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基時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明斯基崩潰(Minsky Meltdown)
目錄 |
明斯基時刻是指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所描述的時刻,即資產價值崩潰時刻。
他的觀點主要是經濟長時期穩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桿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和陷入漫長去杠桿化周期的風險。經濟好的時候,投資者傾向於承擔更多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投資者承受的風險水平越大,直到超過收支不平衡點而崩潰。這種投機資產促使放貸人儘快回收借出去的款項。“就像引導到資產價值崩潰時刻”。
明斯基時刻表示的是市場繁榮與衰退之間的轉折點。明斯基的觀點簡單明瞭:好日子的時候,投資者敢於冒險;好日子的時間越長,投資者冒險越多,直到過度冒險。一步一步地,投資者會到達一個臨界點上,其資產所產生的現金不再足以償付他們用來獲得資產所舉的債務。投機性資產的損失促使放貸者收回其貸款。“從而導致資產價值的崩潰。”
明斯基時刻與融資[1]
“明斯基時刻”這個概念的本質含義是對一個金融系統行為及其轉變過程的描述,並非突出某個單一事件的作用。理解“明斯基時刻”概念的真諦,需要弄清楚為什麼“投機性融資”和“龐氏融資”行為能夠在一定時候成為金融市場的主導行為,為什麼利率水平會在一定時候出現難以遏制的上升,以及從長遠觀點看投資回報率為什麼會出現難以遏制的下降。
按照明斯基的看法,“對沖型融資”指投資人以自己的生產性資產作為抵押借入資金用以擴大產出,並以產出增長的回報去抵償借入資金的利息,所有的常規性生產企業的經營活動都可以被歸入“對沖型融資”類型;“投機性融資”則是指投資人按市場利率借入資金從事基於預期回報的投資活動,這些投資活動可與或不與實體經濟直接相關,包括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屬於這個類型;“龐氏融資”指純粹投機性借貸活動,此時,投資人的預期回報已與實體經濟沒有任何關係,用以支撐投資回報的資金流全部來自新借入資金。
在“龐氏融資”過程中,當新借入的資金流不足於支付早先借貸合同所約定的償還流時,“龐氏融資”便不可得以持續,危機便發生了。明斯基之所以認為“龐氏融資”的不可持續性對社會經濟體系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原因在於再融資(refinancing)在金融景氣達到一定程度後將不可避免地普遍起來,以及利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將隨“龐氏融資”的普及而升高。關於後一點,明斯基說過。
“一個主要由投機性融資和龐氏融資構成的金融體系中所存在的不穩定性,源於不斷變化的利率……(利率上升的)結果是,資產現值與投資產出價格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小。如果減少過多,那麼就會出現現值倒掛現象:資本資產的價值下降到了投資供給價格之下。不斷升高的利率將減少或消除作為投資性融資基礎的安全邊際。這將迫使投資主體減少投資或出售頭寸。一旦通過出售頭寸來獲取現金的行為變得普遍,那麼資本資產和金融工具的價格水平就會被破壞,從而會使資本資產價格相對於投資的生產成本下降。這樣一個資產價格的大幅下降在股票市場上表現為市場崩潰……”
明斯基時刻對中國經濟的影響[2]
在過去的幾年中,特別是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中國也可以說出現了“明斯基時刻”幻影。然而,運用“明斯基時刻”這一概念對於觀察中國巨集觀經濟發展軌跡,分析社會融資數據,以及改善融資結構的迫切性提出預警卻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的增長與經濟增長出現背離。剔除季節影響因素,用名義GDP和工業增加值的季度同比增長率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
其次,融資利息支付占GDP比例過高。 有學者計算,2012年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為GDP 的2.21倍,以非金融部門的存量債務規模計算,一年利息支出就逾6萬億元,占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的三分之一,這也解釋了為何社會融資規模與GDP增長不同步。當全年社會融資總量的三分之一都用來支付利息時,融資結構“舉新債、還舊債”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維持存量債務正常還本付息是關係到當下金融穩定的重要方面。
第三,金融市場直接融資以債券融資為主,股本融資發展速度仍然較慢。資本結構中股本融資的比重越高,越可能是穩健型借貸的投資者。
由於“明斯基時刻”的分析框架一般只適用於管制寬鬆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而我國巨集觀經濟管理部門手中掌握大量工具,可以嘗試通過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部門的配合達到讓融資結構更加穩健的調控目標。這些政策的集合,便是“明斯基政策”。
第一,建立反周期的監管機制,削減地方政府支出,減少無效的基礎設施投資,以控制地方政府債務。
第二,堅持有效的房地產調控,調節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房地產業的趨勢,防止資產價格泡沫。
第三,加快發展股本融資,儘早重啟IPO,大力發展新三板,以建設多層次股票市場。
總之,中國經濟具有穩健發展的基礎,具備在相當長時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綜合條件,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將極大激發全體人民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形成新的內生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