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8个条目

歷史成本計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歷史成本計價

  歷史成本計價是指各項財產物資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

  在物價變動的情況下,採用歷史成本計價不可能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必然導致企業損益、稅金和分配的不實,比如在通貨膨脹下採用歷史成本計價核算固定資產,就會使固定資產折舊偏低,使企業產生虛盈實虧,超前分配。

歷史成本計價的缺陷[1]

  1.忽視了“軟資產”的價值。“軟資產”是指沒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主要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特征在於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超額經濟利益,若按歷史成本計價,往往會低估無形資產的實際經濟價值,甚至被排除於企業資產負債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資者決策所需的相關會計信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市場瞬息萬變,風險和收益都呈極大化趨勢,投資者迫切希望會計信息能直接用於決策,以求得盈利多、損失少。在決策中投資者所關心的是他們投人資產價值的實際變化,關註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水平和發展前景,而將歷史性會計信息用於決策時,往往有“時過境遷”之感。

  3.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傳統會計認為歷史成本客觀、可驗證、易取得,而現時成本、重置成本等其他計量屬性主觀性較大,可信度不高,並且編報成本較高。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互聯網的運用和信息共用,企業獲取資產現時成本、重置成本資料的來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時性也大為增強,歷史成本計價模式的相對優勢在降低。

  4.歷史成本計價模式不能適應動態經濟環境。歷史成本原則的假設前提已不存在,那麼堅持歷史成本計價也失去了意義。但並不是說在知識經濟時代就應放棄歷史成本計價,因此在未來會計中採取多重計量手段是科學而現實的選擇。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張新梅.知識經濟下會計基本原則淺探.科技資訊200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Yixi,Lin,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歷史成本計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