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物流國際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物流國際化概述

  物流國際化是在國際物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實行全球化的生產銷售模式。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都構成了重大影響。全球貿易的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跨國公司的國際滲透,再加上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金融創新和80年代以來的全球經濟自由化浪潮等因素的協力作用最終形成了經濟全球化格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越來越多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資源配置過程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進行的,這就構成了物流國際化的重要基礎。世界各大跨國集團公司為了維護企業自身的市場份額經濟利益,在世界範圍內開展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呈現了當今國際貿易和貨物運輸的新特征,導致了物流的國際化趨勢。

物流國際化產生的背景

  在過去的20年裡,貿易自由化,全球資本市場的成長和整合,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創造出一個正在成長的全球市場,即原來分割型的國家或區域市場正在逐漸演變成一個統一的全球市場。與市場全球化相對應,企業間的競爭也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決定它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一個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分配利用資源,開展經營活動,這樣隨著市場的全球化和競爭的全球化,全球跨國企業也應運而生。

  今天,全球跨國企業和全球化的品牌支配著世界上的許多市場,全球跨國企業以同一品牌在全球市場銷售產品是一種趨勢,如著名的IBM、MICROSOFT、CO- CA-COLA等品牌。這些產品不僅在每一個國家或地區使用相同的品牌進行銷售,而且產品也趨向於標準化。全球跨國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和增加贏利,在全球範圍分配利用資源,必須協調其生產和流通活動,全球跨國企業最基本的戰略是通過採購、製造、流通等方面的規模經濟效益減少成本,同時通過開拓新市場和開發現有市場來擴大銷售,實現企業的增長和效益的增加。雖然全球化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也蘊藏著風險和挑戰。對跨國企業全球物流活動的有效管理必定會成為企業全球經營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產品和服務範圍的增加,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全球市場的成長和全球供銷渠道大量增加都導致了全球物流活動會更加複雜,從而要求企業對全球供應鏈物流活動進行管理協調和控制

物流國際化的發展階段

  國際物流隨著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的發展而發展,物流國際化始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這一階段,物流設施物流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廣泛運用電子電腦進行管理,出現了立體無人倉庫,一些國家建立了本國的物流標準化體系等等。物流系統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物流系統已經超出了一國的範圍,但物流國際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往來的日益擴大,物流國際化趨勢開始成為世界性的共同問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鮑爾索克斯認為,進入80年代,美國經濟已經失去了興旺發展的勢頭,陷入長期衰退的危機之中。因此,必須強調改善國際物流管理,降低產品成本,並且要改善服務和擴大銷售,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勝利。與此同時,日本正處在成熟的經濟發展期,以貿易立國,要實現與其對外貿易相適應的物流國際化,並採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網路和加強物流全面質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國際化的效率。這一階段物流國際化的趨勢局限在美、日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

  第三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這一階段國際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為各國政府和外貿部門所普遍接受。貿易伙伴遍佈全球,必然要求物流設施國際化,物流技術國際化,物流服務國際化,貨物運輸國際化以及包裝國際化和流通加工國際化等等。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國際物流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大膽探索,現在已經達成共識:只有廣泛開展國際物流合作,才能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由於物流國際化發展趨勢明顯,因此,物流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建設普遍關註的問題之一,也成為當今經濟競爭中的一個焦點.

物流國際化的基本特征

  進入21世紀以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將會處於一個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物流國際化的發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各個國家或地區物流環境存在差異。

  各國物流環境的差異是國際物流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尤其是物流軟環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物流適用法律不同,使國際物流的複雜性遠遠高於一國的國內物流,甚至會阻斷國際物流:不同國家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會造成國際物流處於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撐下,甚至有些地區根本無法應用某些技術而迫使國際物流全系統水平下降;不同國家的不同標準也造成國際間“接軌”的困難,因而使國際物流系統難以建立;不同國家的風俗文化也使國際物流受到很大限制。由於物流環境的差異迫使一個物流系統需要在不同法律、人文、習俗、語言、科技、設施的環境下運行,無疑會大大增加物流的難度和系統的複雜性。

  第二,國際物流必須有國際化信息系統的支持。

  國際化信息系統是國際物流,尤其是國際聯運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國際化信息系統建立的難度,一是管理困難,二是投資巨大,而且由於世界上有些地區物流信息水平較高,有些地區較低,所以會出現信息水平不均衡,使信息系統的建立更為困難。建立國際物流信息系統一個較好的辦法就是與各國海關的公共信息系統聯網,以及時掌握有關各個港口、機場和聯運線路、站場的實際情況,為供應銷售物流提供決策支持。國際物流是最早發展EDI的領域,以EDI為基礎的國際物流將會對物流的國際化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國際物流的標準化程度要求更高。

  要使國際間物流暢通起來,統一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各國統一的標準,國際物流水平很難提高。目前,美國、歐洲基本實現了物流工具和設施的統一標準,如托盤採用1000mmxl200mm標準、集裝箱的幾種統一規格及條碼技術等,大大降低了物流費用,降低了運轉的難度.而不向這一標準靠攏的國家,必然在運轉、換車等許多方面要耗費時間和費用,從而降低其國際競爭能力。在物流信息傳遞技術方面,歐洲各國不僅實現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而且也實現了企業之間及歐洲統一市場的標準化,這就使歐洲各國之間系統比亞洲、非洲等國家交流更簡單、更具效率。

  第四,國際物流以遠洋運輸為主,並由多種運輸方式組合。

  國際物流運輸方式有海洋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以及由這些運輸手段組合而成的國際複合運輸方式等。國際運輸方式的選擇和組合不僅關係到國際物流交貨周期的長短,還關係到國際物流總成本的大小,運輸方式選擇和組合的多樣性是國際物流一個顯著的特征。海運是國際物流運輸中最普遍的方式,特別是遠洋運輸是國際物流的重要手段,誰能提高遠洋運輸效率,降低遠洋運輸成本,誰就能在國際物流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反過來國際物流可以促進遠洋運輸技術的發展;空運是近年來國際物流運輸中發展很快的方式。海運的特點是運輸時間較長但運輸費用低、運量大,空運的特點是迅速及時但運費貴。在國際物流活動中,由門到門運輸方式越來越受到貨主的歡迎,使得能滿足這種需求的國際複合運輸方式得到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國際物流中運輸的主流。全球複合運輸方式的目的是追求整個物流系統的效率化和縮短運輸時間,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美國Federal Express、歐洲 DHL日本郵船公司等世界有名的運輸公司在向貨主提供門到門運輸服務方面走在了前列。

物流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21世紀全球經濟將進一步增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將不可抑制,伴隨著經濟增長的物流國際化將會得到極大發展,發展中國家物流將會迎來最大的發展機遇。根據國內外物流發展情況,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服務化趨勢。

  經濟的服務化發展對物流具有深刻的影響,從經濟的服務化發展趨勢看,其產生的背景與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時間縮短,自由時間增加,社會高齡化的發展,女性在社會經濟中日益扮演重要的地位以及社會信息化發展程度緊密相連。在這種狀況下,不僅企業服務需求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面向高齡者的服務需求,面向不同地域社會服務等等國民服務需求也有更加高度化的發展,同時與之相對應的新事業領域也逐漸形成。物流本身就是直接面向顧客的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因此,物流服務質量以及服務的可信程度直接影響著物流業的興衰。從另一方面看,隨著整個社會範圍內企業開始真正重視現代物流管理。在信息技術革新以及企業通過學習積累物流經營經驗的過程中,企業對物流理念的應對能力也有很大提高,這些都為全方位地發展物流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信息化趨勢。

  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物流的信息化是整個社會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物流得以發展的最基本要素。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資料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電腦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儲存的數字化等,各種技術與觀念在未來的物流中將會得到普遍採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礎,沒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進的技術裝備都不可能用於物流領域,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及電腦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將會徹底改變世界物流的面貌。

  第三、智能化趨勢。

  智能化是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涉及大量的運籌和決策,如庫存水平的確定,運輸路徑的選擇,自動導向車的運行軌跡和作業控制自動分揀機的運行,物流配送中心經營管理的決策支持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藉助於大量的知識才能解決,在物流的自動化進程中,物流的智能化是不可迴避的技術難題。為了提高物流自動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經成為物流發展的一個新趨勢,這對物流從業人員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物流業務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規程,還要具有運用決策、運籌等方面的理論來指導物流的運作能力。

  第四、環保化趨勢。

  物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現代物流一方面促進了國民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又在另一方面成為消費生活高度化發展的支柱。然而,無論是在“大量生產——大量流通——大量消費”的時代,還是在“多樣化消費——有限生產——高效率流通”的時代,都需要從環境的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如今經濟發展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即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維護地球環境的基礎上,特別是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發表了名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研究報告,提出當代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有利於下一代環境的維護以及持續利用。因此,為了實現長期、持續發展,就必須採取各種措施來維護自然環境。而物流活動過程卻會對環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如汽車運輸帶來的廢氣污染環境,貨物包裝物、襯墊物等會影響衛生及存在火災隱患等等。所以,在開展物流活動的同時要考慮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變原來經濟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係,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和消費生活同時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即向環保型、迴圈型物流轉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Yixi,HEHE林,Gaoshan2013,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國際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