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驅動因素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全球化驅動因素(Globalization Drivers)
目錄 |
全球化驅動因素也稱為全球化驅動器,即影響一個行業,導致該行業的企業採取具有全球化趨向的跨國戰略和國際化戰略的因素或條件。
全球化驅動因素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討論:
(1)從市場方面看,是否存在共同的、不受地區和文化影響的需求?如汽車、電腦、醫葯、家電就是這種市場。
(2)從成本方面看,是否存在全球規模經濟?如汽車行業的生產規模往往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能夠支持的,其規模經濟就是全球規模經濟,即為全球市場生產。
(3)從政府方面看,目標國家是否存在對該行業有利的貿易政策?
(4)從競爭方面看,競爭對手的戰略是什麼?它們進入國際市場了嗎?這四個方面的因素或條件,就構成可全球化驅動因素。
全球化驅動因素的近期變化[1]
儘管我們的目的不是考察全球化驅動因素的總體變化,但是其中的一些共同變化還是值得關註的。這包括:
●工業化國家的人均收入。
●生活方式和口味的融合(例如,莫斯科的麥當勞和美國的伏特加)。
●由旅游業上升產生的全球性消費者。
●國際組織開始成為全球客戶。
●全球和地區連鎖系統的增加(例如,截至2001年,美國的沃爾瑪公司(Wal-Mart)在10個國家、法國的家樂福公司(Carrefour)在31個國家、德國的麥德龍公司(Metro)在21個國家、日本的7-Eleven公司在21個國家設立分店)。
●世界名牌的確立(例如,可口可樂(Coca-Cola;)、利維(Levi,s)、微軟(Microsoft)等)。
●向開發全球廣告的推進(例如.盛世長城公司為英國航空公司做的商業廣告)。
●全球和地區傳媒的擴展(例如,CNN、MTV、StarTV在亞洲的擴展)。
●規模經濟的繼續推進(通過靈活的生產加以補償)。
●技術創新的加速。
●交通運輸的進步(例如,使用聯邦快遞(FedEx)將緊急貨物從一個大陸運到另一個大陸)。
●擁有生產能力和低勞動成本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出現(例如,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與市場生活相關的產品開發成本的上升。
- 政府驅動因素
●非關稅壁壘的減少(例如,日本市場的逐步開放)、
●貿易集團的產生(例如,歐洲聯盟和1999年歐元的涎土。
●世界貿易體制的增強(例如,肚界貿易組織的形成)。
●政府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角色的削弱(例如,歐洲和其他一些地區許多產業的非國村化)。
●東歐和前蘇聯從封閉的共產主義體系向開放市場經濟的轉變。
●中國和印度參與全球經濟程度的提高。
- 競爭驅動因素
●世界貿易水平的繼續提高。
●更多的因家成為主要的競爭戰場(例如日本的崛起使其成為一個“領導”國家)。
●通過國外收購使公司所釘權增加。
●意圖成為全球競爭稈的新的競爭對手的崛起(例如,日本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南韓公司在呂。年代、中國臺灣省公劉在91)年代、中國公司在2]世紀頭10年以及印度和俄羅斯公司可能在2]世紀第二個10年)。
●“孕育全球的”互聯網和其他公司的崛起。
●全球網路的發展致使在某些特殊產業中出現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例如,電子產業)。
●更多的公司變為以全球為中心而不是以國家為小心(例如,傳統美國公司Stanley Works公司將其生產轉向國外;日本電信設備生產商Uniden公司從來不在日本生產任何產品)。
●全球戰略聯盟的增加
- 其他驅動因素
●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例如,公司用多元匯價上市和用多種貨幣發行債務)。
●商務旅行的改善(例如,改進的航空旅游和國際連鎖旅館的興起)。
經濟全球化驅動因素[2]
- 1.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與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它伴隨現代經濟的出現而出現,伴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經濟全球化下的“權威”定義是:跨國商品、服務貿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因此,全球化是區域經濟轉型的驅動力,特別是為一些區域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至少可歸納為以下幾點:經濟全球化是各國在經濟上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但是全球經濟競爭也在不斷深化,其突出表現為商品和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國際多邊流動日益加強;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即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的深刻過程。
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作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廣義是指各國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在全球範圍內的融合;狹義是指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和配置。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表現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生產的全球化、企業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經濟信息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不斷加強,具體表現在:一是自由貿易成為世界貿易的發展方向,全球市場逐步融合;二是國際分工日益深化,國際間資本流動的規模增大和速度加快,經濟體制日益趨同,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
- 2.經濟全球化驅動的產業佈局和區域經濟分工
國際分工及其類型。一是垂直型國際分工。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對稱。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指部分國家供給初級原料,而另一部分國家供給製成品的分工形態,如發展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發達國家生產工業製成品,這是不同國家在不同產業問的垂直分工。另一種是指同一產業內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產品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產品之問的國際分工,或同一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工序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工序之間的國際分工,這是相同產業內部因技術差距所引致的國際分工。迄今為止,工業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業製成品的情況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國際分工仍然是工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種重要的分工形式。二是水平型國際分工。經濟發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國家(如發達國家以及一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工業製成品生產上的國際分工。當代發達國家的相互貿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的。水平分工可分為產業內與產業間水平分工。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有先有後,側重的工業部門有所不同,各國技術水平和發展狀況存在差別,因此,各類工業部門生產方面的國際分工日趨重要。工業製成生產之間的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國際分工。三是混合型國際分工。混合型國際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結合起來的國際分工方式。德國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對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品;而對發達國家則是“水平型”的。在進口中,主要是機器設備和零配件。其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西歐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經濟產業佈局和區域經濟分工。新興工業獲得了十分迅速的發展,傳統工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不斷下降;全球經濟結構進入了新一輪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廣泛採用”為特征的結構調整期;產業分佈不斷集中,老工業基地向世界其他地區擴展;城市地域系統的形成發展和經濟的地帶性分佈特點明顯;世界生產力分佈的不平衡;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與部門結構層次相差懸殊;在國際產業結構大調整過程中,國際產業轉移充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產業轉移規模擴大化、高度化、區域內部化、方式多樣化。
發達國家加快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化,而發展中國家則普遍進入工業化時代,大都利用這個機遇獲得經濟的較大發展。由此導致一種嶄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現,即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越來越多的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基地。這樣,發達國家強化在高科技行業的壟斷地位,保持貿易、投資、金融、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而發展中國家只是在一般性行業展開激烈競爭。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的國際化大大加快,國際分工與專業化協作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國際分工在深度上日益細密,由過去單一的垂直型分工發展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種分工形式並存的新格局;在廣度上,參與國際分工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遍及全球。
金融全球化驅動因素[3]
金融全球化的物質基礎是生產活動全球化。生產活動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以各國為單位的產業分工正在向世界性的產業分工發展。按照傳統的國際分工理論,國家之間的生產活動是按照不同的產業進行的。戰後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國際分工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模式運行的。即發達國家主要從事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發展中國家則主要從事農產晶生產和採掘業的開發。然後發達國家拿工業製成品同發展中國家交換農產品和初級產品。這種垂直型的國際產業分工雖然把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但經濟一體化程度處於較低的層次。進入80年代後期,嚴:業分工的範圍和內容發生變化。產業分工從一國範圍內以傳統生產要素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成為範圍廣泛的以生產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從產業各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各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和以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更精細的專業化分工;從產品分工發展到生產要素的分工。這樣,就形成了產業分工機制的變化,即水平型的分工體制逐漸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這種分工以資本、技術、勞動、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為前提,以跨國界組織生產為核心,以全球化生產體系的形成和建立為標誌,把世界各國的生產活動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生產體系。生產活動全球化的最顯著標誌是,產品商標標簽所註明的產地,實際上只能證明產品的最終裝配的地點。現在世界上的很多產品,其零部件均來自不同的國家。例如,美國的波音飛機、日本的汽車、德國的照相機,它們是全球各地生產的零部件的集合物。這表明跨國公司已經能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的配置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水平型分工使各國的生產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
金融全球化的驅動基礎是貿易的全球化。生產的全球化帶來了貿易的全球化。貿易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一是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高於世界經濟的增長率。1990至1995年,世界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為8.8%;同期世界GDP總值年均增長率僅為1%。1996至2000年世界貨物貿易年均增長率為5.5%,同期世界GDP總值年均增長率為3.7%。二是世界服務貿易額增長迅速。1990年世界服務貿易額為15951億美元,1994年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20656億美元,1996年再度上升至25235億美元,2000年又增加到28150億美元。2000年的世界服務貿易額比1990年增長了76.5%,1998年的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占當年世界CDP總額288622億美元的23.4%,這意味著世界各國每年將近有25%的GDP是經過國際貿易實現的。這標志著世界各國的經濟關係在日益加深。1995年1月1日涎生的WTO,正式確立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表明全球貿易體制開始形成,貿易全球化已經成為現實。
金融全球化的市場基礎是各國放寬金融限制。貿易全球化必然加速金融全球化的步伐。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金融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放寬金融限制已成為各國政府相繼推出的巨集觀政策。隨著國際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國與國之間經濟依賴性的增強,要求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呼聲日益高漲。20世紀70年代,為解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國家與發達國家或非產油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中存在的不平衡,發達國家開始放寬對國際資本流動的限制;到80年代,日本對美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美日之間的貿易收支出現不平衡。加之美國經濟的低增長,國內基金管理困難加大,投資者為追求更為有利的基金來源,紛紛將投資目標轉向國外。與此同時,美國還出現了巨額的財政與貿易赤字,直接導致了包括證券投資形式在內的國際資本流動的大量增加。為此,發達國家加快了放寬國際資本流動限制的步伐。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已基本上取消了對國際資本流動的限制。發展中國家起步雖晚了十年左右,但推進的力度很大。自80年代始放寬對國際資本流動的限制,到90年代中期,有10個國家取消了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限制,有12個國家實行了資本項目的貨幣可兌換,有5個國家放寬或取消了本國居民到外國購買短期或長期證券的匯兌限制,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允許外國廠商和居民比較自由地投資本國的證券。山正是得益於各國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特別是對國際資本的流動放寬了限制,金融資本才毫無顧忌地在世界範圍內流動。
金融全球化的技術基礎是金融創新和汀技術的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起,西方各國就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創新浪潮。金融創新的內容大致包括:支付與信息系統的創新;金融工具與融資技術的創新;新型金融市場的創新;銀行管理方法的創新;新型金融組織形式的創新。金融創新帶來了金融衍生品種的大量增加,如互換證券、金融期權和期貨證券、抵押貸款證券、“垃圾證券”商業票據和合成證券等。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誕生,猛烈地衝擊著各國傳統的金融體系、金融制度和貨幣政策,誘發和推動了世界金融服務業的革命。支付體系和信息系統由於運用了電子電腦和通訊技術,從而帶來了金融產業的電子化,改變了整個金融業的面貌。如果說金融衍生品加強了各國金融市場的聯繫,那麼,電子電腦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則衝破了地區和國家的障礙,以最便捷的手段,從深度和廣度上把各國的金融市場徹底地聯繫在一起。現在幾乎所有各國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中心,通過電腦都同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相連接,可以展開全球性的、24小時的證券、外匯交易。在金融市場上,成百上千億的資金可以在一瞬間從地球的這一端轉移到另一端。先進的信息傳送手段推進了金融的全球化。
上述幾大因素雖對金融全球化的形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資本對利潤追逐的本質,則是金融全球化的動因。資本自形成以來,就一直在謀求獲取最大的利潤。其形式隨著其對外擴張的加速,也日趨多樣化。從最初的間接金融,即銀行貸款,發展到直接金融,即直接投資和購買證券的形式。總之,對利潤的追逐,促使其只要有機會,就必然會向世界的各個角落滲透,以獲取高額利潤。
還有沒有啊?太少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