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內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人力資源內耗是指人力資源整體效用小於單個個體效用之和,即由於人力資源管理不當,導致員工潛能抑止、相互力量抵消等資源損耗的狀況。
人力資源內耗的表現[2]
由於管理不當,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員工之間人際關係緊張,甚至矛盾激化,導致員工力量相互抵消、潛能受到抑制等人力資源內耗的狀況,會大大降低人力資源整體效用。
1.人際關係緊張
企業內部氣氛緊張,領導者經常作不兌現的承諾,不與員工進行溝通。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不暢,非正式組織瓦解,集體活動經常組織不起來,員工之間關係緊張,交往減少,小道消息盛行,人心渙散,情緒低落。員工積極性沒有被很好地調動起來,消極怠工,甚至利用制度的空隙工作時間乾私活、請事假去從事其他工作等。要倡導和建設和諧的企業文化,消除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緊張氣氛,形成員工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才能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員工的創造性。
2.經營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矛盾的激化
經營管理層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管理,以確保投資回報最大化,而企業員工則通過為企業工作,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如果經營管理層片面強調股東資方利益最大化,員工則片面關註自己當前的薪酬,再加上沒有對雙方利益衝突進行良好的溝通、協調,則很容易激化雙方之間的矛盾,最終破壞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導致無法實施既定的企業戰略。如果企業內勞動人員對資方極為不滿,經常抱怨資方的苛刻及其他制度不完善或者資方有不正當行為,還會發生法院訴訟和罷工事件。
儘管經營管理層與員工二者所代表的利益有差異,但只要經營管理層充分考慮員工的切身利益,同時員工如果能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真正將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自己的命運聯繫起來,就能促進企業的繁榮興旺。相反,如果經營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得不到緩和,無論是股東、經營管理層還是員工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失。
人力資源內耗的原因[3]
造成企業人力資源內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企業管理的各角度看,起作用的主要應有以下各要素。
1.缺乏科學管理
企業中一些管理者由於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不高,方法簡單粗暴,缺乏現代管理意識,單純依靠管卡扣罰的手段,不尊重員工,不善於吸引員工參與管理等等,很大程度影響和制約著員工積極性的發揮。甚至在執行制度過程中,因人而異,使員工感到在制度面前不平等,主觀隨意性大,進而消極怠工,使內耗增加。此外,不能根據員工的個性特征、能力、愛好合理分工,使得員工的技術和特長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員工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很有可能發生人才流失,造成人力資源的直接損耗。
2.培養投資不力
培訓作為開發與發展人力資源的基本手段,已突破了其原本的純教育意義,而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以及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國一些企業視培訓為消耗、負擔,因此只註重對物的投入而忽略對人的投入,這是導致部分企業員工觀念陳舊、素質下降的主因。有些企業,新員工上崗前,沒有上崗前培訓,員工對公司的基本情況、經營思想、戰略目標、市場定位、服務準則等不瞭解,工作變得無所適從;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員工的知識與技能存在一個“老化”的過程,如果不追加培訓投資,更新知識與技能,其結果必然導致工作質量下降。另一方面,員工由於沒有機會得到成長和提高,也很難對企業有感激和忠誠之意,跳槽也變得頻繁;員工因為看不到發展的希望。因此不思上進,最終造成人員成堆卻人才空缺的尷尬局面。
3.缺乏有效激勵
據國外的有關調查研究,一個員工只需發揮起能力的20%-30% ,就能維持工作;但如果得到有效激勵,能發揮其潛能到80%-90%。由此可見激勵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多麼地重要。企業因為缺乏有效的激勵措施,員工的工作表現與回報無相關性,做好做壞一個樣,使員工對工作失去熱情。同時由於企業缺乏健全的激勵機制,培訓、晉升、提薪、榮譽等機會的獲得也無透明的正常途徑,員工感到在企業中得不到認同和肯定,因此被動應付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其結果必然是人浮於事,增加了企業的人力成本。
4.職責不明,工作邊界不清
許多企業都沒有職務說明書,沒有工作標準,由於分工不明確,員工完全憑感覺工作,當面對不斷出現的任務時,都不願承擔;出現差錯時,相互推卸責任。同樣企業中各部門由於任務不同,其內部必有差異,由於部門之間工作界限不清,也會出現各部門為了自身利益,對工作互相推諉或者爭著插手而不惜犧牲企業整體利益的內耗現象。
5.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
企業內部環境,通俗地說就是企業的風氣。企業人力資源內耗與企業風氣的好壞有一定關係。如高層管理人員之間存在矛盾和衝突,員工就會無所適從,或在企業內部形成幫派小團體,相互排斥、打擊,爭功推過的內耗現象就不可避免。同樣,領導之間的個人恩怨,爭強好勝,必然導致企業內部凝聚力減弱,企業形象受損。另一方面,領導和管理者如何處理糾紛,是否引導一種積極向上的公司文化。特別是有無健全的制度文化,將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員工的理想行為產生“示範”效應。
總之,內耗的存在,使人力資源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利用率降低,給企業帶來的只能是負面影響。一方面,直接體現為勞動生產率低下,即降低了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產品的能力或創造價值的能力,進而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人際關係緊張,人們之間存在隔閡,感情淡漠,彼此相互猜疑、提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挫傷,因管理成本上升,使企業的總成本上升,也相對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
人力資源內耗影響因素相關程度實證分析[3]
1.研究方法
為了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了勰各因素對人力資源內耗的影響程度,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為保證問卷的信度,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分半設計,其有效性得到檢驗(見表1)。問題以封閉式為主,兼有開放式問題。問卷中的測試尺度採用五級劃分,分別為“非常相關”、“比較相關”、“一般”、“不太相關”、“很不相關”。其中5分代表“非常相關”,逐次遞減。調查在北京市和長沙市取樣,涉及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共發出問卷220份,收回有效問卷16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6%,樣本個體涉及企業高層、中層、基層管理人員以及員工。兼顧了各類樣本比例。
2.數據可靠性分析
為了評價數據的可靠性,使用SPSS8.0軟體計算問卷表格的可信度。
表1 分半可信度分析
調查對象個數=168 | 分半個數=2 |
---|---|
可信度相關係數:.7014 | |
分半繫數=.7482 |
可信度繫數為0.7,在可信度標準範圍(O.6—0.9)內,說明問卷設計是有效的。
3.各因素相關程度統計分析
表2 各因素相關程度統計
序號 | 相關因素 | 相關度均值 |
---|---|---|
1 | 管理水平——工作效率 | 3.37 |
2 | 明確的分工——工作效率 | 3.1O |
3 | 內部風氣——工作效率 | 3.O2 |
4 | 培訓——工作效率 | 3.0l |
5 | 激勵——工作效率 | 2.94 |
6 | 管理水平——凝聚力 | 3.27 |
7 | 內部風氣——凝聚力 | 3.17 |
8 | 激勵——凝聚力 | 3.O1 |
9 | 培訓——凝聚力 | 2.53 |
10 | 明確的分工——凝聚力 | 2.43 |
4.統計分析結論
(1)培訓、激勵、職責與分工、管理水平及企業內部風氣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作效率,進而對企業內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各因素中管理水平對員工工作效率及企業凝聚力影響最大,對企業人力資源內耗起著直接影響作用。可見員工對管理者素質與能力有較大的期望。
(3)明確的職責與分工對員工工作效率有重大的影響,但對企業凝聚力影響較小。
(4)內部風氣直接影響企業凝聚力,同時對工作效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作用。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往往被管理者忽略。
(5)培訓和激勵對工作效率的影響程度較輕。這一結論在一般意義上是有悖常理的,這說明企業的培訓效果是有限的,同時激勵缺乏科學性,與員工期望有距離,因此它們不被認為對工作效率有直接作用。
人力資源內耗的應對建議[3]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寶貴資源,其開發利用狀況,對企業經濟效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各種原因,決定了無可避免的人力資源內耗的存在,但程度有差別。如何通過有效利用,以實現企業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我們研究的目的。針對調查結論,現提出幾點管理建議:
1.提升管理者素質和管理水平是關鍵
如何有效管理員工,是一門含有藝術的科學。企業管理是企業的領導和管理者按客觀要求,對企業的人、財、物進行合理地配置與利用,以實現目標的過程。管理不善,將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企業的管理者應堅持學習,借鑒成功企業經驗,結合企業實際,摸索出 套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方法,建立有利於激發員工積極性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流程、工作目標等來運行企業,而不是經驗化的人治。在選人、用人、行人、留人等環節註意有針對性,因人而異地做工作,以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
2.明確職位職責,訂立工作標準
企業應在清晰的戰略指導下,明確企業目標和各部門工作目標,然後將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職位,通過編製職位說明書來明確各職位職責和工作的規範。讓每個員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內容、職責、工作標準,知道自己應該乾什麼、怎麼乾,通過考核體系將工作完成情況與工資掛鉤。這樣既可消除員工無所事事、消極怠工、推諉責任的現象,又可通過督導員工完成職責而實現企業目標。
3.引導並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調查表明,內部風氣即企業文化氛圍與行為方式,是不容忽視的管理要素,它看似無形,但對企業運行效率有一定影響作用。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理念,可體現在行為上。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引導員工朝企業所希望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制度文化,能給員工一個行為的方向。如果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就能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心、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人際關係,使個體員工的思想品德、道德風貌以及主人翁意識等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地提高,企業凝聚力增強,內耗減少。因此,建議企業管理者註意創建和引導適合企業特征的文化,可通過企業理念的宣講、工作制度的制定、員工行為規範的確立等來灌輸和推進文化建設,通過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改善工作績效。
4.培訓與激勵並重
從調查結果看,似乎培訓與激勵對效率影響不大,問題的關鍵是企業在這兩方面做得太少,太欠缺,反而看不到作用。大量國內外企業實踐表明,培訓可通過提升員工技能而直接提高工作效率,激勵則通過改善員工態度和行為提高績效。因此,企業應加大培訓投資力度,建立培訓制度,通過培訓改進員工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員工成長的同時,企業得到成長。至於激勵,企業應在評估員工需求的基礎上,因人而異地實施。通常可採用與工作表現掛鉤的方式,藉助於工資、獎金、特殊的福利、股權等進行物質激勵;通過榮譽、晉升、授權、賞識、滿足成就感等實現精神激勵,最好是將兩類激勵方法結合起來使用,能達到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