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人力资本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

目录

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18世纪。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大工业时代,生产力发生了三大根本性变革:一是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是科学技术代替经验工艺套路,科技与生产互动作用日益加强;三是专业技术培训代替作坊师徒传教,人的知识、技术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时兴起的古典经济学开始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来关注教育对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富的意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人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的观点。他还详细分析了人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作为财富和生产财富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以偿还,赚取利润”。

  由于要受教育才能学会特殊技巧,所以他既承认人的经验、知识能力是财富并可生产财富的观点,还提出为获得才能资本而受教育是一种投资的观点。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也研究了才能在生产中的作用,他提出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的概念,认为“精神资本”是由智力方面的成果汇聚而成的,一个国家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精神资本的运用,为此,他主张把教师列入生产者之列,因为教师“能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他还主张“一个国家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认为:“以一种抽象和数学的观点来看,无可否认,人是资本。但是,在实际分析中把他们当做资本,与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可见,马歇尔的人力资本思想是充满矛盾的。[1]

  概述[2]

  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是六十年代初开始形成的。舒尔茨、贝克尔等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这一理论被发展经济学吸收并推广到第三世界国家以后,就成为智力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

  舒尔茨等人认为,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中,资本实际上仅指由生产活动中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燃料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从事生产活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资本,它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人力资本既不能被买卖,也不能被当作财产,但它和物质资本一样,能够对经济起生产性的作用,促使国民收入增长。教育、保健、在职训练和迁徙费用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美国经济学家登尼森分析:从1909年到1929年,美国生产量的年增长率为2.82%,劳动力的质量平均每年提高0.56%,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中有12%归功于劳动质量的提高;.从1929年到1957年,美国生产量的年增长率为2.93%,劳动力质量平均每年提高0.93%,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中有23%归功于劳动质量的提高。

  发展经济学家提出,在发展中国家,人力投资不仅能取得较高的收益,而且还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从根本上赶超发达国家的新机会。因此,必须增加智力投资,推行以智力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背景[3]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有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到很大的创伤。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但实际上,大约只用了15年左右,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奇迹般的恢复了,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人迷惑不解。

  除此以外,在美国也发生了一个难以用经济学解释的现象:1929年和1957年美国国民收入增加了1520亿美元,其中有710亿美元是增加的物质资本所不能解释的——按照以往经济学观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应当等同于与土地、自然资源机器设备等要素消耗的速度,经济增长超出的部分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对于增加的物质资本,经济学家们试图寻找出增长的源泉,从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舒尔茨在研究时发现:德国、日本战后迅速崛起除了政治、经济、资源等因素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认为:两国战后之所以出现经济复兴的奇迹,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两国的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再加上这两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重视教育的现代国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这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和高效益基础上。

  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解释了国民收入增长与国民资源增长之间存在缺口的原因。他说:所谓的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理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他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他表现在人的身上,这一观点道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物力投资比起来,前者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他对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级教育投资额度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由此可以看出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很高。

  除此以外,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他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

  其二,人力资本可以代替和补充生产要素中不足的部分,就像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所产生的价值,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舒尔茨在其长期的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人口数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通过教育,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所增加的。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由此可见,通过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进一步加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创造了“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计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还提到: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舒尔茨认为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状态。

  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舒尔茨认为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长,随着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社会个人收入不平衡状况将趋于减少。

  再次,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使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舒尔茨指出在国民经济收入中,依靠财产收入的比重已相对下降,依靠劳动收入的比重在相对增加,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增加。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 、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的研究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他在著名的《理想国》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亚里士多德也认识到教育的经济作用以及一个国家维持教育以确保公共福利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眼中教育仍是消费品,其经济作用也是间接的

  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克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质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人是构成财富的第一因素,“构成国家财富的是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和论证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他认为由于人的素质不同,所以才使劳动能力有所不同。当然,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还处于萌芽形态,有许多地方还要商榷。

  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一代经济学宗师亚当斯密在肯定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各种资源中的特殊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劳动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必然要制约人的劳动能力与水平,而劳动技巧的熟练水平要经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教育培训则是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学费的。这可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萌芽思想。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或者国民财富的增长上,财富增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分工越细人们劳动效率越高。二是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坚持了商品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他还把人的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直接劳动是指投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间接劳动则指间接投在所需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它不创造价值,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李嘉图曾明确指出机器和自然物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的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穆勒也继承了斯密的一些思想,穆勒认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他强调取得能力应当与机器、工具一样被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穆勒富有创造性的论点是: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某些观点尽管曾经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评,但他也是提出人力资本思想萌芽的经济学家之一。萨伊认为,花费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费用总和称为 “积累资本”,受过教育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还应包括培训时所付出的资本的利息,因为教育培训支出是资本。特别是他提出的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的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理论贡献。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也提出知识和组织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有力的生产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马歇尔指出知识和组织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他认为教育投资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价值论

  尽管马克思没有进行专门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但他关于劳动的许多理论观点却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包括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理论、借贷资本理论和地租理论。他认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人类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把人的劳动分为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前者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进而,他把可以提高人的智利和技巧的科学技术于教育看成是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了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就是指劳动者受教育、培训以及保持劳动能力的那部分劳动。马克思不仅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某些理论,还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 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此之前,费雪在1906年发表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与舒尔茨同时代及以后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贝克尔、明赛尔、丹尼森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重重阻力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贝克尔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的缺陷,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贝克尔学术研究特点在于他把表面上与经济学无关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运用经济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爱德华丹尼森对舒尔茨论证的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了修正,他将经济增长的余数分解为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改善,知识应用上的延时效应以及资本和劳动力质量本身的提高等等,从而论证了1929至1957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率应是23%,而不是舒尔茨所讲的33%。

  雅各布明赛尔首次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并给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从而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另一个分支,同时他还研究了在职培训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贡献。

  总之,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把它运用到微观企业层次中,特别是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会起到预防国有资产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激励企业员工,最终会形成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4]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人力资本概念。1960 年,舒尔茨把人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人力资本”,即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由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贝克尔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进行对比,指出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资本称为物质资本,与此相对应,体现在人(主要是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则是人力资本。

  第二,教育投资的均衡。仿效物质资本投资均衡的分析框架,人力资本理论建立了教育投资均衡理论,构造了教育投资需求曲线,即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曲线,并认定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由此教育投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教育投资的供给曲线是教育投资的边际成本曲线,并被认定教育投资边际成本递增,由此教育投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教育投资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教育投资的均衡。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其实并不是用来解释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带来回报,而是讨论在既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条件下,教育投资的决策。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教育投资导致未来工资增加的现值之和大于教育投资的现值之和,则教育投资就具有了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四,在职培训分析。提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概念,工人通过一般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对所有企业都有用,而通过特殊培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则仅在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由此一般培训费用由职工承担,而特殊培训费用则由企业承担。

  第五,工资方程。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检验同时也是重要应用,是明瑟尔工资方程,一般是基于个人横截面数据,估计教育和培训对工资的影响。从明瑟尔开始,几乎所有的经验研究都支持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工资提高的结论。

  人力资本理论还包括一些其他内容以及理论的拓展。从以上对人力资本理论要点的概述来看,该理论基于物资资本的概念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基于物质资本投资均衡的分析框架解释了教育投资均衡以及个人教育投资决策,但缺少关于教育投资如何提高工资机理的分析论证,尤其是没有把教育投资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联系,而离开了教育投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影响的分析,教育投资的回报就难以得到较好的解释。

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质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一论点把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等同,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参考文献

  1. 熊波.机会均等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2. 方仁叶.人力资本理论〔J〕.探索 1986年02期:18
  3. 林伟星.《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论在今天看来仍具远见》.知乎.2019-09-02
  4. 樊明.《人力资本理论:问题及新解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 年 10 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0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Dan,Yixi,连晓雾,y桑,林巧玲,Mis铭,LuyinT,陈cc,Tracy.

评论(共1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人力资本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3.12.52.* 在 2020年3月2日 18:20 发表

这个课程我觉得挺好的,老师的讲解也到位

回复评论
39.128.67.* 在 2020年3月2日 18:30 发表

人力资本理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回复评论
113.12.52.* 在 2020年3月2日 19:12 发表

这门课挺好的,到时候还可以考相关的证,对于我们找工作有了更高一层的保障,

回复评论
182.90.207.* 在 2020年3月3日 19:35 发表

老老实实居家隔离 不出门

回复评论
113.12.52.* 在 2020年3月5日 07:47 发表

好,很好,挺好的

回复评论
121.31.162.* 在 2020年3月5日 09:33 发表

还好

回复评论
116.10.229.* 在 2020年3月6日 22:11 发表

还不错吧

回复评论
113.16.102.* 在 2020年3月9日 16:11 发表

非常好

回复评论
171.107.218.* 在 2020年3月11日 10:09 发表

棒棒哒

回复评论
220.173.184.* 在 2020年3月11日 14:35 发表

116.10.229.* 在 2020年3月6日 22:11 发表

还不错吧

还行

回复评论
223.104.91.* 在 2021年4月7日 14:51 发表

挺好的

回复评论
113.12.6.* 在 2021年4月17日 22:47 发表

666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