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商品流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PHYSICAL DISTRIBUTION)

商品流通(Commodity circulation)

目錄

商品流通的概念

  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務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過程,相對於商業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將其由過去的行業的概念上升為產業的概念,併成為第三產業的基礎產業和主導構成部分,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國內商業、對外貿易業、飲食業、物資供銷業、倉儲業等。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完成由商品到貨幣和貨幣到商品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涉及到商品價值形態的轉換、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又涉及到商品實體的位置移動。商品通過買賣活動而發生的價值形態變化和所有權的轉移,叫做商品的價值轉換,簡稱“商流”。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商品實體在空間位置上的移動和在流通領域內的停滯,叫做商品的實體運動,簡稱物流

  商品的流通過程,實際上是商流和物流的統一。一個個商業經營組織,構成商流與物流的主體,促進商流與物流的順利完成。如果從縱向商品流通的角度來看,這些商業經營組織形成一個個的商品流通環節,環節與環節之間,形成商品流通渠道。正確認識商業環節、商品流通渠道的本質特征,對於合理地設置商業經營組織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反之商品流通業的發展又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趨於成熟。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商品流通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商品流通的技術水平也隨著國家經濟質量的提高在不斷提高。這一點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商品流通業發展史可以得到印證。

商品流通的內容

  商品流通包括經營環節和倉庫環節兩部分內容:

經營環節

  商品在轉讓使用價值的過程中,商品價值隨著商品的買賣活動而發生轉移,每轉移一次就發生一筆購銷額,就要進行一次結算。因此,經過一次買賣行為,就形成一道經營環節。經營環節也叫結算環節。

倉庫環節

  商品實體在運行過程中的停頓,即商品儲存。商品進出倉庫一次就是一道倉庫環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經營環節和倉庫環節是不可分割地結合在一起的,商品不經過買賣,就不能實現價值的轉移。當商品買賣行為發生後,隨著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交易雙方就要辦理開票、托收、結算、記帳等事務,在完成商品價值轉移的同時,商品實體的運動也跟著進行,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商品流通的分類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商品由什麼樣的監護人帶入市場,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採取何種產銷形式和經營方式,經過哪些環節完成商品由生產者到消費者的旅行,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商品所有者的狀況、交通運輸條件、商流與物流的關係等。

  從商品本身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來看,

  一、是要受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規模條件制約。隨著經濟的發展,商品生產的規模越來越擴大,社會商品交換的深度和廣度亦不斷升級,許多地方性的產品卷入全國市場的流通,商品行銷範圍的擴大,必然相應要求增加流通環節和延長擴大流通渠道

  二、是要受商品的自然屬性的制約,商品越容易變質,體積越大,越不易於運輸儲存,它離開產地的距離就越近,流通渠道就短,環節就少;反過來,商品體積小,價值大,不容易變質,它離開產地的距離就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儲存運輸手段的進步,可以使一些瓜果蔬菜也能夠遠距離運銷,但這和上述規律發揮作用並不矛盾。

  三、是受商品社會屬性制約,越是生活必需品,例如糧食、棉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重要,行銷的範圍就越大,行銷網路的密度也會加大。

  從商品所有者的狀況來看,這些所有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小的經濟單位。所有者單一,規模過大、則流通渠道也會趨於單一,反之,就會出現多渠道。但是,所有者成分過分複雜,規模過小,會造成流通渠道的混亂,阻礙商品流通的正常進行。

  從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來看,商品流通與交通運輸是密不可分的。商品流通的擴大,是推動交通運輸事業不斷完善發展的強大經濟動力,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又能促使商品流通擴大,這是—種良性迴圈的關係。如果某一地區交通運輸不發達,要與外地進行商品交流,必然要進行多次倒手、中轉、裝卸、增加很多環節,影響渠道的暢通。可見,交通運輸越發達,進行同樣距離同樣規模的商品流通,所經歷的環節越少,渠道越短。

  從商流與物流關係的角度來看,呈現出相互結合、相互分離、相互制約三種狀態。

  第一,在一般情況下,商流和物流是結合在一起的,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引起商品實體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商流與物流的關係對流通渠道的形成與選擇並沒有明顯影響;

  第二,在商流與物流相分離的情況下,無論是商流在前,物流在後,還是物流在前,商流在後,或者光有商流,沒有物流,都使商品流通呈現出價值實體與物質實體相分離的雙重渠道,雙重渠道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有利於促進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

  第三,商流與物流相互制約的情況有兩種,或者是商流不合理導致物流不合理,或者是物流不暢通導致商流停滯,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流通渠道的不暢,因而應積極創造條件,協調二者的關係。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和決定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因素主要是通過影響商業環節從而影響流通渠道,由此可見,正是商業環節的有與無,多與少,才形成了多種商品流通渠道並存的流通渠道體系。

商品流通的渠道

1、商品流通的直接渠道

  這種渠道的典型公式是:生產者———消費者。商品交換沒有中間人介入,產銷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是直接流通渠道。這時商品生,產者同時又是自己產品的商人,而沒有形成任何商業環節。

  首先,這種渠道與簡單商品生產相聯繫,由小商品生產者附帶兼營銷售業務。由於商品生產、商品消費的規模很小,生產與消費的時空矛盾不大,市場範圍狹小,生產者與消費者有條件在交換小直接見面。特別是當農村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的過程中,農民在城集貿易市場上將自給有餘的商品或少量以交換為目的的產品直接出售給消費者,仍然是最經濟最合理的商品流通形式,既方便消費,又能更好地促進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當然,通過直接渠道進行流通的並不限於地產圍狹窄的產品,如某些地產地銷的手工業產品,也都適宜通過直接渠道進入消費,以節約流通費用,省流通時間

  其次,許多商品的自然屬性,也決定必須通過直接流通渠道進行流通,如某些易於變質、不便儲存的農副產品,應儘可能縮短商品的在途時間,儘快進入消費領域,只有直接流通渠道最為快捷。

  再次,在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直接流通渠道的地位有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發展趨勢。一是在當代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經常出現集中生產對應集中消費,大規模生產對應大規模消費,直接流通渠道是最為經濟合理的流通渠道。二是某些高科技產品,需要完全按照用戶的要求,甚至在用戶的直接監督下進行生產,因而不需要任何商業環節介入其中。三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接觸越來越方便,使得生產者完全可以進行小批量生產而代替過去的大批量生產,為每一個消費者設計生產服裝、設計生產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從而實現產需直接見面。

  當然,同是直接流通渠道,同是生產者———消費者的過程,在高科技條件下與在小商品生產條件下會有許多質的區別。

2.商品流通的間接渠道

  商品交換以商業為媒介進行,形成了產銷分離的間接流通渠道,這種流通渠道因為主要由商業環節構成,因而又可以被稱為商業渠道。間接流通渠道與發達的商品流通形式相對應。商品流通間接渠道的具體形式是:

  (1)生產者———零售商———消費者

  (2)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3)生產者———產地採購批發商———中轉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這三種流通渠道,加上前面講的直接流通渠道,構成商品流通渠道體系。這四種流通渠道同時並存,正常運轉,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商業內部批發零售分工的客觀必然性、批發商業獨立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多環節渠道(即長渠道)存在的客觀必然性,首先是由於商品產銷矛盾不斷擴大造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的銷售範圍越來越廣,流通規模越來越大,生產與消費在時間、空間、品種、規格、檔次、數量等方面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如生產集中消費分散,或生產分散消費集中的矛盾,生產的單一性與消費的多樣性的矛盾,生產的時空局限性與消費的時空無限性的矛盾,都需要靠商業的多形式、多功能、多渠道來緩解或解決。

國際商品流通的發展

美國商品流通業發展概況

  美國的商品流通業在世界上是比較發達的,其零售商的數目幾乎占全球前200名零售商的一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近些年來一直在全球500強企業中名列前茅。美國的商品流通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只有38個洲,人口大概為5600萬,有65%的人生活在農村。由於交通尚不發達,人們相互之間信息閉塞,流通業的發展處在比較低級的階段。在當時每桶麵粉的批發價為3.74美元,而在農村的雜貨店卻賣到了7美元的現實條件下,批發商是商品供應鏈上巨額利潤的獲得者。在這種情況下,郵購業務得到了大力發展。郵購商通過大規模採購,藉助鐵路和郵政運輸,免費為農村送貨和郵寄包裹,為農民提供廉價商品和優質服務,這種郵購銷售方式贏得了大多數農民的喜愛。在這一時期,商品流通渠道主要還是由製造商主導。

  到了20世紀初,由於汽車的普及和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縮短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消費者有了更大範圍的選擇。同時實行大規模生產的製造商已經在美國經濟中出現,美國的城市開始發展,許多農民放棄了農場而加入到城市的工廠當中,城市化進程加快,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提高。從1900年到 1920年,短短20年時間城市人口就遠遠超過了農村人口。城市的居民習慣是在城市商店裡購物,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購物習慣的改變,零售商店得到大力發展。20世紀 20年代和30年代,連鎖零售店得到迅猛的擴張。上世紀40年代,美國的零售業開始外擴,走上了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由於連鎖經營業態的出現和發展,這一時期的商品流通渠道中層級減少,製造商對零售商的依賴開始增強。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社會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市民不堪城市的嘈雜、空氣污染、交通堵塞之憂,紛紛從市區遷居到市郊。伴隨著這一生活習慣的變化,人們的購物方式也在改變。過去,人們逛街往往喜歡去市中心,但隨著高速公路網路的發展和完善,以及郊區購物中心的興起,市中心已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於是郊區的大型購物中心、折扣店、會員店等零售業態得到了充分發展。在這一時期,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零售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零售業呈現出不斷集中的趨勢,新的零售業態不斷涌現。

日本商品流通業的發展

  日本的商品流通業對日本的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具體表現在產業結構、國民收入、消費方式、人口及就業狀況等方面。伴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的商品流通業大概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前

  這一時期日本的經濟情況是重工業比較發達。重工業的產值平均能占到全國工業總產值的57%,工業水平居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第5位。但這一時期的日本商品流通業並不發達,由於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居住地比較分散,所以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有多層級的批發商,從而形成了日本零售企業規模小、分散、零細、過剩的特點,整個商品流通系統的效率低下。這一階段具有代表性的零售業態為剛剛出現的百貨商店

第二階段:二戰結束至20世紀50年代末

  這一時期為日本經濟的戰後重建階段。戰爭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創,使日本經濟面臨全面崩潰的危險。但日本政府能夠審時度勢,依據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有針對性地提出該階段經濟發展的重點。比如,戰後初期,針對經濟的全面衰落,日本政府首先從解決人民的生計問題入手,重點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以緩和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窘迫狀態。生計問題解決後,日本政府又開始重點扶持基礎工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從而使整個工業國民經濟得到恢復。正是這種階段性的經濟發展策略和有步驟、有計劃、循序漸進的經濟發展方式,讓日本在戰後短短幾十年內由一個經濟幾乎全面崩潰的國家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在經濟重建期,由於物質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這一階段人們的需求基本同質,大多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百貨店這種零售業態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無論是其規模還是其競爭能力都得到加強。但整個商品流通系統基本呈現出比較散亂的局面。

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這一時期日本經濟發展速度相當驚人,新技術大量引進,物質生產極大豐富。就是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上升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已得到極大滿足,轉而開始追求一些奢侈品的消費,追求精神層面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對黑白電視機的旺盛需求,就反映出那一時期大規模的消費市場已開始出現。針對這種情況,最先做出反應的是製造廠商。為適應大規模消費市場的出現,製造商開發並導入新的生產技術,引入新的生產設備,大批量進行新產品的生產。反過來,為使產品實現更大規模的銷售,製造商又通過搞各種營銷活動,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不斷開拓產品的銷售市場,形成更大規模的消費。

  在這一時期,商品流通系統主要由製造企業主導支配。超市、大型家電專賣店等零售業態也開始出現。

第四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至今

  這一時期日本經濟發展已經成熟,高速經濟發展時期潛藏的隱患開始出現,再加上世界經濟的影響,日本經濟開始出現波動,但日本仍然具有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實力。

  在這一時期,由於經濟的發達和消費者收入的提高,人們消費品的選擇範圍及選擇的地理區域擴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漸趨成熟,消費者的需求也呈現出差異化。人們更多地是追求自我選擇和有個性的消費,不再盲目跟隨潮流。針對這樣一種消費特點,專業大量販賣店的零售業態開始出現,該業態主要是集中於特定商品領域進行銷售,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可供多樣選擇的商品型號。另外,就是便利店的出現,便利店主要是針對特定區域的消費者開設,為其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此外,由於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差異化,製造商需要更加貼近市場,及時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準確把握消費動態,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慢慢呈現出一種生產、銷售一體化的趨勢。而消費者也逐漸成為流通領域變革的主導者。

國際商品流通業發展趨勢

  通過對資料研究發現,國際商品流通業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點:

  通過對近幾年全球商品流通市場中銷售額的分析可以發現,整個商品流通市場的集中度已經比較高,並且處於不斷集中化的過程中。比如,1998 年全球前10名零售商的零售額占到全球總零售額的23%,1999年則上升到26%,2000年則又上升到28%,從中不難看出商品流通市場不斷集中的趨勢。

  資料研究還顯示: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商品零售業態出現快速集中的趨勢。比如英國,當其人均GDP從1992年的12500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4000美元時,其每千人擁有的零售網點數也從1992年的6個下降到1997年的4個。

  零售商逐漸成為商品流通鏈條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商品流通鏈即商品供應鏈的主要職能從製造商和批發商向零售商不斷轉移,零售商成為供應鏈的主導者。同時,零售商通過改變交易方式使商品供應鏈效率不斷提高,獲得了供應鏈中的核心領導地位。

  零售商與製造商直接交易越來越多,經銷商地位逐漸衰落,零售商成為縮短商品供應鏈的決定力量。目前,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直接交易差不多占到商品供應鏈結構的50%。大部分國際連鎖零售企業已從產品間接進口逐步過渡到產品產地的直接進口。減少了中間流轉環節,降低了運營成本,確保了在市場上的價格優勢。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業態與交易範圍不斷發生著變化。二戰前,零售業態主要是傳統百貨,以單店經營為主,經營區域小,商品的採購也多集中在本地。二戰後至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零售商開始研究消費者,採購的區域也不斷擴大,可供選擇的供應商數目不斷增加,因此零售商的議價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今,大型的零售商開始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商品採購。採購範圍的擴大,不但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而且優化了產銷體系,使得規模生產和優勢成本生產成為可能,大大降低了整個商品供應鏈系統的成本,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環節向深度專業化和專業集成化的方向發展。零售業態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但每一階段業態的發展無不適應於所處階段的社會經濟情況及消費者的需求而發展的。零售業態的發展經歷了簡單綜合化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業態為百貨商店。然後是專業化和細分化的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連鎖經營店折扣店便利店大賣場迷你店品類殺手等業態。由於“品類殺手”業態的發展以及購物中心的出現,零售業態的發展呈現出專業化和專業集成化的特點。

我國商品流通業在發展中應註意的問題

  近年來,由於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商品流通市場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連續十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截至2000年,我國的商品流通市場的銷售額在世界已排到第四位,僅次於美、日、德。而且我國商品流通的業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由傳統百貨為主的單一業態發展到百貨商店、連鎖店、折扣店、便利店、大賣場等多種業態,尤其是連鎖超市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我國的商品流通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但與已經發展了近200年的國外商品流通市場相比尚處於低級階段。

  我國的零售企業大多規模小,前幾名零售商的零售額占整個零售市場份額的不足20%,在這一點上是很難與國外的大型零售商相比的。雖然,我國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但由於缺乏成熟的商品流通市場,所以規模消費並沒有真正形成,商品流通系統的主導權依然是掌握在製造商的手中。再有,我國的零售企業普遍存在高負債率和低利潤率並存的情況。我國零售企業的負債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平均凈利潤率卻不到2%,這是因為我國零售業的管理技術和硬體設備相對落後造成的。應當說,我國零售企業的盈利大都是靠供應商的進場費、廣告費、促銷費、節慶費在支撐。由於零售企業處於商品物流的中樞地位,對供應商有一定的優勢,但靠“榨取”供應商來獲取利潤,長此以往勢必會對我國的製造業造成較大的傷害。

  2004年12月11日,我國的零售業正式對外開放,國外的零售商已大批量地在我國展開業務。郎咸平在其一份報告中曾指出,國外的零售商一方面會利用其規模優勢和全球化採購平臺降低商品成本;另一方面會利用其成熟市場的盈利支持新興業務區域的戰略性虧損,從而與我國的零售商展開競爭。面對國外零售商的嚴峻挑戰,根據國際商品流通市場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我國的商品流通商應做好以下幾點:

  進行以目標客戶為導向的業態優化和服務創新。我國的零售商應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循著國際零售業的發展趨勢,發展符合當前消費者需要業務模式,在此基礎上加大服務創新的力度,製造品牌溢價效應。

  以專業化經營的態度,專註於建立滿足目標客戶核心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戰略與經營的差異化。我國的零售商在從我國實際出發的基礎上,要認真學習吸收外國零售商的先進管理技術,圍繞自身目標客戶的核心價值,專註於一點深鑽下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避免同質化經營和惡性競爭。

  建立易操作的標準和準則,使快速複製與擴張成為可能。我國的零售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規模經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規模經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而要實現規模經營,連鎖複製是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有複製的標準,按照標準複製來提高複製效率,最終達到規模擴張的目的。

  提升零售技術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本文已提到相對於國外零售商來說,我國零售商的管理技術還比較落後,而國際商品流通業的發展特點又說明零售技術是零售商獲得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國的零售商需要在提高零售技術方面多下功夫,這樣才能提高與外國零售商的競爭能力。

  面對國外具有先進管理水平和經驗的商品零售商,我國要沉著應對。一方面發揮本土化的優勢,尋找差異化競爭途徑;另一方面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術,在競爭中快速成長。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品流通"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61.128.234.* 在 2008年3月29日 18:57 發表

very good!

回複評論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8月13日 10:18 · 湖南 發表

由於每個人的社會、經濟、文化、家庭、年齡、性別以及對體育的認識等的不同,需求也不一樣

回複評論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8月13日 10:24 · 湖南 發表

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重要,行銷的範圍就越大,行銷網路的密度也會加大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