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領導職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領導職能[1]

  領導職能領導職能是指管理者通過行使所擁有的權力,引導、影響和激勵組織成員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的過程。

領導職能的內容[2]

  領導職能可具體分解規劃、指導、協調和監督等基本職能。

  (一)規劃,是社會主義國家一項管理國民經濟的基本職能,它指國家經濟行政機關根據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它包括這樣一些基本內容: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各主要比例關係;生產力的合理佈局等等。政府的規劃職能一般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賦予的,在我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賦予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的。國務院及其有關行政部門在執行規劃職能而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時,必須反映我國人民的意志,並得到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批准。

  (二)指導,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國民經濟的一項基本職能,系指國家經濟行政部門對國民經濟各局部運動施以目標、原則和方針上的指導,使其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總目標的要求,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運行的一種管理職能

  在實施指導過程中,國家經濟行政部門必須善於根據經濟活動的性質和數量差別,有區別地運用各種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往過分強調“行政命令”,實踐證明,恰恰是這種方法損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總目標。為了達到國民經濟的管理目標,管理方法要遵循“剛柔相濟”的原則,對事關國民經濟全局的地區、部門、企業實行“剛性管理”,用法律、計劃、行政命令來約束它們的經濟行為;對社會經濟運動中絕大多數地區、部門、企業,宜用“柔性管理”,用協商、對話、市場及指導的方法誘導其經濟行為與社會經濟發展總目標一致。

  (三)協調,系指政府行政機構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調整各地區、部門、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速度,以求得整個國民經濟平衡、協調地向前發展。

  政府經濟行政部門執行協調職能的範圍包括:

  (1)協調地區、部門、企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國家計劃之間的關係,在以地區、部門、企業的發展服從整個國民經濟巨集觀發展的前提下,兼顧地區、部門、企業的特殊利益;

  (2)對關係到國民經濟全局和巨集觀經濟效益提高的地區、部門、企業實行優先發展的原則;

  (3)扶持落後地區、少數民族,老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4)在各地區、部門、企業之間提倡互助互利的交往原則。國民經濟的總戰略,總是要通過各地區、部門、企業的具體戰略、計劃、方針來組織實施和最終實現的,但各地區、部門、企業受其局部利益制約,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與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方向不相一致的地方,因此,國家經濟行政部門就有必要對這種矛盾加以行政調整。在方法上,既可以通過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協商來解決,也可以由政府經濟行政部門用指令、法規的形式來解決國民經濟在發展中遇到的這類矛盾。

  (四)監督,系指經濟行政機構依照國家確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以及為實現該戰略而確立的各項方針、政策、計劃,對全國各地區、各經濟部門、各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監督和檢查,以預防和消除它們經濟行為中的失誤和偏差,保證國民經濟的各項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監督職能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賦予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一國務院的。國務院具體委托政府各專門行政機構進行計劃、市場、財政稅收銀行等專項監督,並通過審計機關對國民經濟的運行進行全面的經常性監督。監督職能的實現,可以及時地發現國民經濟各行為主體的偏差,通過分析研究,尋找出有針對性的糾偏措施,使國民經濟能夠健康地向前發展。

領導職能的作用[3]

  領導職能的作用從上述領導職能含義中不難看出,領導的本質是一種影響力,是被領導者的追隨和服從,其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指揮作用

  馬克思曾指出:“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可見,在人們的集體活動中,需要有頭腦清晰、胸懷全局,能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領導者,幫助人們認清所處的環境和形勢,指明活動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途徑。

  2.協調作用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對協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嚴格的規章制度、有效的控制手段是保證組織有效運轉的基礎。但是,要想使組織運轉高效率、和諧一致,還有賴於組織人員的協調、配合。組織內員工的工作效率既取決於規章制度的約束,還有賴於個人的思想、情緒、態度。領導職能的協調作用就是通過創造、設計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氛圍,使下級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努力與人合作,愉快地去完成工作任務,實現組織目標。一般而言,在許多人協同工作的集體活動中,即使有了明確的目標,但因組織中每個成員的崗位背景、理解能力、工作態度、進取精神、工作作風及氣質性格等的不同,加上外部各種因素的干擾,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發生各種分歧,行動上出現偏離目標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需要組織的領導者來及時協調組織內外成員之間的關係和活動,使組織內部能形成合力,外部形成張力,以便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

  3.激勵作用

  個體行為是由需要和動機決定的。領導者要把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完全激發出來,必須設置能滿足其需要、激發其動機的組織目標。一般情況下,個體目標與組織目標是不完全一致的,領導者的責任就是將組織目標的實現與滿足個人需要統一起來,創造一種組織環境使員工加強對組織目標的認同感,從而提高員工接受和執行目標的自覺程度。作為組織的領導者,要根據每個員工的具體情況,採用適當的激勵方式,使員工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努力實現組織目標。這就需要領導者瞭解被領導者的需要結構層次,不斷有計劃地確定不同時期的激勵目標,不斷發掘和激勵員工積極進取的動力。

  4.凝聚作用

  組織是由人組成的,下屬計程車氣、工作熱情、團隊精神需要領導去引導、去凝聚,通過領導方式、管理方法和領導藝術,調動下級的工作情緒,使其保持持續的熱情和高昂計程車氣。特別是當遇到困難和挫折員工計程車氣低落時,領導職能的凝聚作用更顯重要。領導要引導下級正確地、全面地認識形勢,樹立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增強自信心,勇敢面對困難,找出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方法,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為最終實現組織的目標作出貢獻。領導職能的凝聚作用應通過領導者個人的高尚品質,非凡的能力領袖魅力,引起下屬的崇敬、尊敬、信任、愛戴和忠誠,從而贏得下級的信賴和支持,達到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的目的。

領導職能的職能範圍[2]

  其主要的職能範圍是: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計劃、方針和政策;制定資源開發、技術改造智力開發的方案;協調各地區、部門、企業之間的經濟發展計劃和各種經濟關係;部署重點工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建設;彙集和傳播經濟信息,掌握和運用經濟手段;制定並監督執行經濟法規;在規定的範圍內任免幹部、管理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等等。   

參考文獻

  1. 裴子英 劉元春編.高等學校教材 企業經濟與管理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
  2. 2.0 2.1 張永姚 主編.行政管理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03.
  3. 暴麗艷,林冬輝主編.管理學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KAER,jane409,方小莉.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領導職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7.136.4.* 在 2015年1月15日 17:27 發表

很好,贊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