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文化人”假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文化人”假設(Cultural Man)

目錄

“文化人”假設的提出

  審視人類管理理論發展歷史,借鑒傳統管理科學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根據人類管理實踐的發展要求,可以認為,現在已到了以“文化人”來標識勞動者的階段。

  黑格爾曾經有一個著名的比喻——把哲學史比作一個大圓圈,而每一個哲學體系,雖是一個自身完善的圓圈,但只能表達出整個理念的某種特殊性質。隨著認識的發展,每個單獨的圓圈猶如一滴一滴水珠,必然要衝破它自身的特殊性,與整個洪流匯合,形成一個大圓圈,整個哲學史就是由許多圓圈構成的大圓圈。列寧認為黑格爾以小圓圈和大圓圈的關係來說明人類認識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深刻和確切的比喻。哲學發展的辯證法也同樣體現於其他具體的認識領域之中,一如我們探討的人性假設問題。

  1、2000多年前的農業文明時期,古希臘學者亞里土多德就提出“人是政治的動物”,揭示了人類管理史上的“政治人”時代。在農業文明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大規模的資源組合和經濟活動尚無可能,系統的管理科學理論遠未出現,但是統治者已經懂得用政治的觀點來認識社會、組織國家和管理民眾。自然經濟時期,人與人之間主要是“人的依附關係”,人以自己的血緣關係及等級,被規定為一定的社會角色,依靠政治身份取得其它相應利益。

  2、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後,資本主義市場的發展催生了新的社會關係,人與人之間由“人的依賴關係”逐步轉化為“物的依賴關係”。英國學者亞當·斯密根據人類生活的變化,提出“人是經濟的動物”,並據此提出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在經濟和政治思想中,它導致了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傳統。同時,“經濟人”假設也為泰羅的古典管理理論奠定了重要的哲學倫理學基礎,開啟了人類管理史上的“經濟人”時代。它造就了以勞動者的經濟利益為唯一目標,以嚴格的“技術——效率”為圭臬的古典管理科學理論。

  3、人是複雜的社會動物,古典管理理論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不可避免地產生其他問題,因此,以“社會人”人性假設為前提的行為科學管理 理論應運而生。這個理論認為,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情感的力量”,而不是“邏輯的力量”,人對心理——社會的需求超過了對經濟利益的需求。它建立了以關心和滿足人的心理、社會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為管理的主要內容的管理科學理論,又一次開拓了管理科學的廣闊天地。然而,一方面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由於過度關註人際關係而疏忽了古典管理理論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僅僅從人的需求上來認識人的本質,依然把著重點放在如何改變組織環境以適應人性要求。

  4、行為科學管理理論以後,在西方產生了“管理理論的叢林”階段。這一階段管理理論的一般特點,是把現代系統理論、系統技術和數理方法引入管理,並試圖融合將以上兩者管理模式予以融合。但是在信息和自動化技術高度發展和數理技術的大量運用,管理再次向以“技術——效率”為圭臬的古典管理學回歸,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再一次被嚴重輕慢。事實說明,簡單的調和已不能解決新實踐提出的要求。

  5、20世紀後半葉,新的人性假設不斷被提出。其中主要有“管理人”、“自我實現的人”和“複雜人”等等。“管理人”人性假設是西蒙的決策理論的延伸;“複雜人”人性假設其實是一種管理的情景方法;而“自我實現的人”假設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這些人性假設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對自我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人的本質認識的拓展。但是從總體上看以上還停留在“人的需要”的被動層面,沒有從根本上突破原有理論框架。

  6、20世紀60年代日本“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的出現,開始了對管理理論中“經濟人”、“社會人”等等假設的揚棄和超越。它越過對人經濟和心理等層面的關註,直接逼近對人的行為影響更深遠、更有力的文化價值層面。日本人成功地把民族傳統文化和現代工業精神有機結合,建設和張揚了“企業共同價值觀”等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內涵,使企業凝結起強大的團隊精神,極大激發了企業員工的創造精神。可以認為,日本企業文化管理為勞動者的“文化人”假設的提出作了有益的嘗試。但是,它並沒有對人的本質作比較深入的探討,對實踐基礎上的人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終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等曾經幫助日本企業創造經濟奇跡的管理方法,由於其“過分捆綁”的弊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使勞動者創造精神嚴重衰退,終於導致管理實踐中產生嚴重問題。

  7、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2O世紀9O年代以來取得了經濟發展的輝煌成果,不僅僅是科技革命的成果,更是先進管理思想的成功。美國人總結了日本的企業文化的優點與不足,創造了更新的文化管理模式,如“學習型企業”、“流程再造”等等,真正突破了傳統人性假設框架。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依靠勞動者的高度主體性和自覺精神,不斷學習、持續進步、自我超越。從而保持企業蓬勃發展的生命力。現代管理實踐為我們總結、概括和提煉新的人性學說,總結和發展新的管理理論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管理實踐和理論發展歷史表明,只有以先進的價值文化為圭臬,才有勞動者不斷進取、終身學習、自我超越的精神,才有勞動者強烈的創造欲望和競爭意識。而這種新的理論和實踐,只有“文化人”假說才能為它提供哲學支持。

“文化人”假設奠定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管理應該是對“文化人”的人性假設。中國古代人性的善惡之爭,西方麥格雷戈X—Y理論都在講述人在某一種環境中,某一類人在某一個階段或某一種情況下的行為表現。超Y理論是講人作為一個群體在不同的情況下呈現出的特征性假設。

  在後現代對人性的新假設主要來源於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卡西爾指出,除了在一切生物種屬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統和效應器系統外,在人那裡還可以發現存在於這兩個系統之間的第三個系統—— 符號系統。這個新的獲得物改變了整個的人類生活。有了它,人類就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這一符號系統即為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包括語言、神話、宗教、藝術和科學等。由此,卡西爾修正和擴大了自古希臘以來關於“人是理性動物”的古典定義。他指出:“對於理解人類文化生活形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來說,‘理性’是個很不充分的名稱。但是,所有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號形式。因此,我們應該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來取代把人定義為‘理性的動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指明人的獨特之處,也才能理解對人開放的新路一通向文化之路。”

  人的“勞作”是人性的基礎。通過勞作,人類創造了文化,同時也塑造了自己作為“文化人”的本質。卡西爾指出:“正是這種勞作,正是這種人類活動的體系,規定和劃定了‘人性’的圓周。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的組成部分和各個扇面。”卡西爾強調,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稱之為類不斷自我解放的歷程。語言、藝術、宗教、科學,是這一歷程的不同階段。在所有階段中,人性有一個逐步展示的過程,“理性的動物”、“社會的動物”、以及“經濟人”、“社會人”、“複雜的社會人”等等,都是人性展示的不同方面。這些不同的人性面,構成了人類的共同本質——“文化人”。

  如果說,卡西爾主要在人性的符號形式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質,那麼,馬克斯·韋伯則重點在人性的精神領域規定支撐人性的重要因素。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他提出了人的文化假設,即:透過任何一項事業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後發現一種無形的、支撐著一項事業的時代精神力量;這種以社會精神氣質為表現的時代精神,與特定社會的文化背景有著某種內在的淵源關係;在一定條件下,這種精神力量決定著這項事業的成敗。 顯然,以人為中心,註重人的全面發展的“文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帶動了後人稱之為“文化管理模式”的誕生。

  決定人的生存方式的因素,是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方法論。現實社會所能提供的客觀物質條件和社會文化氛圍等各種符號系統是形成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客觀基礎,個人的生理條件、心理條件和智力水平是形成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主觀因素。這決定了人的可塑性,即人會隨著客觀環境和主觀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需要。這為文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文化人”假設出現的必然性

  第一,從消費價值取向看,人類正不斷從“經濟消費”走向“文化消費”。

  人類為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行為中的自然性消費(如溫飽需求等)比例越來越低,而消費中的文化需求如心理、情感、娛樂、健康、求知、審美和價值體現等等需求,要求越來越高。消費和生產緊密相聯,是人類實踐的重要內容和歷史發展的標尺。新的消費方式是人類自覺、創造、能動本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要體現。

  第二,從產業構成看,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已經大大超越一、二產業,而一、二產業也具有越來越濃厚的文化因素。

  文化產業不僅包括了科學、教育、文藝、出版、影視、娛樂、體育、旅游等等主體產業部門,也包括管理、中介、營銷、印刷和咨詢等等配套行業。在現代社會,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不僅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而且也是財富創造的重要來源。近年來《財富》全球最大500強企業排行榜上,索尼迪斯尼時代華納貝塔斯曼維亞康姆、西格拉姆等等都把文化作為主要經營業務。在經濟強國美國,視聽產品出口超過航空業和農業,從事藝術及相關工作的人員就有1700萬之多。

  第三,從現代產業和商品的功能和屬性看,文是其中主導因素。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兩個最重要的行業—— 房產業和汽車業,集中表達了人們在現代社會文化心態的變化。我國房地產業的異軍突起,既是人們拓展生存空間的物質性要求,也反映了人們在文化價值追求上的巨大進步。居住的深刻意義在於:它能夠展示和影響人的生存狀態,並給人以生存的多重意義和價值。凡是適合於現代人居住的房產品,必然體現著獨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關懷。房地產的多樣化滿足人性的多層次需求:如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和諧;如對居住者內心歸屬感、自由感、身份感的滿足;對人的尊重,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對人的意志和價值實現等等的追求。作為文化結晶的房產品,它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有關生活方式、歷史傳承、藝術、神話、風俗和無數建築經典的凝聚。汽車業的發展,同樣體現了現代人的文化需求。速度和方便僅僅是擁有汽車的部分理由,只要經濟力量許可,擁有汽車更是為了追求一種身份感,一種力量,一種品位,一種價值和一種文化。無論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風馳電掣,還是在鄉間小路的閑庭信步,汽車在駕駛者的手中,是一種心靈的表達和思想的宣泄。

  第四,企業文化越來越成為現代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員工在企業活動中共有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準則。一個企業的動力和凝聚力來自企業文化,技術只是一個平臺。通過建設共同價值觀,規範、凝聚和激勵組織全體成員的思想行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組織成員內在的創造力量和無限潛力。管理文化學派不僅強調管理應該重視價值觀和文化傳統的作用,甚至認為管理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文化與價值觀的同義語。因此,能否建設起優秀的企業文化成了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我國有很多企業因為創造了優秀的企業文化,從而擁有了文化的翅膀。文化力催生了品牌親和力,孕育了企業凝聚力,提升了企業形象力,創造了核心競爭力

  經濟和文化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反映了人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能動性本質的進一步展現。在今天,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必須能在經濟活動中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各種文化資源,謀求企業的發展。

“文化人”假設與企業家精神

  由於“企業家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的主要經濟形式,企業家成為現代社會制度變遷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微觀主體,因此鑄建作為現代企業家靈魂和文化品格的企業家精神,成了培育現代優秀企業家的重要途徑。這是提出企業家“文化人”假設的最直接緣由。

  現代企業家精神是一個複雜的文化有機系統,它包括哲學世界觀價值取向、信仰、理想、經濟倫理思維方式、能力等等要素,是現代企業家學識、能力、品格和才華的綜合。企業家的成長過程雖然有許多前提條件和各種要求,但是企業家精神的培育是重要內容。而現代企業家精神只有通過長期不懈的學習和積極鍛煉才能獲得。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經營者某些要素很優秀,卻難以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其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家精神的“要素短缺”,難以形成協調完整的優秀企業家精神。企業家只有自覺地用“文化人”標準要求自己,才能樹立遠大志向並通過不懈的學習和刻苦鍛煉,造就優秀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文化人”假設的提出,不但科學地揭示了企業家的人性本質——勞動基礎上自由自覺的創造活動,而且揭示了企業家體現創造性本質的重要途徑——學習。企業家的“文化人”人性假設,要求企業家同時是“學習人”。人類文明是在學習中繼承的,只能依靠勤奮不懈的學習才能得到。企業家精神系統的豐富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繫和不斷轉化,也只有依靠努力學習才能獲得。人類具有無限發展潛能,但是這種潛能只有在後天的學習和實踐中才能被不斷激活、展示和發展。人類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創造無限的發展可能性。

  不僅如此,正如德魯克正確指出的那樣,在現代社會,企業家精神是正常的、穩定的和連續不斷的需要,是社會的常態。由於公營部門的運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是一致的,那就是以理性和效益為目的,並儘可能降低成本,避免腐敗。美國學者戴維早在8O年代就在《改革政府— — 企業精神如何改革公營部門》中提出,要“用企業家精神”打造“企業家政府”。因此企業家精神也已成為社會整個公營系統運行的重要價值取向。同時,在一個創新疊出、競爭激烈又充滿機遇的現代社會;在一個到處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開放世界,企業家精神無所不在地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倫理、思維方式、知識選擇和能力構成培養等等,從而使得企業家精神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的新理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代企業家精神是我們今天新的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反過來,這種時代新理念又對企業家隊伍的有效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總之,企業家的“文化人”假設既是管理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必然,也是人性本質特征的科學反映,同時還是時代實踐對現代企業家成長的必然要求。 “文化人”人性假設的提出,並不是對以往人性假設的否定,而是辯證的揚棄,它不否認人們對經濟利益和其他需求的追求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生驅動。但是,人性的主要面貌是“創造人”、“學習人”、“自覺人”、“主體人”、等等,而在這一切稱謂中,“文化人”是其最集中最合適最科學的選項。

“文化人”假設的人事管理意義[1]

  從文化的角度來揭示人的本性,進而把人視為“符號動物”和“文化人”是卡西爾的一大創造。在卡西爾看來,“對於理解人類文化生活形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來說,理性是個很不充分的名稱。但是,所有這些文化都是符號形式。因此,我們應當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來取代把人定義為理性的動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指明人的獨特之處,也才能理解對人開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把人視為文化人,不僅豐富了對人的認識,而且為人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途徑。

  一是“文化”或“符號”將孤立的、個體的人塑造成社會人,使人成為現實的享受意義的人。符號為人們表達自身、闡釋意義、進行交流提供了中介。藉助符號,人們實現了有效的分工與協作。同時,在使用符號的過程中,人們受到符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人類而言,符號的魅力在於:它是意義的系統,是社會對象化的意義載體。經由不同的符號產生相關聯的各個不同的意義系統。這些意義系統的存在使人在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入的價值與意義,從而使人在感受物質生活或實體性生活的同時進入了生活世界的另一層面——精神生活世界,實現了人類生活的完滿性。法國符號學學者A。格雷馬斯(A.GDinms)在探討符號的意義時做出了這樣的論斷:“對人而言,人類世界本質上來說大概就是意義的世界。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絕不會被稱為‘人’的世界。”符號系統在提供意義感受的同時,也在對人的思想和靈魂進行感染與熏陶,使人的心理髮生改變,從而起到塑造人的作用。正因如此,藉助符號來進行社會管理的社會意識形態才成為人們關註的對象。

  二是文化使人類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發展的進程。與動物不同的是,人類在享受自身所創造的文明的同時,找到了一種儲存文明的方式,這就是文化。“人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來鞏固和傳播他的成果。人不可能過著他的生活而不表達他的生活。這種不同的表達形式構成了一個新的領域。它們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種不朽性,由此他們得以在人的個體的短暫的生存結束之後依然存在。”通過文化的世代傳承,人類從前輩那裡獲取了發展自我的力量,併在發展自我的過程中為後代積累文化成果。如此不斷延續,造就了輝煌的人類文明。文化的傳承性與人類發展的繼承性決定了管理的歷史延續性——任何成功或有效的管理都是文化繼承的結果。因此,管理者理應積極借鑒古今中外的文化成就,在次基礎上選擇服務於現實的管理對策。對此,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告誡我們:對於文化,要利用它,而不要失去它。在管理問題上,歷史虛無主義是不可取和有害的,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既不可行,也更加有害。在文化問題上,理性化的做法是在積極消化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外來文化採取一種開放的心態。尤其在全球化時代,通過對古今中外文化進行有效融合來提高社會管理的文化底蘊,既是應對全球化時代跨文化管理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提升管理效力的關鍵。

  三是文化的內在張力構成了人類自身不斷發展的動力。“在所有的人類活動中我們發現一種基本的兩極性,這種兩極性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我們可以說它是穩定化和進化之間的一種張力,它是堅持固定不變的生活形式的傾向和打破這種僵化的傾向之間的一種張力。人被分裂成這兩種傾向,一種力圖保存舊形式而另一種則努力要產生新形式。在傳統與改革、複製力與創造力之間存在著無休止的鬥爭。”“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之為人不斷自我解放的歷程。語言、藝術、宗教、科學是這一歷程中的不同階段。在所有這些階段中,人都發現並且證實了一種新的力量——建設一個人自己的世界、一個‘理想’世界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輝.第二章 人性假設與人事管理.《人事管理研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文化人”假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0.173.136.* 在 2010年3月28日 17:34 發表

非常感謝!

回複評論
27.52.79.* 在 2014年2月24日 18:10 發表

太厲害了,作者清楚解釋了文化之於人的概念本質、歷史脈絡與管理應用,非常感謝!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