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新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新聞


新聞(News)

目錄

什麼是新聞

  廣義的新聞是指新聞報道,包括消息、通訊、特寫、深度報道乃至圖片新聞、新聞評論等;

  狹義的新聞單指消息而言。

新聞的特點 [1]

  新聞是信息的一種,也有一般信息的特點,同時又有自身的特點。

  信息的特點

  可把這些特點劃分為信息的基本特點和信息的傳播、使用特點。

  1.信息的基本特點主要有:

  (1)客觀性。信息是一種客觀存在,如新聞信息源於客觀事實。

  (2)多樣性。同一種信息可有多樣的表現。比如“我高興”這一信息,可通過我的笑容或笑聲、我的說或寫、我的照片或錄像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傳播出去。

  (3)傳播性。信息的存在方式就是傳播——信息在時間和空間的移動和變化。信息作用的發揮必須通過有效的傳播。

  2.信息的傳播和使用特點主要有:

  (1)寄載性。許多信息都寄載於一定的符號,尤其是人類信息。

  (2)擴縮性。信息可以被不斷增加、豐富、擴充、發展,也可以被減少、提煉、壓縮、簡化。

  (3)相對性。信息在不同的地方、時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質量、價值和用途。上海的天氣預報在北京沒多少用。今天的新聞到明天就會成了歷史記錄。報刊上的新聞對許多人是新鮮的,而對經常聽廣播看電視上網的人往往就只是舊聞了。正是由於信息的這種相對性,新聞價值也就有了相對性。

(4)共用性。信息可以被眾人共用,不會因為使用而減少或降低質量。一般來說共用者越多,效用越大。但也有例外,如魔術訣竅。

  新聞自身的特點有:

  1.有新聞價值

  2.其他特點

  (1)時效性。僅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越及時效果越大。

  因而新聞傳播要迅速及時,越快越好。既不同於宣傳要講究時機、選擇適當的時候進行傳播,也不同於文學可以雋永,值得反覆修改提煉,“十年磨一劍”。有些新聞被延遲報道,只是考慮到社會影響、宣傳效果等其他因素,與考慮到保密的需要而不予報道一樣,並非出於新聞傳播的本性。

  因而新聞報道、新聞媒介的製作和更新周期較短,一般是經常地、連續地發行或播出,並儘可能快速地傳送到受眾

  (2)公開性。新聞要通過公開的傳播,儘可能擴大其效用、實現其價值。非公開的新聞傳播,如內部參考、情況簡報中的,不屬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大眾傳播性的新聞傳播。

  公開傳播使效果與非公開傳播大不一樣。如輿論監督性的公開情況,可迅速及時地產生效果,還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3)客觀陳述事實,但仍會含有主觀性。

  新聞的信息性、事實性相應,新聞傳播僅陳述事實,進行客觀反映,既不做宣傳性的直接評論,也不做文學性的想象虛構。

  但是經過報道者的選擇和加工製作的新聞信息,又免不了在內容、角度、結構、詞語等方面,含有報道者的主觀性,還會有報道者故意摻人的主觀意圖、傾向等。

  例如2001年美聯社報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把世貿組織大會通過了接納中國的決議,與會場外抗議者同警察發生了衝突併列在報道的導語中。實際上抗議者並非針對中國,而是針對經濟全球化、大公司的跨國經營,使許多弱小企業及其員工受到了損害。這種抗議活動幾乎在每次世貿組織大會的會場外都有。顯然,美聯社這樣的報道會讓人們誤以為抗議者是針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偏離了客觀性,誤導了受眾。我們知道,同樣的鏡頭,經過不同的蒙太奇組接,會傳達出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有三個鏡頭:一個人驚恐的臉,一個槍口,那個人的笑臉,按照這樣的順序組接,與按照相反的順序組接,傳達出的含義完全相反。

  可見儘管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也會由於事實的選擇、報道的角度、內容的編排等按照作者的主觀意圖,而含有主觀性。作為新聞的傳者,要儘可能排除自己的觀點、態度、情緒等干擾,避免自己的主觀性損及新聞的客觀性。而作為新聞的受傳者,要瞭解即使是看起來很客觀的報道,也可能暗藏主觀玄機。

參考文獻

  1. 謝金文.新聞學導論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ears~,KAER,jane409,y桑,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聞"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