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會計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會計文化(Accounting Cultrul)

目錄

什麼是會計文化

  會計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創造和形成的一種精神文化,其實質是一種管理文化

  會計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已經創造的,並且與會計相關的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主要包括會計物質文化、會計制度文化、會計精神文化;狹義的會計文化是指實踐中形成的與會計有關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措施、規則。

會計文化的社會特征[1]

  1.會計文化形成的凝聚性。因為會計文化是廣大會計工作者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特有的價值觀、行為規範.並共同認可.所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會計文化發展的動態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會計文化也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和調整其形式和內容。特別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會計文化要與時代發展的步伐一致,保持其發展的動態性。

  3.會計文化的層次性。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層次性。

  首先是地域層次,會計文化隨著國家的政治 經濟發展活力的影響.從一國向其他國家輻射 擴散、滲透和延伸.並被吸收、借鑒和交融.形成具有同一性的會計文化體系;其次是時間層次,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計方式 會計職能會計方法會計程式等的不斷發展,形成會計文化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形成會計文化的時間層次,體現會計文化發展的延續和發展軌跡。

  4.會計文化鮮明的價值取向性。所有文化的發展都有其明確的價值取向.會計文化也不例外。但是,會計文化的價值取向更加明瞭.就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和構建會計人員的良好職業道德,從而促進會計行業的良性發展。

我國當前企業會計文化特征[2]

  (一)會計物質文化的相對貧乏性

  會計物質文化是人類會計實踐中所創造的與會計相關的物質財富,包括會計工作環境、手段、工具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對於會計文化而言,會計物質文化是會計文化發育情況的外在載體,其豐裕程度往往對會計精神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物質文化往往屬於有形資產,而從經濟發展歷程來看,物質文明往往先於精神文明,因此我國的會計物質文化相對於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也較為完善,目前已經基本擺脫了手工做賬,會計工作正朝著信息化、網路化方向發展。但是,在會計信息系統運用,電算化會計、網路會計等方面仍然不夠成熟,會計人員的素質還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既有較強的會計專業知識又熟悉電腦和網路的信息化會計人員極度匱乏,已經成為互聯網會計和會計綜合化方向發展的重大障礙;另外,在會計人員的待遇方面,會計人員薪酬在企業內部處於中低檔水平,影響了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難以形成富有凝聚力的會計文化。

  (二)會計制度文化建設的滯後性

  近年來,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不斷與國際社會接軌,會計制度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發展,頒佈實施了一系列會計法律制度,目前已形成了以《會計法》為中心,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為基礎的相對完整的法規體系,大大推動了會計法制化進程。但是,這些法律都是通用性的制度標準,很多企業並未制定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內部會計制度,導致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與企業管理需求存在較大偏離,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功能的發揮。

  (三)會計精神文化的多元複雜性

  會計精神文化是指在會計物質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會計人員精神道德面貌、心理素質、會計群體意識、價值觀念、信念追求、行為規範、會計形象等方面的內容。由於會計文化是特定環境的產物,不同的環境造就了差異化的會計文化,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我國會計精神文化也處於轉型狀態,顯現出明顯的時代烙印。具體表現在:一是本位主義漸濃。改革開放後,由於對個人價值的承認,會計從業人員開始註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集體主義逐漸被本位主義取代。受本位主義的影響,會計工作中出現了損害集體利益,中飽私囊的現象,如作假賬、挪用公款等。二是對權距認同感逐漸縮小,會計職業主義日益形成,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地位不斷提高,逐漸改變了下級對上級陽奉陰違的問題,會計職業團體或其獨立機構制定准則或制度的機制逐漸形成。三是兼顧企業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和諧的局面也逐漸形成,會計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日益凸顯,企業會計人員的眼界更為開闊,開始從利益相關者,而不是僅僅從經營者的角度處理會計問題。四是對不明朗因素的反應由強變弱。新會計準則強調統一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會計人員規避不確定性的意識在減弱,逐步由風險規避者向風險偏好者轉變,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逐漸由保守變為激進,充分發揮創新精神,使得編製的報表更能反應企業實際,對企業決策的輔助作用得到提升。

建設會計文化的必要性[3]

  會計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道德等社會環境下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式,會計文化集中反映了會計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共同創造的價值觀念。建設會計文化不但符合新形勢下會計改革與經濟發展的需要,也為會計理論研究拓寬了視野,使人們更好地認識會計的內在 規律 和發展方向。

  (一)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

  培育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念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切入點,而良好價值觀念的形成主要依賴於會計文化。會計文化把會計目標和社會責任內化為會計人員的會計精神、職業道德,並規劃為會計行為準則,將會計的管理與控制深入到會計人員的思想深處,這些內在的以會計價值觀為核心的思想觀念和會計行為準則,成為會計人員行動的基本指南和規範。

  (二)有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文化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會計實踐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對會計監督的長期效應有著重大影響,也就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性作用。由於會計文化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具有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功能,所以,我們要通過會計文化的建設, 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註重培養會計人員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改進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有助於協調會計組織內部之間的關係

  會計主體的矛盾主要來源於會計政策的隨意性、模糊性和政策外會計事項的處理,因為在這些情況下,會計主體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會計原則和方法。對會計主體來講,會計原則和方法的選擇有很大的隨意性,會計文化能夠彌補會計實踐中 法律 、制度、工作條件等“硬體”的不足,把會計人員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會計事業所確定的發展目標上來,以促進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

會計文化建設的原則[1]

  1.先進性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新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因此.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應當刪除那些消極的 不利於發展的因素,又要虛心學習國外優秀會計文化,做到始終保持其先進性。

  2.整體性原則。就是在進行各項建設的同時,制定綜合性會計文化建設計劃,不斷評估各要素對整體會計文化質量的影響.實現會計文化建設的整體優化。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文化.實現會計文化的價值取向.要樹立 人本位”的會計管理思想。會計文化將科學知識 人文知識凝結為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這種綜合素質又通過會計人員發揮著知識 科技和智慧的機能。在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知識 科技和智慧在社會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不以人為載體,這些要素將不復存在。因此.我們要通過會計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主動性、創造性、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和構建會計人員的良好職業道德.從而促進會計行業的良性發展。

會計文化的構建[3]

  每種社會文化的構建都具有鮮明的價值取向,構建會計文化就是要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綜合業務素質,規範會計管理活動,確保會計行業的健康、有序運行。優秀的會計文化應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富有生命力,反映各種社會文化的最新變化,能夠有效地提高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企業應摒棄那些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傳統會計文化,把會計文化的構建推進到一個更深層次。

  (一)實行和加強基本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工作雖然有一定的專業性,需要具備一些會計理論知識的人員才能勝任,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樣,也存在著職業道德建設問題。誠信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也是會計人員從業的基本準繩。

  物化的 會計 文化往往會扭曲會計人員的職業品格,必需主動加強會計精神文化建設,積極推行誠信 教育 ,構造 科學 完備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道德觀念的培育要通過多種渠道,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既要反映市場 經濟 對個人 發展 的積極要求,倡導適度的個人主義,又要剋服市場經濟對個人發展的消極影響,強化集體主義教育。 企業 要努力把會計人員塑造成道德品質高尚的專業人員,使會計人員形成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的職業意識,這也正是構建會計文化的內在要求。

  (二)培養和提升會計人員專業技能

  作為會計文化的創造者,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直接影響著創造活動的質量和進程,進一步影響到會計文化的構建和延伸。在會計文化建設中,要營造一種尊重會計人員、會計工作、會計成果的氛圍,使會計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都得到提升。

  隨著人類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科技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應通過建立合理的會計人才選拔、培養、評價、激勵等機制,將科學知識凝結為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企業還應該強化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事業開拓感,提高會計人員的各種業務素質,促進會計行業全面發展,要從加強組織的內聚力和外引力入手,發揮會計人員的主動性、創造性,增強其獨立性,從而提高會計職業化水平,培養出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會計人才,優化群體知識結構。

  (三)借鑒和吸收一切優秀文化成果

  會計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社會文化的發展對會計文化的影響是直接而又深遠的。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文化的開放性更加突出,會計文化同樣也要開放,要走向世界,要體現時代特征,會計文化必須借鑒和吸收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會計文化的構建要著眼於創新,一方面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營養,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和會計文化中的精華,去除那些消極的、不利於發展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必須加強會計文化交流,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使法制文化、民主文化、科技文化、會計文化等相互溝通和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輔相成的互補結構。還要註意對會計專業以外的其他學科優秀成果加以研究和吸收,讓會計人員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具備敏銳的職業判斷能力。

  (四)制定和完善各種會計法制體系

  會計文化的構建一定要有 法律 和制度方面的保證,會計法律建設應註重普及會計人員的法律知識,在制度保證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創新。會計部門必鬚根據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推出適應新形勢的會計管理制度,用健全的制度提高會計文化建設的水平。

  對於會計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政府應加強管理,及時研究,制定以具體會計制度為直接規範的法制體系,完善各種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建立國家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會計監督體系,調動會計行為主體的能動性和積極性,扭轉會計信息質量劣化和失真現象。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法制經濟,作為具備經濟管理職能的會計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制體系,企業要圍繞會計文化的構建,以文化反作用於會計實踐的推動力來促進會計法制體系的完善,創造一個良好的會計環境

  會計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會計文化的構建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持續過程,必須不斷剋服會計文化自身的不足,實現其向更高形態的飛躍。構建有明確價值取向的優秀會計文化,使會計文化的構建過程成為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成為會計人員不斷得到激勵的過程。

中美會計文化比較與啟示[4]

  一、中美會計文化的特點

  由於各種觀念和習俗、科教、民族性格、思維結構上的差異,社會文化直接影響了會計專業文化的塑造,對會計職業判斷、個人綜合能力的主動發揮及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都產生了影響。以霍夫斯泰德歸納的民族文化的維度理論為基礎,中美會計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美國會計文化的特征

  一是強調職業主義。在不確定性迴避度低、權力距離較小和個人主義度高的社會文化大環境影響下,美國會計文化推崇個人的專業判斷和行業自律,傾向於較少的政府干預,強調自我管制能力,對大量的專業判斷更易容忍,註重平等的權利,更願意信任他人。強調專業導向,較少依賴法規,政府在會計管理上的作用有限。作為職業,會計人員專業水平較高,會計職業的社會地位也較高,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由會計職業團體或其獨立機構制定准則或制度。此外,充分發揮會計人員個人的職業判斷能力,要求會計人員擁有較高的誠信意識,自我管制能力。

  二是偏重靈活性。在美國社會文化環境下,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方面,強調靈活性和可選擇性,傾向於原則性的規定,可以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對同一情況可以有較靈活的處理方法。如美國的會計準則對會計方法選擇一貫性問題上持靈活態度,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就應允許實行會計變更,它是從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註重人的能動性。會計人員對會計差異的容忍度較高,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在會計實務上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三是傾向於激進主義,會計信息透明。美國強調個人成就和業績,願意承擔風險,會計處理方法上強調真實反映,會計核算方法偏向樂觀,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較激進,大膽創新。要求會計人員能夠直面各種不確定因素,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而不確定性迴避度低的國別大文化背景,為培育這種推崇創新的會計文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美國信息更傾向於透明,要求大量的信息披露,強調真實反映,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願意向更多的人士披露相關資料,同時其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要求也較高,會計信息披露偏向於透明公開,充分披露。

  (二)中國會計文化的特點

  我國崇尚集體主義,權距較大,對不確定性的規避和陰柔之氣的文化特征使我國會計文化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法律控制強於職業主義。我國是一個以法律管製為導向的會計社會,傾向於政府用法律、法規等強制性手段規範會計法規和會計實務,忽視個人的專業判斷。與美國相比,我國會計的職業化水平明顯偏低,無論是會計職業的自我管制能力,還是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與美國的差距都很大,會計人員完全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據進行會計事項的處理。

  二是強調統一性。統一性的會計價值傾向於用法律等強制手段詳細規定每一個細節,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法規的制訂與實施上,強調全國高度統一,包括會計科目財務報告的內容與形式等均高度統一。如前所述,我國文化崇尚集體主義,反映到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中,就要求不同企業會計實務的統一和企業不同期間會計方法的一貫,給企業留下因地制宜進行會計處理的餘地較小。

  三是偏好穩健性,信息透明性不高。一般地,一個社會個人主義傾向越小,對不確定性的迴避程度越高,陽剛性越低,其穩健主義的會計價值越高。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信奉“有備無患”、“滿招損,謙受益”等觀念,均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我國偏好穩健性的文化特征。在我國會計準則規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報告和會計方法的選擇時,比較審慎、保守;對不確定的收益持穩健保守態度,也與我國文化特征相呼應。我國信息透明性不高。美國文化被公認為是一個透明、開放的典範,而中國文化則是一個含蓄、神秘、規矩較多的樣本。這種文化差異性直接體現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美國要求披露的事項多且十分詳細 而我國會計準則中要披露的事項較少。我國大多數公司偏向於不情意或推遲向外界公佈企業有關的重大決策信息,在年度報告中也較少有對報表有關數據進行充分、公允的揭示。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傾向於業務資料保密,而只傾向與公司管理活動和資本融通活動密切相關的人士披露會計信息,不願信息透明、公開。

  二、美國會計文化對我國會計文化的啟示

  文化差異對會計人員的價值取向和會計管理、會計準則的制定產生影響,會計文化直接作用於會計法規的建設。隨著全球化,西方文化思想及觀念對我國的不斷影響,尤其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美國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日益融合。但是需說明的是:我國在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經驗的時候,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實行“拿來主義”。

  (一)改革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發揮行業監管的作用

   借鑒美國文化中會計監管的長處,改革我國會計管理體制。在構建我國的會計管理體制時,一方面要保持由自己的獨特文化傳統所決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又要吸收其他國家會計管理體制的合理成分。為此,我國應在明確政府監管為主導的同時,充分發揮行業組織自律管理的作用,使兩者能夠各司其責、發揮最大的效用而又不互相衝突,既能兼顧專業團體的自律需要和社會公眾利益的平衡,又能考慮到政府的有效監督。行業組織應借鑒美國經驗,通過強化自身的力量強化會計在提高企業管理效益、效率方面的職能,提高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計準則、制度的基本功效是資本計量,因此,提高計量質量和效率應該是制定、完善會計準則和制度的主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要註重會計在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方面作用的發揮,即必須加強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但目前我國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較落後,如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損失浪費嚴重、工效差、核算方法不科學等;管理會計的分析、預測、控制方法流於形式。因此,努力提高我國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會計體系中的地位,積極促進二者的研究和運用,對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增加會計判斷空間,培養會計人員的判斷能力

  借鑒美國會計文化,增強會計人員的判斷能力。我國獨特的會計目標應當是承認保護個人投資者利益與維護全社會利益的一致性,只有充分實現個人價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價值。對於會計準則的制訂機構來講,應在整個準則中適當增加一些可供會計人員自行選擇的彈性空間,以此來培養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對於企業管理層來講,應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會計人員自覺參與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與實施,積極培養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增強其開拓精神、競爭精神和誠信意識。如在當前面臨開闢無形資產會計核算的新領域方面,會計人員如何解決無形資產的確認及有關賬戶的入賬,就需要會計人員獨立的職業判斷。首先,產生的是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問題,即滿足什麼條件的無形資產項目才能作為企業無形資產入賬。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發佈的《無形資產原則公告(草案)》認為,只有滿足與該資產項目相聯繫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且已被證實有充足的資源,並能夠可靠地計量該資產項目的成本時才可入賬。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與之相近。經濟學中涉及的無形資產有近30項,美國評估公司所涉及的無形資產有20多項,我國會計實務中運用單項評估整體評估的也只有十幾項。許多無形資產價值雖十分巨大,卻未納入會計核算範圍,無形資產計量範圍較狹窄;自創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則不予確認,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應予以確認。因為根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有關要求,如不確認這些無形資產,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權責發生制要求。

  (三)完善會計報告體系和會計報告有用性,使會計信息滿足利益相關者決策有用性的需要

  為了使會計報告提供的信息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的要求,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還需要不斷完善:反映非貨幣關鍵信息,如顧客忠誠度滿意度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企業聲譽等;反映面向未來的信息;反映與企業價值創造、增加密切相關的信息,增加對錶外信息的披露,著力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可靠性和相關性,採用全面收益法反映損益情況等。

  (四)強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與可靠性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會計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資人和潛在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要求將會逐漸提高,為此,企業應加大會計信息的披露力度,增加企業全面收益、社會責任、財務預測公司治理信息等自願性信息的披露,使披露的會計信息既全面又詳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同時,企業按照充分、公允的原則對外公佈信息,提高信息的質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管理者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使投資者根據會計報告作出正確的決策。

  (五)建立網路化的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客觀性,借鑒美國誠信制度,可對會計人員建立誠信檔案,對其工作範圍、誠信度進行跟蹤記錄併進行量化考評,加大會計人員提供虛假信息的舞弊成本,並對檔案記錄進行網路化,使違反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道德規範的會計人員在法制、道德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可學習美國成功治理社會信用的主要經驗,即建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所謂“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是指徵信機構,依法將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各種主體(包括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儲存,形成信用資料庫,以便為需要相關信息的交易對象提供信用記錄檔案服務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鑒於一些會計人員將信譽置之度外的問題,筆者建議,建立會計人員全國聯通的網上信譽檔案庫,該檔案庫中的每一位會計人員可以用本人身份證號碼作為編號。每一位客戶,只要輸入某一位會計人員的公民身份證號碼,該位會計人員的信譽檔案將在全國聯通的網上一覽無餘,從而有效保障檔案的誠信度。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煜均.談會計文化的發展及其價值取向.河北師範大學.商場現代化2006年01Z期
  2. 劉文華.我國會計文化的特征及其重構策略
  3. 3.0 3.1 謝巨集宇,聶順江.試論會計文化的構建基於會計亞文化價值取向的思考.雲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會計之友2009年12期
  4. 暢秀平.中美會計文化比較與啟示.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財會通訊綜合版2009年1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Yixi,Dan,Gaoshan2013,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會計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