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理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
目錄 |
經濟理性,一種解釋人的社會性和經濟行為的理論,認為人能夠理性權衡成本與收益並做出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決定,美國經濟學家加瑞·貝克為早期倡導者。
在理性基點上,延伸出了經濟理性這一全新的理性範式。經濟理性是近代經濟學鼻祖英國人亞當·斯密1776年在《國富論》一書中最早提出來的,從不同視角進行研究具有不同的內涵。
第一,從主體角度講,經濟理性是單一主體,是一種更接近於人的本能的理性,只重視人們的需要,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映,“它主張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人始終處於中心地位,宣揚人性、弘揚科技、張揚理性......它的實質是,一切以人為中心,或一切以人為尺度,為人的利益服務,一切從人的利益出發。” 人類自身貪得無厭、趨樂避苦和自私自利的本性,這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展露無遺。
第二,從價值角度講,經濟理性是看重交換價值,在交換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把交換的動機同人類欲望的完全滿足聯繫起來,指出,誘導人類進行交換的原則,與“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指導思想,”即“儘可能地完全滿足其欲望” 的原則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即交換的目的是自利的原則或完全欲望滿足的原則。
第三,從目的合理性角度講,經濟理性是支配目的合理性行為的工具理性,他主要是選擇有效的手段去達到既定的目標,是可以精確計算與預先算計的。高茲指出:經濟理性的“根源在於思維的形式化,思維被編入技術的程式,孤立於任何反思性的自我考察的可能性,孤立於活生生的體驗。技術化、異化和貨幣化,……形式化與核算化的關係使活生生的個人面對這個物化的世界……”
第四,從理念角度講,經濟理性是指社會經濟生活中人們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指向的價值理念。依據這一價值理念,經濟主體總是要從諸種可能的經濟行為中,選擇預期會導致效用最大化的行為。高茲指出“經濟理性突破了‘夠了就行’的原則,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則”,利潤最大化是其生產邏輯。
其一,經濟主體是利己的,只看重主體的需求。因此,他應該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絕對的價值......‘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 是這一觀念最充分的體現者。
其二,經濟理性具有工具性的特征。經濟理性“最終導致了人對自我的世界性存在的遺忘......人淪落為單面的物質人和經濟人......人完全喪失了作為人的自神自聖的根底信仰,人的靈魂、心靈、情感、意志完全為物所充滿......物和機器成為人的世界性存在本身,把自己變成生活的機器並不遺餘力地追逐物和物化,成為人之為人的最後歸宿。” 因此,經濟理性只會使勞動者失去人性變為機器;只會使人和人的關係變成金錢關係;只會使人和自然的關係變成工具關係。
其三,經濟主體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他要按照最大化原則進行計算,即對“成本”和“收益”做比較分析,當“成本”定時,人們去追求儘可能多的“收益”,當“收益”定時,人們去追求儘可能少的“成本”,當資源面對一系列給定的“成本”與“收益”時,人們去追求其中差距最大的。
隨著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強,經濟理性不斷膨脹,給人類帶來了殷實的物質財富。但是在純粹的經濟理性支配下,人們只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忽視人類和自然界的價值,最終導致現實中的環境問題,所以超越經濟理性就顯得尤為緊急和迫切。
第一,經濟理性忽視人類整體價值。
經濟是人—社會—自然統一體的一部分,經濟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經濟理性卻把社會因素排除在外,只追求經濟的增長,因而這種增長是一種病態的增長,是經濟不公正的體現,因為經濟增長的同時卻帶來了世界性的貧困,經濟增長使社會財富源源不斷地註入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卻更加貧困化。因此,從人類整體上來看,經濟理性忽視人類整體的價值,不惜以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來增進少數人的利益,因而這是不公正的,缺少對人類整體價值的眷顧。所以說,經濟理性對於世界上收入最窮的人來說實際上只是持續的饑餓和貧窮。從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組織的數據中,喬姆基發現:“非洲每年有50萬兒童死亡,僅僅因為要還債……估計每年有1100萬兒童死於非常容易治療的疾病,他們中的大部分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治愈。” 因此,從經濟理性和社會相脫離這一角度講,經濟理性忽視人類整體價值,具有反社會的性質。
第二,經濟理性忽視自然界的價值。
經濟理性忽視自然界的價值,因為建立於其基礎之上的邊際效用理論漠視了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忽視了環境。邊際效用理論,從錶面看,是以承認資源有限為前提的。從這一角度看問題的經濟學認為他們的目標是研究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生產什麼、如何生產與為誰生產這一問題,也即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然而事實上,邊際效用理論是將“全部資源有限”換成了“怎樣分配有限的資源”。倘若我們只關註如何分配可以獲得的有限資源,事實上就忽略了最大的問題,即全部資源的有限性。因此邊際效用理論關註的稀缺是相對的稀缺,而自然資源在整體上的稀缺被淡化了。正是在這種純粹經濟理性所導致的片面發展觀的支配下,人們認識不到自然界自身的價值,認為自然界是理所當然如此的,是大自然是對人類的恩賜,人類可以理所當然的無償享用。
第三,經濟理性造成環境問題惡化。
經濟理性作為一種世界觀是機械主義的,因為它僅僅以經濟增長為唯一目的,環境問題是不被考慮在內的。卡普拉指出:“現代經濟的特征是支離與還原主義的方法 。經濟學家通常認識不到,經濟只是生態和社會結構的一個方面,一個由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持續的相互作用所組成的系統。他們的根本錯誤,在於把系統支解為各個部分,並假定它們各自孤立,在彼此隔離的學術部門中進行研究。” 因此,在自然—經濟—社會的統一系統中,自然環境是被排除在經濟模式之外的,不惜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來增進經濟利益。為了獲利,比如可以耗盡地力發展農業,大量砍伐森林作為原料生產產品,排放廢物損害自然的凈化能力等,從而嚴重破壞自然環境。經濟理性把自然與非人類生命當作環境資源,用工具性術語來進行解釋,經濟在榨取環境中增長,導致當下的生態危機。隨著全球範圍廢物庫的增加,全球環境問題進一步惡化。
經濟理性與經濟學中的最基本的假設——“經濟人”有關。按照經濟學家的理解,“經濟人”是指根據自己的理性來從事經濟活動,選擇經濟行為的個人。顯然,沒有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就不可能產生“經濟人”的假設。經濟學家所假設的理性,在經濟學範圍內被賦予獨特的涵義。路斯和萊法曾從搏弈理論的邏輯出發,把“經濟人”的這種理性定義為:“在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中,搏弈者將選擇能產生較合乎自己偏好的結果的方法,或者用效用函數的 術語來說,他將試圖使自己的預期效用最大化。”一般而言,經濟理性是“經 濟人”在經濟行為選擇中所運用的理性。按照經濟理性的要求,“經濟人”總是從諸種可能的經濟行為中,選擇預期會導致其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有些經濟學家曾經註意到經濟理性具有一定的邊界,即經濟理性實際上是一種有界理性。“經濟人”雖然是理性的,但他的理性受到接收、儲存、檢索以及處理信息的神經物質能力的限制,也受到讓其他人理解他的知識和感覺的語言能力的限制。因此,“經濟人”的效用最大化在複雜環境中難以實現,經濟理性的運用即使從純粹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也不是無條件的。儘管經濟理性具有這樣的邊界,但有關“經濟人”的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對於經濟學的研究來說仍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