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農村金融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農村金融理論(Rural Finance Theory)

目錄

農村金融理論的概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農村金融是整體金融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農村金融理論也就必然受到現代金融發展理論及政策主張的影響。在農村金融理論的演變過程中,現在主要有農業信貸補貼論農村金融市場論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三個學派。

  從農村金融理論的發展來看,強調政府作用的傳統發展經濟學逐漸被以強調市場力量的新古典發展經濟學所取代。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業信貸補貼論一直是農村金融理論界的主流。該理論的基礎是,認為農村居民、特別是貧困階層沒有儲蓄能力,農村面臨的是資金不足問題。同時又由於農業的收入的不確定性、投資的長期性、低收益性等。農村商業金融不能持續,農業不可能成為商業銀行的投資對象。後果就是農村金融陷入困境,大量的資金外流。解決辦法是,從農村外圍註入政策性資金,並建立非盈利性的專業金融機構來進行資金分配。這種農村金融政策實踐證明並不成功,它引發了資金回收率低、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矛盾,加之對農村金融市場機制的忽視,致使農村金融迴圈發展的長效機制難以建立。

  20世紀80年代,農村金融市場理論逐漸替代了農業信貸補貼論。其理論基礎是,農村金融資金的缺乏,並不是因為農民沒有儲蓄能力,而是由於農村金融體系中不合理的金融安排(如政府管制、利率控制等),抑制了其發展。其政策主張有:要發揮金融市場作用,減少政府干預,實現利率市場化,實現農村儲蓄和資金供求的平衡;取消專項特定目標貸款制度,適當發展非正規金融市場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金融市場理論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強調政府對農村金融市場監管應採取間接調控機制,並依據一定的原則確立監管的範圍和標準,重點解決農村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即農村金融市場不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尤其是放款一方(金融機構)對於借款人的情況根本無法充分掌握,再加上農村的特殊情況,金融機構很難控制農村系統風險,有必要採用諸如政府適當介入金融市場以及借款人的組織化等非市場措施。

農村金融理論的各個流派

  20世紀8O年代以前,農業信貸補貼論是處於主導地位的農村金融理論。該理論支持信貸供給先行的農村金融戰略。該理論的前提是:農村居民、特別是貧困階層沒有儲蓄能力,農村面臨的是慢性資金不足問題。而且由於農業的產業特性(收入的不確定性、投資的長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不可能成為以利潤為目標的商業銀行的融資對象。該理論因此得出結論:為增加農業生產和緩解農村貧困,有必要從農村外部註入政策性資金、並建立非營利性的專門金融機構來進行資金分配。根據該理論,為縮小農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結構性收入差距,對農業的融資利率必須較其他產業為低。考慮到地主和商人發放的高利貸及一般以高利率為特征的非正規金融,使得農戶更加窮困和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促使其消亡,過銀行的農村支行和農業信用合作組織,將大量低息的政策性資金註入農村。同時,以貧困階層為目標的專 項貸款也興盛一時。

  農業信貸補貼論存在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現在:

  1、如果農民存在可以持續得到廉價資金的預期,那麼農民就缺乏儲蓄的激勵,這使得信貸機構無法動員農村儲蓄以建立自己的資金來源,從而農業信貸成為純粹的財政壓力

  2、當低的利率上限使得農村貸款機構無法補償由於貸款給小農戶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時,那麼官方信貸的分配就會偏向於照顧大農戶,這使得低息貸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農村的窮人,低息貸款的補貼被集中並轉移到使用大筆貸款的較富有的農民身上;

  3、政府支持的、不具有多少經營責任的農村信貸機構缺少有效地監督其借款者投資和償債行為的動力,這樣會造成借款者故意拖欠貸款。

  對消除貧困貢獻最大的,可能既不是貸款也不是儲蓄,而是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機制。而農業信貸補貼政策會逐漸損害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導致信貸機構活力的衰退,這最終使得農業信貸補貼政策是代價高昂,但收效甚微。實踐表明,農業信貸補貼論下的專門農業貸款機構,從未發展成為凈儲戶與凈借款者之間真正的、有活力的金融中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金融市場論或農村金融系統論(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逐漸替代了農業信貸補貼論。農村金融市場論是在對農業信貸補貼論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論前提與農業信貸補貼論完全相反:

  1、農村居民以及貧困階層是有儲蓄能力的。對各類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存款的機會,即使貧困地區的小農戶也可以儲蓄相當大數量的存款,故沒有必要由外部向農村註入資金;

  2、低息政策妨礙人們向金融機構存款,抑制了金融發展

  3、運用資金的外部依存度過高,是導致貸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4、由於農村資金擁有較多的機會成本,非正規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當然的。

  該理論完全依賴市場機制,極力反對政策性金融對市場的扭曲,特別強調利率的市場化。該理論認為,利息補貼應對補貼信貸活動的一系列缺陷負責,而利率自由化可以使農村金融中介機構能夠補償其經營成本。這樣就可以要求它們像金融實體那樣運行,承擔適當的利潤限額;利率自由化也可以鼓勵金融中介機構有效地動員農村儲蓄,這將使它們更加不依賴於外部的資金來源,同時使它們有責任去管理自己的資金。

  不過,農村金融市場論的功效或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例如,通過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農戶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場的貸款,仍然是一個問題。自由化的利率可能會減少對信貸的總需求,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農戶獲得資金的狀況,但高成本和缺少擔保品,可能仍會使它們不能借到所期望的那麼多的資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顧小農戶的利益。在一定的情況下,如果有適當的體制結構來管理信貸計劃的話,對發展中國家農村金融市場的介入仍然是有道理的。

  20世紀90年代後,人們認識到為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仍需要一些社會性的、非市場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競爭市場論就是其中之一,其基本框架是: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不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尤其是貸款一方(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情況根本無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就可能無法培育出一個社會所需要的金融市場。為了補救市場的失效部分,有必要採用諸如政府適當介入金融市場以及借款人的組織化等非市場要素。

  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又為政府介入農村金融市場提供了理論基礎,但顯然它不是農業信貸補貼論的翻版。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認為,儘管農村金融市場可能存在的市場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貸款的機構介入其中,但必須認識到,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夠有效地剋服由於市場缺陷所帶來的問題,都必須要求具有完善的體制結構。因此,對發展中國家農村金融市場的非市場要素介入,首先應該關註改革和加強農村金融機構,排除阻礙農村金融市場有效運行的障礙。這包括消除獲得政府優惠貸款方面的壟斷局面,隨著逐步取消補貼而越來越使優惠貸款集中面向小農戶,以及放開利率後使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完全補償成本。儘管外部資金對於改革金融機構並幫助其起步是必需的,但政府和提供貸款的單位所提供的資金首先應用於機構建設的目的,這包括培訓管理人員、監督人員和貸款人員,以及建立完善的會計、審計和管理信息系統

  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強調,借款人的組織化等非市場要素對解決農村金融問題是相當重要的。Ghatak(2000)、Laffont&N'Guessan(2000)等的研究表明,小組貸款能夠提高信貸市場的效率;Ghatak(1999,2000)、Ghatak&Guinnane(1999)、Tsaael(1999)等的分析模型解釋了,在小組貸款下,同樣類型的借款者聚集到一起,有效地解決了逆向選擇問題;Besley&Stepthen(1995)、Stiglitz(1990)的研究表明,儘管在正規金融的信貸中,銀行由於無法完全控制借款者行為而面臨著道德風險問題,但是,在小組貸款下,同一個小組中的同伴相互監督卻可以約束個人從事風險性大的項目,從而有助於解決道德風險問題。有關借款人組織化的文獻相當豐富,章元等提供了一個出色的綜述。

  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也為新模式的小額信貸提供了理論基礎。新模式的小額信貸強調解決農村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和高交易成本問題,而舊模式的小額信貸強調通過便宜的資金幫助窮人。舊模式的小額信貸基本上是信貸補貼論的翻版,由於忽略機構的可持續性而難以為繼。

農村金融理論在我國農村的實踐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註意力就集中在政府補貼上,按照傳統思維,認為糧食重要、農業重要、越重要越有優惠,所以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貸款利率往往制定得比較低。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農戶、農村企業、農村開發性項目貸款利率一般要比普通工商業貸款利率低0.5-2個百分點;在改革開放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人民銀行一直上調存貸款利率水平,但總是在工商業貸款利率提高並執行一段時期以後,才提高農業貸款利率,農業貸款利率的上調一般要滯後於工商業貸款利率半年至一年時間。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儘管逐漸取消了農村優惠利率貸款政策,但仍然要求商業銀行對貧困農戶和貧困地區的農村企業發放低息貸款,財政對商業銀行給予貼息。2001年6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農業銀行還聯合發佈了《扶貧貼息貸款管理實施辦法》。該辦法要求中國農業銀行向貧困農戶發放低息貸款,政府以財政資金給予貼息。目前主要服務於全國592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的農戶扶貧貼息貸款,其年利率為2.288%,而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年基準利率為5.31%。

  低利率、強調信貸補貼的農村金融政策所帶來的後果是,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資產,另一方面農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特別是貼息貸款不能有效地到達貧困者手中,並且回收率較低,扶貧貼息貸款還貸率僅為30%左右。我國農村金融已有的經驗表明,僅僅靠補貼是解決不了農村金融問題的。目前,農村金融市場理論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日益受到重視。在實踐中,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小額信貸試驗正在進行。

  就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來看,試點的情況表明,利率市場化以農村信用社存款和貸款利率水平的雙雙提高為特點,試點信用社的存款和貸款都有相當幅度的增加,支持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農信社也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正如在前面回顧農村金融市場論所指出的,農村利率市場化也不是萬能的:

  1、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建立在壟斷基礎上的自由價格決定權帶來的是效率與社會福利的極大損失。近幾年,隨著商業銀行從農村地區的撤退,農村信用社逐漸壟斷了農村地區的信貸資金供應。面對這樣的市場結構,農村信用社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定價的壓力和動力。比如一些農村信用社反映,如果實施差別定價,為防止信貸員尋租貸款定價權,必須建立利率管理的制約機制,增大管理成本。因此,根據客戶的承受能力,儘可能高的確定統一的執行利率,不失為一種增加收入、節約成本的做法。

  2、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也需要國家貨幣政策的配合。張軍(2004)通過考察浙江蒼南縣農村信用社利率浮動改革實踐發現,儘管利率浮動改革對當地金融市場、金融機構、農戶、農村中小企業和民間金融的信貸行為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但也暴露出現行貨幣政策的局限性,以及相應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問題。因此,利率浮動改革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農村金融不能滿足“三農”發展需要的問題“ 。就小額信貸來看,據保守估計,中國以小額信貸的名義累計投入的資金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上,有近3000萬人從中或多或少受益。不過,中國的小額信貸試驗同國際上的成功小額信貸活動相比,有很多不同:首先,儘管中國農村也有一些由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和私人捐助者所主導的小額信貸試驗,但政府直接、主動地參與是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一個突出特征。由於政府主導的小額信貸追求單一的扶貧目標,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條件,因此在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作完整的小額信貸模式,相當程度上仍屬短期扶貧行為;另外,政府實施的、主要通過農業銀行管理併發放扶貧貼息貸款的小額信貸扶貧項目,本質上就是補貼信貸,故補貼信貸的弊端在這裡也顯露無遺。例如,陝西省小額信貸扶貧項目平均貸款回收率在2001年不到40%。

  如果將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可持續的金融服務作為小額信貸的終極目標,那麼中國目前的小額信貸項目大部分仍處於發展初期,要達到可持續發展仍面臨一系列的障礙和需要大量的政策改革和制度創新。例如,政府限制所有小額信貸項目吸收強制性存款,也禁止其動員自願性儲蓄,並對利率水平給予一定的限制,中央銀行還沒有批准小額信貸機構化,這些都影響了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

農村金融理論對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指導作用

  通過對三種農村金融理論的分析和評述,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以下的啟示:

  1、適當的激勵機制下,貧困農戶也有儲蓄需求;

  2、利率不能過低,最好由市場決定,由此得儲蓄的動員和資金的融通;

  3、農業補貼只應用於農村金融市場機制失靈的地方,如絕對貧困的農戶;

  4、競爭有利於對局部知識的利用,如那些服務於地方經濟的合作金融、中小金融、非正規金融,即多元化的農村金融結構,有利於加強農村金融機構的效率及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

  5、政府對規範、穩定農村金融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其介入應該是適度的;

  6、完整的農村金融結構應包括: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在提供存款、貸款金融工具外,還應有擔保抵押租賃農業保險等金融服務形式。

  由此,在對農村金融市場論和不完全競爭理論進行一定的理論轉換下,在兩種理論的兼具指導下,建立一個競爭性和多元化的農村金融市場,在利用存貸金融工具的同時,適當運用政策性工具(補貼、擔保、金融租賃等),實現我國農村金融結構的多元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村金融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