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會計收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账面收益)

會計收益(accounting income)

目錄

什麼是會計收益

  會計收益是指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它是指來自企業期間交易的已實現收入和相應費用之間的差額。

會計收益的特征

  會計收益具有六個特征:

  (1)以實際發生的交易為基礎,不確認資產負債市價的變化或預期的價值變化;

  (2)建立在會計分期的假設之上。早期的會計收益基於收付實現制,現代的會計收益基於權責發生制

  (3)以歷史成本為基礎;

  (4)遵循收益確定的實現原則穩健原則

  (5)有賴於期間收入和費用的合理配比。

  會計收益以“三位一體”的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謹慎原則為依據,按照權責發生制、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原理,運用專門方法,核算企業在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

會計收益及其構成要素

  會計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當今社會,會計收益及其計量可以反映企業的主要經營成果,是企業據以納稅的基礎,是投資信貸決策財務預測的工具,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手段。在我國,會計收益一詞並不常用(常用的是收入、費用和利潤),甚至對這一概念還有些誤解。如《〈企業會計準則——收入〉指南》指出,企業在會計期間內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資以外的經濟利益通常稱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這顯然是和前述的會計收益的概念是有出入的,收入和利得不與費用和損失配比,怎麼得出差額呢?不是收入與相關費用的差額,則不能稱為會計收益。

  目前,很多會計學者都在研究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問題。實際上,會計收益及其構成要素的界定、分類是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它是指會計收益及其構成要素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內在聯繫、貫穿在其中的一系列原則。它要受到財務會計的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指引,受到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的制約,中間又貫穿著一系列會計原則,因此我們應從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層面看待此問題。

“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比較與選擇

  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確認和計量方面,具體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收益確認的時點不同。經濟收益要求在資產價值發生變動時確認,而不要求等到取得現金或現金要求權時確認。會計收益則只有當價值變化在某項交易中確實發生時才加以確認。因此會計收益將收益確認時點推遲到有更實質性的證據證明收益已經實現之時,結果導致會計收益只確認和計量已實現的收益。

  2、收益確定的方法不同。經濟收益把所有資產看作是未來可望帶給企業的經濟利益,期初、期末凈資產差異代表了收益,因此,收益確定的主要問題在於會計期初與期末預計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本化價值的對比,體現的是以現行價值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觀”。會計收益則強調已實現收入與相關的歷史成本相配比,其差額代表收益,體現的是以歷史成本原則和實現原則為基礎的“收入-費用觀”。

  3、資本保持的概念不同。經濟收益依據的是實物資本保持概念,收益的前提是在期末和期初保持一樣的狀況。而會計收益依據的是財務資本保持概念,收益是現行收入扣除所費歷史成本的財務資本所得。

  4、計量的可靠程度不同。經濟收益是面向未來的,基於對現在尚未發生但將來可能發生的交易的估計,因此是主觀的、易變的。而會計收益是面向過去的,建立在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交易基礎之上,主要採用歷史成本計量,確保了其客觀性和可檢驗性的特點。會計收益曾構成一個像20世紀初牛頓定律一樣完善無缺,封閉的、自我證明的體系。但很快受到衝擊,首先面臨的是通貨膨脹的衝擊。儘管各國可以採取各種措施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通貨膨脹的陰影一直縈繞在財務會計上,會計界必須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而且,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無形資產的增加等等,也促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同時,受制於現行會計原則的會計計量是“觀念收益”,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真實收益”。經濟收益力圖計量實際收益而非名義收益,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

  經濟學家追求收益的真實性,而會計學家強調收益的客觀性。1961年愛德華茲貝爾Edwards and Bell)提出“企業收益概念”時才對會計收益概念與經濟收益概念進行了協調。全面收益概念代表著會計收益向經濟收益發展的趨勢。但他們拒絕在實務中接受經濟收益作為理想的會計計量模式,因為經濟收益儘管真實、可靠,但計量方法、計算能力使其存在局限性。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即原始資本的價值不變,超過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的部分形成經濟學“收益”。經濟收益的計量與資產的計價密切相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凈資產現值的差異,它體現了企業的實際收益。這種認識在理論上看邏輯推理嚴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資產收益的真實狀況。但是“經濟收益”屬收益的定性範疇,實踐中收益的確認、計量的操作性卻不易解決。因為資本所有者投入的原始資本(資產)與一定時期後的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凈資產)價值的計量都是按未來預期現金流的折現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收益是原始投入資本與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所帶來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價值的差額,而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具有不確定因素(現金流折現率的確定),且人們對未來事項的估計各不相同。在此意義上,美國學者愛德華茲和貝爾將經濟收益稱為“主觀收益”。意指經濟學上的收益雖然更加真實,但現階段人們的計量方法、計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故只能在理論上行得通。儘管如此,多年來人們仍一直孜孜以求,把是否接近經濟收益作為衡量收益確認真實的標準,尋找經濟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

  會計收益是會計核算在四大假設(會計主體會計期間持續經營貨幣計量)的基礎之上,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的原則,運用會計的專業方法,確定的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其特征為“三位一體”,即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相對於經濟學上的收益理論來說,會計收益的應用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更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因此,會計收益得到廣泛接受。實證研究的結果也充分證明瞭這一點。1968年,美國的鮑爾布朗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會計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證明收益變動與股價變動之間具有正相關關係。會計收益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人們對企業收益信息的需求,隨著對會計收益計量、確認和分析的深入,人們在加深對收益理解的同時,也從另一角度認識到了會計收益所存在的缺陷。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流動全球化、企業經營活動的複雜多樣化,企業收益信息的及時獲得變得十分重要,而傳統的會計收益理論局限於對企業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的收益進行“事後”報告,滯後於經濟事項的實際發生時間,此外,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還面臨著更多新挑戰。

  主要表現在:

  首先,西方國家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歷史成本收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而會計收益是基於實際的交易和歷史成本計價方法,對於那些因價格或預測的變動而產生的價值變動,只要沒有發生實際的交易,就不予進行收益的確認和計量。這就導致企業出現生產耗費不能得到足額補償、收入成本的計量屬性不一致等問題。

  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和快速發展,過於保守的實現原則不利於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和資產風險的足夠認識,歷史成本模式又無法體現資產的本質屬性。

  再次,企業經營活動日趨多樣複雜,高科技日新月異,使得企業的專有技術專用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拘於“三位一體”原則而無法入賬。再者,儘管會計收益強調謹慎原則,但會計收益的計算仍然有一定的主觀操作空間。在當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有待加強時,人為操縱利潤的事件屢見不鮮。種種現實弊端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理論。

會計收益和應納稅所得的差異原因

  由於會計收益確定與應納稅所得確定的目的不同,它們之問的差別有時甚至很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永久性差異。某些支出項目在一種計算中應包括在內,但在另一種計算中,卻要求必須剔除。例如,在企業所得稅計算中,某些捐贈在確定納稅所得時在規定的範圍之外不允許扣除,但在計算會計收益時可以全額扣除,此種差額稱為永久性差額。

  第二,暫記性差異。某些項目,在計算確定這兩種金額時,包括在不同時期的計算之中。例如,會計政策規定,當產品或勞務業已提供,即可將其收入計入會計收益,但稅法則可能要求或准許在收回現金後才記入。計入會計收益中和計入應納稅所得中的這些收入總數最後雖是一樣大的。但其所計入的時期卻不一致。又如,確定納稅所得時使用的折舊率和確定會計收益時使用的折舊率不一致。這一類的差別,稱為暫記性(時間性)差額。

  第三,營業虧損抵回與抵後。在美國,企業報告營業虧損時,按照美國《國內稅收法規》的規定,准許為了納稅的目的,將應稅收益在多個年度平均:即某年發生的虧損額,可抵銷以前或以後年度報告的應稅收益。稅前財務收益或虧損則必然在發生的當年報告。

  第四。期間所得稅分配。基於財務會計的目的.有些所得稅要對連續營業的收益、中斷營業的損失、非常項目、收益表反映的會計原則變更的累計影響結果以及前期調整進行分配。在所得稅申報表上.勿需進行類似的分配。

  第五,稅收減免。為了鼓勵某些投資。或為特殊情況提供稅收優惠,美國《國際稅收法規》規定了稅收減免條款。夠條件享受減免待遇的公司,可從其所得稅中扣除減免稅額,以確定本期應付所得稅。儘管稅收減免並不造成稅前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的差額,但卻導致了所得稅費用應付所得稅的差異。

會計收益和應納稅所得的差異

  1.永久性差額

  永久性差額是指一個時期的納稅所得和稅前會計收益之間的差額,在本期發生,並不在以後各期轉回。這種差額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會計與稅收在計算其收益或所得時所確認的收支口徑不同所造成的。如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規定,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在計算納稅所得時不能作為支出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而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的財物,是企業的一項損失,應當從損益中扣除。永久性差異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會計核算時作為收入計人稅前會計收益,在計算納稅所得時不作為收入處理。如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企業購買的國債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不繳納所得稅;而會計核算中,企業購買國債所產生的利息收入,計人當期損益

  (2)會計核算時不作為收入處理,不計人當期損益,而在計算納稅所得時作為收入,需要繳納所得稅。如,企業以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工程項目,在稅收上需要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而在會計核算中則按成本轉賬,不計人當期損益。

  (3)會計上作為費用或支出在計算稅前會計收益時予以扣除,而在計算納稅所得時不予扣除。如。超計稅工資部分在會計核算中的工資,用於公益或救濟性質以外的捐贈等,在會計核算中作為當期支出,在損益中扣除,而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這些項目均不得扣除。

  2.時間性差額

  時間性差額是指一個時期的納稅所得和稅前會計收益之間的差額,其發生是由於有些收入和支出項目計人納稅所得的時間和計人稅前會計收益的時間不一致。時間性差額發生在某一時期,但在以後的一期或若幹期內轉回。這種差額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某些收入、費用項目雖然在計算稅前會計收益和納稅所得中口徑一致,但由於兩者確認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差額。如,會計無論採用什麼結算方式,只要銷售成立則作為收人的實現,而計算納稅所得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允許收到貨款後才確認其所得;或在會計上尚未確認銷售成立,稅收上則確認為納稅所得。或由於會計規定折舊方法和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不同而引起會計收益和應納稅所得的差異。如某項固定資產,按稅法可使用1O年,會計上規定使用5年,按5年提取折舊,從某一會計年度觀察,此項業務會使會計收益和應納稅所得不一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會計收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70.79.132.* 在 2011年7月1日 03:40 發表

accounting income 和 taxable income有什麼區別阿?能做下說明嗎?

回複評論
Yixi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7月1日 09:49 發表

70.79.132.* 在 2011年7月1日 03:40 發表

accounting income 和 taxable income有什麼區別阿?能做下說明嗎?

添加了新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