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成本費用核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本費用核算(cost-effectiveness)

目錄

什麼是成本費用核算

  成本費用核算是指在生產服務提供過程中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並按規定的方法計算成本費用的過程。

成本費用核算的工作內容

  ①擬定成本辦法,編製成本計劃。根據國家成本核算的有關規定,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和顧客的需要,擬定本企業的成本核算辦法,編製成本、費用計劃。根據本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和上級下達的成本降低任務,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挖掘降低成本、費用的潛力,編製成本、費用計劃,並按年、按季、按月將指標分解,層層落實,實行歸口分級管理,組織成本、費用計劃的實現。

  ②做好基礎工作,提供計算依據。會計部門會計人員應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各項原始記錄定額管理計量檢驗等制度,為正確計算成本,加強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③正確歸集費用,劃分成本界限。嚴格按照成本核算辦法的規定,正確歸集、分配生產費用。根據實際產量、實際消耗的材料、人工等費用,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採用計劃成本定額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應正確計算成本差異,並應按照規定辦法按月調整為實際成本,不得以計劃成本、估計成本、定額成本代替實際成本。要劃清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待攤和預提費用。要劃清在產品成本產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壓低或提高在產品成本。要劃清可比產品成本和不可比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得虛報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凡國家規定不准列入成本的開支,都不得擠入產品成本。劃清生產性費用和資本性費用的界限。

  ④計提各種費用,編製成本報表。計提計算工資福利費、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金、養老統籌保險金等。進行成本、費用的分析和考核。根據帳務記錄、成本計劃和上年的成本、費用等有關資料,按照規定編製各種成本費用報表,並分析成本、費用計劃的執行情況和升降的原因,預測成本發展趨勢,對照同行業的成本費用資料,提出降低成本、費用的途徑和加強成本管理的建議。

  ⑤分解成本指標,落實經濟責任。根據分解下達的成本、費用計劃指標,層層落實到部門、班組或個人,採取多種形式,開展部門、車間、班組核算。明確各部門、班組和個人的權益和責任,有獎有罰,貫徹經濟責任制

成本費用核算的財稅處理

  費用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可扣除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已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企業利用成本費用核算方法進行財稅處理,是指按照國家規定允許的成本核算方法、計算程式、費用分配等一系列合法要求進行企業內部核算活動,使成本費用達到最低,相對少納稅。企業在應用成本費用核算進行財稅處理時,主要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 1 )利用成本費用的充分列支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

  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企業所得稅的輕重、多寡,直接影響稅後凈利潤的形成,關係到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企業所得稅是財稅處理的重點。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利用成本費用的充分列支是減輕企業稅負的最根本的手段。企業應納所得稅數額根據應納稅所得額和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求得。

  在稅率既定的情況下,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的多寡取決於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應納稅所得額則由企業收入總額扣除與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後計算求得。

  可見,在收入既定時,儘量增加准予扣除的項目,即在遵守財務會計準則和稅收制度規定的前提下,將企業發生的准予扣除的項目予以充分列支,必然會使應納稅所得額大大減少,最終減少企業的所得稅計稅依據,並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 2 )利用折舊方法的合理選擇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折舊固定資產由於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那一部分價值。正確計算和提取折舊,不但有利於計算產品成本,而且保證了固定資產再生產的資金來源。折舊是成本的組成部分,而按現行制度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的折舊額在量上不一致,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去的固定資產成本也存在差異。因此,折舊的計算和提取必然關係到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的稅負輕重。當然,由於企業折舊方法上存在差異,也就為企業進行財稅處理提供了可能。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 折舊方法選擇要符合法律規定

  由於稅法賦予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權,也就為企業提供了財稅處理的空間。

  但財稅處理區別於其他節稅方法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它具有合法性,即財稅處理必須在符合法律規定和立法意圖的前提下進行。因此,企業在進行折舊方法選擇時必須充分瞭解現行法律規定。

  現行財務制度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般採用平均年限法;企業專業車隊的客、貨汽車,大型設備可以採用工作量法;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技術進步較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 “ 母機 ” 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和醫葯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准的特殊行業企業,其機器設備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方法。這就要求企業在折舊方法選擇上必須符合上述的有關規定,企業超出法律規定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僅不能給企業帶來節稅收益,相反還可能因其行為違背法律規定而使企業遭受諸如罰款的損失。

  ② 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稅制因素的影響

  折舊的計算和提取會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和稅負輕重。但不同的稅制條件會使折舊對企業的利潤和稅負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地,在比例稅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率不變,則選擇加速折舊法對企業較有利。這是因為採用加速折舊法,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多,在後期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少,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於企業在初始年份內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但是,如果未來所得稅稅率越來越高,則選擇平均年限法較有利。由於延緩納稅利益與稅率高低成正比,因此,在未來所得稅稅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往往會使以後年度增加的稅負,大於延緩納稅的利益。當然也有可能以後年度增加的稅負小於延緩納稅的利益。所以,在未來稅率越來越高時,需要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後,才能對企業的折舊方法作出選擇。

  在比較分析時,必須掌握兩個原則:

  一是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須在 5 年以上。這是因為,採用加速折舊法企業,按規定折舊最後 1 年的固定資產凈值應為原值的 10 %,依此換算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至少需在 5 年以上;否則,兩者的殘值不等,其所產生的減稅利益及現值,自然會發生差異,即由於計算口徑不一致,使兩者缺乏可比性,無法判斷其優劣。

  二是未來年度所得稅率調高的幅度,必須涵蓋固定資產取得以後的前幾年現值損失數。

  ③ 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

  企業計算提取的折舊費隨著產品的銷售而轉化為貨幣資金,這部分由貨幣資金提存累積形成的折舊基金,被企業用於補償固定資產價值。然而,按現行制度規定,我國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按歷史成本記賬原則。這樣,如果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所收回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無疑已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但是,在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方法,既可以使企業加快投資的回收速度,併在抑減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的同時,將補償的折舊基金投入企業再增值過程,以創造更多的財富;又可以使企業的折舊速度加快,有利於前期的折舊成本取得更多的稅收擋避額,從而取得延緩納稅的效應,為企業增加相對的投資收益(延緩納稅額與延緩期間企業投資收益率的乘積)。

  可見,通貨膨脹的存在對企業並非總是不利的,企業也可以通過採用加速折舊方法有效地利用通貨膨脹,使企業獲得抑減稅負的效應。

  ④ 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

  在固定資產價值既定的情況下,無論企業採用什麼折舊方法,也無論折舊年限多長,計算提取的折舊總額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時間推移中的增值現象。由於資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因此,不同時間點上的同一單位資金的價值含量是不等的。這樣,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帶來的稅收收益時,就不能採用靜態的方法,僅就其中某一年度的折舊額及折舊帶來的稅額進行比較,或將折舊年限內各年的折舊額及折舊帶來的稅額簡單相加後進行比較。而必須採用動態的方法,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利率進行貼現後,計算出各種折舊方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的現值總和及稅收額現值總和,再比較各種折舊方法下的折舊現值總和及稅額現值總和,併在不違背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稅收擋避現值的折舊方法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

  ⑤ 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企業各年收益的分佈情況

  在比例稅制環境下,如果未來稅率不變且企業各年的收益較均衡,則採用加速折舊方法對企業節稅較有利。

  ⑥ 企業利用折舊方法選擇進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折舊年限的影響

  稅法賦予企業折舊方法的選擇權中包含著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選擇。現行財務制度和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均給予企業一定的選擇空間。

  現行財務制度和稅法均規定: “ 電子設備的折舊年限為 5 年,運輸設備的折舊年限為 5 年,房屋的折舊年限為 20 年 ” ,等等。這樣企業便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對企業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以此來達到節約稅收支出及企業的其他理財目的。

  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創辦初期且享有減免稅優惠待遇時,企業可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將計提的折舊遞延到減免稅期滿後計入成本,從而獲得節稅的稅收收益。

  [案例]

  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屬於國家規定的在 “ 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投資的生產企業 ” ,按規定可享受免徵 3 年所得稅的優惠待遇。渡邊(井崗山)木器有限公司有一電子設備,價值 700000 元,校規定其折舊年限為 5 年。

  企業資金成本為 10 %,適用所得稅稅率 15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

  [比較分析]

  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按 5 年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則年折舊為 140000 元(假設設備無殘值),扣除前 3 年免稅期,則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因計提折舊獲得的稅收收益現值為:

  140000×3.791×15 %= 79611 元。

  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按 5 年年數總和法加速計提折舊, 1 到 5 年的年折舊為:

  233333 元、 186667 元、 140000 元、 93333 元、 4666 7 元。

  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因計提折舊獲得的稅收收益現值為:

  233333×0.909×15 %+ 186667×0.826×15 %+ 1 40000×0.751×15 %+ 93333×0.683×15 %+ 46667×0.621×15 %= 31815 + 23128 + 15771 + 9562 + 4347 = 84623

  可見,在該設備折舊方法選擇中,斯達諾(百色)木器有限公司因選擇年數總和法而多獲得 5012 元的稅收收益現值。

  對一般性企業處於正常生產經營期且未享有稅收優惠待遇的企業來說,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前期利潤後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

  ( 3 )利用存貨計價方法的合理選擇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存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消耗或銷售而持有的各種資產,包括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產成品、外購商品、協作件、自製半成品等。

  存貨成本的計算,對於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會計準則》第三章第二十八條規定: “ 納稅人的商品、材料、產成品和半成品等存貨的計價,應當以實際成本為原則。各項存貨的發出和領用,其實際成本價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中任選一種。 ”

  現行稅制和財務制度也對存貨計價作出同樣的規定。這些規定,為企業進行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提供了空間,也為企業開展財稅處理,減輕所得稅稅負,實現稅後利潤最大化提供了法律依據。企業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選擇財稅處理,必須考慮企業所處的稅制環境及物價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企業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選擇進行稅收籌劃研究,必須註意以下問題: 專業網站,專業知識 在實行比例稅率條件下,對存貨計價方法進行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市場物價變化趨勢因素的影響,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選擇後進先出法對企業存貨進行計價,可以使期末存貨成本降低,本期銷貨成本提高,使企業的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的收益,即企業計算應納所得稅額的基數相對的減少,從而達到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增加稅後利潤數額的目的。相反,在物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則應選擇先進先出法對企業存貨進行計價,才能提高企業本期的銷貨成本,相對減少企業當期收益,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而在物價上下波動的情況下,則宜採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對存貨進行計價,以避免因各期利潤忽高忽低造成企業各期應納所得稅額上下波動,增加企業安排應用資金的難度。特別是由於稅收必須用現金支付剛性約束與按賬面收益計算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矛盾的客觀存在,可能會使企業在應納所得稅額過高年度因沒有足夠的現金交納稅收,而陷入財務困境,繼而影響企業的其他理財活動,甚至使企業的名譽受損,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可見,不同的物價環境,對企業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就要求企業在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選擇進行稅收籌劃時,必須開展充分的市場調查,收集準確的信息資料,併在研究、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對即將到來的會計年度的物價趨勢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然後以此為依據,選擇最有利於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的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存貨的發出和使用進行計價。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泡芙小姐,Yixi,KAER,HEHE林,林巧玲,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成本費用核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