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維基解密(又稱維基泄密、維基揭秘;英語:WikiLeaks)
目錄 |
維基解密是通過協助知情人讓組織、企業、政府在陽光下運作的、無國界、非盈利的互聯網媒體。
朱利安·保羅·阿桑奇,一個澳大利亞的互聯網積極分子,通常被視為維基解密的創建者、主編和總監。Kristinn Hrafnsson Joseph Farrell and Sarah Harrison是其組織的其他成員中僅有的幾個被公眾獲知的與維基解密有關的人。Kristinn Hrafnsson 也和阿桑奇, Ingi Ragnar Ingason以及Gavin MacFadyen等人同為陽光媒體產品部職員。
這個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來自匿名來源和網路泄露的文件。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由陽光媒體(The Sunshine Press)運作。在成立一年後,網站宣稱其文檔資料庫成長至逾120萬份。
維基解密大量發佈機密文件的的做法使其飽受爭議。支持者認為維基解密捍衛了民主和新聞自由,而反對者則認為大量機密文件的泄露威脅了相關國家的國家安全,並影響國際外交。
參與人員
維基解密曾宣稱網站是由來自美國、中國臺灣、歐洲、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政治異見者、記者、數學家以及小型公司的技術人員所創立。包括《紐約客》(2010年6月7日)雜誌在內的多家媒體指出,澳洲籍的網路行動人士朱利安·保羅·阿桑奇是網站的主導者。Advisory Board(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有記者、受到政治迫害的代表者、反貪污分子、人權分子、律師、還有密碼學者。
維基解密(Wikileaks) 目前有超過1,200位的人登記參與。除了分享資料之外,維基解密(Wikileaks) 需要更多能以組織形態參與的人。
首次公開
維基解密首次公開出現在互聯網上是在2007年1月。當時網站聲明該網站是“由來自美國、中國臺灣、歐洲、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政治異見者、記者、數學家以及公司技術人員所創立”。.維基解密每天接到約30份用戶匿名提交的文檔,一般他們會先經過顧問和志願者團隊的可信度審核後,以原始的、未經編輯的形式把那些可信的材料貼出來,並附上評論。
維基解密網站托管在以堅持客戶匿名著稱的瑞典網路服務提供商,這家公司可以承受法律壓力和網路攻擊。然後送到位於比利時的伺服器上,再送到“另一個法律上較為友善的國家”,然後這些文件被刪除,轉存到其他地方。有一批匿名的工程師提供技術維護,整個流程和提交的文件都被加密,並使用經過修改的Tor網路匿名傳輸,整個系統即使核心成員也無法全部進入。此外,維基解密還在系統中一直傳遞許多虛假的提交文件,以使真正的文件難以被髮現。
該網站經常披露一些揭露政府和企業腐敗行為的“內部文件”。該網站聲稱:在這裡,檢舉人、新聞記者和博客可以揭發各種腐敗行為,而不用擔心雇主和政府的報複。“維基解密”網站成立於2006年,專門公佈機密“內部”文件,其宣稱要揭發政府或企業的腐敗甚至是不法的內幕,追求信息透明化。“維基解密”已卷入大約100場官司。
傳播方式
用戶可以通過表單匿名上傳材料,然後“維基解密”給予核實。作為給嵌入表單的回報,這些網站將得到經過核實的保密文檔,並首發報道。“維基解密”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轉發這些新聞故事,並自由傳播。
截止到2009年“維基解密”提供三種文檔提交方式:上傳到網站,email和郵件。截止到2009年10月末,該機構已經發佈了120多萬份文檔。“維基解密”稱此舉很可能會改善調查性報道的質量,減少政府腐敗,重建企業倫理文化。
經濟來源
維基解密的運營成本並不高,主要用於打官司和伺服器。據官方視頻介紹每年有100萬用於打官司,伺服器維護20萬。但每年由於賬戶被凍結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則多達驚人的1500萬。而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志願者和團體的的捐助以及團隊成員自掏腰包。
獲得獎項
維基解密曾獲得數個獎項,包括2008年的《經濟學人》雜誌“新媒體獎”。維基解密在2008年發表了《肯亞:鮮血的哭泣 - 司法審判之外的殺戮和失蹤》(Kenya: The Cry of Blood – Extra Judicial Killings and Disappearances)文件,這篇由肯亞國際人權協會所發表之關於肯亞警察濫殺的報道,在2009年6月獲得了國際特赦組織所頒發的英國媒體獎(“新媒體”類型)。在2010年5月,《紐約每日新聞報》將WikiLeaks列為“徹底改變新聞界的網站”中的第一名。
網站隱秘
“維基解密”雖然致力於揭露機密,但它自己卻“深藏不露”:該網站沒有公佈自己的辦公地址和電話號碼,也沒列舉該網站的主要運營者的姓名,甚至連辦公郵箱都沒留。外界既不知道它的總部在哪,更不知雇員是哪些人。美國情報部門曾懷疑朱利安·阿桑奇的“維基泄密”是受“國際七三學社”指使,朱利安·阿桑奇似乎參與了2012年白宮泄密事件,但此猜測遭到“國際七三學社”總部否認。
“維基解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做了很多事情。它的創始者說,那些上傳材料的人也都是匿名。由於它本身具有秘密特征,“維基解密”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審查者、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
這個全球性的“泄密機器”也不受傳統的新聞倫理以及平衡報道原則的限制。
該網站的運營費用據說每年為30萬美元,其中絕大部分用於支付伺服器和技術支持的費用。藉助於本身的超高人氣,該網站正想方設法吸引新的捐助者以及基金會的支持。
停止支持
美國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1日突然宣佈停止為維基揭秘網提供伺服器支持,維基揭秘網的主頁一度無法登錄。美國媒體2日報道稱,維基揭秘網重新與瑞典最大的網路服務供應商BahnhofAB公司展開了合作。
為維基揭秘網提供伺服器支持的主機位於瑞典一個被棄用的防空洞內。該防空洞修建於冷戰時期,猶如諜戰大片中展示的一樣,它有著堅固的鋼鐵大門,而且還能承受核攻擊,如今它被開發成了一個地下數據中心。BahnhofAB公司總裁卡隆曾形容該防空洞是斯德哥爾摩民防工程的“心臟”。
BahnhofAB公司此前也曾為維基揭秘網提供過伺服器支持,但後來由於受到電腦黑客攻擊,維基揭秘網轉而與美國亞馬遜公司進行合作。
恢復訪問
維基解密(WikiLeaks)主站點在被功能變數名稱解析服務提供商EveryDNS停止服務近10天後,2010年12月15日後已經在美國恢復訪問。
英國互聯網監控公司Netcraft稱,維基解密由Silicon Valley Web Hosting提供主機服務,由Dynadot提供功能變數名稱解析服務。據稱,從上周五起,該網站已經恢復運行。
Netcraft安全分析師保羅·穆頓(Paul Mutton)稱,維基解密並不包含任何內容,而是將用戶重新導向該網站位於俄羅斯的一個鏡像站點。儘管如此,鑒於維基解密在美國飽受攻擊,該網站在美國恢復訪問仍令人感到驚奇。
2010年12月3日,EveryDNS宣佈,由於維基解密在公佈美國國務院保密文件後,遭遇大規模的DDoS(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導致流量劇增,被迫停止向該網站提供功能變數名稱解析服務,以免其他50萬個使用EveryDNS服務的網站受到影響。
在此之前,亞馬遜稱維基解密違反了服務條款,不再向該網站提供主機服務。PayPal、萬事達和Visa也以類似理由先後凍結了該網站的賬戶。
上述公司均表示,他們的行動並非出於政府施壓。但是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約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稱,在亞馬遜停止向維基解密提供服務前,該委員會曾與亞馬遜進行溝通。
為了應對EveryDNS的行為,維基解密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建立了超過1000個鏡像站點。為了防止DNS提供商停止提供功能變數名稱解析服務,維基解密與包括瑞士、加拿大和馬來西亞在內的8個國家的不同DNS提供商簽署服務合同。
解密困境
亞馬遜終止了與維基解密的伺服器租賃合同,後者只好在歐洲地區租用伺服器。根據最新的消息,維基解密伺服器的新家位於瑞典一個名叫Pionen White的三防掩體之內。
來源於媒體
維基解密賬戶被停恐“斷糧” 支付商或迫於美國壓力
美國拍賣網站EBay旗下的網路支付處理商PayPal4日宣佈,由於維基揭秘網站違反公司的服務政策,因此決定停止維基揭秘的賬戶和服務;這意味著維基揭秘將無法通過PayPal獲得資金。
PayPal發言人表示,由於美國政府宣佈維基揭秘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公司因此決定停止維基揭秘的賬戶和匯款服務。該發言人表示,PayPal並沒有與任何政府機構進行過接洽,是獨立做出上述決定的。
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維基揭秘在微博網站推特上指責PayPal在“美國政府壓力”下做出這一決定。
美聯社報道說,經測試證實4日開始已無法通過這個帳戶向維基揭秘網站捐錢。這個帳戶據信是維基揭秘獲得資助的最保險可靠的渠道。它的背後是德國一個以一位知名黑客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如今這一渠道關閉之後,維基揭秘面臨“斷糧”的危險。
黑客發起攻擊
2010年12月10日消息,維基解密風波掀起全球網絡戰,有黑客組織聲稱召集了四千名精英,攻擊針對維基解密的機構。
一個名叫“匿名者”的黑客組織,透過即時通訊工具Twitter召集四千名同路人,為維基解密發動"償還行動",指示大家前往一個網址,下載一種設計精密的攻擊軟體,作為參與這場網戰的武器。
到目前為止,有多個網站受到攻擊,包括對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提出指控的瑞典檢控方、拒絕向維基解密提供匯款服務的萬事達和Visa信用卡公司,另外,互聯網付款公司Paypal,早前也因停止為維基解密提供服務,而遭受黑客攻擊。
越來越多的與維基解密及被拘留的創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發生糾葛的組織和個人遭到線上攻擊,這似乎是為該網站進行報複的黑客所為。
周三攻擊加劇,此前一天阿桑奇在倫敦被捕,並被拒絕保釋,這與他在瑞典遭到的不正當性行為指控相關。包括萬事達信用卡(MasterCard Inc.)、Visa信用卡(Visa Inc.)和瑞典檢察官辦公室在內的一系列組織都報告自己的網站出現技術問題,似乎是遭到所謂拒絕服務攻擊,即瀏覽量突然激增,使電腦不能顯示網頁。
遭襲網站升級
2010年12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PayPal、Visa等曾遭維基解密支持者襲擊的各大網站已開始升級網路防衛系統,以應對類似黑客襲擊事件。
PayPal安全部主任接受外媒採訪時說,我們已加強了反黑客的應對措施,網站數據可以從一個網站轉移到另一個網站,PayPal的網站雖然受到一定影響,速度稍慢,但是並沒有完全崩潰。而萬事達(MasterCard Inc.)網站和Visa表示被襲擊的網站上並沒有公司業務,只有電子宣傳冊等文件,重要的客戶信息和業務程式並沒有受到影響。
據PayPal安全部門主任邁克爾?巴雷特(Michael Barrett)介紹,被黑客襲擊的事實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公司是否充分利用了可用資源來預防類似事件。為此他們加強了防禦系統:PayPal網站上添加了另外一種備用付款模式;首頁顯示每分鐘完成的交易數量和通信量等信息,該部分信息由20個工作站負責監控;加強了容易受到攻擊的防禦層硬體;PayPal的信息安全工作是以前是全球為基礎,現將世界各部門的分工明確化;在客戶終端方面加強防護軟體和硬體,效果顯著,但是仍存在安裝繁瑣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據悉,雖然黑客襲擊仍在繼續,但正在運行的新增防禦功能已經發揮作用,成功的攔截了干擾通信,PayPal網站上顯示的數據表格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另外FBI已經介入此事調查.
簽名支持阿桑奇
2010年12月14日消息,“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即將在倫敦二次出庭受審,日前,全球約60萬維基解密網站支持者在網上簽名請願,希望倫敦法院不要打擊阿桑奇及其合作者。 這項請願行動是由全球採取行動組織Avaaz面向全球發起的,目的是向倫敦法院及有關方面請願,“立即停止打擊‘維基解密’,不要懲罰阿桑奇及其合作者”,“尊重信息自由、新聞自由”。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日下午4時,已經有59.4萬人在這份網上請願書上簽名,估計截止到13日16時簽名者人數早已突破60萬。
阿桑奇即將於15日下午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第二次出庭,屆時律師將陪伴他一同出庭,並再次向法庭申請保釋。據悉,阿桑奇的不少支持者已經計劃在其出庭時守候在法院外,以抗議對其的持續拘押。
“維基解密”網站因為披露了數十萬份美國外交密電使華盛頓陷入尷尬境地,美國總統奧巴馬譴責“維基解密”的做法“糟糕、悲哀”。因泄密文件中涉及全球多個國家的政治密事,該網站在多國遭到封殺。不過“維基解密”也想出了各種辦法逃過封殺,仍在穩定運營中。
破產傳聞
2011年10月25日,根據《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日前警告稱,由於受到美國金融機構的“經濟封殺”,維基解密網站可能於年底破產。
阿桑奇說,維基解密網站已經停止公佈信息,正集中全力籌集網站運營的資金。他將維基解密網站遭遇的困境歸咎於美國銀行、萬事達、 Visa、PayPal以及西方各國的聯合“非法經濟封殺”。這種封殺導致網站在過去11個月中,損失了95%的捐贈收入。
阿桑奇說:“我們現在必須集中所有資源對抗銀行封鎖。如果這種金融攻擊行為沒人阻止,它將成為一種危險而不民主行為的先例。以後任何與強大的金融公司或其政治盟友發生衝突的組織,都可能遭到這種司法程式之外的懲罰。如果公佈有關戰爭真相的行為引發華盛頓圈內人的攻擊,那麼所有發佈維基解密網站提供的材料的媒體都面臨著遭封鎖的處境。”
阿桑奇說,如果這種經濟封鎖繼續下去,維基解密網站恐怕無法維持到2012年。維基解密網站的律師已經在英、美、丹麥、比利時、冰島以及澳大利亞開始訴前行動,他們也希望歐盟競爭委員會(European Competition Authority)公開調查Visa以及萬事達等公司的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