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微軟公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Microsoft)
微软公司(microsoft)

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microsoft.com/china/ 中文 http://www.microsoft.com/ 英文

目錄

微軟公司簡介

  微軟公司(Microsoft)由美國人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始創於1975年,正式組建於1981年6月,總部位於美國的雷德蒙德。微軟在全球擁有5萬多名員工,在6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公司一直是新技術變革的領導者。

  微軟公司為各種電腦安裝設備驅動程式提供一系列的軟體產品的開發、製造、授權和支持。微軟公司的軟體產品包括基於伺服器個人電腦智能設備的可升級操作系統;客戶端和伺服器環境下的伺服器應用軟體;信息工具應用軟體;商業解決方案應用軟體及軟體開發工具。微軟提供咨詢服務和產品支持服務,並培訓和授權系統整合及開發人員。微軟提供Windows平臺、伺服器和工具,通過商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高其整體競爭力,開發新的數字化家用技術和娛樂方式,促進移動計算和嵌入式裝置的發展。微軟公司還銷售XBOX游戲、游戲控制台及外圍設備。微軟的線上業務包括MSN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微軟公司的7類主要產品是:客戶端、伺服器平臺、信息工具、商業解決方案、MSN移動應用系統及嵌入式設備和家庭消費及娛樂

  微軟以其功能強大、易於操作的產品和技術,不斷改善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微軟的努力,不僅提高了個人及團隊的生產效率,帶來了創新的數字家庭生活方式,也帶來了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及激動人心的計算體驗。

  微軟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機軟體開發的先導,比爾·蓋茨是它的創始人。微軟公司1981年為IBM-PC(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縮寫,意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機開發的操作系統軟體MS-DOS(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縮寫,意為磁碟操作系統)曾用在數以億計的IBM-PC機及其兼容機上。但隨著微軟公司的日益壯大,Microsoft與IBM已在許多方面成為競爭對手。1991年,IBM公司蘋果公司Apple Computer, Inc.)解除了與微軟公司的合作關係,但IBM與微軟的合作關係從未間斷過,兩個公司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複雜關係。微軟公司的產品包括文件系統軟體MS-DOS和Xenix:Xenix是Unix操作系統其中一種個人電腦上的版本,由微軟公司在1979年開始為Intel處理器所發展的,它還能在DEC PDP-11或是Apple Lisa電腦執行。 繼承了UNIX的特性,XENIX具備了多人多工的工作環境,符合UNIX System V的介面規格 (SVID)]、操作環境軟體(視窗系統Windows系列)、應用軟體MS-Office等、多媒體及電腦游戲、有關電腦的書籍以及CDROM產品。1992年,公司買進Fox公司,邁進了資料庫軟體市場。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譯培基。基意思就是“初學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碼”,是一種設計給初學者使用的程式設計語言),語言程式編寫本。當蓋茨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們曾為MITS公司的Altair編製語言。後來,蓋茨和艾倫搬到阿爾伯克基,併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里創建了微軟公司。1979年,MITS公司關閉,微軟公司以修改BASIC程式為主要業務繼續發展。

  1977年,微軟公司搬到西雅圖的貝爾維尤(雷德蒙德),在那裡開發PC機編程軟體。1980年,IBM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體,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式複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式編製者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再把它改寫為磁碟操作系統軟體(MS-DOS)。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辦公室,全世界雇員人數接近44,000人。

  IBM-PC機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其他PC製造者都希望與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許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機的標準操作系統。到1984 年,微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隨後,微軟公司繼續為IBM、蘋果公司以及無線電器材公司的電腦開發軟體,但在91年後,由於利益的衝突,IBM、蘋果公司已經與Microsoft反目。1983年,保羅·艾倫患霍奇金氏病離開微軟公司,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倫擁有微軟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會。1986年,公司轉為公營。蓋茨保留公司45%的股權,這使其成為1987年PC產業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1996年,他的個人資產總值已超過180億美元。1997年,則達到了340億美元,98年超過了500億大關,成為理所當然的全球首富。

  微軟的拳頭產品Windows95/98/ME/NT/2000/Me/XP/Server2003/Vista成功地占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伺服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體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IT軟體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誡:“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體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軟的巨大影響已經對軟體同行構成了極大的壓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壟斷法的被告位置。連多年來可靠的合作伙伴Intel也與之反目,對簿公堂。2001年9 月,鑒於經濟低迷,美國政府有意重振美國信息產業,拒絕拆分微軟。至此,訴微軟反壟斷法案告一段落。

最新動態

  • 2016年6月13日,微軟通過官方博客稱,將以2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5億元)的價格,收購領英(LinkedIn)。微軟和領英已經就此交易達成了最終協議,每股收購價達196美元(約合人民幣1290元),全部以現金支付[1]  微軟早在幾年前已經對領英表現出興趣。在領英於2011年IPO之前的幾年,微軟曾多次試圖收購領英。最初,微軟報價5億美元收購領英,雖然接近達成協議,但最終還是告吹。
  • 2016年12月7日,北京時間凌晨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周二批准了微軟以260億美元收購職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 Corp.)的交易,此前這家軟體巨頭已經同意了保障措施以消除歐盟的反壟斷憂慮情緒。身為歐盟執行機構的歐盟委員會稱,該委員會批准這項交易的前提條件是,在合併以後,微軟將在未來五年時間里允許其他職業社交網站使用其Office程式。另外,微軟還必須允許電腦生產商有權不在其台式機產品上預裝領英應用的快捷方式。[2]

微軟公司歷史

  微軟公司創立於1975年,公司創立初期以銷售BASIC解譯器為主。當時的電腦愛好者也常常自行開發小型的BASIC解譯器,並免費分發。然而,由於微軟是少數幾個BASIC解譯器的商業生產商,很多家庭電腦生產商在其系統中採用微軟的BASIC解譯器。隨著微軟 BASIC解譯器的快速成長,製造商開始採用微軟BASIC的語法以及其他功能以確保與現有的微軟產品兼容。正是由於這種迴圈,微軟BASIC逐漸成為公認的市場標準,公司也逐漸占領了整個市場。此後,他們曾經(不太成功地)試圖以設計MSX家庭電腦標準來進入家用電腦市場。

  1983年,微軟與IBM簽訂合同,為IBM PC提供BASIC解譯器,之後微軟又向IBM的機器提供操作系統。微軟之後購買了Tim Patterson的QDOS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通過IBM向市場發售,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MS-DOS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PC硬體上運行的程式在技術上並不一定比其所取代的大型程式要好,但它有兩項無法超越的優點:它為終端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且價格更低廉。微軟的成功也是個人電腦發展的序幕。

  微軟開發過多種軟體產品,包括了操作系統、辦公軟體、程式設計語言的編譯器以及解譯器、互聯網客戶程式,例如網頁瀏覽器和電郵客戶端等。

  這些產品中有些十分成功,有些則不太成功。從中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雖然微軟的產品的早期版本往往漏洞百出,功能匱乏,並且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差,之後的版本卻會快速進步,並且廣受歡迎。今天,微軟公司的很多產品在其不同的領域主宰市場。

  微軟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市場營銷以及產品開發中的可重用工程,並且試圖將其產品進一步組合,以提供用戶一貫的開發環境。

  微軟也試圖將Windows這個著名品牌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用於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縮寫,意為“個人數字助理”)的Windows CE(為微軟針對個人電腦以外的電腦產品所研發的嵌入式操作系統,而CE縮寫的來源則有Customer Embedded,Compact Edi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等)以及「支持Windows」的Smartphone產品,而前不久又開發了Windows Vista.

  公眾看法

  很長一段時間內,微軟被廣泛認可為一個電腦軟體市場上的“乖小孩”,提供低廉的軟體以取代原先價格高昂的主流UNIX產品。微軟也因賺入大筆鈔票而受到欽佩。

  然而,即使是在早期,微軟被指責故意將其MS-DOS與競爭對手生產的Lotus 1-2-3數據表無法兼容。到90年代,微軟是“壞小孩”的看法日益增多。主要的批評意見是他們利用在桌上電腦市場上的優勢不公平地剝削用戶。

  最近幾年,有人指責微軟涉嫌一系列合法性受懷疑的商業行為。

  壟斷問題

  微軟的Windows產品有效地壟斷了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那些持上述看法的人指出,幾乎所有市場上出售的個人電腦都預裝有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

  一些觀察家聲稱,微軟作為一個壟斷企業令其競爭對手處境窘困:

  一方面,競爭對手不願意承認微軟的壟斷地位。因為在一個被壟斷的市場,只有一家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商。因此對競爭對手而言,將微軟稱為壟斷者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失敗者的境地:這樣作等於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或否定了自己能夠生存、競爭的能力。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又希望將微軟比作壟斷企業,因為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好處。首先,這有可能導致市場管理者(政府)的介入。其次,被看作是“落水狗”的微軟競爭對手有可能在公共關係上取勝,以刺激銷售。

  無論微軟是否是壟斷企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 在多數微型電腦軟體市場,微軟是主導企業
  • 這種主導引發很多的不滿。
  • 這種不滿不僅僅只存在於競爭對手中間。

  微軟壟斷地位的濫用

  有人批評認為微軟試圖利用其在桌上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來擴大其在其他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例如網頁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辦公軟體(Microsoft Office),多媒體播放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在微軟將Internet Explorer與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後,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獲得了非常大的份額。正是部分由於這種行為,微軟被美國聯邦法庭裁定濫用其在美國的操作系統市場的主導優勢。(詳情參見微軟反壟斷案)。

  在所有這些指控中,微軟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由為自己辯護。

  也有人批評微軟的“包圍再擴展”(embrace and extend)的策略。微軟試圖在開放、已確立的標準之上加入專利功能,以最終達到利用其市場優勢來控制“擴展”的標準。有些人將這種策略稱之為“包圍、擴展再毀滅”(embrace, extend and extinguish)。

  安全性

  2002年,微軟的多項網路以及互聯網相關的產品在多次出現安全漏洞後被廣受討論。一些惡意的程式員不斷利用微軟軟體的安全漏洞搞破壞,例如通過互聯網創造及發佈能夠消耗系統資源或破壞數據的蠕蟲、病毒以及特洛伊木馬。這些破壞行為一般的目標是微軟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電郵客戶程式,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網頁伺服器,以及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軟體。微軟辯解說由於其在互聯網軟體市場上的領導地位,自然而然的微軟的產品會遭到更多的攻擊,因為這些微軟產品被廣泛使用。而有人則反駁說這些攻擊也對準那些微軟並不占優勢的產品,顯示微軟的產品要比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安全性上要低一籌。

  在一些案例中,微軟的產品為了讓新手更容易使用、設置往往導致了這些蠕蟲及病毒的散播。例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自1995年起就自動隱藏文件尾碼名(檔案副檔名),這樣那些惡意攻擊者往往就能夠讓E-mail收信人打開一些看起來普通卻十分危險的附件(最近版本的Outlook以及Outlook Express禁止接收危險的文件類型,這樣用戶便無法打開)。批評指出微軟是在用軟體的易用性交換安全性。

  蓋茨在2002年1月啟動了可信賴計算計劃(Trustworthy Computing Initiative)。他將其形容為一個長期的、全公司性的計劃,以尋找並修正微軟產品中的安全以及泄漏隱私方面的漏洞。在該計划下,公司會重新評估和設計原先的一些規範及過程,也延遲了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上市時間。對可信賴計算計劃的反應各不相同,有觀察家表揚微軟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但也提醒公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微軟公司的產品

  微軟生產的軟體產品包括了很多的種類:

  Windows - 稱為「視窗」的圖形操作系統;它有很多版本。目前桌上版最新版本是Windows 7,伺服器最新版本是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幾乎預裝在所有的個人電腦上。請參看Microsoft Windows的歷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

  MS-DOS - 微軟公司的早期產品,它是一個命令行界面。早期的Windows版本要在MS-DOS下運行,但是到了Windows NT以及以後的產品已經可以脫離MS-DOS運行了,但基於用戶因軟硬體在 Windows NT 不能正常運作,微軟同時間繼續推出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在MS-DOS下運行的過渡產品。

  Microsoft Office - 它是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套件,根據版本不同可能包括Word(文字處理)、Excel(試算表)、Access(桌面資料庫)、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Outlook(個人郵件和日程管理)和SharePoint Designer 2007 (網頁製作,以前版本名為 FrontPage )等軟體。微軟也為Apple Macintosh生產使用於蘋果電腦的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 它是微軟的網頁瀏覽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瀏覽器,從Windows 95開始,被設置為微軟各版本的Windows的預設瀏覽器。它在Apple Macintosh上也可以使用。微軟投資了四億美元來把這種瀏覽器預裝在蘋果機上。

  Windows Media Player - 它是一個用於播放音頻和視頻的程式。

  微軟也生產一系列參考產品,例如百科全書和地圖冊,使用Encarta的名稱。

  微軟還開發用於應用系統開發的集成開發環境,命名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目前已發佈用於.NET環境編程的相應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NET。 WINDOWS VISTA 也是他的最新產品

游戲

  • 帝國時代 (Age of Empires)
  • 微軟模擬飛行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 微軟模擬火車
  • 微軟模擬貨車
  • 光環(Halo)
  • 光環2(Halo2)
  • 光環3(Halo3)
  • 國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

註:《國家的崛起》由Microsoft與BigHuge合作開發,《光環》為Microsoft旗下工作室開發.

Windows Vista 游戲作品名單

  微軟游戲工作室以及其它游戲發行廠商,包括美商藝電、NAMCO、THQ 以及 Funcom,將會為 Windows Vista 推出包括角色扮演游戲、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實時策略游戲、大型多人線上游戲以及模擬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游戲。以下是 Windows Vista 的電腦游戲名單:

  • 《暗影狂奔》(Shadowrun)-微軟游戲工作

  《暗影狂奔》將是第一款 Xbox 360 以及 Windows Vista 跨平臺的 FPS 游戲,並且可以組隊在線上戰鬥,將玩家帶入一個現代機械與古代魔法互相融合的世界。《暗影狂奔》預定 2007 年初與 Windows Vista 同步推出。

  • 《科南時代》(Age of Conan: Hyborian Adventure)-Funcom

  是一款多人線上動作 RPG 游戲,融合了複雜深刻的劇情以及單人玩家模式的體驗以及壯闊殘酷的多人游戲模式,完整且真實地重現科南的野蠻時代。

  • 《心靈殺手》(Alan Wake)-微軟游戲工作室

  是一款恐怖類型的動作游戲,在 2005 年 E3 展中被譽為最佳游戲之一。《心靈殺手》創造了一個廣袤且自由探索的世界,劇情懸疑緊張,玩家必須解開游戲的世界中存在的謎團,利用僅有的手電筒筒以及手邊的武器,體驗到緊張刺激的戰鬥。

  • 《英雄連》(Company of Heroes)-THQ

  是一款RTS游戲,故事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由 Relic Entertainment 負責製作,該公司曾以《Homeworld》和《Dawn of War》榮獲年度最佳游戲的開發商,透過真實的游戲體驗,讓玩家將能體驗電影般的緊湊情節及栩栩如生的二次世界大戰戰場。

  • 《Crysis》-EA Partners

  是一款原創的 FPS 游戲,由《極地戰嚎》(Far Cry)的開發團隊 Crytek 負責開發,畫面以及劇情的震撼度同樣值得期待。

  • 《模擬飛行 10(Flight Sim X)》-微軟游戲工作室

  這款廣受玩家熱愛的模擬游戲,已經發行第 10 代,游戲畫面更加擬真寫實,新增 12 餘種飛行機、飛行場景以及任務,能讓玩家充分享受創新的娛樂體驗。

  • 《最後一戰 2》Windows Vista 版-微軟游戲工作室

  重新定義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和全世界數百萬玩家的多人動作游戲的《最後一戰 2》,即將在 Windows Vista 版本中大顯身手。

  • 《地獄之門:倫敦》(Hellgate: London)-NAMCO

  是一款動作 RPG 游戲,結合第三人稱角色扮演及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深度,由 Flagship Studios 負責製作,其中還包括了當年創造《暗黑破壞神》的製作人。

  Windows 游戲新作名單

  除了發表次世代操作系統 Windows Vista 版本的電腦游戲之外,微軟游戲工作室以及其它第三游戲發行廠商,也發表了 Windows 版游戲的陣容名單,包括了:

  • 《科南時代(Age of Conan: Hyborian Adventure)》-Funcom
  • 《世紀帝國 3:酋長(Age of Empires III:The WarChiefs)》-微軟游戲工作室
  • 《戰地風雲 2142(Battlefield 2142)》-美商藝電
  • 《Call of Juarez》-Ubisoft
  • 《英雄連》(Company of Heroes)--THQ
  • 《Crysis》-EA Partners
  • 《欲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Buena Vista Games
  • 《F.E.A.R. Extraction Point》-Vivendi
  • 《模擬飛行 10(Flight Simulator X)》-微軟游戲工作室
  • 《地獄之門:倫敦(Hellgate: London)》-NAMCO
  • 《英雄無敵5》(Heroes of Might & Magic V)-Ubisoft
  • 《無冬之夜 2(Neverwinter Nights 2)》-Atari
  • 《國家崛起:崛起傳奇(Rise of Nations: Rise of Legends)》-微軟游戲工作室
  • 《暗影狂奔(Shadowrun)》-微軟游戲工作室
  • 《SiN Episodes: Emergence》-Ritual Entertainment
  • 《The Ship》-Outerlight Ltd.
  • 《泰坦傳說》(Titan Quest)-THQ
  • 《Vanguard: Saga of Heroes》-Sigil Games Online Inc.

生態體系

  微軟公司試圖在其產品周圍建立“生態體系”,以為其產品以及品牌增值。

網路產品

  1990年代中期,微軟開始將其產品線擴張到電腦網路領域。微軟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線上服務MSN(Microsoft Network,微軟網路)。MSN是美國線上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微軟其他網路產品的主打品牌。

  1996年,微軟以及美國的廣播業巨擘NBC(國家廣播公司)聯合創立了MSNBC,一個綜合性的24小時新聞頻道以及線上新聞服務供應商。

  1997年末,微軟收購了Hotmail,最早以及最受歡迎的webmail服務商。Hotmail被重新命名為MSN Hotmail,併成為.NET Passport,一個綜合登入服務系統的平臺。

  MSN Messenger是一個即時信息客戶程式,由微軟在1999年推出,是美國線上的AOL Instant Messager(AIM)及ICQ的主要競爭對手。

培訓

  微軟創立了多所培訓中心,旨在訓練出一批低成本、只精通微軟產品的雇員。最著名的就是MCSE考核(全稱“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雖然MCSE確實認證對微軟產品的熟悉程度,它卻並不是一個工程師的考核。一些苛刻的評論人員將MCSE稱作“必須咨詢那些有經驗的人”(“Must Consult Someone Experienced”)。

硬體產品

  雖然微軟總體上是一家軟體公司,它也生產一些電腦硬體產品,通常用來支援其特殊的軟體商品策略:

  早期的一個例子是微軟滑鼠,用來鼓勵更多用戶使用微軟操作系統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由於使用GUI而不用到滑鼠是很罕見的,因此滑鼠的流行會幫助更多用戶使用Windows。微軟確立了IntelliMouse(中鍵帶滾輪的滑鼠)滑鼠標準,新增的滾輪方便了用戶在瀏覽網頁時上下翻頁。

  微軟還售賣游戲桿等游戲硬體產品。

  公司還購買了互聯網設備公司WebTV,以支援其MSN互聯網服務。

  2001年公司推出的Xbox游戲機標志著公司開始進入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游戲終端市場,這個市場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Sony)和任天堂Nintendo)兩家公司主導。

微軟產品的優點

  微軟產品的主要優點是它的普遍性,讓用戶從所謂的網路效應中得益。例如,Microsoft Office的廣泛使用使得微軟Office文件成為文檔處理格式的標準,這樣幾乎所有的商業用戶都離不開Microsoft Office。

  微軟的軟體也被設計成容易設置,允許企業雇佣低廉、水準並不太高的系統管理員。微軟的支持者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下降了的“擁有總成本”。

  微軟的軟體對IT經理們在採購軟體系統時也代表了“安全”的選擇,因為微軟軟體的普遍性讓他們能夠說他們跟隨的是被廣泛接受的選擇。這對那些專業知識不足的IT經理來說是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好處。

微軟產品的缺點

  微軟的產品十分倚賴軟體的重用。雖然這樣做對快速軟體開發是十分有效的,它卻導致了不同軟體包之間的複雜倚賴關係。這可能導致的後果是,舉個例子,當微軟的瀏覽器程式崩潰時,會導致操作系統的GUI同樣崩潰。

  同樣的倚賴關係也意味著大多數微軟軟體的資源能夠在其他微軟的產品上使用。也就是說,大多數程式可以運行其他程式,即使是在不應當發生類似情況時也是如此。例如,嵌入在電子郵件的文檔和HTML中的巨集可以運行程式,允許攻擊者控制用戶的電腦。微軟在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就是“不是禁止就是允許” (permitted unless forbidden)。

  這些問題從專門攻擊微軟程式的蠕蟲以及病毒的泛濫中就可見一二。

  上面所提到的關於允許雇佣廉價卻未有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的優點有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 更大的不可靠性,意味著你需要雇佣更多的這類管理員;
  • 有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因為不管使用什麼操作系統,只有受良好訓練的系統管理員才可能提升系統安全性。
  • 微軟的批評者指出運行微軟的產品需要花費更大代價,因為微軟軟體的用戶事實上並不擁有他們所使用的軟體:這對微軟的商業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微軟與自由軟體的關係

  微軟將自由軟體看作是它可能的主要競爭對手,特別是Linux。從萬聖節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中我們可以看到,微軟已經對自由軟體以及開放源代碼軟體採取了“包圍、擴展、毀滅”的策略。

  為了在桌上電腦市場上建立其領導地位,微軟冒著失去低廉價格以及更多自由度——這正是個人電腦快速發展以及微軟自身成功的重要因素——風險。單就價格層面而言,微軟很難與自由軟體相抗衡。很多相信微軟並沒有賦予他們選擇自由的用戶已經從自由軟體那裡找到了他們所渴望的自由已經開放標準。

  傳統的微軟策略,例如購買競爭對手,或者FUD策略,對於自由軟體而言毫無作用。因為自由軟體無法被收購或控制,自由軟體即使失去了創造它的公司也依然能夠生存。

  微軟首席行政執行官史蒂夫·巴爾默已經將Linux稱作一個“堅強的競爭力量……它是非傳統的,自由的,而且很便宜。我們必須告訴人們,為什麼他們所付(給我們的)其實物超所值。我們的產品曾經都很便宜。我們要比Novell,甲骨文都要便宜。但這次我們不能這樣辦。”(CRN.com報道,2002年6月17日)

  巴爾默在一個微軟伙伴的會議上說:“我們曾經十分自豪,自己提供最便宜的產品——我們的價格最低,提供的內容卻最多,不論是Novell,Lotus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過我們。但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獨特的競爭對手,Linux。對我們這樣的公司而言,這實在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VARbusiness 2002年7月15日報道)

  對於那些預裝Linux的低廉個人電腦,微軟的反應是他們不會降低Windows的銷售價格。一些觀察家指出,這種拒絕進行價格戰的行為正是壟斷企業的特點。

微軟在中國

  自1992年進入中國設立北京代表處以來,微軟在華的員工總數已增加至900多人,已形成以北京為總部、在上海、廣州設有分公司的架構。微軟在中國也已經跨越了三大發展階段。

  從1992年至1995年是微軟在中國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微軟主要是發展了自己的市場和銷 售渠道。

  從1995年至1999年是微軟在中國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微軟在中國相繼成立了微軟中國研 究開發中心、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和微軟亞洲研究院這三大世界級的科研、產品開發與技術支持服務機構, 微軟中國成為微軟在美國總部以外功能最為完備的子公司。

  從2000年至今,微軟進入了在中國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微軟中國將以與中國軟體產業共同進步與共同發展為目標,加大對中國軟體產業的投資與合作,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中國IT產業發展自有知識產權。這不僅確定了微軟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戰略,表明瞭微軟“把最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帶給中國,與中國 電腦產業共同進步”的莊重承諾。

  微軟中國公司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業界伙伴的信任和廣大用戶的厚愛。翹首未來,微軟願與中國信息產業攜手,繼續努力,共同邁向更加燦爛的二十一世紀。

微軟亞洲研究院

  1998年11月5日,微軟公司投巨資在北京成立微軟中國研究院, 並於2001年11月1日將其正式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是微軟公司在海外開設的第二家基礎科研機構,也是亞洲地區唯一的基礎研究機構。這一戰略投資顯示了微軟公司對中國及整個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潛力的巨大信心和對本地區信息產業發展的鄭重承諾。

  微軟研究院的使命是使未來的電腦能夠看、聽、學,能用自然語言與人類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微軟亞洲研究院正以最大的熱情,為滿足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在未來5-10年對於計算技術的需求奠定堅實的科研基礎而努力。同時,微軟亞洲研究院還積極配合亞洲各國政府的科技產業政策,為促進信息產業和互聯網技術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推動整個地區的技術創新和進步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微軟亞洲研究院提倡開放、自由、平等的學術風氣,承諾為研究人員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和長期的支持,鼓勵研究人員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富於冒險的精神。

  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來,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展極其迅速。目前已經擁有在數字多媒體、多通道用戶界面、無線及網路及數字娛樂等領域的200多位優秀的科研技術人員。他們中的許多領軍人物是從海外歸來的、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很高造詣的年輕學者。研究院成立六年來共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 1000多篇,並已有多項技術成功轉移到微軟公司微軟的核心產品當中,如Office XP、Office System 2003、Windows XP、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以及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Longhorn。

  2003年11月4日,在慶賀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5周年的歷史時刻,微軟研究院在亞洲的另一重要職能機構--微軟亞洲工程院宣佈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將以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科研成果為依托,創造關鍵技術、為微軟亞洲研究院核心技術的孵化提供有力保證。同時,微軟亞洲工程院還將嘗試開發滿足亞太區用戶"特殊" 需求的技術和產品,改善和提升亞太區用戶使用電腦的體驗。

  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極為關註中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五年來,微軟亞洲研究院代表微軟公司為中國高校捐贈了價值達3000萬元人民幣的軟體,作為" 微軟長城計劃"的具體實施者,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微軟"長城計劃"實施近兩年時間里,與國內60餘所高校在學術交流、研究合作、教師培訓、教材編寫、義務授課、人才培養、軟體學院支持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2004年 和2005年,中國教育部分別授予微軟亞洲研究院"捐資助教特殊貢獻獎", 以感謝微軟公司在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與此同時,微軟亞洲研究院也一直關註著整個亞太區的教育事業發展,目前已和臺灣、香港、新加坡、南韓、日本、澳大利亞國家和地區的許多著名高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關係。

科研的環境

  管理模式與文化理念不應成為任何渴望創新的公司和機構前進的障礙與發展的瓶頸。為此,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在努力營造一種奮發、進取與和諧的環境。我們始終強調自由、真誠和平等,強調成員之間相互信賴、相互尊重、相互協作。資歷的區別和級別的差異都不能夠阻礙成員之間坦率地交換意見和探討問題。

  微軟亞洲研究院承諾為每一位才華橫溢的研究人員提供長期性的支持,這種支持包括充裕的科研經費、豐富的研究資源以及開放自由的科研環境。研究院鼓勵每一位研究人員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富於冒險的精神;鼓勵研究人員要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包括第一時間接觸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傾聽產業先驅的聲音,也包括與不同高校和研究機構間進行持久而有效的合作。

研究方向

  微軟亞洲研究院將主要從事以下五個方向的研究:

  新一代用戶界面:開創新的技術,讓人們能夠用更自然,更多元的方式和機器"交談",讓使用電腦像與人交談一樣自然。研究院目前有多通道用戶界面組、語音技術組和自然語言組在各自領域進行探索。

  新一代多媒體:為用戶創造新的上網體驗,讓多媒體能自動適應環境,擁有互動式操作,併在網上快速可靠地傳送。互聯網將成為新一代多媒體的中心。研究院目前有網路多媒體組、多媒體計算組及信息系統及管理組等正在各自領域進行研究。

  無線及網路技術:擺脫線的束縛,將PC時代強大的計算能力及多媒體應用擴展到無線網路環境中,實現真正的端對端的服務。研究院目前有無線網路組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數字娛樂技術: 創造出更具網路化的、互動性更強的和極具真實感的全新的數字娛樂技術。完全滿足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充分實現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給用戶帶來更豐富多彩體驗,讓人類隨時都能共用彼此的歡樂。目前,研究院的網路圖形組、視覺計算組、語音組及無線和網路技術組正從不同方向開展研究。

  互聯網搜索與數據挖掘:將致力於將數據挖掘、機器學習與知識發現等技術與信息分析、組織、檢索與可視化的過程相結合,將目前的互聯網搜索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微軟研究院的使命是使未來的電腦能夠看、聽、學,能用自然語言與人類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微軟亞洲研究院還將以更大的熱情、付出更多的努力,促進電腦在亞洲地區的普及,改善亞洲用戶的計算體驗。微軟亞洲研究院提倡開放、自由、平等的學術風氣,承諾為研究人員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和長期的支持,鼓勵研究人員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富於冒險的精神。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來,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展極其迅速。目前已經擁有在數字多媒體、多通道用戶界面、無線及網路及數字娛樂等領域的200多位優秀的科研技術人員。他們中的許多領軍人物是從海外歸來的、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很高造詣的年輕學者。研究院成立六年來共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0多篇,並已有多項技術成功轉移到微軟公司微軟的核心產品當中。

微軟霸業,誰與爭鋒

  比爾·蓋茨的成功,驗證了一條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如果市場起飛,那些恰好在起飛點進入市場的人,將會獲得超過一般數學期望值的投資回報。正如歷史上叱吒一時的石油大亨、汽車大王一樣,比爾·蓋茨把握了一個與新興產業一起成長的市場機會,一飛衝天。

  自1975年微軟公司創立以來,在短短的24年時間里,比爾·蓋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現代神話,建造了童話般的“微軟帝國”,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地球現在都籠罩在比爾·蓋茨的光環之下。到1999年7月16日,微軟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突破5000億美元的大關,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第一家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的企業。其股票市值已接近美國最大的三家傳統企業之王——埃克森石油、可口可樂、AT&T股票市值的總和。事實上,目前世界上只有8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超過了5000億美元,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是到1960年才達到5000億美元。比爾·蓋茨已連續4年穩坐在世界首富的寶座上,其個人財富僅僅是他所持的微軟股票的市值大約就有1000億美元,在1999年7月16日一天,其個人財富就增加了47億美元。

  微軟的成功,表明瞭知識是創造財富的一種至為重要的資源。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聯網後,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提高到90%以上,以知識作為主要生產資源的企業,比如微軟、英特爾IBM等信息產業企業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導型企業。

  當然,如果沒有知識創新體系的物質支持體系,高新科技的突飛猛進也是不可想象的,而風險投資正是知識創新體系的重要一環。

  如果說,知識創新是財富的源泉,那麼風險投資則是“水泵”,是促使源泉流向財富的渠道。因此說,微軟公司的成功,錶面上看來是知識創新的功勞,但實際上風險投資也在默默地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西方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雄辯地證明瞭這樣一個真理:高技術產業和風險投資是一對孿生兄弟,在風險投資貧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現高技術產業的綠洲。

  微軟霸業就是其中的一個經典神話。

勝者通吃,王者至尊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種全武的游戲。一旦某一領域里出現一個通吃天下的勝者,好像狐狸走進雞窩一樣,那隻是所有小雞的末日,不存在和平共處,沒有任何退路。

  20世紀90年代,信息產業作為知識產業的“火車頭”,迎來了它的全面繁榮。而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就是信息產業無可爭議的代表人物,他在20年間聚集了超過70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現代社會的最大神話。有人甚至在網際網路上設置了一個“比爾•蓋茨財富鐘”,以顯示這位世界首富與秒俱增的龐大資產。

  知識經濟的理論家推崇比爾·蓋茨為知識時代的英雄,並以此強調,與昔日的資金、勞動推動經濟的模式不同,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在於創新,知識的創新可以產生巨額的財富。但是,知識的創新只是使比爾•蓋茨成為英雄的其中一個前提,如果離開了風險投資的物質支持體系,微軟和蓋茨的成功將無從談起。

  比爾·蓋茨得以成為信息產業的代言人,並不是由於他的創新能力,也不是由於他的知識占有,而是由於他超乎常人的市場直覺、經營手法以及傑出的推銷能力。這也是風險投資家所具備的良好的素質,蓋茨雖然不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家,但是他無意中具備了風險投資家所具備的最起碼素質。

  信息產業界都知道,比爾·蓋茨從來都不是專業技術的領先者,但比爾·蓋茨的商業天才是無與倫比的。他以高人一籌的市場遠見與不凡的經營策略,成功地占領了信息產業的制高點。比爾•蓋茨經營手法之凶悍與霸道,使別人幾乎無處容身,業界人士只能無奈地表達他們的痛苦:“最好的市場就是沒有比爾•蓋茨的市場。可惜,在信息產業界,他的陰影無處不在。”

  讓微軟得以崛起的DOS系統絕對不是當時最出色的操作系統,但比爾卻能成功地將這個買來的軟體推上IBM的戰車,藉助藍色巨人的威力,迫使許多在技術上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統黯然淡出歷史舞臺,使信息時代打上了比爾·蓋茨神采飛揚的烙印。

  讓比爾成為世界首富的Windows系統的圖形界面,是蘋果電腦公司研究人員的傑出創意。當時,麥金托什(Macintosh)的圖形界面操作系統以其無與倫比的友好界面轟動業界,被稱為“比爾·蓋茨終結者”。但市場是殘酷的,比爾·蓋茨對蘋果毫不留情地亦步亦趨,推出換面版Windows系統,藉助強大的宣傳攻勢與銷售策略,占領市場,獨霸天下,而蘋果只能在狹小的專業領域艱難掙扎。

  比爾•蓋茨就此贏得了市場,被比爾·蓋茨視為偶像的蘋果公司締造者喬布斯贏得的只有尊敬和同情。

  今天,比爾憑藉他富可敵國的資金在市場上叱吒風雲。在網際網路開疆闢土的並非微軟,在網路時代曙光初現之際,不具備技術優勢的微軟不以為然,推動了把握先機的機會。以網景雅虎為代表的網路公司乘勢而起,在沒有比爾•蓋茨的黃金市場中脫穎而出。即便微軟並沒有技術優勢,還是會給同業帶來巨大的威脅。比爾•蓋茨以強大的市場勢力蠶食網路市場,並將可能把網際網路的技術先鋒一步步逼出市場。

  海灣戰爭期間,人們目睹了“愛國者”大戰“飛毛腿”。

  1996年,電腦業的老將與新貴掀起了一場爭奪Internet瀏覽器市場的大戰:微軟的“探險家”大戰網景的“導航器”。這場Internet之戰被譽為環球第一商戰

  蓋茨正在遭遇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1995年8月8日,網景公司成為眾人註目的焦點。其引人註目的原始公開股票在發行第一天就從28美元漲到了58美元,使Internet股票行市呈現牛市走向。公司成立後18個月,董事長克拉克便成為億萬富翁。而蓋茨直到微軟公司成立12周年的時候,才達到這一里程碑。

  網景公司所贏得的遠不只是華爾街的一批追隨者。它在網路瀏覽器方面取得了微軟式的統治地位,獲得了與那些在經營中一貫處於獲利地位的客戶們簽約的機會。這些公司正使用網景公司的伺服器程式建立其網路地址。與此同時,整個電腦王國因為太陽公司的Java軟體而變得充滿生氣。這一軟體使得通過Internet改變程式或網路頁面成為可能。這一體系所導致的威脅在於有了它,Windows在環球網上的地位將變得無足輕重。

  僅僅兩年,在網景通信公司和太陽微系統公司的帶領下,一群電腦和軟體公司將Internet變成事實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不僅震動了電腦業,而且使其他工業也發生了變化。網景公司創始人之一兼董事長吉姆•克拉克(Jim Clark)說:“將被徹底改造的產業,包括廣播、出版、軟體、金融、購物、娛樂,乃至電子消費業……這是一場深刻的變化。”

  網景這一首先開闢瀏覽器市場的公司大幹快上,一舉成為矽谷蓬勃發展的Internet業務公司中富有活力的旗艦,擁有幾百萬用戶和幾十億美元的市場價值,使用其王牌瀏覽器“導航器”的用戶達85%。

  瀏覽器使漫游網路成為一件輕鬆事,它將Internet相互分割的文本文件一舉轉化為一個巨大的超鏈接的多媒體網路。用戶只需用滑鼠點擊想看的內容,屏幕就會跳到相關網頁,幾乎不需要什麼培訓,與視窗相比,瀏覽器是更好的處理文件的工具。網景的創始人安德森因此說:“5到10年後,你迴首往事時會感到納悶:視窗有什麼了不起的呢?”

  然而結果讓人看了害怕:微軟利用了所有的資源,包括14億美元的研究開發資金、2萬名員工、在操作系統領域年年在握的勝利,以及眾多的軟體用戶。去年年初,當人們爭先恐後下載“導航器”時,微軟只有4人在開發自己的瀏覽器,現在已增加到600人——幾乎與網景創建之初用的人數一樣多。微軟的頭一排重炮就是“探險家3.0”(IE3.0),它與“導航器”相比,在功能上毫不遜色,在價格上卻低出許多——用戶可以免費從環球網上下載。推出後第一周,下載統計就已突破100萬次。目前,微軟股價上升了50%,而網景卻比去年下降了1/3。

  緊接著,IE4.0又將登場,與Windows’95緊密集成,使個人機與環球網結合得天衣無縫。微軟吹噓它將是“最好的PC,最好的Web”。

  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伺服器方面,微軟在最新推出的Windows NT操作系統上,安裝了信息伺服器Microsoft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免費供用戶使用。這一軟體的功能十分強勁,可以把普通的台式機轉化為環球網伺服器。微軟的這一手真可 謂毒辣。

  如果你還不清楚微軟力圖怎樣取得壓倒性優勢,瞭解一個數字就明白了:1997年,微軟投資20億美元進行研究開發,這一數目是網景年收入的6倍。微軟用於研究開發的資金占總收入的23%,而其他競爭對手能拿出10%的錢用於同樣目的就不錯了。從風險投資家的角度來看,對於老企業,風險投資家更樂意把風險資本投向那些敢於大量投資於研究開發的公司,因為大量的研究開發意味著潛在的技術和盈利場所,這也是風險投資家所追求的。從這種意義上看,微軟意欲獲得風險投資無疑易於反掌。因此說,微軟真正擁有了風險投資這個物質支持體系。

  關於Internet的預言,現在孰對孰錯大約有以下幾點判斷了:

  網景成為下一個微軟:非常難。

  微軟將完蛋:這和有關民族國家的命運一樣,必有其發展衰亡的規律。

  那麼,微軟會不會吞併整個Internet呢?

  跟蓋茨賭輸贏,往往是一場已經預知了勝負的游戲。如果存在這樣的市場,即一種產品的價值取決於它與另一產品配合的好壞程度,那麼軟體市場就是如此。微軟首先藉助於IBM,把DOS系統變為電腦業的標準;然後,用它所掌握的DOS系統的知識建立了便於使用的介面,稱為視窗,再通過視窗在電子數據表市場超過了Lotus1-2-3,在文字處理市場超過了Word Perfect。現在,這一大堆連鎖產品使微軟在市場上取得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優勢。

  巴克斯代爾把自己的公司比作一隻在公路上被一輛正在加速的卡車追逐的兔子。不論是兔子,還是卡車駕駛員,都很明白這場賽跑的重要意義:由於瀏覽器將成為訪問全球範圍信息的普遍使用的工具,誰先到終點,誰就將成為信息時代的統治者。

  所以,勝者通吃的法則應該成為今天所有企業家清醒的共識,假如哪一天鴻運當頭成了勝者,那麼你就將連本帶利全部收回,那些由失敗者付出的代價將統統成為你的回報。因為勝者通吃,王者至尊。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行業老大,捨我其誰

  比爾·蓋茨的奇跡,只是印證了一條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如果市場起飛,那些恰好在起飛點進入市場的人,將會獲得超過一般數學期望值的投資回報率。

  1975年1月,美國《流行電子雜誌》封面刊出了首部阿爾泰電腦機組(微型儀器遙測系統公司研製)的圖片,並指出“世界上第一部微型電腦,堪與商用型號相匹敵”。

  兩個年輕人,比爾•蓋茨和艾倫從這篇文章窺到了他們未來的事業——為阿爾泰電腦編製系統程式——BASIC語言。

  利用為市政當局研製處理機以分析交通計數紙帶所賺的2萬美元,兩位好友開始了他們艱難的創業之路。1975年7月,微軟公司也宣佈誕生。在最初的公司股份中,蓋茨占60%,艾倫占40%。

  艾倫和蓋茨認真閱讀了關於“阿爾泰”的文章,立刻給微型儀器遙測系統公司負責人羅伯茨打電話,宣稱已經研製出一種BASIC語言,只需稍加修改就能夠用於“阿爾泰”。而實際上,他們兩個並未研製出來,但為了搶先一步,提前獲得訂貨,他們耍了個花招。這種伎倆以後蓋茨多次使用,用來搶占其他公司的市場和客戶。隨後的8個星期,蓋茨和艾倫夜以繼日地在機房乾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為阿爾泰電腦發明一種語言。蓋茨全神貫註為新的BASIC編製數位,而艾倫由於沒有“阿爾泰”,不得不用PDP-11機模仿來做一些技術性工作。

  蓋茨後來說他在哈佛大學8個星期編製出的那套BASIC程式是“我編製得最好的一套”。以前從未有人為微機編過BASIC程式,可以說蓋茨和艾倫為軟體工業開創了先河,制定了基本標準。

  1975年7月,BASIC語言得到了微型儀器遙測系統公司的認可。

  1975年7月下旬,他們與埃德•羅伯茨達成了關於阿爾泰電腦BASIC使用權的協議。對蓋茨而言,這是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開始。一個19歲少年除了懂得複雜的技術外,還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這份合同被作為後來軟體業協議的範本,成為產業界形成有關此類問題的標準。通過此協議,只要羅伯茨出售或轉讓BASIC,蓋茨就會從中獲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在產業界,版權意味著可以獲得持續收入。

  不久,微軟公司又贏得了兩個最大的客戶,著名的通用電氣公司和全國收款機公司準備購買BASIC,這使得微軟公司名聲大振,到1976年底,這個創業僅一年多的小公司的收入已達10萬美元。BASIC獲得成功後,蓋茨和艾倫又隨後推出了FORTRAN語言。

  帕特森的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研製出一基於阿爾泰電腦的稱為SCO—DOS的操作系統,微軟以合適價格收購了其使用權。這節省了微軟一年的工作量。蓋茨打算在此基礎上研製出自己的操作系統。

  蓋茨和IBM一致決定爭取開放的程式設計。這從根本上扭轉了IBM的自大形象,如果沒有這點,IBM在個人機領域獨霸一時就無從談起。蓋茨想方設法使MS—DOS設計成為整個行業所用的操作系統,因此力主開放型設計。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知道了操作系統的細節,便不難為其設計軟體。儘管有非法複製之嫌,但他認為,索性公開設計技術比保密而被別人搶先的做法更明智。他對艾倫說:“只要法律還起作用,我們終會成功。”實踐證明,這種開放設計相當重要,它很容易推向市場和形成市場規模,進而有規模效應和先入優勢。

  微軟在與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的談判中大作許諾,蓋茨看到了這種如果被IBM推廣普及就將成為行業標準的新操作系統的美好前景,因此下決心獨占。可是布洛克和帕特森這兩位DOS的當然擁有者卻不明白這其中的奧秘,更不知微軟與IBM的私底下的勾當,他們認為能夠簽訂協議,將凈賺5萬美元而且並未失去使用權,於是欣然同意,這使蓋茨隔著窗帘欣喜若狂。從此,微軟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關鍵性的一步已經邁開,就看藍色巨人IBM了。

  IBM—PC研製成功了,微軟DOS也因之而成為行業的唯一標準。自此,由於IBM PC銷量日增,MS-DOS影響也與日俱增,為其開發的應用軟體也愈多,更加鞏固了其基礎地位。蓋茨最終成了最大的贏家。

  此後,微軟公司絲毫沒有懈怠,MS-DOS的升級版不斷開發出來,並於1982年5月正式面市,這個名叫DOS1.1的版本,磁碟容量由原來的120KB增加到360KB。此時的蓋茨才26歲,但已是行業中頗有影響力的人物了,全部產業界已日漸被他所感染。

  當以操作系統為主導的微軟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膨脹起來之時,蓋茨的目光又轉向了應用軟體

  對應用軟體的需求直線上升,應用軟體的市場潛力超過了系統軟體,而微軟竟然遲遲未進。

  蓋茨依舊像往常一樣試圖建立整個軟體行業的標準,為此他一再為MS-DOS擴大開放性。BASIC和MS-DOS已不僅是一種標準,更是一個聚寶盆。軟體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增加,引起蓋茨的憂慮。

  Lotus1-2-3的異軍突起將微軟和Visicales擠出市場,蓮花登上軟體公司榜首的寶座。蓋茨深受觸動,一不留神就會落伍的現實使他備加警醒,微軟開始佈置反擊。

  MS-DOS2.0版隨即問世。微軟的計劃是“要麼蓮花不運行,要麼DOS不啟動”,一些秘密指令被寫入,當蓮花軟體被導入,DOS將引起電腦死機。只有幾個微軟人員瞭解此事,這充分表明蓋茨的好鬥性格和天生的領袖魄力。

  蓋茨決心擠垮Lotus1-2-3。因此在1984年底決定開發Excel以應付Lotus。蓋茨不斷派人觀察蓮花的動態,務求每招勝算。當Excel於1985年3月公開演示時頗受青睞,包括一向慎於言辭的喬布斯也贊不絕口,並與微軟達成諒解協議。這樣蓋茨又成為應用軟體領域的標準制定者了。微軟已不再只靠系統軟體獲利了。

  在微軟急劇擴大的同時,蓋茨並沒有因為這種發展而有絲毫大意。早在1983年初,他就計劃完成被許多人並不看好的“圖形用戶界面”的技術開發,以應付蘋果公司的挑戰。

  開發新項目用了20名蓋茨認為“微軟最優秀”的程式設計者。蓋茨的計劃分兩步:先與蘋果合作為仍處於封閉的蘋果機開發應用軟體,以便比蓮花公司搶先進入圖形運行環境;再將“界面管理者”樹為IBM PC及其兼容機的圖形界面標準,這將有更多軟體開發商為其編寫應用程式,進而說服製造廠商在出廠機中捆附“界面管理者”。蓋茨為此絞盡腦汁,四處奔波。

  微軟高級管理人員漢森指出,“界面管理者”作為內部開發項目名稱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推向市場,則不得要領,他建議更名為“視窗”(Windows),這就是日後舉世聞名的“視窗”的由來。

  1990年5月22日,紐約市立戲劇中心張燈結彩,人們為視窗3.0版問世舉行慶祝會,從此IBM個人電腦及其兼容機開始進入一個新紀元。3.0版當年即被評為最佳軟體。這一天,蓋茨有意身著節日盛裝,他母親也專程趕來,一睹愛子風采。《今日美國》驚呼:“這是歷史上最讓人渴望的產品。”一度曾貶低視窗的人也加入了歌頌大合唱。瑪麗•蓋茨為愛子倍感自豪,她說:“這是她兒子一生中最偉大的一天,他可以不再依靠IBM了。”全世界為視窗3.0而震動,微軟股票牛氣衝天。

  微軟的巨大投入同樣獲得了巨大的回報,而一向是圖形用戶界面上的佼佼者的蘋果公司遭受沉重打擊。在推銷視窗3.0的策略中,關鍵的一條是告知用戶:這是軟體而非硬體,將主導整個產業,微軟將不再考慮IBM硬體,視窗3.0已遠離IBM。相反,IBM今後硬體設計須考慮微軟的軟體支持。因此,連IBM也只有服從蓋茨先生的權勢了。

  就像比爾80年代關註著圖形用戶界面一樣,此時的比爾正密切關註著多媒體的發展動向。

  研製中的人機界面,將字元、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媒體結合在一起,最終是電腦科學有和產業界渴望的目標。多媒體就是這種技術,或者說是一種友好的人機界面。整個視窗3.0的開發設計便是圍繞著多媒體人機界面展開的。現在,視窗3.0與多媒體的聯姻使夢想成為現實。視窗3.0最吸引人的是其多媒體功能。比爾•蓋茨的事業才剛起步,隨著多媒體個人電腦的出現,微軟又立刻行動起來。

  對電腦業而言,一旦新產品出現,經過一番合併聯合之後,最終的勝利者就會頒佈行業標準。只有標準化,才能使軟硬體的通用和資源的共用成為現實。誰建立了標準,誰就擁有了取之不盡的搖錢樹和聚寶盆。同過去一樣,蓋茨希望為MPC(多媒體個人電腦)建立標準。多媒體正式問世是在1990年11月,其時,微軟舉行了多媒體大會,確立其規格。會上,MPC宣佈誕生了。MPC的支撐軟體是微軟操作系統,微軟於是具有絕對優勢。擁有MPC的控制權,人們開始稱比爾為比爾皇帝。

  然而,比爾皇帝依舊躊躇滿志,他要進軍信息高速公路。未來的時代不僅是多媒體時代,更是網路時代。面向新的世紀,網路就是電腦,電腦就是網路。信息高速公路一開始來自美國,是以信息交流為目的的信息網。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將融合現有的電腦聯網服務、電話和有線電視等功能,成為廣泛的服務載體。人們能夠遠距離瀏覽圖書館藏書(還有書嗎?),能夠坐在家裡購物,能夠接受遠距離醫療保健服務。製造商可以通過電子方式轉帳結帳和獲取製造信息。各國政府,從美國和歐洲再到亞太,均不示弱,對信息高速公路倍加重視,認為是又一次信息革命。各國政府都想採用現行的各種軟體體系,這正中蓋茨下懷——他成了信息時代首家的“油料”供應商。蓋茨認為,微軟必須掌握這一新興行業的咽喉。哪裡有商業,哪裡就有微軟!蓋茨說:“我們正提出讓‘視窗’軟體處於中心,為全部交易提供服務的口號。”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是通往新世紀的入場券。

  當微軟以5億美元為“視窗95”(Windows 95)進行促銷時,全世界為之震驚!紐約《世界廣告》季刊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廣告促銷嘗試,其成功指日可待。”微軟太強大了,比爾•蓋茨皇帝所向披靡,英國《衛報》說:“世界上50多家最成功的電腦公司正在聯合起來想方設法防止比爾•蓋茨稱雄世界。”“凱撒的歸凱撒”,也就是說未能在應用軟體和系統軟體的業務方面劃清界限,他們認為微軟從其占絕對優勢的系統軟體中獲得了廣泛的不公正優勢。可是,許多微軟人卻把微軟的成功歸因於他們的比爾皇帝:“蓋茨從不虛度光陰,而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是其他公司做不到。這才是我們成功的秘訣!”微軟並非都是坦途,但因比爾的不懈努力才終獲成功。

  在1995年推出的“視窗95”中,大大增強了聯網功能,這意味著蓋茨在占領了多媒體技術標準這塊陣地之後,又開始向信息高速公路發起了衝鋒。視窗95在推出的當天就銷售了30萬套,4天內全球銷售突破100萬套。微軟正在全力以赴發展其“微軟網”,這使現有的Internet和其他公司網深感不安。微軟願意同他們分一杯羹嗎?蓋茨會對他們手下留情嗎?比爾皇帝會網開一面嗎?


   微軟,當今軟體業的巨人,已厲兵秣馬,躊躇滿志。5年或10年後,還能看到那面Windows旗幟飄揚在世界各地嗎?或許,是微軟的另一面旗幟吧。

  在這種大勢所趨之下,微軟已無法藐視Internet的存在,蓋茨已向他的全體員工說明。然而,這個軟體帝國,仍然信心十足,微軟還沒有很強的競爭對手。對於一浪高過一浪的Internet浪潮,微軟顯示出大家氣魄,憑藉雄厚的技術實力、廣闊的市場以及眾多的用戶,微軟沉穩而凝重,以巨人般的視野審視著世界的動態,從而制定了沒有Internet戰略的戰略——全面出擊。微軟的所有產品,從操作系統到多媒體,從應用軟體到開發工具,現在都將功能進行了擴展,支持Internet。正可謂你有你的救命草,我有我的萬靈丹。

  微軟公司很清楚若要在網路電腦時代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須參與Internet的競爭,就必須遵守網路的規則,也就必須接受Internet的標準——接納它們、擴展它們,點綴上微軟的裝飾,努力保持微軟的軸心地位。

  1991年底,微軟利潤較上年增加55%,員工總數達1萬人之多。標有微軟徽記的大巴將工人載往260個工作場地。微軟價值已高達219億美元,甚至超過舉世聞名的通用汽車公司。自1986年上市以來,微軟股票已漲了12倍。微軟是僅有的一家造就三個擁有10億美元資產的億萬富翁的公司,他們是蓋茨、艾倫和鮑默爾。據悉,到1992年底,微軟大約有2000名雇員神奇地成為百萬富翁。到1992年第一交易日,微軟股票升至每股114美元, 蓋茨成為《福布斯》排行榜之冠。

  現在,蓋茨個人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突破1000億美元,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個人擁有過的數字!比爾•蓋茨,這位對錢並不在意的昔日電腦發燒友,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這真是有趣!

最傑出的一次風險投資

  比爾在他有生之年將——無意間——掌握到他沒有刻意追求、過去也沒有人得到過的大權力。中世紀的教皇最支持精英知識分子,但自詡為所有思想和溝通渠道的中介者。在今天這史無前例的革命中,教皇的角色模式最足以描繪蓋茨將扮演的角色。

  比爾·蓋茨,1955年10月28日生於美國西雅圖。1972年,與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交通數據公司。1973年第一次成功地研製出微機BASIC語言,1975年創辦微軟公司。1995年,蓋茨投資5億美元為其“視窗95”開展促銷活動,一年內“視窗95”共銷出3000萬套。根據《福布斯》資料,到1998年,蓋茨的總資產近900億美元。這使蓋茨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世界首富。

  蓋茨在八年級的時候與摯友艾倫一起發明瞭一種在繁忙的十字路口統計過往車輛的電腦裝置。

  在一個很偶然的場合,蓋茨和他的摯友艾倫同時註意到了《大眾電子》雜誌封面上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的照片,正是這本雜誌里的有關介紹個人電腦的文章使蓋茨和艾倫下決心成立了微軟公司。當時是1975年,蓋茨才20歲。

  有關蓋茨創業最有名的故事,也是風險投資至今最傑出的案例是,當年IBM公司找他為IBM的新型個人電腦寫操作系統時,蓋茨手頭並沒有現成的程式。但他知道有一家叫“西雅圖電腦產品”的小公司有一種操作系統叫SCO-DOS,他果斷地以75000美元買下這個系統,加以改寫後,改名為MS-DOS,放到IBM公司的個人電腦中。就是這個名叫MS-DOS的操作系統打下了後來微軟帝國的江山。現在IBM每賣一臺電腦,都要付給微軟版稅。目前,全世界約有7000萬台IBM和與IBM兼容的個人電腦,其中使用MS-DOS系統的約占市場的90%。另外蘋果電腦占該市場的10%,而蘋果電腦的軟體主要供應者也是微軟。

  這項交易,被稱作是劃時代的交易。蓋茨眼明手快,看準了IBM公司的個人電腦將來會執電腦市場的牛耳,為了拉住IBM個人電腦這個大客戶使用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蓋茨就這樣把一個實際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買下後立即又賣給IBM公司。如果蓋茨要等到自己寫出操作系統,不僅會失去IBM公司這個大主顧,整個微軟公司的歷史都有可能重寫。

  從這一“偉大”的交易中,人們確實可看到比爾•蓋茨的偉大之處。事實上,這也是一位優秀的風險投資家應具備的素質——並不是虛偽的謙恭與卑鄙的姦詐,而是在把握機會時的果斷、審慎與理智。

  蓋茨的創業史,勾勒出一頁個人電腦發展的簡史。他的成功除了個人條件之外,也是時代所賜。蓋茨成長的20世紀70年代,正是個人電腦萌芽的時期,像各種行業的先驅一樣,他適時地掌握了先機。如果他晚生10年,與現在一樣聰明,可能也很難創造與今天同樣的成就。

  任何一種新科技在成為趨勢之前,誰先洞察先機,掌握了這個新的科技,也就控制了未來的市場。蓋茨的成功可以證明,科技可以是壟斷的工具,掌握了時代的新媒體,就是最大的贏家。

  在《幸運》雜誌的訪問中,蓋茨給自己的定義是一個科技專家,而不是商人,他說做生意很容易。但是很多人不以為然,科技專家中比蓋茨聰明的人多得是。而蓋茨與眾不同的是,他是科技專家中真正懂得如何做生意的人。他除了瞭解科技如何在現實中應用,還深諳市場、法律和金融。

  蓋茨的聰明和對市場的掌握,充分反映在他創業的過程中。70年代末,當他和摯友保羅•艾倫在電腦方面開始創業時,他選擇了軟體來發展。軟體相對而言,製作成本低,可以避開設廠的風險與競爭。

  在美國人的口頭上,有關蓋茨的傳奇遠不止如此。他衣著隨便,眼鏡常不擦乾凈,說話又直又沖,愛開快車,滿口是青少年最愛講的“COOL”(酷)、“SUPER”(絕了)之類的語言,無論怎麼看他都不像是一個大公司的老闆。

  戴著一付厚厚的大眼鏡,上身穿一件普通的長袖襯衫,總是一條淡顏色、寬鬆的家常褲,比爾•蓋茨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億萬富翁。就是這個電腦奇才,1992年開始成為美國最有錢的人,當時他的總資產為63億美元。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完全是白手起家的巨富。當時他剛剛37歲。

  蓋茨自小便是個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孩子。至今,微軟總裁喜歡坐在椅子上前後搖晃的習慣仍在電腦行業盛傳,正如喬丹投籃時愛伸舌頭一樣,婦孺皆知。這種習慣已成為微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爾•蓋茨前後搖晃,用來穩定情緒,作出決策。

  蓋茨的精明和他孩子氣的外表、談吐,形成了有趣的組合。蓋茨衣著很隨便,好幾次人家來參觀微軟公司或談生意時,都把他當成公司的小職員。有一次,他和摯友艾倫通宵達旦準備次日和IBM談判的材料,天亮時,一切準備妥當,這時艾倫才發現蓋茨沒有打領帶,他們只好跑到附近的百貨商店門口,等著開門買領帶。

  蓋茨以愛開快車出名,他常因開快車而收到警察給他的超速罰單。甚至有一次警察懲罰他除了上下班以外,不准開車。

  蓋茨每一次在公眾面前掏錢包時,整個世界都會看到有關交易的報道。或者說如果他沒有掏錢包,如一個商業報紙的閑話專欄稱有人看到蓋茨未付款就離開了酒吧,生氣的服務員追上去要錢;或如果他身上沒帶錢包時——如芝加哥的一位記者報道說:蓋茨從一個會議中心衝進了一輛汽車時,他的總管對另一位助手說:“你有他的錢包嗎?”助手衝上前遞上了錢包。這位記者說,這是成功的最高境界。你富有到讓別人為你扛錢包的地步。

  如果說Internet已通達全球,把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的話,絕無誇張之意。事實上,Internet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以“滾雪球”的速度在世界範圍內急劇膨脹。目前,它已把世界上175個國家的1200多萬台電腦和近50萬個區域網連為一體。

  在發達國家,把Internet的電子信箱(E-mail)地址作為僅次於社會保險號碼的最重要的個人標誌物的人,已不僅限於研究領域和白領階層,範圍已擴展到沿街乞討的乞丐。《網路為王》的開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有趣故事: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微軟公司總部所在地。當公司老闆比爾•蓋茨步出一家餐館時,一位無家可歸者攔住他要錢。這並不奇怪:蓋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擁有資產數百億美元。接下來的事令見多識廣的蓋茨也目瞪口呆:游浪者主動提供了自己的E-mail地址(西雅圖一家社會庇護所在網上建立了地址以幫助無家可歸者)。“簡直難以置信”,蓋茨之後說,“Internet是很大,但我沒有想到無家可歸者也能找到那裡。”

  1997年3月26日美國加州的Zona公司的研究報告宣稱:到2000年整個Internet互聯網與Internet內部網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相比1996年全球356億美元增幅將達181%。網上價值千金,淘金機會誘人,一場有史以來最激烈的商戰已拉開大幕,讓大家先看IT(信息技術)界的第一條好漢——比爾•蓋茨先生的表演吧。

微軟之路:高科技企業騰飛的秘密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微軟憑藉自身高科技力量的原動力,乘風險投資之風,以資本市場為翼,馳騁千里,盡顯風流。

  微軟公司在軟體開發上獲得巨大成功後,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為保持自己的領導者地位,微軟公司必須不斷有所創新,以應付諸多公司的挑戰。而實現這種擴張就需要資金的支持。

  為此,1986年3月,微軟股票在NASDAQ市場首次公開上市,開盤報價為每股21美元,第一天收盤時,共成交360萬股,收盤價為每股29.25美元,上市獲得巨大成功。一周後,公司股票漲到每股35.50美元,一年後,達到90.05美元。股票升值超過了400%。

  應該說,微軟公司從NASDAQ市場籌集的資金為其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發行上市前的1985年,微軟公司的總收入僅為1.62億美元,到1997年,其總收入增加到130.98億美元,增長了80倍,其凈收入則從0.31億美元增加到38.95億美元,增長了125倍。   股票的上市發行也為微軟實行增資擴張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從1995年到1998年4月,微軟公司順利實施了28項兼併和12項投資計劃,使其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增長了1.7倍和1.4倍。

  員工人數由1985年的910人上升到1990年的5636人,1996年更達到20561人。辦公地點也由上市前在西雅圖北區的辦公場所搬至新辦公樓,併在短短的6年內購買了269英畝土地,修建了22幢建築。

  微軟公司不僅占據了操作系統的霸主地位,在應用軟體領域也不斷地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現在又在向互聯網路進軍,如前所述,其瀏覽器已經成為網景公司最有力的挑戰者。

  與技術上的領先和獨占相對應的是其耀眼的財富,對於微軟,人們關註的還只是它的公司和產品的品牌;對於財富,人們更關註的是比爾個人的財富,其占有微軟的股份近20%,總市值達到近1000億美元,相當於歐洲一個小國的全部國民生產總值,是伊拉克國民經濟總量的兩倍。

  微軟的成功或者說蓋茨的成功,技術是其立身之本。而真正實現了微軟的不斷擴張的是蓋茨的商業頭腦——一個懂技術和技術應用發展方向的頭腦。

  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沒有高大的廠房、堆積如山的原料和產品庫房,只有軟盤和軟盤中儲存的知識。自1975年該公司創立以來,短短的20餘年間,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到1997年底,公司擁有資產460億美元,其市場價值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和。比爾•蓋茨連續4年成為世界首富。1990年美國全年新增產值的2/3是通過微軟公司這樣的知識企業創造的。美國金融投機家索羅斯量子基金,沒有生產設備,僅僅依靠對衍生金融的認識和運用,不但成為世界上的巨富,而且在東南亞掀起震驚世界的金融危機索羅斯金融投機的勝利,比爾•蓋茨創辦微軟的成功,表明瞭知識是創造財富的一種更為重要的資源。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聯網後,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提高到90%以上,以知識作為主要生產資源的企業,比如微軟、英特爾IBM等信息產業企業,其生產總值已經超過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等企業,成為信息時代的主導型產業。 微軟公司新動向

  1998年微軟公司的收入達到140億美元,其中利潤高達40億美元,增長率比1997年提高了23%。在全球軟體行業之中,微軟公司的收入占10%以上,而利潤占30%以上。鑒於收入豐厚,微軟公司財大氣粗,每年投入的R&D費用為25億美元,超過世界其他10大軟體公司利潤之和。在技術領域之中,如果微軟來不及開發,則採取兼併方法,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先進技術。過去兩年之中,微軟公司兼併或投資入股的公司總數已達37家。目前,微軟公司所擁有的現金總數為100億美元之多。微軟鋒芒畢露,氣勢咄咄逼人,不僅行業內部人皆避之惟恐不遠,生怕成為微軟下一個兼併對象,即便其他行業公司,也是人心惶惶,朝需慮夕。美國一家雜誌最近發表一篇文章,題為:“誰是微軟下一道菜?”(WHO WILL BE THE NEXT MEAL?),說是美國前500強公司主管皆有畏懼之心,恐怕比爾•蓋茨會依仗100億美元現金之優勢,強行進行敵意收購。這篇文章語不驚人誓不休,即或稍有過頭之嫌,亦不是全無道理。

  目前,微軟公司觸角伸得很大,從網路旅游服務、網路汽車銷售、投資咨詢一直到有線電視、游戲娛樂業等,影響無所不在。即便面對司法部的指控,微軟仍無所畏懼,處變不驚。看來,比爾•蓋茨先生並不想隱瞞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事情。最近,比爾•蓋茨公開表示:“我們不會停止視窗系統的功能強化工作;我們不會為競爭對手的言辭所嚇退;我們決不會停止傾聽客戶的呼聲,也不會止步不前,不繼續去滿足客戶的需求。”

  比爾•蓋茨緣何如此膽大包天?美國一些分析家認為,比爾•蓋茨自恃有功,因為美國軟體業的發展、信息業的發展甚至整個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微軟。但是,美國司法部似乎也沒有退路,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恐怕還得長期打下去。1998年,微軟發展勢頭受挫,美國司法部對微軟所施加的反托拉斯壓力日益加大,儘管微軟可能拖延時日,但是,比爾•蓋茨最終將不得不做出某種妥協和讓步。

  微軟公司訴訟案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但是,根據美國科技界權威人士的看法,比爾•蓋茨先生並不害怕美國司法部的指控和起訴,這是因為漫長的訴訟程式長達數年,大可不加理會。令比爾•蓋茨先生最為擔心的有三點:

  首先,微軟公司為了應付華爾街股市貪得無厭的期望值,必須保持每年企業20%以上的增長率,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微軟只能進軍新的領域。比爾•蓋茨在軟體行業中堪稱奇才,但在其他行業里,諸如衛星通信、有線電視、萬維網電視、網路信息內容服務等,恐怕就沒有那麼威風了。競爭對手可能在軟體領域中讓他三分,但在其他行業中,何嘗將他放在眼裡?畢竟隔行如隔山。目前,微軟公司在萬維網電視、有線電視等領域中,進展尚未盡如人意,但又沒有退路,實在是嚼之無味、棄之可惜,進退兩難。

  其次,微軟公司由於急劇膨脹,員工數目已過25000人。公司太大,反應勢必緩慢,在市場判斷、對策制定、架構調整等方面,比爾•蓋茨時有難以駕馭之感。船大難掉頭,再也沒有昔日那麼靈活、那麼進退自如了,這當然會使比爾•蓋茨相當苦惱。

  第三,目前競爭對手一擁而上,聯合出招,使得微軟疲於奔命。最令比爾•蓋茨頭痛的是,由於數字電視技術迅速發展,有線電視業集市場、客戶之優勢,在上網速度和技術性能方面,遠遠超過網路服務公司和通信公司。以時代—華納公司為例,該公司早已掌握出版物、電視等數字信息內容,又擁有有線電視公司,自然對利用數字電視技術搶占網路地盤頗有興趣。他們根據客戶需要,在有線電視服務上,增加了高速上網服務項目,還將推出客戶點播影視節目等新型服務。有市場,有客戶,又有節目內容,這些強項幾乎全是微軟公司的短處。尤有甚者,歷來自高自大的時代—華納公司居然另闢蹊徑,不用微軟公司的軟體系統,自己另行開發了一套新型軟體,這就使得比爾•蓋茨先生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當然,微軟公司財大氣粗,完全可以強行收購電視臺或者電影公司,只要比爾•蓋茨願意,甚至可以強行兼併時代華納公司。但是,樹大招風,一旦成為眾矢之的,那就很難招架了。微軟在過去幾年裡,越過自己領域,全面出擊,在衛星通信、信息服務、有線電視等領域頻頻出手,使得其他行業巨頭頗有戒心。據說,美國許多大型企業對微軟高速膨脹頗有微詞。司法部起訴微軟,大型公司中竊竊暗笑者為數甚眾。

  對於今後的發展前景,誰也沒有把握。鹿死誰手,看來只有老天爺才知道。至少到目前為止,比爾•蓋茨先生似乎毫無退卻之心,也不想向司法妥協。對於微軟而言,繼續拼下去,在網際網路中殺開一片新天地,何樂而不為?即使遇挫,不能壟斷萬維網,也不至於全軍覆沒。進可輕取天下,退可偏安一隅,仍不失為一方諸侯,在這種情況下,何懼之有?

  在1998年,微軟步伐邁得更大,比爾•蓋茨竭力使視窗系統擴展至汽車導航產品、行動電話通信領域、商業產品銷售系統等領域,從食品連鎖商店一直到大型主機,微軟公司無所不為、無所不在。

  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之中,微軟公司所推出的視窗CE系統將廣泛使用於數字產品之中,諸如萬維網電視、電話及汽車導航系統等;在手提電腦系統市場中,微軟所占份額將達到20%左右。視窗CE系統為微軟公司最新推出的產品,是一種可支持不同晶元、可擴展的操作系統,為視窗操作系統產品系列中的最新成員。視窗CE系統模塊化設計特點使得各種產品製造可根據市場需要,靈活選擇自己企業所需要的模塊,因而能夠廣泛適應手提電腦、車載電腦、行動電話、商業銷售終端等各種產品需要,受到廠家歡迎,市場進展很快。

  比爾•蓋茨先生的雄心並不局限於視窗CE這種小玩藝方面。其實,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他的終極目標還是在主機領域中奪取霸主地位。

  微軟公司比較薄弱的環節當為資料庫產品。目前這一領域群雄竟起,各有千秋,現有市場份額為;奧拉克爾公司:38.4%;IBM:21.8%;INFORMIX:9.7%;SYBASE:6.9%;國際聯合電腦:5%;微軟公司:4%。

  奧拉克爾公司在資料庫市場占有額方面高達38%,遙遙領先於微軟。微軟SQL伺服器僅占4%,實在是難以望其項背。對於許多大型公司而言,SQL系統的功能未能達到處理大型公司的數據任務,難怪奧拉克爾公司董事長愛立森躊躇滿志地聲稱:“微軟的作為無濟於事,因為他們的資料庫一無是處。”愛立森歷來快人快語,對於微軟公司恨之入骨,在對微軟口誅筆伐的聲討之中,愛立森的聲音歷來是高過任何其他討伐者的。儘管微軟公司在資料庫領域所占比例較小,但是,其咄咄逼人的氣勢已令人不寒而慄。

  美國大型企業電腦軟體系統市場,包括資料庫、電子函件、大型企業伺服器等,每年銷售總額為300億美元左右。四年以前,微軟公司在這一領域之中毫無影響,鮮為人知。為此,比爾•蓋茨先後投資數十億美元,加強視窗NT產品的研究開發工作。到目前為止,局面已大為改觀,微軟幾乎占有半壁江山。1997年,微軟視窗NT在伺服器操作系統領域市場占有額為25%左右,而到1998年,達到了40%以上。1998年年底,隨著視窗NT5.0系統的問世,這一比例進一步提高。鑒於視窗NT5.0系統可以勝任大型主機的計算任務,微軟公司高級主管表示:“微軟公司前途在此一搏。”這一次微軟的搏殺是勝算在握的。儘管視窗NT系統不會馬上完全取代大型主機,但是,微軟將在今後幾年裡逐步蠶食IBM AS/400等中型機市場,分食34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分析家認為,在今後兩年之中,視窗NT與BACKOFFICE銷售額將達到50億美元,增長率為一倍以上。業界有些人士甚至認為:目前在台式電腦系統之中,微軟視窗系統無所不在,而在10年之後,全球伺服器系統之中,微軟視窗NT系統將霸占90%的地盤。   但是,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目前只占電腦伺服器系統的20%收入。在其他方面,微軟受到來自IBM公司的全力阻擊。IBM公司在其董事長郭士納統帥下,90年代中期進行了全面戰略調整,一切圍繞網路計算,再次中興,在大型主機市場重新確立了霸主地位。IBM公司成功地在大型主機中使用PC微機技術,大幅度削減生產成本,目前大型主機成本只有10年前1/10左右,從而保住了許多大型公司客戶。

  在JAVA系統之戰中,目前正式投入JAVA系統研發項目的軟體開發商為70萬家左右,而微軟視窗系統軟體開發商則有450萬家,因此,即使JAVA能夠用在所有計算平臺上,也不會很快取代視窗系統。許多公司業已投資購買視窗系統,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會繼續使用視窗系統。即便如此,與奧拉克爾公司愛立森董事長同樣蜚聲業界的太陽公司老闆麥克尼利也是口鋒犀利,所向披靡。他最近振臂高呼:“在JAVA卡、JAVA電話、JAVA接收器等所有JAVA產品領域,我們將在銷售量方面徹底摧毀他們!”他們是誰?不言而喻。

  微軟的戰略目標是針對大型公司客戶。在最新推出的Backoffice系統中,微軟業已增加商業服務器軟體系統,以供網上商業交易之用。視窗NT系統也包括網路信息伺服器等基本萬維網伺服器系統,使得微軟公司在萬維網與企業內部網市場上,後來居上,奪取了55%的市場份額,UNIX廠商被迫退居老二,僅占36%的市場份額。

  隨著微軟視窗98操作系統的問世,新上市的個人電腦將採用視窗98系統,原有的視窗95將被逐步淘汰。微軟公司現已表示,視窗98系統將是視窗系統的終極版本,以後只會略加增刪。到新世紀初,視窗NT系統將會一統天下,即使是一般用戶也要向視窗NT升級。電視、電話與電腦三位一體的發展趨勢已成定局,然而,未來何種體制將會決定操作系統,目前尚無定論。微軟正在密切關註市場局勢的發展,以便儘快採取對策。一旦局勢明朗,微軟將會採用自己開發、收購、兼併、入股等市場戰略,控制局面,繼續主導操作系統市場。

  所以,微軟陷入到了反壟斷的官司中,不管比爾失敗成功與否,風險投資的奇跡卻令人眩目。

參考文獻

  1. 1725億元交易!微軟收購領英LinkedIn.網易新聞.2016-6-14
  2. 微軟收購領英定了!260億美元交易獲歐盟批准.搜狐網.2016-12-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微軟公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4.115.90.* 在 2007年10月11日 10:28 發表

比爾厲害

回複評論
222.209.113.* 在 2008年5月4日 19:15 發表

現在是GOOGLE厲害羅!呵呵!

回複評論
222.208.125.* 在 2008年6月2日 15:41 發表

還是蓋茨厲害

回複評論
123.112.202.* 在 2008年6月27日 17:37 發表

內容有點陳舊,沒有2000年以後的介紹

回複評論
116.26.118.* 在 2008年9月17日 10:32 發表

對,微軟是行業老大,但我覺得您們的產品沒有創新意識,能否讓手提電腦就像手機一樣,無線有信號就可以上網的一臺電腦,這樣可以方便很多外行的工作者.我覺得這是可以做到的.同時我對您們是很有信心的

回複評論
60.213.236.* 在 2008年12月13日 15:46 發表

鮑爾默,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回複評論
123.119.48.* 在 2008年12月14日 00:21 發表

牛逼

回複評論
218.77.186.* 在 2009年1月26日 07:25 發表

未來是我的時代,知道嗎?比爾/

回複評論
123.149.25.* 在 2009年1月29日 23:14 發表

讓人不可思議的成績! 感嘆比爾 時代的巨人

回複評論
61.138.211.* 在 2009年3月11日 19:30 發表

哎呀真厲害

回複評論
123.118.122.* 在 2009年5月31日 19:02 發表

受益.

回複評論
219.142.99.* 在 2009年7月23日 16:02 發表

It is so detail. Thank you !

回複評論
123.101.233.* 在 2009年12月2日 17:02 發表

微軟的壟斷就是在作惡,成本僅3美元的軟體,卻要賣300美元。300美元對於收入不高的人來說,就是一大筆開支,給他們生活帶來困難。微軟絲毫不值得尊敬,令人憎恨。 希望GOOGLE能夠在軟體和硬體方面擊敗微軟。 微軟你在作惡,你知道嗎?你的企業準則和GOOGLE恰恰相反!

回複評論
221.217.176.* 在 2010年4月25日 19:08 發表

現在的微軟亞州研究院洪小文是個蠢材,不幹正事,亂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造成公司現在一片混亂。

回複評論
221.217.176.* 在 2010年4月25日 19:10 發表

微軟公司就要斷送洪蠢材手裡,

回複評論
121.42.64.* 在 2011年2月11日 11:38 發表

123.101.233.* 在 2009年12月2日 17:02 發表

微軟的壟斷就是在作惡,成本僅3美元的軟體,卻要賣300美元。300美元對於收入不高的人來說,就是一大筆開支,給他們生活帶來困難。微軟絲毫不值得尊敬,令人憎恨。 希望GOOGLE能夠在軟體和硬體方面擊敗微軟。 微軟你在作惡,你知道嗎?你的企業準則和GOOGLE恰恰相反!

不瞭解軟體不要瞎說,3美元?開什麼玩笑

回複評論
58.57.27.* 在 2011年3月4日 17:35 發表

比爾蓋茨,我的偶像……

回複評論
124.207.145.* 在 2012年2月14日 12:11 發表

哎,人人都不容易啊

回複評論
36.48.159.* 在 2013年6月27日 16:35 發表

好厲害哦

回複評論
140.243.97.* 在 2013年9月28日 13:37 發表

1981年,世界上的成功!微軟,我相信你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回複評論
180.153.81.* 在 2014年5月7日 15:13 發表

微軟快點上市4G,WP手機

回複評論
秦子力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12月12日 23:22 發表

1(2389 00)2

回複評論
36.46.218.* 在 2018年4月8日 22:38 發表

小比我是xml中文名劉曉明行徑在紅版12生肖諾亞方舟和百度窮途有路是+-企鵝把我滿版微量元素控制把我的家人親朋好友思念工作作通讓我幫你一把我極不情願你那個錢我測量了下118滴大了點足以說明你湊是中國的朱扒皮光讓馬跑馬誰吃草你湊翻臉好好想想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