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國際物流成本[1]
國際物流成本是指為了實現國際貿易,貨物自生產完畢到投入銷售的整個為國際貿易需要的物流過程所支付的成本總和。是國際物流活動中的各環節,如採購、包裝、裝卸搬運、儲存、流通加工、商檢報關、國際運輸、信息處理等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
國際物流成本的內容[2]
國際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各項:
②國際物流過程中的物質消耗,包括材料、電力、燃料的消耗,固定資產的磨損等。
⑤國際物流過程中發生的其他支出,如辦公費、差旅費等。
國際物流成本的分類[2]
為了正確地進行國際物流成本核算,根據物流管理方法、成本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將以上各項費用進行不同形式的分類。
1、按費用支付形式分類
按費用支付形式分類的方法與財務會計統計方法一致,一般是將國際物流成本分為本企業支付的物流成本和支付給他人的物流成本兩大項。
這種分類使我們可以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把國際物流成本分別按運費、保管費、包裝材料費、商檢報關費、人工費、物流管理費、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態記賬,從中可瞭解物流成本總額,也可以瞭解什麼經費項目花費最多,從而便於檢查國際物流成本在各項日常支出中的數額和所占比例,也便於分析各項費用水平的變化情況,同時,此分類對於考慮在物流成本管理上應以何為重也十分有效。按費用支付形式分類適用於生產企業和專項物流部門。
2、按物流活動構成分類
按物流活動構成分類是以國際物流活動的幾個基本環節為依據,將國際物流成本劃分為物流環節成本、情報流通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三個方面。
此法便於檢查國際物流構成的各個環節的成本支出情況,對於安排國際物流資金、銜接各個環節的關係等十分方便,因而適合於綜合性物流部門使用。這種方法計算的國際物流成本可以看出哪種功能更耗費成本,比按支付形態計算成本的方法能更進一步找出實現國際物流合理化的途徑,而且可以計算出標準的物流成本 (單位個數、重量、容器的成本),更便於進行物流作業管理,制定優化目標。
3、按國際物流範圍分類
按國際物流範圍分類是按物的流動過程進行分類。它強調物流的先後次序,因而便於分析物流各個階段中的物流成本情況,無論是在專項物流部門還是綜合性物流部門或是各類形式的企業物流中,該分類都具有較大的實用性。
國際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法[2]
為了加強成本管理,必須對國際物流成本進行事前控制。成本控制的目的在於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取更大的利潤。
1、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即以企業的目標贏利為基準,層層分解目標成本,將其落實到最基本的活動單位;
2、其次是核算成本控制績效,監督、檢查實際執行狀況,分析偏差並制定控制決策;
3、最後是實施控制措施,滾動修正控制目標。
影響國際物流成本的因素[2]
影響國際物流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設備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動趨於合理,具體表現為以儘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獲得儘可能高的服務水平。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物流合理化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關鍵因素,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效益,是物流管理追求的總目標。
物流合理化包含的內容很多,並不是簡單地局限於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物流要素的合理化。應把物流設備和物流活動看做一個系統,各物流要素同處於該系統之中,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有時提高了運輸頻率,此時運輸成本增加了,而倉儲保管的成本卻下降了,並且總的物流成本也減少了,這就達到了目的。由此可見,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據實際物流流程來設計、規劃,不能單純地強調某環節的合理、有效和節省成本,應把物流合理化當做是整個物流系統的優化。最優化的組成,達到最低的物流成本。
如何設計物流服務方案,是實現物流合理化的關鍵,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獲取更大“第三利潤”的有效途徑。設計一個合理的物流服務方案,需要廣博的知識及廣泛的調查,這裡既包括運輸方式、運輸路線的選擇,也包括倉庫的選擇、貨物的堆碼技術等等。 在這些方面加強學習,加強調查研究,積累資料,會給設計合理的物流方案提供便利,使物流更為合理化,使物流成本更小、效益更高。
(2)物流質量。
加強物流質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才能不斷減少和消滅各種差錯事故,降低各種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才能降低物流過程的消耗,增加物流企業的贏利;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保持良好的信譽,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規模化的集約經營,提高物流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
在物流質量管理的過程中,物流服務質量更是物流企業所追求的目標,物流服務是物流成本的一項內涵。物流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物流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一般情況下,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就會增加;降低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也相應會降低。由此可見,在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對立的關係。所以,在確定物流服務質量時,要以得到用戶滿意為前提,同時兼顧物流成本的合理,使兩者的利益達到協調統一。
(3)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可以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儲存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物流企業應註重對現有的資源和流程不斷進行改造,提高作業效率,同時,配置一些基礎性的設施,如電腦、軟體、系統聯網等。
電子商務已在各行各業興起,它也應成為物流業努力的方向。將電子商務應用於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時間,從而可以提高物流的整體效率,並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4)物流人才。
使物流合理化、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及物流效率,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員去做,他們工作的方法、態度,將間接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大小。重視物流人才,可以節省許多機會成本。他們的一個好建議或者合理優化的方案,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所以,物流人才是物流企業的寶貴資源,是一種潛在的效益。好的物流企業,都由一些精明能幹的物流人才支撐。要想發展物流,實現物流現代化,就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培訓,同時,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制定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使
用人才的人才管理辦法。通過優秀物流人才的努力工作,去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實現物流企業的效益,實現物流企業的現代化。
實際上,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遠不止這些。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就必須對整個物流流程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物流流程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使物流更加合理化、物流成本最小化。所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是企業永久的課題。
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徑[2]
增加企業利潤有擴大銷售和降低成本兩個最基本的方法。對國際物流企些來說:降低成本比擴大銷售(物流量)更為有效,這是因為,在此過程中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助於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物流質量,從而進一步擴大物流量。
由於實際物流情況的複雜性和多變性,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變化不定的。針對上述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常用的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1)加快物流速度,擴大物流量。
全部物流成本可以大體劃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部分。運輸費、包裝費、保管費等屬於可變成本,它們隨物流量的變化而變化,即物流量增加時,物流成本的絕對值也隨之增加,反之則減少。但它們的物流成本水平,即占物流成本數量的百分比相對比較固定。工資、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費等屬於固定成本,它們在物流量變動時,其絕對值通常保持不變或變化較小,即相對比較固定。因此,其費用水平與物流量的變化呈現反比例關係,即物流量增加時,費用水平下降。
根據這兩種成本的特點,可以採取加快物流速度、擴大物流量的方法,來降低物流成本。當物流速度加快時,雖然可變成本也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小於物流量的增加幅度,而固定成本部分則與物流量成反比,即物流速度越快,物流量越大,單位物流量的固定成本越小。從物流速度與流動資金需要量的關係來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流速度越快,則所需要的流動資金越少,即減少了資金占用,也就減少了利息支出,從而使物流成本得以降低。
(2)減少物的周轉環節。
物在從生產領域進入國際消費領域、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需要經過許多相互區別而又相互銜接的中間環節。這些環節越多,物的流通時間也就越長,國際物流成本就必然相應增加。因此,儘可能地減少流通環節和物流時間,儘可能地直達供貨,儘可能地減少物的集中和分散,就會使物流速度加快,從而減少物流成本。
(3)採用先進、合理的物流技術。
採用先進、合理的物流技術是減少物流成本的根本性措施。它不僅可以不斷提高物流速度,增加物流量,而且可以大大減少物流損失。例如,先進、合理的裝卸,運輸機械,集裝箱、托盤技術的推廣(硬技術),以及科學、合理 的運輸路線,庫存量(軟技術)等都對減少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響物流成本的最直接因素。雖然管理本身不直接產生效益,但它卻能通過其他具體的物流執行部門對物流成本產生影響。因此,加強國際物流管理,實現國際物流管理的現代化,是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建立崗位責任制加強經濟核算,對原材料消耗、資金、人員、物流各個環節的支出等進行層層分解,實行目標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5)追求國際物流系統更加合理。
追求國際物流系統的更加合理,可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第一,合理選擇和佈局國內外的物流網點,擴大國際貿易的範圍、規模,以達到費用省、服務好、信譽高、效益佳、創匯多的物流總體目標。
第二,採用先進的運輸方式、運輸工具和運輸設施,加速進出口貨物的流轉,充分利用海運、多式聯運方式,不斷擴大集裝箱運輸和大陸橋運輸的規模,增加物流量,擴大進出口貿易額。
第三,縮短進出口商品的在途積壓,包括進貨在途(如進貨、到貨的待驗和待進等)、銷售在途(如銷售待運、進出口口岸待運)、結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以便節省時間,加速商品和資金的周轉。
第四,改進運輸路線,減少相向、迂迴運輸。
第五,改進包裝,增大技術裝載量,多裝載貨物,減少損耗。
第六,改進港口裝卸作業,有條件時要擴建港口設施,合理利用泊位與船舶的停靠時間,儘量減少港口雜費,吸引更多的買賣雙方入港。
第七,改進海運配載,避免空艙或船貨不相適應的狀況。
第八,綜合考慮國內物流運輸,在出口時,有條件的要儘量採用就地就近收購、就地加工、就地包裝、就地檢驗、直接出口的物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