人的工作報酬,不僅包括勞動的一般工資,而且還應包括培訓時所付出的資本的利息,因為教育培訓支出是資本。特別是他提出的科學知識是生產力的一部分的思想,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劃時代的理論貢獻。
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19世紀末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也提出知識和組織是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有力的生產力。在進一步的研究中,馬歇爾指出知識和組織是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他認為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起重要作用
儘管馬克思沒有進行專門的人力資本理論研究,但他關於勞動的許多理論觀點卻是人力資本理論的重要思想基礎。馬克思的資本理論包括勞動價值理論、貨幣理論、資本生產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迴圈與周轉、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理論、生產價格理論、商業資本理論、借貸資本理論和地租理論。他認為,勞動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源泉,人類的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馬克思把人的勞動分為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前者具有較高的價值,是多倍的簡單勞動。進而,他把可以提高人的智利和技巧的科學技術於教育看成是生產力的重要來源。同時,馬克思還提出了勞動力的價值構成理論,在此基礎上,他又把勞動分為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非生產性勞動就是指勞動者受教育、培訓以及保持勞動能力的那部分勞動。馬克思不僅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家的某些理論,還創造性的提出了許多新觀點。
三、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現代經濟學家對人力資本的研究)
197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W· 舒爾茨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年會上的演說中系統闡述了人力資本理論。在此之前,費雪在1906年發表的《資本的性質與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的概念,並將其納入經濟分析的理論框架中。與舒爾茨同時代及以後對人力資本理論作出突出貢獻的主要有貝克爾、明賽爾、丹尼森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人力資本進行了論述。
舒爾茨對人力資本的最大貢獻在於他第一次系統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並衝破重重阻力使其成為經濟學一門新的分支。舒爾茨還進一步研究了人力資本形成方式與途徑,並對教育投資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做了定量研究。因此,舒爾茨被稱為“人力資本之父”。
貝克爾彌補了舒爾茨只分析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巨集觀作用的缺陷,系統進行了微觀分析,研究了人力資本與個人收入分配的關係。貝克爾學術研究特點在於他把錶面上與經濟學無關的現象與經濟學聯繫起來,並運用經濟數學方法進行分析。
愛德華丹尼森對舒爾茨論證的教育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做了修正,他將經濟增長的餘數分解為規模經濟效應、資源配置和組織管理改善,知識應用上的延時效應以及資本和勞動力質量本身的提高等等,從而論證了1929至1957年間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教育的貢獻率應是23%,而不是舒爾茨所講的33%。
雅各布明賽爾首次將人力資本投資與收入分配聯繫起來,並給出了完整的人力資本收益模型,從而開創了人力資本研究的另一個分支,同時他還研究了在職培訓對人力資本形成的貢獻。
總之,人力資本理論作為經濟學的一門分支已經形成併發展起來,把它運用到微觀企業層次中,特別是與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結合起來,會起到預防國有資產流失,解決國家所有者虛擬、轉軌時期國有企業的內部人控制等問題,激勵企業員工,最終會形成更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
人力資本理論的主要內容[4]
人力資本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人力資本概念。1960 年,舒爾茨把人的知識和技能統稱為“人力資本”,即通過對人力資源的投資而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由知識、技能和體力所構成的資本。貝克爾把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進行對比,指出體現在物質產品上的資本稱為物質資本,與此相對應,體現在人(主要是勞動者)身上的資本,則是人力資本。
第二,教育投資的均衡。仿效物質資本投資均衡的分析框架,人力資本理論建立了教育投資均衡理論,構造了教育投資需求曲線,即教育投資的邊際收益曲線,並認定教育投資的邊際收益遞減,由此教育投資需求曲線向下傾斜。教育投資的供給曲線是教育投資的邊際成本曲線,並被認定教育投資邊際成本遞增,由此教育投資供給曲線向上傾斜。教育投資向上傾斜的供給曲線和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相交,決定了教育投資的均衡。
第三,人力資本投資模型。人力資本模型其實並不是用來解釋人力資本投資如何帶來回報,而是討論在既定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的條件下,教育投資的決策。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教育投資導致未來工資增加的現值之和大於教育投資的現值之和,則教育投資就具有了經濟上的合理性。
第四,在職培訓分析。提出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訓的概念,工人通過一般培訓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對所有企業都有用,而通過特殊培訓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則僅在提供培訓的企業有用。由此一般培訓費用由職工承擔,而特殊培訓費用則由企業承擔。
第五,工資方程。人力資本理論的重要檢驗同時也是重要應用,是明瑟爾工資方程,一般是基於個人橫截面數據,估計教育和培訓對工資的影響。從明瑟爾開始,幾乎所有的經驗研究都支持教育有助於受教育者工資提高的結論。
人力資本理論還包括一些其他內容以及理論的拓展。從以上對人力資本理論要點的概述來看,該理論基於物資資本的概念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基於物質資本投資均衡的分析框架解釋了教育投資均衡以及個人教育投資決策,但缺少關於教育投資如何提高工資機理的分析論證,尤其是沒有把教育投資與對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相聯繫,而離開了教育投資對勞動力市場供給和需求影響的分析,教育投資的回報就難以得到較好的解釋。
人力資本理論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資本只是物質資本的束縛,將資本劃分為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這樣就可以從全新的視角來研究經濟理論和實踐。該理論認為物質資本指現有物質產品上的資本,包括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土地、貨幣和其他有價證券等,而人力資本則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即對生產者進行普通教育、職業培訓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機會成本等價值在生產者身上的凝結,它表現在蘊含於人身中的各種生產知識、勞動與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質的存量總和。按照這種觀點,人類在經濟活動過程中,一方面不間斷地把大量的資源投入生產,製造各種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種形式來發展和提高人的智力、體力與道德素質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產能力。這一論點把人的生產能力的形成機制與物質資本等同,提倡將人力視為一種內含與人自身的資本——各種生產知識與技能的存量總和。
這個課程我覺得挺好的,老師的講解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