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企業種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企業種群(enterprise species )

目錄

什麼是企業種群[1]

  企業種群是指同行業企業或產品具有替代功能的公司和機構在地理上的集中,一個企業種群是那些依賴相同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依賴共同資源的企業的集合。

企業種群的選擇及其邊界[2]

  在自然選擇理論里,生物學家對選擇的對象存在一定的歧義,達爾文認為,選擇的單位是個體,即組成物種的群體當中,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自然選擇作用於這些有差異的個體當中,從而使適應的個體得以保留,不適應的個體遭到淘汰,個體只圖自身的利益,不會考慮群體的福祉。而英國生物學家wynne—Edwards(1962)則提出了群選擇(group selection)理論,認為選擇的單位不一定是個體,利用群體選擇可以解釋動物進化行為的許多方面,或換句話說,凡是那些個體之間彼此照顧的群體,其選擇的優勢更加明顯,自然選擇可以在個體層次上起作用,也可以在群體層次上起作用。群體選擇的觀點和個體選擇的觀點都難以徹底征服反對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難以確認真正的利他行為,利他行為是既對群體有利,又對個體有利的行為。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群體進化的最佳選擇是企業之間實行競爭和合作的協同,在競爭和合作中尋求企業、行業和巨集觀經濟目標的一致性,以避免惡性競爭對各企業的傷害,確保企業和行業協同發展。群選擇理論是我們研究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種群選擇的理論基礎。

  企業種群是一定時間和空間中由同質的一群企業個體組成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企業種群占有一定的領域,其企業個體間通過種內關係有機地組合成一個系統,但這一系統只包括同質企業,它屬於同結構群。一般情況下,企業發展總能形成企業種群,以企業種群的形式共生、繁衍和擴張,因而企業種群屬於總體企業概念中存在的一個基層單元。企業種群不但是企業個體的集合,它還有更高一層的特點,以整體與環境發生各種關係,因而企業種群是企業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從進化的觀點看,進化過程就是企業種群中個體基因從一個世代到另一個世代的變化過程,因而種群又是一個進化單位。

  從企業種群演進的視角看,企業種群的進化過程分為變種(Variation)、選擇(selection)和保留(retention)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選擇最為重要(Campbell,DonaldT.,1965)。

  企業種群生存發展空間的位置和佈局的選擇是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社會需求、技術、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借用生態學觀點,企業種群的空間分佈類型大致可分為3類:集群型(clumped)分佈;隨機型(random)分佈和均勻型(uniform)分佈。企業集群型分佈的成因,當代主流理論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外部經濟(主要理論: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2)聚集經濟(主要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胡弗和巴頓的聚集經濟理論);(3)增長極因素(主要理論:科洛夫斯基的地域生產綜合體;佩魯的增長極理論);(4)創新和競爭因素(主要理論:斯科特、斯托伯、哈里森和沃爾的新產業空間理論;波特的新競爭經濟學);(5)制度因素(包括企業家精神、社會關係網路、鄉土文化等);(6)歷史事件(克魯格曼的歷史事件解釋);(7)信息經濟註意力經濟學習效應;(8)政府作用(制度安排和政府政策)。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看,企業集群型分佈的成因應是資源分佈的不均勻。同質企業的隨機型分佈和均勻型分佈在經濟管理研究中很少涉足,同質企業的隨機型分佈主要是因為在環境的資源分佈一致、企業種群內個體間沒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時,才容易產生隨機分佈。同質企業均勻型分佈的成因主要是企業種群內企業個體間激烈競爭,或者有抑制、偏害因素的存在。

  企業種群的選擇是一種環境選擇,在生態學中,環境是生命系統周圍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它包括空間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生命系統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因素,而種群環境則指的是種群周圍的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尺度一般是在生物群落之內或附近的非生物環境和同種及異種的生物環境。構成環境的各種因素稱為環境因數或生態因數,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多種類型,按因數是否有生命力分為生物因數(biotic factors)和非生物因數(abiotic factors);按因數變動情況分為穩定因數和非穩定因數。穩定因數是質和量不隨時間變化的因數;非穩定因數是質和量隨時間變化的因數,包括周期性變動因數和非周期變化因數(常傑、葛瀅,2001)。.在國內企業種群研究中,都側重於從生物因數和非生物因數的角度進行理論研究(韓福榮,徐艷梅,2002),研究企業種群中企業之間及企業與其所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探討環境因數及其變化對企業種群的影響以及企業種群對環境因數變化所產生的反應(楊忠直,2003)。企業個體及群體消費者市場中介供應商投資者等被看作企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生物因數,構成了企業種群生態系統的生物環境。非生物因數中的政治形勢、經濟環境自然資源、政策法令、科技水平、勞動力水平等構成了企業種群生態系統的非生物環境。

  資源是稀缺的,資源稀缺性決定了企業種群選擇的存在,它決定企業種群的發展規模和方向。資源是推動企業種群進化的能量,特別是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資源的範圍在不斷擴展,知識技術信息等資源已成為推動企業進化的有效力量。企業種群的存在要求不同的資源保證(resource commitment),Daniels(1970)和Vernon(1983)認為,資源是一組配置到其他用途將會帶來有成本且有價值的資產。按照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觀點,企業是控制和掌握可以從組織中分離的優秀組織技能和只能隱含在企業員工內部的技術優勢的組織制度。企業資源稟賦、企業組織控制等因素影響企業進入方式的選擇,進而影響企業種群的數量和質量,因而,企業不僅要對參與競爭的環境、市場和行業作出選擇,而且它們還必須將資源作為一種減輕選擇壓力的手段,資源選擇是企業種群選擇的一個必要條件。

  “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的市場優化選擇是企業種群面臨的一個必然選擇,Alchain(1950)認為,選擇機制在企業經濟組織的進化中是基於企業的盈利能力而發生的,能夠實現利潤者生存下來,而遭遇虧損者逐漸消失掉了。選擇是由組織間的差異性導致的過程,資源和市場較好又能緊跟環境變化的企業種群得以進化,難以適應環境變化的企業種群將逐步淡出。邁克爾.波特(1997)競爭戰略理論的中心思想是,企業可以通過五力模型分析不同的產業結構,從而選擇進入盈利性高的產業,並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競爭策略以最終贏得競爭優勢。因此,基於生存的市場盈利選擇是企業種群選擇的一個前提,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是企業種群選擇的結果。

  企業種群的選擇機制研究是在區域限定、產業限定和政策限定背景下,研究企業種群選擇的各類因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制衡機制,顯然,在企業種群選擇函數裡面,環境、資源和市場是影響企業種群選擇的內生關鍵因素,環境選擇、資源選擇和市場選擇構成了企業種群選擇的邊界。

企業種群的內選擇機制[2]

  在相關組織理論的企業選擇研究中,大都偏重於強調組織內部的因素探討企業的選擇機制,如能力、資源、屬性、組織的結構、制度因素等。強調以市場為基礎的選擇的交易費用理論誕生於企業為什麼會存在的命題(Ronald Coase,1937),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可以節約交易費用,因此,以交易費用經濟學為基礎的觀點強調企業的選擇應以減少企業的交易成本為基點。波特所謂的縱向整合的戰略通過戰略購併或內部發展進入新領域的戰略,以及戰略聯盟等等即使如此。

  市場選擇對企業種群可以產生顯著性的累積性的改變,只要選擇繫數和被選擇實體的變化率高度相關。在企業種群內的選擇中,只有基因種群才具有必然的穩定性,如果種群正在迅速的發展,具有低的滅絕率和替換率,那麼,對於群體選擇來講,內源的變化率就會太大以至於不可能產生任何累積性的效果,要是群體選擇更加有效,突變率與選擇繫數必須具有低的相關性。市場選擇實際上是企業種群不斷篩選的過程,在企業種群增長期間,自然選擇的篩選作用會減弱,結果會增加企業種群內的變異,並使很多劣質基因保存下來,當條件恢復正常時,這種劣質企業個體由於自然選擇的加強而被淘汰,引起種群下降,同時,種群內的變異也隨之下降,企業種群的上升不可避免地為企業種群下降鋪平道路,最終使企業種群素質和質量得以提高,品種加以改進。

  以資源為基礎的企業選擇理論主要強調如何使企業獲得超出一般水平的利潤回報及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的資源及能力,企業間利潤的差異來源於它們利用不完善、不完全的要素市場以獲得和發展戰略資產的能力不同,其研究目標集中在資源的特性和戰略要素市場上,以此來解釋企業的可持續的優勢和相互間的差異。企業資源選擇和積累的決策是一種經濟理性,它受制於有限信息、認知偏差和偶然不確定性,正是對那些有價值的、稀缺的、難以複製的、不可替代的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理性識別,導致了企業的超額利潤及其相互間的差異。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提出,資源的選擇和積累是企業內部決策制定和外部戰略因素的函數,企業內部的管理決策受經濟理性和效率、效果和利潤動機的支配。外部影響是影響企業的戰略性產業要素,如買方和供應方的能力、競爭者的密集程度、工業產品市場結構,這些因素影響著什麼資源以及它們怎樣被選擇和配置。資源的選擇和配置能否導致企業問的差異依賴於要素市場的不完善性,這種不完善性是指關鍵資源的獲取、模仿以及替代的障礙,這些障礙阻止了競爭者獲得或複製關鍵資源的能力,導致了企業間贏利能力的長期差異,當戰略要素市場是不完善的或不完全的,它們創造了阻礙資源流動的邊界,以及競爭企業間資源分配的不對稱。資源市場的特性形成了資源的特性和資源的贏利潛能,這些資源的特性包括資源是否是稀缺的、獨一無二的、難以模仿的、持久的、不可交易的、難以描述的、不可替代的。資源贏利的特性不僅來源於要素市場的不完善,還來源於獨特的歷史環境和特殊能力的積累。總之,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認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來源於審慎的理性管理的選擇、選擇性資源的積累和配置、戰略性的產業要素和要素市場的不完善。

  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沒有考慮包容著資源選擇決策的社會背景因素以及這種背景因素是如何影響企業間長期的差異,也沒有提出資源選擇的程式,也就是企業是如何作出或未作出理性的資源選擇來追求經濟回報的。組織理論中的新制度主義的觀點則很好地解釋了上述問題。制度理論分析了社會影響和社會習慣對組織行為的影響。從制度學派的觀點來看,企業運行在一個由準則、價值觀和各種規範組成的社會框架之中,這種社會框架決定著哪些經濟行為是合適的和可以接受的;經濟選擇並非如新古典理論所強調的只受制於技術、信息和收人,它還受制於社會因素,如準則、習慣和慣例等;對社會約束的遵守決定了組織的成功和生存。按制度學派的觀點,資源決策的制度背景在個人、企業以及企業外部的層次上,深刻地影響了資源的選擇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這裡的制度背景即是指規則、準則和圍繞著經濟活動的信念,圍繞著資源決策的制度因素影響著企業獲得經濟租金的潛能。在個人的層次上,管理者的準則、習慣以及對傳統審慎的認同,影響著管理者的決策。在企業的層次上,公司文化、共用的價值觀系統和政治程式,以及在企業外部,政府壓力、工業聯盟和社會制約(規則、準則、產品質量標準職業安全環境管理)等都影響著資源的選擇及戰略決策

  從生態學視角來看,企業種群內選擇機制發揮作用,來源於企業個體特征的變化,特別是企業種群密度增加的時候,制止企業種群增長的力量不是環境因素的改變,而是企業個體特征的劣化,企業種群平衡的密度可能因為企業種群內部結構的改變而改變,這時,企業個體的數量和質量對企業種群都是至關重要的,正是企業種群中個體的選擇才內化成了企業種群選擇的基本特征,以此我們可以從理論層面上抽象出影響企業種群選擇的因數和特征。

  企業種群選擇的邊界表明,以市場為基礎選擇的交易費用理論、以資源為基礎的企業選擇理論和新制度主義的觀點,把市場、資源和社會背景等因素作為企業選擇的重要變數,它只是企業個體選擇的結果,部分內含了企業種群選擇的內容。而一般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所關註的影響企業選擇的產業特有性因素、政策特有性因素、區域特有性因素和企業特有性因素,只能從企業進入的角度解釋企業的選擇機理並部分解釋企業種群選擇機理。產業性因素決定的是行業的市場結構進而影響到企業進入方式的行為選擇(產業特有性因素包括產業的競爭狀況、產業的集中程度、所要進入產業的潛在競爭者、產業的需求條件、產業技術進步狀況等),區域因素影響到企業進入方式的地區選擇(包括企業將要進入的地區的區位條件、當地文化、引資能力、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政策因素影響到企業進入方式的行業選擇(包括產業準入、優惠政策),企業特有性因素影響到企業進入方式的規模選擇(包括企業的資產和能力,即進入企業的經驗、資本實力、差異化生產的能力以及技術領先能力等)。而在企業進入方式選擇研究中,很多學者只是把企業特有性因素作為最重要的因素重點加以研究的(HominChen,H.,1999)。

  企業種群的選擇首先是關註企業種群生態系統的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它決定了企業種群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資源選擇決定了企業種群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市場選擇決定了企業種群生存和發展的質量。

企業種群選擇的程式與路徑[2]

  企業種群選擇首先表現為企業種群的內選擇機制在發揮作用,主要體現為企業種群選擇的程式與路徑。以演進理論為基礎的經濟管理理論不僅探討了企業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獨特的資源與能力的,而且研究了企業選擇的程式與戰略變化的路徑、步調是如何相互影響的(Nelson,R.R.andWinter,S.G.,1982)。

  在Nelson,R.R.和Winter,S.G.(1997)的進化理論中,企業被假定為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只不過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決策規則,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能力和規則由於存心要解決問題的努力和偶然事件而不斷改變,在這一過程中,與自然選擇相似的經濟情況在起作用。市場是企業選擇的重要因數,市場選擇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市場環境提供企業成長的界限,這一界限與企業存活能力和增長率有密切的關係。企業市場的選擇表現為一種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過程也就是企業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市場作出反應和適應的調整過程。該理論強調企業資源的差異性,同時也註重企業資源與環境變化的統一,認為企業的成長是通過生物進化的三種核心機制(即多樣性、遺傳性和自然選擇)來完成的,該理論相當重視組織、創新路徑依賴等的進化對企業的影響。在企業選擇過程中,進化經濟學強調企業的異質性,異質性是人類動力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企業由於獲得了某種異質資源而可能導致他們在整個企業群落競爭優勢增加。

  種群生態理論從競爭環境的承載能力(the carrying capacity)、組織慣性(the organizational inertia)和戰略與環境的匹配三個方面分析了組織種群的選擇過程,Hannan,MichaelT.和John Henry Freemen認為,組織種群是那些依賴相同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依賴共同資源的組織的集合,組織能否適應、生存主要取決於環境對組織形式的選擇(Hannan,MichaelT.and John Henry Freemen,1984)。

  企業種群的選擇需要考慮競爭環境的承載能力(Brittain,JackW.,1994),即在一個既定的環境狀況下,環境所能容納的成功企業或企業種群的數量。同時也要考慮法律、法規、其他制度規定(Baum,JoelA.C.andChristineOliver,1991)和環境資源的可獲得性(Wholey,Douglas,R.andJackW.Brittair,1989)。制度變數的任何變化(如法律的廢除、標準的改變等),或者外部資源可獲得性的改變(如新材料或技術的變化,通訊或生產方式的改變等)都會引起環境承載能力的改變。

  種群生態理論所探討的競爭環境的承載能力的選擇,集中表現為企業種群生存競爭過程中產業容量和企業數量之間的選擇。國內外在產業組織的相關理論研究中,部分學者曾對市場規模和企業數量之間的關係進行過研究。按照寡頭競爭理論,判斷一個行業中企業數量是否過多,關鍵是確定進入該行業的門檻水平,該門檻水平可由行業中單個企業必需的最低市場規模來度量,如果現存企業的平均市場規模大於產業所要求的最低市場規模,則說明企業的規模經濟可供利用;反之,則說明現存的企業數量擁擠,規模太小,投資太分散。確立企業生存的最低市場規模,主要取決於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與進入競爭,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企業之間價格競爭越激烈,單個企業所要求的最低市場規模便越大;進入競爭的激烈程度則往往以企業進入該行業所必需的沉沒成本大小來衡量,當沉沒成本增大時,為了保證企業能夠生存,單個企業所必需的最低市場規模必須相應增大,惟此才能使得每個企業至少能抵補由於進入競爭激烈程度上升而增加投入的固定成本。據此可以認為,一個產業中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與進入競爭越激烈,則單個企業所必需的市場規模會變大,競爭程度與全行業所必需的市場規模就有正相關關係。而競爭程度又是與行業中企業數目正相關的,由此推斷,企業存活數目必定與市場規模正相關。反過來說,若一定區域內的現存的市場規模不大,則保證某行業中企業存活的最適合企業數目必定不大(平新喬,魏軍鋒,2001)。Caves(1989)、Curry&George(1983)對市場規模與最適合企業數目的研究結果表明,市場規模小區域的產業集中度一般較高。Bresnah—an&Reiss(1991)從市場規模與企業數量關係來推測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發現單個企業最小市場規模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而增加。Asplund&Sandin(1999)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結論,即隨著行業中企業個數的增加,單個企業必需的最小市場規模在一定限度內也會遞增。

  在早期的研究中,Hannan和Freemen重點研究了組織慣性在企業選擇中所起的作用(Hannan,MichaelT.andJohn Henry Free—men,1977),即沉沒成本、不完備的信息、內部政治約束和組織的歷史等對企業選擇的作用,這些慣性力量影響著組織把握機遇的能力。Hannan和Freemen為此還推導出了他們的“第一定理”:“在現代社會,組織種群內的選擇對那些組織結構慣性較高的組織有利”(Hannan,MichaelT.andJohnHenryFreemen,1989)。

  趙錫斌、夏頻(2005)認為,組織慣性與企業選擇之間存在著一個極限,在這個極限內,組織慣性的增加導致企業選擇壓力的減輕,超過這一極限,過度的組織慣性會妨礙企業的靈活性,影響企業的發展。對於不同的種群而言,這一極限的水平也不同,並不存在著一個統一的極限。另外,組織慣性可能會導致組織僵化,當新的競爭者出乎意料地加入時,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威脅,組織慣性與企業選擇之間存在一個倒“u”型的關係。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增加組織慣性,尤其是在企業初創時期,但當組織慣性超過一個極限以後,組織慣性的增加會加大企業選擇的壓力。

  企業種群選擇中如何和環境相匹配是企業種群的一種戰略選擇,Carroll,ClennB.(1985)曾提出過兩種企業戰略:全面戰略(generalist strategy)和專門戰略(specialist strategy),全面戰略是指提供廣泛的產品或服務,或者服務於相對廣泛的市場,專門戰略是指提供範圍相對窄小的產品或服務於相對窄小的市場。生存的機率由種群內企業所採用戰略的總體情況和競爭性環境的特征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種群內競爭的組織,在組織形式上的相似程度影響企業選擇的程度,企業在決定是採用全面戰略還是專門戰略時,不得不認真考慮競爭的性質。種群內的組織形式如果非常不同,就意味著企業種群在某一環境中採用了專門戰略,對於每一個採用專門戰略的企業種群而言,由於種群內企業的戰略、結構和技術都與所處的競爭環境的某一部分相適應,所以,種群內組織形式非常不同,彼此間的競爭不充分,這也意味著企業種群的效率損失。如果企業種群內的組織形式非常相似,企業種群就能更有效地競爭,同時,企業選擇的壓力也變得更為嚴苛(Freemen,John and MichaelT.Hannan.1983)。在企業種群環境選擇和戰略選擇方面,Hanllan,MichaelT.and John Henry Freemen(1989)提出了精確細化的(fine—grained)環境和粗糙細化的(coarse—grained)環境兩個概念,他們認為,精確細化的環境有利於專門戰略,粗糙細化的環境則不利於專門戰略。

  在企業種群選擇的程式和路徑上,種群生態理論沒有進一步探討企業種群的策略選擇,企業種群的選擇,只有戰略選擇,其程式和路徑是不完善的,它還必須包含更為具體的策略選擇。有關種群的策略選擇,R.H.MacArther(1962)在前人對生物生活史的研究的基礎上,曾提出過r—K選擇的自然選擇理論。R.H.MacArther和E一.0.Wilson(1967)從物種適應性出發,進_步把r選擇的物種稱為r策略者(r—strategistis),K選擇的物種稱為K策略者(K—strategis—tis)。R策略是指有利於增大內稟增長率(per capita rate of increase)的選擇,K策略是指有利於增加競爭能力的選擇。生態學中所研究的r—K選擇理論是基於種群生活的兩種環境條件而提出來的,生活在條件嚴酷和不可預測環境中的種群,其死亡率與種群密度無關,通過種群數量的單純增加而維持種群的發展;生活在條件優越和可預測環境中的種群,其死亡率與種群密度緊密相關,種群內個體之間存在激烈競爭,前者採取r對策,後者採取K對策(尚玉昌,蔡曉明,2000)。借用生態學理論,選擇r對策的企業種群,主要是環境變化引起的,其環境資源常常是無限的,它們善於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下,開拓和利用資源,容易在新的生境中定居,對於來自各方面的干擾能及時做出反應,r對策的選擇適應於新興的企業種群的發展。K對策的選擇主要適應於發展成熟的企業種群,由於種群數量穩定,競爭激烈,它們對其生境有極好的適應能力,並能有效利用生境中的各種資源,但它們的種群數量通常是穩定在環境負荷量的水平上或附近,並受著資源的限制。

  趙紅、陳紹願、陳榮秋(2004)在研究企業生態對策時認為,當企業生態環境不穩定時,企業個體通過生產多種局部性質不同的產品,占據企業群落空間的不同生態位,以保證企業個體內部各個產品的利潤總和,實現動態平衡或增長,為企業的健康生存和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資。當企業生態環境比較穩定時,企業個體通過規模效益、技術、營銷策略品牌形象等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以保證企業個體能從單項產品中獲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自身生存和生長。r選擇和K選擇理論從自然選擇的角度為我們研究企業種群的策略選擇提供了理論支撐。

  企業種群選擇的程式與路徑分析表明,企業種群的選擇基本上是沿著環境、資源、市場的程式與路徑,採用不同的戰略、策略使企業種群產生、繁衍、發展和延續,企業種群的產生和消亡是環境、資源、市場相互制衡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孫玉清主編.大連海事大學研究生科技創新論文集.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
  2. 2.0 2.1 2.2 鄭秀峰著.企業種群生態系統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ne409,Yixi,东风,KAER,Gaoshan2013,方小莉,Mis铭,Lin,寒曦,LuyinT,33.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種群"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