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義大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第三義大利(Third Italy)
目錄 |
第三義大利(Third Italy)的概念最初是由經濟社會學家Arnaldo Bagnasco提出的,是指20世紀70年代經濟快速崛起的義大利東北和中部(NBc),以區別於義大利經濟較為落後的南部地區(第二義大利)和經濟較為繁榮但20世紀70年代以後經濟面臨重重危機的西北地區(第一義大利),它具體包括翁布里亞、馬爾凱、艾米利亞一羅馬涅、弗留利- 威尼斯·朱利亞、威尼托、特倫蒂諾- 上阿迪傑和托斯卡納等7個大區。隨著對“第三義大利”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該概念已從“對地理空間的指代”轉變為“對一種經濟現象的比喻”, 稱之為“第三義大利”模式[1]。
第三義大利的三個特征[1]
“第三義大利”模式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特征:
1.小型甚至微型企業占有絕對優勢。目前平均工業企業從業凡數僅為9人,50人以下的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8%,是典型的小企業空間體系。
2.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體,專業化生產程度很高。每個企業只生產一兩種產品或只從事某一環節的生產和加工,企業間橫向和縱向協作均十分密切。傳統工業(如製鞋、服裝、皮包、傢具、瓷磚、樂器、食品加工等)以及為上述部門提供機械設施的工業占有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3.高度集中的企業集群型產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根據義大利統計局的評判標準,全義大利專業集群地有199個,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亞德里亞海沿岸,其中的80%分佈在人口不到10萬的小城鎮或村落,義大利中部的企業集群地共有126個,占總數的71.4%;北部42個。南部15個。如威尼托大區的服裝加工業和傢具製造業、托斯卡納大區的毛紡業和陶瓷業、艾米利亞一羅馬涅大區的皮革業、馬爾凱大區的製鞋業都是各自區內最普及的行業。
第三義大利興起的條件[1]
義大利中部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仍處在農業經濟階段,工業化程度很低(10%),遠遠低於北部地區,略高於南部。根據義大利1951年的人口普查,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業勞動人口占51.8%,工業人口只占25.2%,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有幾十萬人口移居外地,發展情況與義大利南部相差無幾。
研究新產業興起的一般因素通常有5個:資金、技術、市場、供應網路和地方政府。一般來說,很多新產業的興起都是由其中一個或多個因素所決定。從資金的角度來看,第三義大利的創新企業主要依靠家庭(家族)資金的籌措或利潤的再投資來滿足自身對資金的需求,而當地銀行在後期的發展中才起了重要的作用。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隱性知識”(tacitknowledge)在“第三義大利”的興起中比複雜技術、高技術起了更為重要的作用。由於隱性知識需要通過個人經歷來獲取,其他地區很難複製和模仿,有助於國際競爭力的形成和維持。創新企業通過不斷的反覆試驗來研製和提高新技術,併在吸收傳統知識的基礎上與新知識進行整合。當地的技工學校促成了科技知識和技巧的擴散。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第三義大利絕大部分產業區從一開始就為全國市場生產產品,當地市場不是第三義大利興起和發展的主要動力。從供應網路的角度來看,在20世紀50年代產業發展的初期,當地生產體系中不存在明顯的供應網路。從(當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來看,在20世紀50年代,(當地)政府並沒有直接介入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產業發展。但是傳統觀念和政治機構對第三義大利產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調節潛在的社會矛盾,保持社會凝聚力。可知,資金、技術、市場、供應網路和地方政府五要素在第三義大利的興起中沒有起到關鍵作用,即它們不是第三義大利興起的前提,相反,是第三義大利成長後的產物。
通過一般要素分析可以發現,它們對第三義大利的興起沒有起到前瞻性的作用,於是眾多學者從其它方面提出自己的種種看法,認為“文化、專業化生產和勞動力”可能是第三義大利興起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條件。Boschma(1998)利用“區位機會視窗”理論對上述特殊要素進行計算發現,義大利北部和南部只在這三個要素中的一個或兩個上占有優勢。表1中測度文化合作性的指標———分享收成制的區位商的得分越高,分享收成制發揮的作用越大,得分越低,較為封閉、保守的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則占上風。義大利中部地區(除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外)在該指標上占有絕對優勢,南部地區在該指標上得分很低,北部地區的得分介於中部和南部之間。從社會結構來看,分享收成制使得農地產權分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部分的人口擁有自己的土地,有餘力開始原始的工商業活動,許多家庭已經擁有機械織布機,發展家庭工業;而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使得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農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不高,人們的收入僅夠維持生活。從文化結構來看,分享收成制還促成了知識的共用和流動,有利於學習型動態創新網路的形成;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不鼓勵知識共用和創新。因此,基於合作和信任的社會文化結構促使義大利中部地區形成一種開放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專業化生產的社會分工合作和勞動力市場的自由流動;而南部地區的封閉和各自為政使其缺乏合作和信任的本地結網過程,阻礙了新型工業化的歷程。
以小企業和傳統工業在製造業部門中所占的比重作為專業化生產的衡量指標,北部地區傳統工業的小企業比重遠遠低於中部和南部;南部地區小企業平均比重(54.7%)高出中部地區(41.3%)13個百分點,但是該地區傳統工業的比重(61.4%)反而比中部地區(63.6%)低了2個百分點。由上可知,小企業的缺乏是導致北部地區傳統產業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南部地區雖然擁有更高比例的小企業,卻缺乏一定數量的大型企業(平均只有1.3%,比中部地區低了6個百分點)的支持,加之大地主土地制度為主的社會結構和非共用、非合作的文化傳統,使得義大利南部地區錯失戰後初期的發展機遇,反而淪為中部地區的經濟外圍和產業轉移的後備基地。
有學者使用工匠區位商和日均工資兩個指標來簡單地測度勞動力的熟練程度和勞動力成本,中部和南部地區的工匠區位商普遍較高,體現了傳統工業中工匠的重要性;而北部地區過高的勞動力成本導致了傳統工業的衰落。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部和南部擁有較為相似的條件,即高比例的小企業發展傳統以及廉價的熟練勞動力,但在社會文化上的差異導致發展道路的巨大偏差。北部地區儘管擁有良好的企業合作機制,但是較高的勞動力成本、小企業的缺乏以及大企業占優勢導致的區域壟斷阻礙了傳統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健康發展。
綜觀“第三義大利”的發展歷程,傳統產業的集聚無疑是從落後的農業經濟走向發達工業經濟的關鍵。傳統行業的低門檻、低風險、低資金等優勢迴避了很多產業興起所必需的高資本和高風險。隱性知識的難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得市場不斷細化,並使定製服務和彈性專精的生產方式成為可能,既填補了市場的空白,又避免與實力強大的大企業進行正面競爭;由於義大利中部地區是傳統的旅游區,小企業得以直接跨越當地市場迅速進入全國甚至國際市場。當地政府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實行的是大企業戰略,直至這些大企業紛紛破產後才開始重視小企業的發展,而當地所形成的各種活躍的自治組織對第三義大利的興起則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義大利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形成了各自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結構。義大利北部地區的發展以資本集中度高、壟斷性強、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為骨幹;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導,採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的方式,通過主導產業的前後向聯繫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由於大企業多集中在城市,從而形成以城市為重心的中心———邊緣結構。而中部地區處在以分享收成製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時期,產生了自發性的農村工業和開放性的合作機制,形成的是以傳統工業為特色、以農村/小城鎮為中心、相關企業集中的小企業空間體系。南部地區處在大地主占有土地模式的農業經濟時期,偏重社會文化的獨立性、非交流性和控制性,形成的是以傳統工業為特色、中小企業相對獨立、較為分散的地域生產空間體系。
第三義大利興起的原因分析[2]
在“第三義大利”各個產業區內,幾乎沒有大規模的企業,但區域內中小企業之間合作創新能力強,生產商與供應商之間屬於平等的共生關係,企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物質投入產出聯繫。同一產業的各企業還共同組建產業聯合會來應對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通過走聯合的道路增加科技投資,開拓並鞏固市場,以抵抗跨國公司、壟斷企業對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遏制。企業內部的網路聯繫可用“Benetton Model”(貝內頓模型)來做範例。Benetton(貝內頓)是從Veneto(瓦內托)的一家小型家族企業發跡,最終成為一個跨國企業。它以全球5000個簽約分銷店為經營基礎,各分銷點在核心公司的嚴格控制之下專門銷售其產品。每個分銷店通過電腦線上作業將商品銷售情況傳回中心,以便處理補貨事宜,同時也能掌握市場對款式和色彩的反映。這種跨國公司中心與銷售點之間的網路聯繫是介於大公司垂直解組的轉包安排,以及小公司的水平網路之間,它的供需網路的基礎建立在核心—— 外圍關係的基礎之上。
“第三義大利”的各個企業以多品種、小批量的“post—fordism”(後福特製)的生產方式代替了少品種、多數量的“fordism”(福特製),並按照多變的市場需求,採用先進的生產與監測技術,快速及時地組織生產,同時註重產品的質量和特色,做到技術先進,專業化程度高。比如它的絲綢印染技術獨樹一幟,不僅花色品種達數百種,而且不褪色,再加上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時裝設計大師,致使義大利時裝風靡全球。再如阿雷佐一家只有54名雇員的小廠,可以將9克重的18k金絲自動拉成3公裡長的細絲,然後自動製成美麗的項鏈,生產過程全部自動化和機械化,平均每人創年產值66萬多美元。
“第三義大利”由於穩定的人口量、穩定的企業網路聯繫、穩定的硬體環境,故能基本滿足對創新環境的要求。因此通過產品創新、生產工藝創新和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的創新,使“第三義大利”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飛躍發展。
由於本地的企業雇主在早期發展中都具有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相近的價值觀念及生活習俗,因而企業之間的信任度較高,合作的氛圍濃厚,競爭規則得以有效實施,而大量中小企業的集聚又使得區域內的信息或知識傳播很快。如果區域內一家企業的產品質量不按要求做或一些生產商沒有按時支付訂貨單,消息則會很快傳遍全區,這家企業可能會失去信譽,進而會限制該企業的發展甚至使之破產。這樣一來,區域內就形成非正式的但被廣泛接受的社會和商業規則規範,而企業之間良好的競爭規則促進了“第三義大利”的企業之間有效的合作與創新,從而使企業生產更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如在Emilia—Romagna(艾米利亞一羅馬格納)地區,共有六類服務中心:油動挖掘機械中心(CEMOTER)、陶瓷中心和建築工業中心(GUASCO)、製鞋服務中心(CERCAL)、農業機械服務中心(CESMA)、紡織服裝服務中心(CITER)。這六個服務中心擁有在職技術和顧問人員100餘名,會員企業有幾百家。而且,區域內的企業合作組織和高效的商業協會促進了海外市場的開拓、研究以及知識與信息的傳播。
第三義大利發展的三個階段[3]
“第三義大利”的發展基本上歷經三個階段,下文以最具典型意義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為例。
第一階段:1950年代以前,農業時期的非正式經濟和彈性專業化的萌芽
根據義大利的人口普查,1951年,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業勞動人口為51.8%25.2%為工業人口。這個時期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有幾十萬人口移居外地,發展情況與義大利南部差不多。但是這個地區的農地產權分佈與南部大地主占有的模式不同,將近有60%的人口擁有自己的土地(包括以分成制取得土地的)。在南方,農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不高,人們的收入僅夠維持生活。在“第三義大利”就不同,由於農民有田地可以運用,有餘力開始原始的工商業活動,許多家庭已經擁有機械織布機,發展家庭工業。這些自發性的農村工業是“第三義大利”的工業基礎。同時由於分散的農戶經營在產品的銷售上需要聯合,所以這個地區有發達的農產品銷售合作組織,組織本地農產品銷往全國。這種合作銷售組織培養了許多諳習商業技巧的“中間人”,我們將會在“第三義大利”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分包商”身上看到他們的身影。
第二階段:1951年至1971年,靈活專業化和經濟大發展
在50年代的歐洲工業復興中,“第三義大利”發展現代化大批量生產工業的希望破滅。當地政府轉向支持本地小企業的發展。在軍工業停業的情況下,對釋放出來的技術工人,政府在政策上幫助其創業。而原來的家庭工業也在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下迅速發展。沒有外來資金的投入,本地的積累又少,當地的小型企業只能從事紡織、服裝、陶瓷等技術和資金門檻低、市場風險小的傳統產業。
我們可以以當地的服裝業為例說明其工業結構。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服裝業從業人員可以分為三部分:(1)50%的人在自己的家庭作坊生產;(2)25%的人像中國的“前店後廠”的個體戶;(3)另外25%的人是拿訂單生產的分包商。這樣的工業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由於生產者直接面向市場,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對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而且許多小企業往往為許多廠家生產其中的某一組件,一個廠家訂單的減少並不至於使其生產停頓,企業的發展反而比大企業穩健。
在相同產業的集聚中,企業之間存在著競爭和學習。這些當地的傳統產業,當地人可以通過對鄰居的模仿而開始創業。但在競爭的壓力下,每個企業都想找到與眾不同的優勢,所以雖然是以模仿開始,但緊接著就是改造與創新。比如其他人已生產西服,那我就生產休閑服;即使都生產西服,也可以通過款式和麵料的選擇創造出千百個不同的組合。這種分工的細化正迎合了60年代以來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人性化的潮流。大工廠流水線生產的標準化產品在服裝等需求變化莫測的行業不再受歡迎。
在這種環境中,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發展出分散化和專業化。許多大企業制定出樣品之後,將各個部件分包給許多專業化的小企業,而小企業又向下一層的企業進一步分包。從整個地區的產業來看,只有“縱向”一體化的產業,沒有“縱向”一體化的企業。發展到後期,還出現了進一步的專業化分工,出現了許多專門為其他公司提供產品設計、銷售咨詢的服務公司。
許多研究者認為,產業集聚區人們之間相同的語言和習俗在這種機制的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專業化分工和分包生產需要相互之間的信任,而相同的文化習俗下的人們認可相同的行為規則,使得這個機制順利運行。企業自發組織的行業協會在經濟的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制定行業產品規格,幫助市場推廣,甚至幫助企業取得金融支持。
到1971年,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業人口已減至20%,而工業人口從25.2%上升至43%。在這個階段中,這個地區的紡織、服裝、冶金和機械等產業有了長足進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在世界市場上日益重要。
第三階段:新技術的應用和90年代的企業大型化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在此階段已成經濟發達地區。在這個階段許多企業將電子和信息技術用於生產設備的改造和生產的設計,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提供設計和研發的小型企業。
但隨著90年代生產的全球化,企業逐步向大型化、一體化發展,產業集聚的特征逐步模糊。下一步“第三義大利”的發展方向,還值得關註觀察。
綜觀“第三義大利”的發展歷程,傳統產業的集聚無疑是從落後的農業經濟走向發達工業經濟的關鍵。對這種企業集聚的發展模式,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結了七條經驗:企業在地理上的靠近性;部門專業化;中小企業為主;在創新基礎上的企業間密切合作和激烈競爭;社會文化的同一性;企業間信任和積極的自治組織;支持性的區域和地方政府。結合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發展經歷,政府在裡面的作用遠沒一些人想象的那麼“積極”,只是放手讓民間力量自我發展而已;更不是有意識的推行企業集聚戰略的結果,而政府為政績著想一般偏愛的是大企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作用更大的是行業協會。
所謂的義大利,主要指從 到弗羅倫薩,普拉托和維尼一帶產業區比較集中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